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新》周二報道稱,中國公布一項試點方案,鼓勵更多外資企業投資國內醫院,允許外資在北京、上海等八個城市全資持有醫療機構。此前,外資只能以合資形式開設醫院,中方合作夥伴至少持有30%的股份。

據《財新》報道,新政策由商務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和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在週六聯合宣佈。中國大多數醫療機構是國有,但私營的醫療機構也越來越多。過去二十年來,中國對私立醫院的監管態度各不相同,使私營企業難以在該領域開展業務。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JD Logistics does logistics

新聞概要:京東物流發力擴展,收入與利潤齊增

2025年上半年,京東物流的一體化供應鏈解決方案業務實現強勁增長,持續效率優化也提升了其盈利能力 余特莉 京東物流股份有限公司(2618.HK)周四報告稱,得益於穩定的市場擴展勢頭,2025年上半年,其營收按年增長14.1%至985億元(137億美元)。且其一體化供應鏈(ISC)解決方案業務的客戶群規模與單客戶支出均實現穩健增長。 據周四發布的半年報顯示,京東物流的一體化供應鏈解決方案收入在六個月內達到501億元,佔總收入超過一半,按年增長19.9%。在為母公司京東集團(JD.US;9618.HK)提供服務之外,其外部ISC客戶群擴大至73,713家客戶,增長14.5%,持續業務多元化。來自外部ISC客戶的單客戶平均收入約為239,000元。 來自其他客戶的收入(包括快遞與貨運服務)也按年增長8.7%,達484億元。期間,京東物流有限公司進一步強化了荔枝、櫻桃等生鮮產品的端到端解決方案,並在港、澳市場實現快速增長。第二季度,公司已啟動招募及管理全職騎手參與京東外賣配送服務,旨在與最後一公里快運服務形成更高的協同效應與效率提升。 京東物流在上半年錄得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non-IFRS)利潤33億元,按年增長7.1%,此源於資源利用效率的改善。 CEO胡偉表示:「隨著我國經濟回升向好,市場需求逐漸釋放,京東物流持續提升供應鏈服務能力,成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 京東物流在第二季營收達516億元,佔京東集團總收入約15%,按年增長16.6%。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利潤為26億元,按年增長5.4%。 公司正積極拓展全球市場。6月,其在沙特推出自營B2C快遞服務JoyExpress,提供最後一公里配送服務,最快可當日或翌日達,並全程由內部配送團隊完成履約,還包含暫存退貨等增值功能。 京東物流還在上半年擴展自營倉庫,覆蓋美國、英國、沙特、韓國及越南等地,使其全球物流服務擴至數百個國家與地區。 作為全球拓展的一環,京東物流在波蘭華沙啟動了第三個倉庫,並於香港開設運營中心,進一步提升一體化物流解決方案能力。 公司強調,科技仍是提升其服務效率的關鍵。其「貨到人」自動化倉儲解決方案——「智狼」已開始在倉庫部署,以實現高量級訂單履約及供應鏈大部無人化操作。 京東物流是競爭白熱化的中國物流行業的頭部企業,以成本效益與快速投遞著稱,脫胎於母公司京東集團,並於2021年在港獨立上市。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簡訊:雲工場料上半年多賺最多三成

IDC解決方案服務商雲工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512.HK)周五公布,預計6月止六個月淨利介乎1,400萬元至1,600萬元,較去年同期的約1,230萬元增長約14%至30%。 公司表示,溢利增長主要受惠於上市開支減少,以及持續推進的營運成本控制措施。 雲工場主要提供網絡數據中心(IDC)解決方案服務、邊緣運算服務以及資訊通信技術(ICT)相關服務等。8月12日,公司宣布與香農芯創(300475.SZ)成立合資公司,開拓智能算力服務市場。 公司股價周五低開,至中午休市報4.22港元,升0.5%。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網易二季度盈收雙升

網易股份有限公司(NTES.US)周四宣布,2025年第二季度營收同比增長9.4%至279億元,上年同期為255億元。業績增長得益於核心網絡遊戲業務及教育板塊有道的營收增長,抵消在線音樂業務的業績下滑。 公司遊戲及相關增值服務營收同比上升13.7%至228億元,有道營收增長7.2%達14億元。但在線音樂業務營收同比下降3.5%至20億元。該季度公司利潤從上年同期的68億元增至86億元,增幅達26%。 財報發布後,網易股價周四下跌3.9%。該股年初至今累計漲幅達45%。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XtalPi scores landmark deal

拿下AI新藥研發最大訂單  晶泰科技市值升至300億港元

交易方DoveTree的創立者是哈佛大學終身教授Gregory Verdine,他是化學生物學領域的權威學者,曾提出「drug the undruggable」(靶向「不可成藥」靶點)理念 重點: 低首付加上高里程碑付款是AI制藥風險定價的慣例,低首付可讓合作方降低早期風險 晶泰科技在上市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就因其年度營收越過2.5億港元門檻,成功摘「P」    莫莉 今年以來,中國創新藥企頻簽大額對外授權訂單,三生製藥以12.5億美元首付款將PD-1/VEGF雙抗授權給輝瑞,創下國產創新藥首付新紀錄,恒瑞醫藥與葛蘭素史克達成最高120億美元戰略合作,AI製藥領域也同樣傳來捷報。上周二晚間,晶泰控股有限公司(2228.HK)宣布已於2025年6月底與美國創新藥企DoveTree完成總訂單規模約59.9億美元(430億元)的管線合作簽約。 根據協議內容,晶泰科技將利用其基於「AI+機器人」的端到端人工智能藥物發現平台,為DoveTree選定的多個主要針對腫瘤學、免疫及炎症疾病、神經系統疾病及代謝失調領域的靶點,發現和開發小分子及抗體類候選藥物,DoveTree獨家享有相關藥物全球範圍的獨家開發和商業化權利。 晶泰科技稱,已收到協議約定的首付款5,100萬美元。協議簽署後180天內,晶泰還將獲得4,900萬美元的階段性付款,未來還將獲得最高58.9億美元的潛在監管里程碑及商業里程碑付款,以及基於產品年度淨銷售額的潛在個位數百分點的特許權使用費。以訂單總規模59.9億美元計算,此次合作創下了人工智能新藥研發(AIDD)領域訂單規模的新紀錄。 消息公布後的第一個交易日,晶泰科技在開盤之初飆升近23%,股價創2月25日以來新高,全日收漲12.42%,總市值近300億港元。晶泰科技股價在此後接連回調,截至8月8日收盤,三日的累計漲幅收窄至7.72%。 此次合作的交易對手DoveTree是一家美國創新藥企,利用前沿的人工智能技術與創新研發範式結合生物學的基礎科學,專注於重大疾病領域「first-in-class」(首創新藥)管線的開發及臨床轉化。DoveTree的創立者是哈佛大學終身教授Gregory Verdine,他是化學生物學領域的權威學者,曾提出「drug the undruggable」(靶向「不可成藥」靶點)理念。他是傑出的連續創業家,由他創立或共同創立的十餘家生物科技公司中,有五家已經成功上市,由Verdine教授主導推進的3款藥物已經獲得FDA批准。 針對此次合作,晶泰科技董事局主席溫書豪表示,人工智能與機器人自動化技術的深度融合將徹底改變藥物研發的效率與成功率挑戰、帶來關鍵的範式升級。Gregory Verdine 教授及 DoveTree 擁有豐富的藥物研發成功經驗與精准的市場眼光,與晶泰科技的平台能力高度互補,雙方優勢的協同將加速具有挑戰性的創新靶點的研發突破。 有望在2027年扭虧為盈? 儘管1億美元的首付款在整體近60億美元的訂單中佔比偏低,但是低首付加上高里程碑付款是AI製藥風險定價的慣例。因為AI新藥研發項目大多處於臨床前階段,成功率偏低,低首付可以讓合作方降低早期風險,而且AI新藥研發項目屬於「技術+服務」模式,其價值隨研發進展釋放,綁定具體成果的高里程碑付款可以確保技術價值經實證後才支付大額款項。 今年上半年,晶泰科技已經與多家醫藥企業達成合作,包括:6月底與生物製藥巨頭輝瑞擴大戰略合作,共同開發全新一代的分子模擬平台以驅動新藥研發;4月,與血液製品領域上市公司派林生物(000403.SZ)簽署總規模約1億元的戰略合作協議,加速血液製品及其他藥品研發等。晶泰科技甚至出海到阿聯酋,共同建設中東地區首個自動傳統藥物現代化研發實驗室,首期投資3,000萬美元。 作為首家根據18C規則在香港聯交所上市的特專科技公司,晶泰科技在上市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就因其年度營收越過2.5億港元門檻,成功摘「P」,「P」是港交所對未商業化公司的特殊標記。根據2024年財報,晶泰科技的營收同比增53%至2.66億元,其中下半年的同比增速更是達73%,經調整淨虧損收窄至4.57億元,同比減虧12.5%。晶泰科技收入主要來自於兩部分,智能機器人解決方案,約為1.63億元,以及藥物發現解決方案,約為1.04億元。 中郵證券的研報稱,晶泰科技利用其基於AI+機器人的端到端人工智能藥物發現平台,近期獲上億美元的大訂單,未來具有數十億美元的銷售潛力,其商業模式初具雛形,顛覆傳統研發範式打開市場空間。研報認為,公司作為AI for Science稀缺標的,有望在2027年實現扭虧為盈。 AI製藥作為新的技術路線,雖然可以加速傳統藥物研發模式,但是該領域至今仍未出現一款成功研發和上市的新藥。當前,晶泰科技的市銷率高達104倍,5月向港交所遞表的另一家AI制藥公司英矽智能的估值偏低,根據其招股書披露的2024年營收及Pre-IPO估值,英矽智能的市銷率約為15.5倍。儘管晶泰科技的技術多次受到業內合作方肯定,但是自上市以來,晶泰科技的股價波動較大,投資者仍需謹慎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