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許多國家重新對遊客開放,作爲Club Med地中海俱樂部的營運商,復星旅文的度假村業務收入在今年第一季度翻了兩番

重點:

  • Club Med地中海俱樂部的運營商復星旅文報告稱,雖然新冠奧密克戎毒株捲土重來,但第一季度度假村業務收入翻了兩番
  • 該公司預計今年將恢復盈利,其估值與其他全球主要旅遊股相比頗具競爭力

陽歌

奧密克戎,甚麽奧密克戎?

上述信息來自於中國最大的度假村營運商復星旅遊文化集團(1992.HK)周三晚間發布、一份絕對樂觀的首季業績更新。復星旅文是中國頂級度假村營運商,其核心資產是Club Med地中海俱樂部連鎖度假村。

該報告中的大量數據反映出兩大主題。首先,中國之外的世界正處在强勁的上升軌道,在業務方面迅速接近疫情前的水平,但復星在中國本土市場的道路要坎坷得多。中國市場去年業務增長强勁,因爲該國有效控制了疫情,但眼下卻苦苦掙扎,因爲它正努力遏制桀驁不馴的奧密克戎毒株。

對復星旅文來說,幸運的是其旅遊業務只有四分之一來自中國市場,其餘主要來自歐洲和北美。這相當重要,因爲Club Med地中海俱樂部在中國之外的市場已經對遊客重新開放,意味著大多數物業已經部分或全部重新開業。

投資者對這份報告表示歡迎,周四早盤復星旅文的股票在香港上漲了4%,超過了去年同期的水平。這只股票今年年初上漲了30%,因爲當時奧密克戎似乎正在消退,疫情的結束就在眼前。後來,它從2月的高點回吐了大部分漲幅,目前的水平仍然是疫情第一年曾經出現的最低價格的兩倍左右。

該公司預計今年將恢復盈利,隨著它的情况趨於穩定,我們現在可以分析這只股票在市盈率方面的情况。基於分析機構對今年的預測,該公司的市盈率爲28倍,而基於2023年的强勁利潤增長預期,其市盈率降至14倍。相比之下,領先的全球酒店運營商萬豪(MAR.US)基於今年盈利預期的市盈率更高,爲35倍,2023年爲27倍;賭場度假村運營商拉斯維加斯金沙集團(LVS.US)在此期間的市盈率分別爲160倍和17倍。

這些數字表明,對於全球投資者而言,復星正在成爲一個越來越有吸引力的選擇,憑藉其持有的Club Med地中海俱樂部資產,以及在快速增長的中國市場的强大影響力,它足以與世界上的主要同行展開競爭。

說了這麽多,下面讓我們看看復星旅文一季度業務更新中的亮點。首先是最重要的數據,即今年頭三個月,該公司的核心度假村和旅遊目的地業務收入翻了兩番,達到42億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僅爲10億元。

 “隨著各國持續解除旅行限制,本集團於中國大陸地區以外的業務持續復甦,”復星旅遊文化集團在更新報告中說。“2022年第一季度,縱然2022年1月受到奧密克戎毒株對歐非中東和美洲市場的影響……Club Med未經審計之淨利潤較2021年同期大幅扭虧,且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大部分水平。”

大放異彩

Club Med地中海俱樂部是當季的超級明星,全球平均入住率爲62.1%,同比整整上升了25個百分點,不過,這個數字仍比2019年疫情前的水平低8.4個百分點。該季度平均每日床位價格1,725元,比上年同期增長61.5%,更厲害的是,比2019年疫情前的水平還要高出19.5%。

從這些數字中,恐怕可以得出這樣一個關鍵性的結論,即旅行仍未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不過,當人們旅行時,似乎比疫情前更捨得花錢,由此可以看出許多人所說的,隨著疫情的緩解,將出現那種“報復性消費”。

此外,還有中國市場,地中海俱樂部全球64個度假村中,有8個在中國,另外復星旅文還有大型度假酒店三亞亞特蘭蒂斯,它們佔到度假村業務收入的15%以上。

復星旅文表示,三亞亞特蘭蒂斯的營業額在1月和2月合計增長了44.3%,那段時間是中國的農曆新年,屬於旅遊旺季。但到了三月,這個大型度假村的生意暴跌87%,這是因爲隨著中國出現了新冠病毒變異毒株奧密克戎,越來越多的城市採取封鎖措施,政府鼓勵民衆非必要不出門。因此,三亞亞特蘭蒂斯一季度的營業額下降1.6%,至3.796億元。

新冠病毒變異毒株奧密克戎在中國的一些地方似乎已經達到峰值,包括上海,那裏的民衆已經長達數周時間被關在家裏。但目前還不清楚,形勢是否將得到控制,由於中國的動態清零政策,疫情干擾在今後是不可避免的,哪怕疫情相當輕微,也會出現大規模的封鎖和旅行限制。

雖然復星旅文在中國的業務疑問重重,但它的投資相當國際化,因此今年的反彈大有希望。不過這樣的投資組合在去年的時候也變成一大劣勢,當時許多國家都禁止外國遊客進入。該公司去年的度假村業務錄得8.5%的增長,但仍連續第二年出現嚴重虧損,虧損額達27億元。

在文章的最後,我們簡單說兩句英國的旅遊品牌Thomas Cook,這家有180年歷史的老品牌在2019年戲劇性倒閉後,被復星旅文收購,於2020年9月重新推向市場。

在推出後的一年半時間裏,一個新的以中國爲重心的Thomas Cook 應用軟件錄得160萬次的下載量,一季度的收入達到1.15億元。重啟的英國版表現更爲强勁一些,該季度同比收入增長8倍,達3.6億元。兩者相較,英國部分的業務有潛力成爲復星旅文收入的主要貢獻單位,這一點跟Club Med地中海俱樂部類似,這要歸功於這兩個品牌的名氣,以及它們在早年間卓著的聲譽。

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大全新能源首季收入下滑70.2%

多晶硅生產商大全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DQ.US; 688303.SH)周二公布,首季收入1.239億美元,同比下降70.2%,股東淨虧損為7,180萬美元,較上季淨虧損1.8億美元收窄,而去年同期為盈利1,550萬美元。 首季度,公司錄得毛損8,150萬美元,而去年同期為毛利7,210萬美元;毛利率錄得-65.8%,去年同期為17.4%。期內,多晶硅銷量為28,008噸,按年下跌48.1%;平均售價為4.37美元,低於現金成本5.31美元。 公司表示,今年首季太陽能光伏行業產能過剩持續存在,多晶硅價格低於現金成本水平,導致公司本季度維持淨虧損,但虧損額已環比收窄。預計第二季度將生產約2.5萬至2.8萬噸多晶硅,全年則將生產約11至14萬噸多晶硅。 大全新能源美股周二下跌13.75%,收報12.77美元。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聯華超市首季盈利倍升至1.8億

聯華超市股份有限公司(0980.HK)周二公布首季度業績,截至今年三月底止,收入59.7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下跌15%,但盈利同比大升141%至接近1.8億元。 集團旗下的大型綜合超市收入同比跌22%至24.5億元,超級市場跌9.3%至31億元,便利店則跌13.8%至4.1億元。集團沒有解釋收入下跌但盈利倍升的原因。 期內聯華超過在華東地區關店37家,其中32家是加盟店。區內新開的門店為34家,當中21家為加盟店。 周三聯華超市開市升7.4%報0.365港元,過去一年股價由高位下跌超過三成。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Glass tycoon unfazed by Trump: Fuyao Glass’s net profit surges by nearly 50% in the first quarter

玻璃大王無懼特朗普 福耀玻璃首季純利升近五成

曾是中美製造業合作典範的福耀玻璃,在關稅風暴中仍能站穩腳跟,在汽車市場復蘇的帶動下持續盈利 重點: 公司一季度淨利大增46.25%至20.3億元 供美產品本地生產率達70%   李世達 在「中國製造」的大範疇裡,曹德旺創辦的福耀玻璃無疑是一個典範,曹德旺從福建小鄉鎮出發,憑藉一塊玻璃,敲開世界汽車工業的大門。然而,過去因在美建廠被譽為「中美製造合作典範」的福耀,去年一度遭美國執法機構調查,「中美合作」的大敘事也遭遇關稅戰的挑戰。儘管如此,福耀玻璃仍能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績單。 全球汽車玻璃龍頭福耀玻璃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3606.HK; 600660.SH)近日公布,今年第一季度收入99.1億元(13.55億美元),同比增加12.16%;股東應佔溢利20.3億元,同比大增46.25%。公司表示,盈利增加主要受益於收入增長較快,以及匯兌收益增加。受到業績激勵,福耀港股績後兩日反彈近9%,基本收復對等關稅帶來的跌幅,過去一年累升29.6%。 福耀玻璃的故事要從1987年說起,當年41歲的曹德旺,在福建福清接手一家瀕臨倒閉的鄉鎮玻璃廠,從給卡車生產擋風玻璃起步,創立了福耀玻璃。 彼時中國汽車工業尚未起飛,進口玻璃價格高昂、依賴國外,曹德旺毅然投入研發,成功打破外資壟斷,逐步打入一汽、上汽等車廠供應鏈。2001年,福耀進入國際市場,拿下通用汽車訂單,成為全球主流汽車品牌供應商,並於2014年在美國俄亥俄州投資超7億美元設廠,成為當時中國製造業最大一筆赴美投資,後來還被拍成紀錄片《美國工廠》。 如今的福耀玻璃,全球汽車玻璃市佔率超40%,在中國汽車玻璃市場市佔超70%。為奔馳、寶馬、奧迪、通用、豐田、大眾等眾多世界知名汽車品牌及中國車廠提供汽車玻璃。 汽車玻璃不只是玻璃 汽車玻璃雖屬傳統產業,在智能化浪潮中也迎來技術革新與價值重估。隨著汽車產業快速變革,對玻璃的需求也在不斷升級。福耀不再只是「做玻璃」,而是跟著整車廠開發天幕玻璃、可調光玻璃、HUD抬頭顯示玻璃等高附加值產品。例如,特斯拉Model Y配備的全景天幕玻璃,就由福耀供應。 此外,隨著SUV車型與新能源車滲透率的提升,單車玻璃使用面積也越來越大,從4平方米提升至逾5平方米,價格與毛利同步成長,汽車玻璃已從低技術產品轉型為結構功能融合的新賽道。 根據2024年報,公司智能全景天幕玻璃、可調光玻璃、抬頭顯示玻璃、輕量化超薄玻璃等高附加值產品佔比,較上年同期上升5.02個百分點。同期汽車玻璃客單價(ASP)增長7.5%至每平方米229.11元,帶動整體毛利率提升。去年度公司毛利率35.5%,較2022年的32.7%增長2.8個百分點。 今年第一季度毛利率微降至約35.4%,主要是因為公司會計準則變化。此外,首季度銷售費用同比下降22.9%,管理費用下降3.8%,也助力淨利潤大幅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一季度公司應收帳款年增12.4%,來到72.88億元,約佔去年度淨利潤97.2%。公司表示,雖然應收帳款增加,但回款效率高、並有保險保障,風險可控。 「關稅影響不大」 為了應對貿易戰與關稅不確定性,福耀早在多年前就啟動了「本地生產、本地服務」戰略,在美國、德國、俄羅斯、摩洛哥等地設廠,將產能分散到全球,這也成為其抵禦關稅衝擊的重要屏障。2024年,公司海外收入佔比約44.8%,與2023年的45%相若。 曹德旺在業績發布會上表示,目前,福耀玻璃供應美國的產品中,美國本土生產率達到了70%。認為美國的關稅政策影響不大。對於特朗普的關稅威脅,曹德旺在2018年就領教過。當時他表示「不管美國加多少稅,反正不賺錢我是不賣」,認為只要需求在,加稅就不能解決問題。 美銀認為公司已將大部分關稅影響增加轉嫁給客戶,訂單狀況仍然穩定,未來兩個月預期不受影響。高盛則指,集團的生產線遍布全球不同地區,加上在市場上具領先地位,有望在汽車供應鏈行業保持穩健經營,維持「買入」評級。 從市盈率看,福耀玻璃目前約為16.3倍,略高於聖戈班(SGO.PA)的15.9倍與信義玻璃(0868.HK)的8.9倍。作為汽車玻璃的行業龍頭,福耀仍握有主動優勢,其全球化布局能夠有效應對風險,隨著智能汽車滲透率提升,業績持續增長可以預期,對投資人來說仍具吸引力。

簡訊:鷹瞳科技H股全流通獲批

眼科影像識別方案提供商北京鷹瞳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2251.HK)周一公布,已收到中國證監會發出的備案通知書,完成其合共5015.1萬股未上市股份實施H股全流通的備案。股份轉換涉及26位股東。 成立於2015年的鷹瞳科技主要提供眼科影像識別方案,去年7月宣布研發萬語醫療大模型,從單一影像診斷向全科醫療問答、健康管理領域延伸。今年2月,萬語醫療大模型完成升級並接入DeepSeek R1模型。 公司去年收入按年下跌23.3%至1.56億元(2,100萬美元),虧損由2023年的1.33億元擴大至2.55億元。公司股價自2021年11月上市以來累跌83.22%,今年至今則跌7.95%。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