最新消息:中國週一宣布,自 1 月 8 日起入境旅客入境時不再需要隔離。

利好:隨著中國開始做出「清零」政策的轉變,取消此類隔離安排是中國重新開放邊境的重要一步。此舉將能提高外國投資者的信心,有助於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恢復。

值得注意:自三年前新冠大流行以來,中國經濟受到嚴格疫情防控的沉重打擊。在接近 6% 的高失業率和經濟增長放緩的情況下,遭受重創的經濟可能仍需一段時間才能復甦。

深度:自 2020 年新冠大流行開始以來,中國此前一直堅持「清零」政策。 該政策旨在通過在全國實施大規模檢測、隔離和嚴格封鎖以及其他控制措施,使病例盡可能接近於零。最嚴重的案例之一是發生在今年早些時候的上海,該地爆發了全國最嚴重的疫情之一,當時居民被限制在家中兩個月。政府在 12 月初宣布有意逐步退出「清零」,取消對入境旅客的隔離要求是該舉動的最新轉向。

市場反應:在聖誕長假期後首個交易日,香港恆生國企指數週三早上漲幅高達2.6%。中午收市報6,815點。

翻譯: 陳嘉寶

欲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美圖料上半年盈利增七成

美圖公司(1357.HK)周一稱,受核心影像、視頻和設計產品業務快速增長推動,預計2025年上半年經調整利潤同比漲幅65%至72%。該利潤指標剔除特定非現金及非經營性項目影響。 美圖表示:「該業務具高毛利率,且在整體收入的佔比持續擴大,帶動集團整體毛利和毛利率同比增長。同時,得益於本期間綜合運營費用增幅低於毛利增幅,令經營槓桿效應上升,進一步提升盈利能力。」 美圖股價周二低開,但隨後扭轉頹勢,早盤上漲0.54%至11.24港元,公司今年以來已上漲近三倍。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Qidian Guofeng tries on ‘AI halo’ in move to boost business

奇點國峰擁AI光環身價便能飛升?

奇點國峰正積極發展虛實融合(OMO)新消費平台,但受減值影響,去年盈轉虧蝕22.27億元 重點: 重點: 訂立投資意向計劃收購AI技術公司 全球AI營運商虧損居多   白芯蕊 疫情後市場最熱炒概念莫過於人工智能,只要擁有AI概念光環,股份身價便大幅提升,中國奇點國峰控股有限公司(1280.HK)早前宣布,簽訂投資意向計劃收購AI技術公司,股價在宣布翌日(7月11日)便一度炒高近三成,但最終收市卻大幅縮減至只得7.6%。 市值不足100億港元的奇點國峰,主業是家電銷售、白酒業務及教育培訓服務。2024年業績披露,家電銷售業務佔比最大,佔總收入61.5%,白酒業務及教育培訓分別佔23.1%和15.4%,核心業務與人工智能或資訊科技關聯度不高。 至於是次計劃收購方案,根據通告,奇點國峰計劃收購的人工智能公司,主要利用AI向客戶提供賦能服務(Enablement services),與集團計劃大力發展的OMO新消費平台戰略高度吻合,相信有望加速線上線下渠道融合,擴大用戶覆蓋,打造持續的新收入增長引擎。 所謂賦能服務,坊間是指為企業提供支援服務,AI賦能服務則加入人工智能元素,運用機器學習、生成式AI、數據分析工具,例如部署AI聊天機械人,為企業提供必要工具、資源、知識和支援,以提升其效能。 協議需三個月完成 理論上企業增加人工智能元素,有助提高營運效益,但要留意上述交易有一個重大變數,奇點國峰只是與賣方簽訂一份不具法律約束力的投資意向書,即不是正式交易,通告中明確表示正式協議要在三個月內完成,否則收購便會告吹。 另一方面,奇點國峰計劃此次收購AI技術公司作價為3.5億至5億港元,但卻計劃以發行新股支付。似乎集團收購作風慣性偏好發新股支付,早在去年7月26日,公司宣布以3.4億港元,收購中小微企及個體工商戶企業培訓服務商Shengshang Entrepreneurial Services,翌日股價曾勁飆100%,與今次計劃收購人工智能商的情況類似。 儘管奇點國峰之前收購企業培訓服務,去年收入也增38.2%至4.41億元,毛利大升90.6%至1.178億元,但去年卻盈轉虧蝕22.27億元,主要是受Shengshang Entrepreneurial Services的商譽減值影響,因此一旦奇點國峰完成收購該人工智能企業,不排除會再出現商譽減值的情況。 晶片商最受惠 再者,自從ChatGPT引爆人工智能熱潮,企業願意投入巨大資本開支,盼搶佔龍頭地位,但發展迄今除半導體企業,尤其輝達及台積電盈利能最受惠外,其他企業從業績上仍未展現由人工智能帶來的增長威力,甚至市場開始質疑是否真正能達到提高效能作用。 目前願意大額投資人工智能主要是雲廠商,即Alphabet、微軟、亞馬遜、騰訊及阿里巴巴等,但上述企業核心盈利非來自AI業務,例如Alphabet及Meta,主要收入來自廣告,亞馬遜及阿里巴巴來自電商,騰訊則主要從遊戲獲得大量收益,上述企業共通點是自由現金流相當強勁,能抵禦大量人工智能的資本開支。 研發費用巨大 相反AI軟件ChatGPT開發商OpenAI,去年業績仍見紅。據CNBC曾報道,OpenAI去年收入雖然達37億美元,但虧損卻達50億美元,要扭轉虧損仍遙遙無期。至於本港上市公司商湯,去年收入按年升10.8%至37.72億元,毛利卻只增7.9%至16.19億元,更虧損高達42.78億元。 值得關注是商湯去年錄得巨額虧損,主要是研發開支龐大,去年金額便達41.31億元,即比全年收入還多3.6億元。至於2023年也出現研發開支比收入更多的情況,當年收入只得34.06億元,但研發開支卻有34.66億元。 另一間香港上市人工智能企業第四範式,雖然去年研發開支未有超越收入,但也達21.7億元,佔集團總收入52.6億元的41.7%,佔比相當高。由於去年開支大,最終業績續要見紅。因此從OpenAI、商湯及第四範式的例子,反映要做到頂尖一流的人工智能企業,大量投入研發開支是無可避免。 整體來講,奇點國峰雖然計劃收購人工智能服務商,但環顧整個AI行業,最受益仍是在半導體晶片行業,加上奇點國峰大有機會以發新股支付,面對進一步攤薄效應下,股價難免會大幅波動,跟車太貼未必太划算。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Aux makes air conditioners

奧克斯衝刺港交所 低價高增長存隱憂

這家空調製造商憑借低價策略,贏得國內消費者青睞,借助代工模式成功攻下海外市場 重點: 奧克斯去年營收增長20%,憑借國內低價策略與海外代工模式,超越競爭對手 低價策略雖助力這家空調企業擴大市場份額,但也引發質量隱憂,且毛利率顯著低於同業   陳竹 奧克斯電氣有限公司創始人鄭堅江屬牛。三十餘年前創業時,他將公司命名為「奧克斯」,英文 「Ox」的音譯,正是源自中國的生肖傳統。此舉昭示其期盼企業秉承牛的特質:堅韌果敢、篤行致遠。 鄭堅江推動企業上市,試圖向投資者展現與已上市巨頭不同的空調製造商路徑時,多年耕耘終現曙光。上周,奧克斯向港交所遞交更新版上市文件,同時該計劃也獲中國證監會備案通知書,標誌著該公司赴港上市實現雙里程碑。 申港上市是奧克斯曲折上市之路的最新轉折。公司曾於2016年登陸流動性匱乏的北京“新三板”,但一年後摘牌,部分原因是該市場流動性薄弱、融資空間有限。 此後,奧克斯轉戰A股主板,擬於上交所上市。2018年啓動流程後, 2023年6月完成必備的上市輔導階段。然而,奧克斯旋即調整方向,今年1月向港交所遞交首份申請。因半年有效期屆滿,公司近日更新材料重新遞表。 奧克斯聘請頭部投行中金公司擔任獨家保薦人,預示此次募資規模較大,或超1億美元。 低價雙刃劍 奧克斯以激進低價策略聞名,被視作2000年代初中國空調價格戰推手,當時家用空調正值普及浪潮。2001年,公司提出引發行業震蕩的口號:「免檢是爹,平價是娘」,國內媒體對此均有記載。 次年,奧克斯發布白皮書,拆解某型號產品成本結構,指控競爭對手定價虛高,隨即宣佈全線40餘款產品降價逾30%。 這套組合拳既凌厲又高效。當市場主流空調售價約3,500元(近500美元)時,奧克斯產品常低於3,000元。對手猝不及防之際,消費者的積極反響令奧克斯聲名鵲起。 持續低價攻勢,雖未撼動美的(0300.HK; 000333.SZ)、格力(000651.SZ)和海爾(6690.HK)三巨頭的主導地位,但奠定奧克斯高性價比市場認知。奧維雲網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空調線上均價2,775元,線下實體店均價4,306元。奧克斯線上均價僅2,207元,為前五大廠商最低,線下均價也僅2,982元。 當前,經濟處於下行周期,消費者價格敏感度提升,低價策略正為奧克斯創造有利條件。 不過,奧克斯去年營收298億元(41.5億美元),仍不及海爾4,016億元的十分之一。其去年20%的收入同比增速超越海爾8%、美9.4%的逾倍,格力同期則下滑7%。今年一季度,增速小幅提升,營收從73.6億元增至93.5億元,增幅達27%。 過去三年,奧克斯的盈利持續穩健增長,今年一季度淨利潤從7.52億元升至9.25億元,同比增長23%。 低價策略在奪取市場份額同時,也要付出代價。對價格的過度聚焦令品控承壓。2019年,格力曾公開指控,奧克斯多款產品能效與制冷消耗功率未達標準,引發重大糾紛。 更關鍵的是,低價導致毛利率折讓。奧克斯空調毛利率19.2%,顯著低於海爾的23.87%。儘管美的、格力未單列空調毛利,但前者包含空調的智慧家居業務,毛利率達29.97%,後者以空調為主的製造業板塊,毛利率更達32.55%。 為對衝國內增速放緩,奧克斯近年加速拓展海外業務,助力增長。去年,其出口大增41%,海外營收佔比達57.1%,公司將海外銷售定位為未來核心增長引擎。 不過,其海外業務多屬代工生產,產品貼牌銷售。該模式以利潤微薄著稱,進一步解釋了為何奧克斯整體盈利,遜於海內外自主品牌運營更成功的行業對手。 歸根結底,在空調這類成熟行業,高增長與高盈利需並重。奧克斯欲實現長遠發展,須著力打造自主品牌、依託品質而非價格競爭。公司2023年推出高端品牌ShinFlow等舉措值得肯定,即便此舉意味著將與業內巨頭正面交鋒。 此外,公司可發力毛利率更高的中央空調領域,後者廣泛應用於商業建築,家居滲透率仍較低。去年,奧克斯超87%的營收源自家用空調,且多為壁掛機型。中央空調去年毛利率達30.4%,顯著高於家用機型的19.25%,加碼前者將有效提升整體盈利水平。 海外業務需逐步從純代工向自主品牌建設轉型。唯有實現增長、盈利與品質的平衡,奧克斯方能贏得投資者認可,證明其生產的空調不僅「價優」,而且「質優」。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核數師對恒達持續經營產生重大疑問

房地產開發商恒達集團(3616.HK)周一公布去年全年業績,截至12月底止,收入27.6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下跌22%,並錄得虧損2.7億元,2023年同期則有盈利4,094萬元。 期內集團的現金及受限制銀行存款約4.1億元,短期銀行借款為3.7億元,長期銀行借款為3.88億元。公司的槓桿比率為66.8%,較2023年底止的51.1%增加約15.7個百分點。 公司的核數師指出,恒達向第三方及一名關聯方提供的財務擔保,可能產生現金流出達68.4億元,鍳於集團現金流較低,而產生足夠現金流能力又不明朗,可能對其持續經營能力產生重大疑問。 恒達自去年4月2日開始在聯交所暫停買賣,停牌前報0.26港元。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