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P.US
TuSimple exits U.S.

因為資金不足,這家卡車自動駕駛科技公司表示將逐步關閉美國業務,專注中國市場

重點:

  • 在去年遭遇一系列挫折後,圖森未來決定退出美國市場,並將裁減四分之三的美國員工
  • 觀察公司逐步退出美國市場,可能會通過私有化從納斯達克退市,之後再尋求從中國吸引新資金

    

陽歌

圖森未來(TSP.US)英文名字中的Simple,意思是簡單,但自2021年在納斯達克上市以來,它的經歷一點也不簡單。這家自動駕駛卡車公司,在2021年底一次重要的路測中展現出良好的技術表現,令投資者贊嘆不已。一年後,該公司陷入爭議,其高管因涉嫌未經董事會授權,與一家中國公司合作而被解雇。

在這兩起重大事件之間,還有報道稱圖森未來正在考慮出售在華業務,以專注於更先進的美國業務。最近,該公司面臨美國國家安全監管機構與經濟間諜指控相關的審查,並可能面臨刑事調查。

所有這些爭議促使圖森未來在6月宣佈,正在為美國業務探索「戰略替代方案」,我們當時以為這意味著它正在尋求出售美國業務。但現在看來我們錯了。又或者更有可能,其實我們是對的,但圖森未來的美國業務根本找不到買家。結果就是,一份證券交易所文件顯示,該公司於上周宣佈將逐步關閉在美國的業務,並退出當地市場。

對於一家曾經看似不僅要在美國,而且有可能在全球範圍內,給卡車自動駕駛技術帶來革命性變化的公司來說,這一消息代表著巨大的逆轉。然而,從商業角度來看,這一最新行動實際上似乎是圖森未來的最佳前進方向。

這將為公司聯合創始人侯曉迪的回歸鋪平道路,大約一年前,侯曉迪突遭解雇,當時他是圖森未來的董事長、首席執行官和首席技術官。同樣重要的是,這將為圖森未來與中國的氫動力卡車製造商Hydron的繼續合作掃清路障,正是由於雙方未公開的合作,導致董事會解雇了侯曉迪。

如果圖森未來沿著這條新道路繼續走下去,它可能很快就會從納斯達克退市,結束在美國上市的短暫經歷。2021年上市時,它雄心勃勃,初始估值為85億美元。但在此之後,它就跟癟了氣的輪胎一樣。截至上週末,它的市值縮水97%,只有2.3億美元,市淨率為0.3倍。

圖森未來當然不是唯一一家面臨這種挫折的公司。另一家後起之秀Embark Technology在上市僅兩年後,今年以區區7,100萬美元的價格私有化。Aurora Technology (AUR.US) 是該領域為數不多仍在公開交易的公司之一,目前的市淨率為1.93倍。

圖森未來股價在上周公告出來後的兩個交易日里上漲15%,不過後來回吐了一半以上的漲幅。儘管如此,這次反彈看起來像是投資者松了一口氣,因為該公司終於要退出美國市場了,由於與中國的關係,它一直面臨審查。許多投資者可能還押注該公司可能很快會私有化,並希望從此類私有化要約通中,帶來巨額溢價中賺取一些錢。

逐步退出美國市場

接下來,我們就來仔細看看圖森未來的最新公告,並探討這家公司的未來發展之路。首先我們要指出的是,該公司的收入幾乎已經降為零,早些時候更決定重新評估作為其主要收入來源的美國業務,儘管這是一個微不足道的數字。

該公司三季度的虧損實際上從上年同期的3.34億美元收窄至2.21億美元,主要因為它凍結了大部分業務,因此其收入成本也幾乎降至零。截至9月底,該公司擁有7.77億美元的現金和短期投資,低於去年同期的約10億美元,意味著關閉美國業務可能會為它在現金耗盡之前,多爭取幾個月的時間來尋找新的資金來源。

根據最新公告,圖森未來董事會於11月30日授權公司在美國裁員75%,約150人。剩下的50名美國員工將負責公司的結業工作,之後可能也會走人。剩下的就是它在亞洲擁有的約650名員工。

圖森未來表示,與美國業務結業的相關費用將相對較低,為700萬至800萬美元,其中大部分將計入第四季度。

離開美國市場後,圖森未來的亞洲業務將主要集中在中國。去年有報道稱,它可能會尋求出售在華業務,售價可能高達10億美元。鑒於自動駕駛技術最近遭遇的種種挫折,這一數字現在看來恐怕過於樂觀。

話雖如此,中國業務仍然相對有前途。今年6月,圖森未來表示,它在中國完成了半掛車卡車在公共道路上的首次行駛測試,無需人類駕駛員或人工干預。意味著商業化可能至少還需要幾年的時間,儘管至少它正在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除了侯曉迪回到他更熟悉的本土市場,將業務重心轉移到中國,幾乎肯定也將為圖森未來帶來巨大的政府支持。這是因為中國正在大力推廣這種自動駕駛技術。與此同時,它還大力支持清潔技術,例如Hydron採用的氫動力卡車技術,它可能會成為圖森未來的主要合作夥伴之一。

在兩個得到了政府大力支持的領域運營,意味著它應該不難從中國龐大的國企網絡中吸引到新資金,以維持運營。它可能還會得到政府支持,在中國為高增長初創企業設立的股票市場上市。但在此之前,它需要從納斯達克退市,這就正如我們早前的預測,該公司在美國上市的日子可能屈指可數了。

有超讚的投資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讓更多人知曉?我們可以幫忙!請聯繫我們瞭解更多詳情。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鷹瞳科技H股全流通獲批

眼科影像識別方案提供商北京鷹瞳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2251.HK)周一公布,已收到中國證監會發出的備案通知書,完成其合共5015.1萬股未上市股份實施H股全流通的備案。股份轉換涉及26位股東。 成立於2015年的鷹瞳科技主要提供眼科影像識別方案,去年7月宣布研發萬語醫療大模型,從單一影像診斷向全科醫療問答、健康管理領域延伸。今年2月,萬語醫療大模型完成升級並接入DeepSeek R1模型。 公司去年收入按年下跌23.3%至1.56億元(2,100萬美元),虧損由2023年的1.33億元擴大至2.55億元。公司股價自2021年11月上市以來累跌83.22%,今年至今則跌7.95%。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順豐首季業績盈收雙升

物流企業順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6936.HK, 002352.SZ)周一公布首季度業績,收入按年上升6.9%至698億元人民幣(下同),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利潤為22.3億元,按年升16.9%。若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利潤為19.7億元,按年升19%。 首季度實現總件量35.6億票,同比增長19.7%。當中速運物流受惠於公司完善產品矩陣,以及強化服務競爭力,收入同比增長7.2%。供應鏈及國際業務收入同比增長9.9%,主要受惠於公司持續加強國際網路能力建設。 周二順豐開市升1.3%報37.8港元,現股價較公司去年上市定價高10%。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Nanhua Futures filing for Hong Kong IPO as its global expansion efforts are encountering the setback of tariff war

南華期貨申港上市 全球擴張碰上關稅戰

南華期貨A股於2019年8月在上證交易所掛牌,今次若成功在港上市,可進一步深化國際化戰略 重點: 南華期貨去年淨利潤4.58億元,按年升13.7% 未來力拓海外市場   徐緯珺 在關稅陰霾下,近月全球金融市場大幅波動,加上地緣政治緊張、經濟政策轉變,投資者的避險情緒有增無減,已在上證交易所掛牌的南華期貨股份有限公司(603093.SH),無懼市場的不確定性,依然申請來港上市,希望透過A+H上市,進一步鞏固國際化戰略。 根據上市申請文件,南華期貨於1996年成立,是中國首批期貨公司之一,總部在中國杭州,與香港上市的南華金融控股有限公司(0619.HK)或其聯營公司(包括南華期貨有限公司)沒有任何關連。為降低訴訟的潛在風險,公司以橫華國際的名義在香港開展業務。 南華期貨的業務主要有四個板塊:中國境內期貨經紀業務、中國境內風險管理服務、中國境內財富管理業務,以及境外金融服務,前三者是境內業務,最後一項是境外業務。以2024年經調整經營收入計算,境內業務約佔51%,境外業務約佔48%,餘為其他業務。 境外交易量上升 公司主要收入來自佣金及手續費,還有利息收入。中國境內期貨經紀佣金及手續費淨收入,2023年為4.04億元,2024年減少25.8%至3億元;同期境外淨收入則由1億元增加45.7%至1.46億元。主要原因是中國境內期貨經紀平均佣金率下降,而境外期貨交易量則不斷上升。 南華期貨的境外金融服務包括期貨服務、資產管理、證券經紀及槓桿式外匯交易,目前在香港、芝加哥、新加坡及倫敦都已設立據點。 過去三個年度,南華期貨淨利潤都有增長,由2022年的2.46億元增至2023年的4.03億元,增幅63.8%;2024年增至4.58億元,增幅13.7%,淨利潤得到改善,主要歸因於境外金融服務的盈利能力持續增強。 加強境外業務發展,是集團未來的一個目標,如成功在香港上市集資,可以加強境外附屬公司的資本基礎,藉此擴展境外業務,以提升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及風險應對能力。 不過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為南華期貨的全球擴張戰略帶來隱憂,某些國家的政府可能會對外國公司實施更嚴格的監管規定或設置障礙,對公司擴張不利。 加強科技抗同質化 至於境內業務,三個板塊中以期貨經紀業務為主,要在高度競爭的市場中脫穎而出,必須要創新和提供獨特價值的產品或服務。因應市場發展,南華期貨定下技術創新為企業戰略的核心,持續推進金融科技和數字技術的發展,加強期現交易風險管理系統,優化交易系統的速度和可靠性,打造獨特的競爭優勢。目前國內期貨公司同質化嚴重,南華期貨以技術創新為核心,大方向正確。 現時在香港掛牌的同類股有弘業期貨(3678.HK,001236.SZ)與中泰期貨(1461.HK),在業務與規模方面,跟南華期貨相差不太遠。弘業期貨是首家「A+H」期貨公司,在港股市場具有先發優勢,H股現時的市盈率約73倍;中泰期貨則是通過港股市場融資強化國際化布局,現時的市盈率高逾100倍。惟此二股的成交量未算活躍,市盈率的參考性不高。 南華期貨上市定價,較可取的是參考內地同業,例如國內期貨行業龍頭永安期貨(600927.SH),現時的市盈率約25倍;瑞達期貨(002961.SZ)約17倍;南華期貨本身A股的市盈率也只是17倍左右,以此推算,南華期貨H股定價估計也不會太高。 總括來說,雖然南華期貨是最早實施全球化戰略的公司之一,在不同海外市場已打下基礎,領先很多同業,但目前全球金融市場存在非常多變數,包括關稅、地緣政治、經濟政策等,這些不可測因素,是最大的風險所在。此外,香港投資者對內地期貨公司業務模式了解有限,亦有可能影響其H股估值。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受惠大電視熱銷 TCL首季業績增長強勁

TCL電子控股有限公司(1070.HK)周日披露,在高端大屏及高分辨率機型銷售強勁的推動下,公司一季度電視機出貨量同比增長11.4%至651萬台,同期營收增速達銷量增速一倍,錄得22.3%的同比增長。 數據顯示,公司最新季度65英吋及以上大屏電視出貨量同比勁增33%,佔整體銷量的27.7%,較去年同期提升4.5個百分點。當季出貨機型的平均屏幕尺寸同比增加1.9英吋至53.4英吋。其高分辨率Mini LED電視季度出貨量同比激增233%,在總出貨量中的佔比從去年同期的3%增長超過一倍至8.8%。 周一香港市場午後交易時段,TCL電子股價上漲5.8%。該股今年以來累計漲幅約達50%。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