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艾美疫苗獲納入MSCI小型股指數
最新:中國第二大非新冠疫苗製造商艾美疫苗股份有限公司(6660.HK)周五公布,公司獲選為MSCI全球小型股指數的成分股,於2023年11月30日收市後生效。 利好:該公司相信,獲納入MSCI全球小型股指數,將有望進一步擴展在國際資本市場上的知名度,並引入更多元化的投資者群體,以增加股份的流動性。 值得關注:一般而言,獲MSCI納入指數的公司,會獲追蹤MSCI不同指數的交易所買賣基金(ETF)買入並持有,但如果日後該指數出現調整,例如減低成份比例或剔出其股份,可能會引起該公司股價明顯波動。 深度:艾美疫苗的上市之路並不順利,公司2020年率先尋求在中國科創板上市,之後沒有進展,2021年6月轉戰港交所,但不到一個月被駁回,遭港交所明確反對其上市申請。同年9月,艾美疫苗再向港交所申請上市,但其後申請自動失效,去年4月公司第三度闖關港交所,終於在9月通過聆訊,10月成功掛牌。如今獲MSCI納入旗下指數,可說是吐氣揚眉。 市場反應:艾美疫苗周五股價下挫,中午收市跌3.4%至8.49港元,位處過去52周的中下水平。 記者:歐美美 有超讚的投資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讓更多人知曉?我們可以幫忙!請聯絡investors@thebambooworks.com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6660.HK
快訊:擺脫疫情衝擊 瑞爾集團轉盈
最新:中國民營口腔醫療服務商瑞爾集團有限公司(6639.HK)周二公布,截至9月底的中期淨利潤為498萬元,扭轉去年同期的8,859萬元虧損。 利好:受惠於新冠疫情後業務復甦及接診人次增加,該公司的收入同比增加14.9%至8.86億元。 值得關注:該公司的銷售成本按年上升13.1%至6.83億元,主要是由於僱員福利開支、齒科材料及物業管理開支隨業務增長而增加。 深度:瑞爾集團是一家提供中高端口腔醫療服務的公司,截至今年9月底在中國15個主要一二綫城市運營123家醫院及診所。該公司以雙品牌經營,分別針對一綫城市中具有高購買力的富裕患者,以及一二綫城市的中産階級消費者。該公司去年成功在港股上市,但受到新冠疫情衝擊,旗下多間診所及醫院需暫時關閉,加上很多患者推遲口腔治療計劃,過去三年合共錄得逾15億元虧損。 市場反應:瑞爾集團周二股價上漲,中午收市升1%至7.81港元,位處過去52周的中下水平。 記者:歐美美 有超讚的投資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讓更多人知曉?我們可以幫忙!請聯絡investors@thebambooworks.com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6639.HK
快訊:聯易融售聯營公司股權錄虧損
最新:供應鏈金融科技解決方案提供商聯易融科技集團(9959.HK)周三公布,以1.12億元代價,向國藥控股(中國)融資租賃,悉數出售持有的聯營公司國藥融匯(上海)商業保理約19.6%股權。 利好:出售該項非核心業務後,該公司認為將帶來變現投資及重新分配資源,以作未來業務發展的良機。 值得關注:該公司於這項交易將錄得約1,308萬元虧損,但董事局認為,作價已是在當前情況以及在合理可預見的未來的最高價格。 深度:聯易融在2016年成立,短短數年間成為了中國領先的供應鏈金融科技解决方案提供商,並於2021年4月在港交所上市。該公司的經營模式,是透過人工智能、區塊鏈與大數據等,將供應鏈流程自動化,讓一家公司借助自身的信用度,利用其欠供應商的未付賬單,幫助供應商獲得資金。不過,由於中國房地產市場下跌,主要客戶經歷困難,令其主要產品的需求減少,其上半年收入下降23.4%,並扭轉去年上半年的盈利局面,再次錄得逾8,600萬元經調整虧損。 市場反應:聯易融周四股價下跌,中午收市軟0.6%至1.73港元,位處過去52周的中下水平。 記者:歐美美 有超讚的投資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讓更多人知曉?我們可以幫忙!請聯絡investors@thebambooworks.com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9959.HK
快訊:核心產品銷售大升 復宏漢霖轉虧為盈
最新:上海復宏漢霖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2696.HK)周三公布,今年首三季轉虧為盈,錄得4.08億元淨利潤,表現遠勝去年的3.43億元。 利好:該公司旗下兩大核心產品漢曲優與漢斯狀,在中國境內的銷售收入分別大增52%及321%,引領營業收入大漲84%至39.3億元。 值得關注:由於研發服務成本增長及關鍵商業化產品市場銷售數量增加,該公司期內的銷售成本大增119%至11.29億元。 深度:復宏漢霖成立於2010年,是復星醫藥(2196.HK; 600196.SH)旗下的生物製藥公司。該公司於2019年在港交所上市,同年取得一項重要突破,獲得中國第一個生物類似藥利妥昔單抗的銷售批准,用於治療非霍奇金淋巴瘤和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該公司已有5款產品成功商業化,18項適應症獲批,銷售空間不斷擴大,並於今年上半年首次實現半年度盈利。 市場反應:復宏漢霖股價周四上漲,中午收市升3.6%至14.96港元,處於過去52周的中上水平。 記者:歐美美 有超讚的投資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讓更多人知曉?我們可以幫忙!請聯絡investors@thebambooworks.com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2696.HK
爆三方爭奪戰 和利時收購愈演愈烈
兩家投資公司牽頭的財團,上周上調了這家自動化系統製造商的收購要約報價,欲與另外兩方展開爭奪 重點: 由兩家投資公司牽頭的財團,提高對和利時私有化的要約報價,和利時的中小股東呼籲召開特別會議,討論出售事宜 該報價高於兩天前一家私募股權公司的報價,以及和利時自家的管理團隊提出的報價 梁武仁 圍繞和利時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HOLI.US)的競購戰正在升溫,但對於該公司的小股東來說,現在完全不是高興的時候。 上週三,由新加坡的投資公司Recco Control Technology和大正集團(香港)牽頭的財團,表示已發出要約,擬以每股26.5美元收購和利時的全部股權,即其估值為16.4億美元(118.9億元)。該出價高於兩天前,私募股權公司上達資本給出的每股26美元報價,上達已持有和利時約14%的股份。而最早在8月時,Recco Control牽頭的財團,就提出了每股25美元的報價。 上個月,情況變得更微妙了,因為由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王昌利領導的管理團隊也加入了爭逐,並出價與Recco牽頭的財團8月給出的報價一致。據路透社9月報道,創始人一方,得到了北京市政府的支持。 這種競購戰相對罕見,但自從在美上市的中國股票價格大幅下挫後,私募股權投資者正從中尋找低價股,相類的競購戰變得越來越普遍。數據中心運營商世紀互聯(VNET.US)和秦淮數據(CD.US),以及營銷服務提供商愛點擊(ICLK.US)等公司也引發了競購戰。但私募基金往往面臨挑戰,因為大多數公司由一個大股東(通常是創始人)控制,他們大多會對收購作出對抗。 專門投資自動化行業的Recco領頭的財團給出的最新報價,較11月3日,也就是上達資本收提出收購前一個交易日的收盤價高出約29%。Recco財團8月第一次給出的報價,已經比競購開始前和利時的股價高出逾三分之一。 投資者似乎對交易達成的前景不無質疑。上週三和利時的股價漲幅僅略高於1%,收於每股22美元,遠低於Recco財團26.50美元的最新報價,和其他任何一方的報價。此後,該公司股價進一步攀升,但成交價格仍遠低於最新收購報價,這表明市場對交易真正達成並不樂觀。 個中原因不難理解,因為關於和利時出售的傳聞已經流傳了一段時間。去年,有傳聞稱,首席執行官王昌利和他的左右手計劃將公司私有化,但直到Recco財團邁出第一步,他們才行動起來。 在Recco牽頭的財團首次發出要約後,和利時過了一個多月才做出回應。這讓該公司的部分小股東感到失望。對衝基金Oasis Management在內的一批小股東,要求董事會召開股東特別大會。按照和利時的註冊地英屬維爾京群島的法律,登記的股東有權提出此類要求。但相關會議並未舉行。 召開會議呼聲越來越大 最初要求召開會議的股東,合共持有和利時32%的股權。Recco牽頭的財團在週一的一份聲明中表示,自那時以來,該批股東規模不斷擴大,現在累計持有該公司約46%股份的股東,希望召開一次這樣的會議,並敦促和利時「進行透明、真實的出售」。上達資本還要求和利時在12月1日前召開會議,而Recco牽頭的財團則要求成立一個由股東選舉產生的獨立董事會。 「開會是股東絕對權利,是無條件、不受約束的,」Recco牽頭的財團在最新聲明中說。「董事應立即召開特別會議,履行受託責任。」 和利時於10月30日發表聲明稱,將在Ace Lead Profits Ltd.的所有權和控制權糾紛得到解決後,再決定是否召開會議,相關糾紛將於11月21日在香港舉行庭審。 希望和利時從納斯達克退市是可以理解的。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的估值,總的來說一直在下跌,很大程度上是由中美之間的緊張關係所致。北京方面對處理大量數據的科技公司在美上市越來越謹慎,擔心這些敏感數據落到外國政府手裡,將會構成國家安全風險。 對和利時來說,這樣的風險可能很高,因為它銷售的產品,用於鐵路等基礎設施和核電站一類的敏感設施。該公司2005年在紐約上市,是中國最早在美上市的公司之一。與許多在紐約上市的中國企業不同,該公司的股價多年來表現相對較好,當前股價接近歷史高位。 因為專注於基礎設施的緣故,和利時處於有利位置,因為中國經常將基礎設施建設,用作為一種刺激經濟手段。該公司擁有2萬多家客戶,其中包括國有機構。在過去的三個財政年度里,公司的總收入增長了50%以上,淨利潤也有所增長。儘管其股價相對強勁,但與同行相比,估值看起來並不高。該股目前的市盈率為13倍,還不到在上海上市的中控技術(688777.SS) 32倍市盈率的一半。 總而言之,和利時的私有化是有意義的,這樣它的新主人就可以繼續發展業務,而不必擔心作為一家在美上市公司涉及的複雜。新擁有人可能會在以後嘗試讓公司,在離本土更近的地方上市,比如在香港或內地以更高的估值上市,並在這個過程中獲利。正在進行的競購戰,也為公司的小股東提供一個機會,讓他們有機以股票多年來未曾達到的價格獲利。…
HOLI.US
快訊:淋巴瘤藥物銷售增 諾誠健華虧損收窄
最新:諾誠健華醫藥有限公司(9969.HK)周一公布今年第三季業績,期內收入按年下降18.3%至1.6億元,但淨虧損減少72.2%至1.09億元;至於首三季的淨虧損也收窄36.3%至5.31億元。 利好:該公司今年首三季的營業收入仍然上升21.7%至5.37億元,主要來自奧布替尼獲納入新版醫保目錄以來,銷售額持續增長。 值得關注:雖然收入上升,但該公司今年首三季經營活動仍產生4.46億元淨現金流出,主要因為購買商品與支付予職工的金額高達9.9億元。 深度:諾誠健華成立於2015年,2020年在港股上市,旗下可用於治療淋巴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藥物奧布替尼,於2020年12月獲得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上市後,帶動公司近年營業額激增。不過,由於旗下進入臨床試驗階段的產品明顯增加,令研發成本大幅上升,該公司上市至今仍然未能獲利。慶幸的是,截至今年9月底,其現金儲備高達85.8億元,管理層曾揚言能滿足未來5年的研發和商業化支出。 市場反應:諾誠健華周二股價下挫,中午收市軟4.4%至6.54港元,處於過去52周的中下水平。 記者:歐美美 有超讚的投資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讓更多人知曉?我們可以幫忙!請聯絡investors@thebambooworks.com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9969.HK
快訊:麗珠醫藥擬分拆試劑業務上市
最新:麗珠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1513.HK)周五公布,建議分拆其持有39.43%股權的診斷試劑及設備生產商麗珠試劑,於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NEEQ)獨立上市。 利好:該公司表示,麗珠試劑作為獨立營運的業務平台,預計建議分拆及獨立上市,不會對其他業務板塊的持續業務經營產生重大影響。 值得關注:NEEQ市場成交並不活躍,過去已有不少公司於NEEQ上市一段時間後選擇自行除牌,並轉到其他市場上市。 深度:麗珠醫藥成立於1985年,2014年在港股上市,是中國的老牌綜合醫藥集團公司,集醫藥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旗下產品涵蓋製劑產品、原料藥、中間體及診斷試劑及設備,其中化學製劑的收入佔集團超過一半。該公司過去數年的收入及盈利均穩步上升,去年的淨利潤達到19.1億元,比2019年新冠疫情爆發前大增近半。 市場反應:麗珠醫藥成周一股價窄幅波動,中午收市無升跌,報23.45港元,處於過去52周的中下水平。 記者:歐美美 有超讚的投資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讓更多人知曉?我們可以幫忙!請聯絡investors@thebambooworks.com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1513.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