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X.US
Ecarx reports strong revenue growth

這家智能汽車科技公司錄得穩健的季度收入增長,但對控股股東相關的公司依賴仍是其面臨的主要風險

重點:

  • 億咖通科技二季度收入增長31%,顯然是由控股股東李書福的吉利汽車旗下品牌的銷售所推動
  • 嚴重依賴吉利汽車及其附屬公司導致億咖通易受雙方關係減弱的影響

梁武仁

億咖通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ECX.US)正努力擺脫汽車巨頭吉利控股集團的巨大陰影,但似乎進展不大。

上週四發布的最新季度業績顯示,這家智能汽車技術開發商的收入在二季度同比增長31%,達到13億元。對於由領導吉利的億萬富翁企業家李書福共同創立的億咖通科技來說,這是一個相當不錯的收入增長。但看上去大部分收入增長都來自這家汽車集團旗下品牌的銷售。

儘管億咖通科技沒有對客戶群進行具體劃分,但最新季度報告重點介紹了在4月至6月期間上市的使用其產品的新車。那些車都出自吉利或其附屬公司,包括前不久上市的電動車品牌極氪(ZK.US),以及通過收購納入旗下的沃爾沃和路特斯科技(LOT.US)。

為智能汽車製造數字駕駛艙平台,包括必要的芯片和軟件的億咖通科技還指出,其設備將用於國有車企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旗下目前正處於研發階段的紅旗豪華汽車。它還補充稱自己獲得了一家「知名」歐洲車企的設計合同。但最新報告期內,吉利及其附屬公司可能仍在億咖通科技的客戶佔大頭。儘管該公司努力讓客戶群多元化,但去年它們仍佔其總營收的近80%,高於2022年的67%。

「我們繼續與吉利集團保持良好關係,」億咖通科技首席運營官彼得·賽里諾(Peter Cirino)在最新季財電話會議上說。

當然,與像吉利這樣的公司關係密切是好事,並且短期內這種關係不太可能發生變化。由李書福在1986年創辦的吉利最初是一家冰箱零部件製造商,自從在20世紀90年代末成為中國首家民營汽車製造商以來,已經發展成了一個汽車帝國。該集團現在控制著十多個品牌,被認為是中國最大的民營車企之一。

李書福和沈子瑜在2017年聯合創辦億咖通科技,後者目前擔任首席執行官一職。截止去年底,李書福及其家族通過一家有限責任公司持有億咖通科技50%的股份,沈子瑜持股7.2%。

只要李書福保留在億咖通科技的股權投資,該公司與吉利之間的業務往來就可能會保持下去。這種關係在業務層面來說是明智的,至少現在是這樣,因為它為吉利提供了電子儀錶盤部件的安全供應,而電子儀錶盤是日益數字化的汽車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但這並不意味這種關係會無限期地持續下去,尤其是如果出現了其他產品質量比億咖通科技更好的公司的話。億咖通科技目前在虧錢運營,因此未來從新的第三方投資者那裡籌集資金,最終可能會稀釋李書福的股權並降低他的控制權,從而削弱他支持該公司的動力。

複雜的關係

像億咖通科技與吉利之間的這種關係,也總是容易產生利益衝突,因這種關係既是基於股權關係,也基於億咖通科技的產品質量。李書福是個人,而不是通過吉利擁有億咖通科技的股份,這讓情況變得更加複雜。

如果是純商業的安排,億咖通科技應向吉利收取市場價,以實現收入的最大化。但實際上,它嚴重依賴這種關係,意味它可能無法在定價上太激進。當然,吉利永遠可以自由地轉向其他供應商,如果對方的價格、技術或兩方面都更出眾的話。

所有這些都突顯出億咖通科技與吉利的關係雖然牢固,但並不一定能永遠持續下去,而一旦分道揚鑣,可能會導致億咖通科技的收入突然大幅減少。而且在從這種關係中獲益的同時,億咖通科技仍需要找到盈利之路。

在第二季度,這條路似乎越來越遙遠,因為億咖通科技的毛利率同比下降了超過8個百分點,至23.1%。公司表示,利潤率下降部分是因為在競爭壓力下,公司為了推動計算平台銷售的收入增長而採取了「滲透定價策略」。隨著運營費用增加,公司的淨虧損驟增60%以上,達到了3.064億元。

億咖通科技非常清楚過度依賴吉利及其附屬公司的風險,因此它正試圖在國內外爭取到更多非關聯客戶。在國內市場,該公司正尋求加強與一汽的關係,以擴大其產品在該集團品牌中的採用率。首席執行官沈子瑜在公司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億咖通科技還在處理與吉利無關的汽車製造商發出的五份全球詢價。

自從億咖通科技在2022年底通過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借殼上市以來,其股價已縮水超過80%,目前的市銷率(P/S)不到1倍數,對於一家處於高增長領域的科技公司來說,這並不亮眼。這個數字只相當於自動駕駛技術和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開發商 Mobileye (MBLY.US)超過6倍市銷率的零頭,該公司去年與億咖通科技合作開發了一款極星電動SUV。

億咖通科技的收入增長穩健,但顯然這還不足以打動投資者。公司之前表示正努力擴大吉利家族以外的客戶群,但這項行動尚未取得重大成果。在這方面取得更好的進展,可能是有助於其再次贏得投資者並提高自身估值的第一步。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中旭未來料中期扭虧賺六億 公司擬更名為貪玩

網絡遊戲發行商中旭未來(9890.HK)周一公布,預期今年上半年錄得淨利潤介乎6億元(8,400萬美元)至7億元,較去年同期虧損約3.85億元,實現大幅扭虧為盈。 公司表示,業績反轉主要受益於金融資產的公平值收益增加,旗下遊戲產品組合逐步進入成熟期,品牌效應顯著提升,有效降低了獲客成本,加上人工智能技術在素材生成及投放模型優化方面發揮作用,進一步壓縮了營銷費用率,帶動遊戲業務利潤提升。 同時,公司董事會建議將英文名稱由「ZX Inc.」更改為「Tanwan Inc.」,中文名稱由「中旭未來」更名為「貪玩」,以更準確體現核心品牌「貪玩遊戲」於市場的認知度與價值。董事會相信,此舉將進一步鞏固品牌形象,符合公司及股東整體利益。 公司股價周二高開15%,其後升幅收窄,至中午休市報15.26港元,升4.52%。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美圖料上半年盈利增七成

美圖公司(1357.HK)周一稱,受核心影像、視頻和設計產品業務快速增長推動,預計2025年上半年經調整利潤同比漲幅65%至72%。該利潤指標剔除特定非現金及非經營性項目影響。 美圖表示:「該業務具高毛利率,且在整體收入的佔比持續擴大,帶動集團整體毛利和毛利率同比增長。同時,得益於本期間綜合運營費用增幅低於毛利增幅,令經營槓桿效應上升,進一步提升盈利能力。」 美圖股價周二低開,但隨後扭轉頹勢,早盤上漲0.54%至11.24港元,公司今年以來已上漲近三倍。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PomDoc does online healthcare

持續虧損現金流緊絀 石榴雲醫能否持續經營?

這家線上醫療服務提供商,即使負債規模遠超資產,仍擬通過納斯達克上市募集至多3,000萬美元資金, 重點: 石榴雲醫計劃在紐約募資至多3,000萬美元,公司以專注慢性病患者的線上醫療業務吸引投資者 這家公司去年營收與利潤率雙雙提升,但現金流緊張且持續虧損隱憂猶存 陽歌 互聯網醫療看似在中國是穩贏賭注,可服務數億計未能容易使用優質醫療機構的人群。然而,現實截然不同,因為最需要此類服務的人群,往往對使用互聯網至為薄弱。 平安健康(1833.HK)及京東健康(1688.HK)等行業翹楚雖已實現盈利,卻仍未贏得投資者熱捧。上周遞交的最新版招股書顯示,依然虧損的PomDoctor Ltd.(石榴雲醫)擬登陸納斯達克,有望成為中國最新上市的互聯網醫療服務提供商。 該公司提以供糖尿病、高血壓等需定期診療的慢性病服務來打動投資者。這一定位頗具戰略眼光,原因是該類疾病往往需要高頻復診,可便捷轉為線上模式,以優化醫患體驗。 不過,石榴雲醫仍承受較大虧損,且缺乏如平安健康背靠金融巨頭平安集團,以及電商巨頭京東旗下的京東健康,這樣的強力財務支持者。正因如此,審計機構在公司存續能力問題上提出擔憂,招股書標準風險因素章節將此列為重大隱患。 儘管石榴雲醫欲效法平安健康與京東健康,但名不見經傳的醫道國際(ETAOF.US)卻提供了反面教材,後者2023年通過SPAC模式上市後股價暴跌,且自2022年報後至今未披露任何財報。 與2020年才創立且企圖並購擴張的醫道國際不同,石榴雲醫的歷史最早可追溯至2010年,其根基更為穩固。2015年,其移動端平台上線,在新興的互聯網醫療領域堪稱先行者。鑒於慢性病需周期性復診開藥,該公司最終錨定這一賽道。 「我們戰略性地聚焦該領域,因為慢性病病程至少持續一年,且難根治、易引發併發症、需持續醫護。」公司稱:「患者對高頻復診及藥物購買存在高度剛性需求,這使能維繫長期穩定醫患關係的平台贏得競爭優勢。」 石榴雲醫計劃以每股4至6美元的價格發行500萬份美國存托股份(ADS),按上限計募資額達3,000萬美元,或成今年中資企業華爾街最大IPO之一。按此定價區間,該公司市值將達4.72億至7.08億美元,在美新上市中資企業中,也屬較高水平。 估值激进 石榴雲醫的商業模式與融資方案看似合理,但其實際財務數據卻呈現不同景象。簡言之,相較規模更大的同業平安健康、京東健康,該公司依然虧損且財務根基不穩,但估值目標頗為激進。 石榴雲醫稱其網絡截至去年末匯聚了21.28萬名醫生,近70萬名患者,位居中國互聯網醫院第六。值得注意的是,多數醫生自帶患者資源,意味平台醫患關係相當穩固。用戶消費也持續提升,去年每位患者年均消費額同比增長7.3%至766元人民幣(107美元),2023年為714元。 但光鮮表象難掩財務脆弱性,公司近兩年現金持續流出,去年淨流出1,610萬元;去年公司總負債5.46億元,遠超4,660萬元總資產;截至去年末,現金儲備僅765萬元(約100萬美元)。 去年,公司營收3.43億元(2023年為3.05億元),同比增12.5%,表現尚可;毛利率也由2023年的12.7%升至13.9%。但財務薄弱,去年虧損3,740萬元,2023年則蝕3,690萬元。上市募資雖可穩定財務狀況,但能否成功上市仍存變數。 石榴雲醫坦言,此類隱患致外部審計機構「對公司持續經營能力存有重大疑慮」,這被列為招股書標準風險因素章節的首要條目。該公司補充稱,已通過今年總計約1,400萬元的系列貸款應對此問題,儘管部分融資利率偏高。 估值問題亦顯激進,公司的目標市值對應的市銷率約10-15倍,顯著高於平安健康及京東健康約2.2倍估值水平,後兩者毛利率更高,且均已實現盈利。 歸根結底,據招股書援引的第三方數據,2027年中國數字醫療市場規模將達1.53萬億元,石榴雲醫的商業模式本具潛力,如果不是財務根基不穩,其發展前景可期。上市雖能大幅改善公司的財務狀況,提升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的幾率,但過高估值或令投資者退避三捨,有機導致上市計劃功敗垂成。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Keep Inc.預告中期虧損大幅收窄

健身科技公司Keep Inc.(3650.HK)周一公布,預計截至6月底止中期錄得淨虧損約3,600萬元(美元),較去年同期虧損1.63億元大幅收窄約78%。同期經調整淨利潤轉為正數,達1,000萬元,較去年同期經調整虧損1.6億元明顯改善。 公司指出,業績好轉主因包括業務結構調整、收入質量提升及AI技術賦能,令毛利率改善,經營效率與人效穩步提升,經營費用亦得以壓縮。不過,受產品精簡策略影響,短期內收入出現同比下滑。 公司稱,將持續聚焦於APP端AI智能化及自有品牌健身產品發展,優化運動場景與工具,以提升用戶體驗與留存率,並加強新品開發與拓展銷售渠道。 Keep Inc.周一高開4.6%,隨後轉跌,至中午休市報5.45港元,跌3.37%。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