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訊:映恩生物開市升九成

生物科技公司映恩生物(9606.HK)周二首日掛牌,開市報181元,較上市定價升91%。股份中午收市升127%見214.8元。 公司發行1,733萬股,招股價介乎94.6元至103.2元,最終以低位定價,集資淨額15.1億元。公開發售錄得超額114倍,國際配售超額12.5倍。 映恩生物去年收入19.4億元人民幣,按年升8.7%,公司擁有人應佔虧損10.5億元人民幣,同比擴大近194%。 是次集資所得,45%將用於研發及商業化其核心產品(即DB1303及DB-1311),30%用於研發關鍵產品,15%為其ADC技術平台的持續開發提供資金。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技術與效率提升 方舟雲康經調整利潤年增139%

網上醫療平台方舟雲康控股有限公司(6086.HK)上周五公布,去年收入錄得27.07億元(3.74億美元),按年增加11.2%,期內虧損由1.97億元增至8.55億元。全年經調整淨利潤達到1,711.9萬元,同比增長139%。 報告期內公司主營業務持續成長,方舟健客線上零售藥店服務收入14.05億元,同比增長8.3%;定製化內容及營銷解決方案收入1.05億元,同比增長20.7%。旗下慢病管理服務平台註冊用戶數從2023年底的4,270萬名增長至4,920萬名,新增650萬名;平均月活用戶數提升至1,010萬名,同比增長20%。 今年2月,方舟健客宣布接入DeepSeek開源大模型並完成私有化部署,公司計劃於2025年聚焦多個「AI智能助理」場景開發,推動應用落地。 公司股價周一高開8.1%,報5.86港元,過去一個月股價上漲47%。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研發收入減少 和黃醫藥去年少賺63%

長和實業(0001.HK)控股的生物制藥公司和黃醫藥(中國)有限公司(HCM.US; 0013.HK; HCM.L)周三公布去年度業績,公司錄得收入6.3億美元,按年減少24.8%,股東應佔溢利達3,772.9萬美元,按年減少62.6%,但實現連續兩年錄得盈利。 公司稱,連同日本武田在海外銷售,該集團在腫瘤產品的總銷售額增長134%至5.01億美元,另達成協議以6.08億美元出售合資企業上海和黃藥業的部分股權。收入下降主要來自合作夥伴的研發收入有所減少。其中來自武田藥品的首付款、監管里程碑及研發服務收入從2023年的3.459億美元減少至2024年的6,700萬美元。 另外,和黃醫藥與信達生物(01801.HK) 聯合宣布,用於治療晚期腎細胞癌的FRUSICA-2中國II/III期研究已達主要終點。周四,和黃醫藥港股高開3.7%,至中午休市漲幅擴大至9.41%,報26.15港元。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平安健康首錄盈利 扭虧為盈賺逾8,000萬

醫療平台平安健康醫療科技有限公司(1833.HK)周三公布去年業績,收入48.1億元人民幣(下同),較2023年同比增長2.9%,經過多年虧損,首次錄得盈利8,142萬元。綜合金融客戶( F端)和企業客戶(B端)收入為24.17億元及14.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9.6%和32.7%。 公司表示,通過AI賦能及加強投產管控,持續提升營運效率。同時,隨著業務規模增長,規模效應逐漸顯現。在「平安醫家人」醫生工作台的基礎上,已完成DeepSeek部署及部分場景應用驗證。 周四平安健康開市升1.13%報8.04港元。過去半年公司股價從高位下跌超過55%。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營運效率提升 雍和醫療去年虧損大幅收窄

植髮機構雍和醫療集團有限公司(2279.HK)周二發盈警,預料去年淨虧損將大幅減少至不多於2.46億元,較2023年的5.47億元收窄約55%。 公司表示,虧損減少主要歸因於去年通過優化門店網絡布局,整合低效門店,並將資源集中於核心門店,顯著提升營運效率。自主研發的連鎖醫療管理系統「禾帆」落地,實現多流程精細化管理。使毛利和毛利率較2023年同期分別增長約7%至10%和3至5個百分點。 另外,由於營銷策略與人力資源的雙效優化,有效控制成本,銷售及營銷開支率和一般及行政開支率按年分別下降約8%至9%和5%至6%。 雍和醫療周二早盤下跌,至中午收報1港元,跌2.9%。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XtalPi deploy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drug discovery

新聞概要:晶泰借AI風口 配股集資2.67億美元

這家騰訊支持的人工智能藥物研發公司宣布大規模融資,以加速其AI項目的開發 余特莉 人工智能藥物研發公司晶泰控股有限公司(2228.HK) 趕上近期中國科技股上漲勢頭,周三宣布配股集資20.8億港元(2.67億美元)。總部位於深圳的晶泰科技表示,將以每股6.10港元配售最多3.42億股,較前一日收市價折讓5.9%,配售股份佔擴大後股本的8.52%。 晶泰背靠騰訊等投資者支持,公司表示配股所得將用於增強研發能力,特別是在AI驅動的藥物研發和智能自動化解決方案。 同樣在周三,晶泰宣布其一家子公司將與國有企業的廣東恒健投資合作,推進在華南大灣區的「AI+科技與產業融合創新聯盟項目」。項目旨在提升「AI+機器人自動化」技術,打造產業孵化生態系統,促進戰略產業發展。晶泰科技認為,計劃將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及全球產業,特別是AI驅動的醫藥、新材料、新能源和機器人領域的數字化和智能化轉型。 公告發布後,晶泰周三飆升19%,收報7.71港元。周四盤中,股價進一步上漲7.3%,過去一個月累計漲幅達83%。 晶泰去年6月根據香港交易所新規上市,該規定降低專業科技公司的收入門檻。週一,晶泰預計2024年收入將超過2.5億港元,較2023年的1.74億港元增長約44%,表明公司正向商業化公司轉型。 晶泰非近期唯一借市場對中國科技公司的熱捧而集資的企業。自去年秋季,市場氣氛因AI初創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的成功而進一步升溫。智能駕駛技術公司黑芝麻(2533.HK)週三也宣佈配售新股集資12.4億港元,機器人製造商優必選(9880.HK)週四宣佈,計劃融資8.76億港元。 DeepSeek的熱潮推動恆生科技指數過去一個月上漲近24%,週二指數收於5,639點。 晶泰是一家技術驅動的制藥公司,2015年由三位畢業於麻省理工學院的中國學生創立,致力於將人工智能、量子物理和雲計算相結合,以革新藥物研發和材料科學領域。除騰訊外,其他投資者還包括紅杉資本、谷歌、中國人壽和未來資產。

簡訊:愛康醫療發盈喜 料去年盈利升5成

從事骨科相關產品的愛康醫療控股有限公司(1789.HK)周日發盈喜,截至去年底止,股東應佔溢利按年上升超過50%增幅,而2023年的盈利為1.82億元人民幣(下同),即去年盈利約達2.7億元。 盈利大幅增長,主要受惠於國家帶量採購政策,帶動集團產品的手術量需求持續增長,以及集團實施有效成本控制,經營成本及行政開支得以穩定。 愛康醫療開市升3.8%報4.68港元,公司今年股價已從低位上升近20%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