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訊:傳蘋果代工商立訊精密擬赴港上市

深圳上市的消費電子代工商立訊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002475.SZ),據路透社報道正考慮今年在香港上市,預計籌資20億至30億美元(218億元),最終上市規模將取決於市場狀況。 成立於2004年的立訊精密為蘋果(AAPL.US)供應商,為蘋果代工生產AirPods、iPhone等產品,亦生產路由器、無線充電模組及視訊會議設備等。 2024年前三個月,公司營業收入達1,771.7億元(243.6億美元),同比增長13.67%,淨利潤90.75億元,同比增長23.06%。公司此前發布的2024年全年業績預告顯示,全年淨利潤將達131.43億元至136.91億元之間。目前公司市值約為2,950億元。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手機玻璃供應商藍思科技擬赴港上市

深圳上市的手機玻璃供應商藍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0433.SZ)周四發公告,擬發行境外上市H股股票,並申請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以推進全球化戰略布局,提升國際品牌形象,增強綜合競爭力。公司將在24個月內擇機完成本次發行上市。 成立於1993年的藍思科技,由湖南女商人周群飛創立,為包括蘋果iPhone在內的許多智能移動終端提供玻璃蓋板。有消息指,蘋果計劃在未來的可折疊設備上使用藍思科技提供的超薄玻璃(UTG),預計藍思科技將獲得約70%的訂單。另外,今年2月底,公司也與AI眼鏡製造商杭州靈伴科技(Rokid)達成深度戰略合作,提供技術與產業鏈支持。 受惠於國家消費補貼政策擴大,今年以來,藍思科技股價已上漲28.2%,市值來到1,398億元。公司股價周四高開0.11%,報28.1元,其後轉跌,至中午收市報26.08元,跌7.09%。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阿里與蘋果聯手為中國用戶開發AI手機

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BABA.US; 9988.HK)與蘋果公司(AAPL.US)據報達成合作協議,雙方將攜手開發並生產搭載人工智能(AI)功能的iPhone,主要針對中國市場。 這款AI版iPhone預計將整合阿里巴巴的雲計算及大模型技術,配合蘋果最新的硬件設備,進一步提升語音識別、圖像處理及智能助手等功能。財經媒體財新報道,阿里巴巴董事長蔡崇信在迪拜舉行的世界政府峰會上表示:「蘋果一直非常挑剔,他們和一些中國公司談過,最後選擇跟我們做生意。我們很榮幸和蘋果這樣偉大的公司合作。」 2024年,蘋果iPhone在中國的出貨量下跌17%,失去了中國最大智能手機供應商的頭銜,排在Vivo與華為之後名列第三。分析認為,與阿里巴巴的合作或有助於蘋果智能手機提升在關鍵市場的銷售。 阿里巴巴港股周四一度上漲9.2%至124.3港元,創下三年新高,但其後升幅收窄,全日收116.7港元,升2.5%。今年以來,阿里巴巴港股與美股價均上漲超過40%。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ATRenew says trade-ins are becoming popular

以舊換新風潮助力萬物新生首次實現運營盈利

這家回收公司第三季度收入增長24.4%,首次同時實現淨盈利和運營盈利 重點: 萬物新生第三季度收入增長24.4%,由於與京東合作的“雙十一”促銷效果顯著,公司預計在第四季度繼續實現類似增長 以舊換新成為中國促進回收利用和刺激消費的抓手,萬物新生也借此獲得更強的發展動力 陽歌 傳統而言,二手商品交易通常是節儉或者經濟不寬裕的象徵。但隨著中國消費者變得日益謹慎,這種消費方式卻逐漸成為一種新潮流,尤其是可以用二手貨抵扣新產品價格的時候。 這種消費方式成為回收專家萬物新生(RERE.US)越來越重要的增長引擎。該公司週三發布的最新季度業績顯示其收入保持強勁的兩位數增長,在其他消費領域增長放緩的大環境下顯得尤為不易。 全世界消費者都越來越偏愛網購,但是對萬物新生而言,傳統實體店也同樣重要,因為消費者在選購二手商品時,往往希望可以先親手檢查一下。公司因而選擇“逆流”而上,宣佈計劃加速實體店的開設。 萬物新生通過這樣的舉措來優化商業模式,隨著其規模和專業化水平的提升,公司也從電子產品回收業務向奢侈品、黃金和名酒等其他領域擴張,同時也繼續夯實高利潤業務。在此過程中,公司達成了一個重要里程碑——首次實現季度運營盈利,標誌著又一個主要利潤指標轉正。 隨著知名度不斷提升,萬物新生也吸引到了更多投資者的關注。其現有股東包括Tiger Global、摩根士丹利和瑞銀等機構,這些機構均持有公司1%或以上的股份。最新業績發佈當天,公司引來更多追捧,股價上漲近14%。今年以來,公司股價累計上漲46%,遠超MSCI中國ETF的18%漲幅。 為了刺激消費,目前中國推出了主要適用於大型家電等高價商品的購物補貼,借類似政策的東風,日益普及的以舊換新風潮也成了萬物新生最關注的新主題。 萬物新生的核心業務之一是智能手機的以舊換新,這個領域目前還沒有得到政府補貼。但很多人猜測,隨著更多經濟刺激計劃的出台,智能手機以舊換新也會得到補貼。以舊換新的日益流行有助於萬物新生獲得更充足的貨源,這是其持續增長的關鍵因素之一。 萬物新生董事長陳雪峰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我們的第一個具體判斷是,以舊換新的增速超過大盤,是更受國內用戶歡迎的回收方式,正在驅動二手行業的發展。」他續稱:「我們認為,以舊換新的消費方式仍處於早期階段,萬物新生與平台和品牌都仍需要進行持續的用戶教育,讓更廣泛的消費者體驗到具有性價比的消費方式。」 京東合作 「以舊換新」的日益流行在萬物新生與電商巨頭京東(JD.US; 9618.HK)的合作中體現得最為顯著,後者也是該公司的主要股東之一。今年5月,萬物新生和京東宣布了一項新的多年合作夥伴關係,旨在進一步整合資源,幫助京東加大鼓勵回收利用的力度,從而更好地響應政策。 萬物新生表示,開展新合作後,通過京東的常規回收和以舊換新服務收集的商品價值在第三季度同比增長了40%以上。其中,通過以舊換新服務收集的商品價值翻了一番。 這種勢頭延續到了當前季度,今年10月14日到11月11日的“雙十一”期間,萬物新生通過京東回收的產品總價值同比增長了77%。其中,通過與京東合作的以舊換新回收的產品價值飆升了246%,這些增長將體現在第四季度的業績中。 除了京東之外,萬物新生的另一個主要合作夥伴是與蘋果,iPhone回收是其最大的產品線。萬物新生表示,與蘋果的合作夥伴關係在最新季度實現了“健康增長”且毛利率也有所改善。公司沒有給出具體數據,但外界估計該業務2024年全年將帶來10億元人民幣的收入。 萬物新生還宣佈與法國化妝品巨頭歐萊雅建立了新的合作關係,鼓勵消費者以空化妝品容器換取歐萊雅品牌的實體禮品。 公司還披露將加速擴展其愛回收門店的網絡,這些門店能夠幫助公司進一步提高品牌知名度,助力其將業務擴展到電子產品之外的其他類別。截至9月底,該公司共有1,637家此類門店。 「我們會不斷提升愛回收門店的服務能力和用戶體驗,鎖定愛回收作為第一回收品牌的用戶心智。」陳雪峰表示:「接下來的2-3年我們預計會加速開店的節奏。」 萬物新生去年啓動了「多品類」回收業務,此項業務的交易金額在第三季達到9.5億元,與二季的9億元相比有所提升,而同比增幅達270%。公司透露,黃金成為最大的“多品類”商品,佔77%的業務比重,其次是奢侈品,佔18%。但公司同時表示,這兩個類別在收入方面的貢獻大致相若。 以上這些措施幫助萬物新生在第三季錄得40.5億元收入,相比上年同期的32.6億元取得良好增長。公司預測第四季將有類似的收入增長,預計該數字將為47.4億元至48.4億元,按中間值計算,增幅約為23%。 在最新的收入數據中,萬物新生指出,通過其愛回收網站和愛回收門店直接由消費者產生的銷售額在本季度同比增長了三倍,印證了其正在努力為消費者提供更多物有所值的二手商品。 凡此種種努力幫助公司將最新季度的毛利率從去年同期的19.8%提升至20.0%。也幫助公司首次實現運營盈利,運營利潤為2490萬元。公司的淨利潤也為正值,達到1790萬元,這是萬物新生第二次錄得這一指標的正值。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ATRenew strengthens tie-up with JD.com

萬物新生逆勢增長 深度合作京東蘋果

隨著加強與京東的回收合作,公司二季度收入增長27% 重點: 消費者日趨追求性價比,推動萬物新生二季度收入強勁增長,並預計三季度態勢將保持 這家回收公司向高利潤業務傾斜,與蘋果和京東建立更緊密的合作 陽歌 最新財報顯示回收專家萬物新生集團(RERE.US)在多個領域持續取得進展——通過加強高利潤業務,並微調與蘋果(AAPL.US)的合作來提高利潤率。 從宏觀的層面來看,隨著促進消費和推動循環經濟成為保經濟增長的主旋律,財報的亮點包括公司通過一項全新的多年協議,與合作已久的京東(JD.US;9618.HK)進一步深化關係;蘋果也迅速成為集團最重要的合作夥伴 之一。 隨著經濟增長減速,國內企業紛紛報告收入減弱,萬物新生卻通過與政府保持一致的步調,挖掘重視性價比的消費者潛力,逆勢保持兩位數增長。公司預測,隨著更多城市推出支持以舊換新的政策來促進消費,這樣的增長將持續到三季度。 萬物新生創始人兼董事長陳雪峰在上周的財報電話會議上說:“我們看到,消費者行為發生了重大轉變,在想要更新換代電子產品的消費中,以舊換新成為越來越主流的購買方式。下半年,我們期待促進消費品以舊換新的國家政策有利於行業發展的確定性。” 萬物新生報告二季度收入增長27.4%至37.8億元,略高於之前給出的指引高端。公司預測三季度收入會繼續以22%至25%的類似速度增長,在突破30億元僅一年後跨過40億元大關。 公司絕大部分收入(約90%)來自產品銷售,季度內同比增長29%,其餘收入來自服務。 過去兩年公司一直在完善業務,把重點向產品翻新和直接面向消費者銷售這兩個最賺錢的業務傾斜。這兩項業務的利潤率,都高於透過中間商促成的智能手機、電子產品和其他產品的交易。公司宣佈二季度直接銷售的收入同比增長125%,達到9.6億元,約佔總收入的四分之一。 兩年前推出的非電子產品回收業務也取得了強勁增長,這塊業務包括奢侈箱包、黃金和名酒等品類。這部分業務的交易規模在二季度達到了9億元,高於上一季度的6億元,同比增長近400%。 公司non-GAAP經營利潤率同比提升0.7個百分點至2.5%,使得經調整淨利潤,從上年同期的3,640萬元增長至創紀錄的8,050萬元。公司仍處於淨虧損狀態,不過虧損規模從上一年的6,480萬元收窄至1,070萬元。 深入綁定京東 儘管財報總體樂觀,但它的股價在公佈業績當天下跌了11.3%,不過在接下來的幾天里跌幅有所收窄。整體來看,股價保持了強勢,今年到目前為止,已累計上漲約35%,漲幅遠超iShares MSCI中國ETF 的4%。 該股目前的估值水平與全球同行相當,不過這些股票大部分略顯被低估。目前,它的市銷率(P/S)為0.31倍,落後於The RealReal(REAL.US)的0.49倍,但領先於Rent the Runway(RENT.US)的0.14倍。所有這些數字都遠低於二手車交易商Carvana(CVNA.US)的2.79倍市銷率,顯示大家有朝一日可能達到的估值水平。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它與京東的新合作,以及前面提到的其他一些進展。京東是萬物新生的長期合作夥伴,也是主要股東,持有萬物新生34%的股份。萬物新生表示,雙方於5月簽署了一項新協議,期限至2027年底,雙方將“通過整合資源,發揮各自優勢,繼續開展二手業務合作”。 這份協議意義重大,因為京東不僅是中國最大的在線電子產品銷售商之一,還在國家倡導循環經濟的大潮中加大了推廣二手電子產品的力度。在這樣的大環境中,5月份,萬物新生通過京東平台回收的二手商品交易額同比翻倍,在618購物節期間也實現了類似的增長。 與此同時,萬物新生與蘋果也持續磨合iPhone回收業務,該合作夥伴關係可以追溯到去年。萬物新生曾表示,此番合作有望為其年收入增加15億元,但由於利潤率較低,合作起步並不順利。然而,在過去一年中,萬物新生一直在對該計劃進行調整,並表示在二季度實現了業務毛利率為正的重要里程碑。 宏觀而言,萬物新生表示,國家3月發佈大規模消費品以舊換新的行動方案以來,愈來愈多的中國城市正推出鼓勵二手電子產品以舊換新的計劃。深圳在7月推出了一項鼓勵智能手機以舊換新的計劃,陳雪峰表示:“下半年,我們期待有更多城市跟進推動此類補貼的發放,進一步促進閒置二手電子產品有效地流入循環體系。” 隨著萬物新生繼續將重點放在利潤最高的業務線上,並繼續努力通過提高檢驗流程的自動化,和城市層面的回收來提高效率,它在二季度的運營虧損,從去年同期的6,100萬元大幅收窄至560萬元。雖然公司在非GAAP基礎上盈利,但如果目前的趨勢繼續下去,它可能很快也會在GAAP基礎上盈利,這將是其盈利能力的又一個標誌性里程碑。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Sunny Optical Tech stock swooned despite positive earnings forecast on the fear that it might lose business

發盈喜股價不升反跌 舜宇業務有機被蠶食

有「果粉」概念的舜宇光學日前發布盈喜公告,但股價卻出現相反走向。當手機行業正步入周期性復蘇,市場似乎質疑舜宇的營收能否受惠。 重點: 舜宇預計今年上半年溢利最多10.48億元,按年增長1.5倍,優於市場預期 市傳台資鏡頭大廠大立光與蘋果公司簽供貨長約,令舜宇股價受壓 羅小芹 市場預計今年9月秋季,蘋果公司有可能推出iPhone 16系列,適逢「果粉股」如舜宇光學科技(2382.HK)、A股歌爾股份(002241.SZ)亦趁勢發盈喜,但舜宇作為攝像頭模組及手機鏡頭的廠商,它同時受iPhone及Android手機市場的景氣所影響。 7月21日,舜宇預計上半年溢利介乎10.48億元至10.92億元,按年增加140%至150%,遠高於市場預期的8.59億元。舜宇解釋,預期溢利增加主要由於智能手機市場復蘇,產品組合改善令手機鏡頭及手機攝像模組的出貨量按年增加、平均售價增加及毛利率提升。 然而,舜宇於22日股價卻大跌近一成至44.8港元,雖然其後喘定於47港元,但仍低於盈喜發布之前的水平。 大立光或獲蘋果長約 近日市傳大立光(3008.TW)透過強大的專利組合,讓蘋果罕見首次與供應鏈簽署長約(LTA)。無論傳聞屬實與否,已經反映其光學鏡頭專利組合的技術水平,強如蘋果公司都要考慮簽長約以確保安全供應。 大立光是蘋果公司潛望式鏡頭的主要供應商,供貨比重介乎85至90%,公司6月營收優於預期,反映iPhone 16生產全速的啟動,刺激股價重返睽違3年的3,000新台幣關口。相反,舜宇則是iPhone 14系列廣角相機7P鏡頭的最大供貨商,希望爭取今年iPhone的潛望式鏡頭訂單,但看來舜宇未必能在大立光手上搶走太多訂單,從舜宇詭異的股價走勢,極可能受對手搶生意的影響。 海通國際證券電子研究主管蒲得宇就指,長約將有利大立光鎖定市佔率和定價,且後續Android陣營有望跟進,他預計今年大立光的潛望鏡訂單總額同比大增約130%,故上調其目標價至3,400元新台幣。 不過,舜宇面對戰場不單是供貨iPhone的鏡頭大廠,它在Android手機鏡頭市場也同樣受到大立光及歐菲光(002456.SH)的夾擊。 兩條腿走路 蘋果公司(AAPL.US)在每年公布的年度供應商責任報告書中,都會公開全球前200大的供應鏈廠商,舜宇與瑞聲科技(2018.HK)同屬果粉鏈名單上。雖然並非每家果粉股都能嘗到實惠,但可以借助蘋果光環再爭取其他客戶。簡言之,就是「兩條腿走路」的策略,同時兼顧iPhone與Android的手機鏡頭市場。 除了蘋果公司以外,舜宇宣稱與華為、小米、Oppo、Vivo、聯想、南韓一家知名客戶、海康威視、Magna、TRW、 Continental、 Sony、 Panasonic、 Olympus、 Carl Zeiss等建立了密切的業務關係。 不過,舜宇採取「兩條腿走路」的策略,並未為它帶來穩定的盈利貢獻。過去三個財年,舜宇股東應佔溢利由2021年49.9億元、折半至2022年的24.1億元,再折半至2023年的11億元,年度派息亦按相同比例腰斬再腰斬,去年度派息0.2港元,較2021年派息1.118港元低八成以上,導致舜宇股價一蹶不振,今年以來累跌近三成至47港元水平,較2021年底歷史高位252.6港元更大跌超過八成。 作為內地手機大戶華為今年潛望式鏡頭的主要供貨商,大立光的供貨比重介乎50至60%,表面上騰出予對手的空間較iPhone多,但留意的是,內地光學巨頭歐菲光向華為Mate 60供貨,公司股價去年底及今年初曾經被炒高,所以舜宇很難從華為訂單取得太多實利。 舜宇股價仍偏高 麥格理對舜宇看法較為樂觀,該行預期公司的手機攝像模組毛利率將由去年上半年的2%至3%,提升至今年上半年的7%至8%,產品均價呈雙位數增長。手機鏡頭的毛利率亦由去年上半年的約14%,提升至今年上半年約24%。該行稱,隨着公司更專注高端的Android組合和致力提升iPhone銷量份額,預計下半年毛利率將進一步改善,上調目標價由65港元至79.2港元。…
ATRenew boost tie-up with JD.com

政策利好加京東助力 萬物新生收入持續增長

公司一季度收入增長27%,隨著國家循環利用體系的升級,預計公司未來會取得持續增長 重點: 萬物新生一季度錄得強勁的收入增長,並預測隨著循環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二季度會取得相若的增幅 公司的股價較2月初的低點上漲了一倍多,與在美上市中國公司近期普遍上漲的步伐一致 陽歌 沒有什麼比政策支持更能帶動公司的業務了,尤其是這家公司的主要股東,恰好是中國頂尖的電子商務公司,他們亦正全力擁抱發展循環經濟的政策。 作為中國領先的回收企業,萬物新生(RERE.US)現在正好站在這樣的風口上。儘管很多中國企業在經濟不確定性的環境下表現不盡如人意,萬物新生周一的財報還是顯示一季度的收入繼續強勁增長。公司還稱,通過完善自動化檢測中心以提高效率,利潤率得以提高。上季度公司在2021年IPO以來首次錄得淨利。而本季度再次錄得虧損,不過仍保持了non-GAAP盈利。 中國經濟在多年高速增長後逐漸放緩,隨之而來的不確定氣氛實際上對萬物新生有利。公司表示,越來越多的消費者用舊電子產品及黃金和奢侈品等換取現金,使公司有充足的商品庫存來維持業務運轉。與此同時,注重價值的消費者也越來越願意購買二手產品,尤其是來自萬物新生等主要供應商的產品。 “在國家和各城市激勵政策的推動下,以舊換新正在成為促進內需的重要抓手,”萬物新生創始人兼董事長陳雪峰在公司最新業績公告中表示。“我們看到用戶對於參與以舊換新的熱情提升,並對愛回收的回收交付能力給予更強的認可。” 從政策的角度看,今年開局良好,習近平主席在2月的中央財經委員會會議上呼籲,加強消費品和設備的回收利用。這些指示很快就變成了行動,國務院發布推動大規模消費品以舊換新的方案。隨著政策自上而下的推進,地方政府也作出迅速跟進,制定了各地的行動方案。 採取行動的不止地方政府,中國的主要企業也紛紛響應行動號召。其中之一是電商巨頭京東(JD.US;9618.HK),它是萬物新生的大股東,擁有其34%的股份和兩個董事會席位,電子產品是京東的一大產品領域, 陳雪峰表示,京東已開始“對二手交易業務給予更多關注”,並宣佈推動消費類電子產品以舊換新的方案,其中包括在未來3年投入30億元的補貼計劃 。他指出,作為京東“獨家二手消費電子產品供應鏈合作夥伴”,萬物新生將受益於京東對回收業務的重視及力度的加強。今年一季度,公司來自京東的以舊換新的回收額同比增長43%。 股價反彈 對於萬物新生的最新業績,至少在財報公佈當天,投資者似乎並不特別滿意,萬物新生的股價在週一的交易中下跌了4.2%。但更重要的是,該股已經從2月初的低點上漲了一倍多,從2月5日的收盤價1.03美元上升到本週一的收盤價2.71美元。大背景是中概股近期也在持續反彈,中國ETF-iShares MSCI從1月底的低點上漲了逾30%,當然不同公司的漲幅不一。 即使在反彈之後,萬物新生的市銷率(P/S)仍然只有0.34倍,根據分析機構對今年的預測,它的市盈率(P/E)為8倍。萬物新生的市銷率略低於二手服裝銷售商Rent the Runway(RENT.US)的0.41倍,也不及The Realreal(REAL.US)的 0.81倍。 萬物新生最近股價大幅上漲,說明一些重要機構開始發現這支股票。它目前的重要股東包括摩根士丹利和瑞銀等大型投行,兩家投行各自持有其1.3%的股份。根據雅虎財經的數據,貝萊德也持有0.4%的股份。 萬物新生繼續利用與京東和蘋果 (AAPL.US)的重要合作夥伴關係,一季度收入增長27%,從去年同期的28.7億元增至36.5億元。iPhone官方回收是萬物新生業務的主要組成部分。公司表示,二季度將保持同樣的增速,總營收將達到36.7億元至37.7億元,以中值計算的同比增長速度約為26%。 在多項業務改進中,翻新業務取得強勁增長,與簡單地購買和轉售回收產品相比,該業務帶來的利潤更高。它表示,一季度來自翻新設備的收入達到2.82億元,約佔產品總收入的8.5%。與去年第三季度相比,數字穩步改善,當時這個數字總計約為2億元,佔產品收入的6.8%。 過去兩年,公司還一直努力將自己打造成多品類的回收專家,不僅涉足電子產品,還包括奢侈箱包、黃金甚至名酒等等。公司表示,一季度這部分業務的交易額同比翻了兩番,達到6億元。陳雪峰還指出,奢侈品回收的成交用戶中,18%的用戶在30天內會完成其他品類的回收。 萬物新生還通過一系列其他措施提高效率,包括減少中間商;在城市層面而不是全國範圍內開展更多的回收工作;推進檢測過程自動化,以降低勞動力成本和減少人為錯誤。 這些努力幫助公司將一季度的non-GAAP經營利潤率,從去年同期的1.5%提高到2.2%。在調整後的non-GAAP基礎上(不包括與員工股票薪酬、攤銷成本),公司仍保持盈利。最新一個季度的non-GAAP淨利潤為2,070萬元,低於去年同期的5,010萬元。在公司財報電話會議上,首席財務官陳晨解釋說,因為認購了一家有戰略協同的生態鏈企業的IPO股票,其股價下跌對萬物新生造成了一次性負面影響。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