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LX.US
RLX expands abroad

為了應對本土市場的監管阻力,中國電子煙公司霧芯已開始在海外大舉進行多元化發展

重點:

  • 2021年遭監管打擊後,霧芯科技今年第三季度收入增長52%,毛利率上升逾3個百分點至27.2%
  • 將業務擴展到中國以外一年後,三季度國際業務佔其收入逾半

譚英

電子煙對健康的危害可能沒有吸煙那麼大,但當霧芯科技有限公司(RLX.US) 2021年在中國本土遭遇一大波監管新規時,電子煙確實讓公司備受打擊。三年過去,該公司可能終迎來轉機,利用全球化戰略,通過強大的品牌知名度與雄厚資金的組合取得了成功。

霧芯科技資本市場負責人Sam Tsang在上周三季度業績公布後的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東亞、東南亞和大洋洲五個國家的非中國業務,佔公司第三季度收入一半以上。

考慮到公司去年才首次報告2.29億元的國際銷售額,佔當年收入的17%,這算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Sam Tsang還表示,公司考慮在2025年開拓中東或中美洲市場。

他說:「據我們內部估計,在封閉式電子煙的收入方面,我們目前在五個國家中的三個國家排名第一。」他續稱:「在其餘兩個國家,我們也屬於領先品牌。我們還把產品賣給關聯公司,再由它們賣給海外分銷商。」

本季度強勁的表現足以引起投資者的關注,季報發布後的五天內,投資者將霧芯科技的股價推高了9.3%。為了展示對前景的信心,公司宣布將在12月派發股息。

霧芯科技最新季度的主要指標都相當好。收入同比增長52%至7.56億元,連續六個季度取得增長。公司今年前九個月的收入為19億元,遠遠超過去年全年的15億元,不過與2021年鼎盛時期的 85億元相比仍相差甚遠。

那一年,中國突然禁止在線銷售電子煙設備,隨後又禁止面向年輕人市場的調味電子煙,並對所有電子煙產品徵收36%的銷售稅。

公司最新季度的毛利率也從去年同期的24.1%上升至27.2%,第三季度的淨利潤為1.69億元,同比略有下降。但剔除股權激勵等非運營因素的非GAAP利潤,同比增長30%至2.62億元。

Sam Tsang透露霧芯科技一半以上的收入來自中國以外地區,意味該公司在此期間來自國內市場的收入不到3.78億元。表明國內市場仍舉步維艱,因霧芯科技2023年三季度的收入為4.99億元,其中大部分可能都來自中國。

重建中國業務

公司曾表示,在嚴格規管的限制下,它仍在重建中國業務,更抱怨面臨著來自非法產品的競爭,當中很多更調電子煙。

在財報電話會議上,投資者關係負責人Sam Tsang稱,公司在中國的零售網點,已從規管前的5萬個下降到目前的1萬個,並重申非法產品的泛濫,使合規行業的銷售額下降了80%至90%。但他補充說,今年各價位產品的銷售已開始企穩。

霧芯科技在出口方面稍顯滯後。中國生產了全球95%的電子煙產品,但其中90%出口。市場研究公司Grand View Research估計,2023年中國電子煙市場的規模為22.7億美元,僅佔統計平台Statista估計的全球銷售額246億美元的9%。霧芯科技的競爭對手霧麻科技(ISPR.US)和思摩爾國際(6969.HK)都從海外市場獲得了可觀的收入。

直到2023年底,霧芯科技的銷售全部來自中國市場。它與中國政府聯手打擊非法產品,它們是對銷售造成衝擊的一個重要因素,其「金盾計劃」在2023年幫助攔截了6,000萬顆假冒煙彈。公司CEO汪瑩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說,在中國銷售的產品有80%到90%屬非法產品。雖然假冒問題今年可能會有所緩解,但霧芯科技並沒有坐等市場反彈,而是在地域上實現多元化來加強業務。

去年12月,公司啓動全球擴張計劃,宣佈對東北亞和東南亞的兩家公司,進行2,500萬美元的股權投資。到目前為止,它還沒有進入規模龐大但同樣棘手的美國市場,後者也在開展監管打擊行動,同時也在打擊大量非法電子煙設備。

自2020年以來,霧芯科技在美國要求的研究上花費了數百萬美元,但其設備尚未拿到批文。儘管它沒有透露已經進入或正在瞄准哪些市場,但它在印度尼西亞有分銷渠道,那裡的吸煙人口為6,140萬,遠高於美國的2,830萬,不過與中國的3億煙民相比仍然微不足道。  

雖然對全球電子煙市場前景的估計差異很大,但大多數觀點都認為它正在以兩位數的速度增長。霧芯科技CEO汪瑩也持有同樣的觀點,表示隨著越來越多的成年吸煙者,從香煙過渡到電子煙產品,未來幾年,國際電子煙行業應該會迎來百分之十幾的年增長率。

儘管霧芯科技在過去三年遭受諸多打擊,但其8.81倍的市銷率(P/S)仍遠高於霧麻科技的3.06倍,這可能是因為後者一直處於虧損狀態,而且收入也在下降。

霧麻科技上周報告稱,截至9月的三個月內,收入同比下降了9%至3,930萬美元,而淨虧損則從130萬美元擴大至560萬美元。霧麻科技與霧芯科技共同面臨的一個挑戰是尋找新市場,因它希望能擴展在美國以外擴展的業務,但在美國以外的銷售額下跌超過一半至810萬美元。這表明,儘管美中是全球兩大經濟體,但對電子煙公司而言,它們的市場環境並不理想。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瀾滄古茶折讓16%配股籌5,904萬港元

茶商普洱瀾滄古茶股份有限公司(6911.HK)周日公告,擬配售合共2,400萬股H股,佔擴大後已發行股份總額16%,每股認購價2.46港元,較上周五收市價2.95元折讓16.61%,集資5,904萬元(752萬美元)。 公司表示,因應集團的資本需求和業務發展所需,是次配股可為集團補充營運資金,鞏固集團的財務狀況,預期款項淨額約5,804萬元,將用於一般營運資金。 瀾滄古茶2023年底上市後風波不斷,去年中期盈利大幅倒退,年底更換核數師,不再任用羅兵咸永道。今年初因經營理念不合被免職撤換原總經理兼執行董事王娟,又因未能如期刊發去年度業績,從4月1日停牌至7月2日。 根據公司6月底公布的去年度業績,公司去年錄得虧損3.08億元,上年度同期為純利8,008萬元。 瀾滄古茶周一高開,至中午休市報3.13港元,升6.10%。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周杰倫抖音開帳號 巨星傳奇即高位汲水

天皇巨星周杰倫母親控股的巨星傳奇集團有限公司(6683.HK)上周五公布,將配售3,752.45萬股新股,佔擴大已發行股份的4.18%,每股作價9.13元,較上周五收市11.4元,折讓近20%。 集資共3.4億元,約1.24億元用於擴展零售渠道網絡、約4,020萬元用於開發IP實體店,約6,000萬元作IP投流費、2,200萬元用於投資文娛體育設施,4,560萬元用於IP展覽,餘下作一般營運資金。 是次配股有一定步署,本月初周杰倫在抖音開設「周同學」的官方帳號,巨星傳奇股價即日暴升近倍,升破10元報至12.44元,市值破百億元。當股價在高位時乘勢配股,雖大幅折讓近兩成,但配售前股價實際較月初股價已升逾倍。 周一巨星傳奇開市跌3.4%至11元,隨後止跌回穩上升。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品牌影響力提升 推動老鋪黃金利潤猛增

珠寶零售商老鋪黃金股份有限公司(6181.HK)周日發公告表示,隨著品牌認知度持續提升,上半年收入與利潤均增長逾兩倍。 公告顯示,公司預計當期收入達120億元至125億元,同比增幅達241%至255%;純利22.3億元至22.8億元,同比增長279%至288%。 公司將強勁增長歸因於品牌影響力提升,包括專注於工藝與珠寶設計的產品策略,相較注重黃金原料價值的傳統金店形成差異化優勢。公司補充說明,近期門店與渠道拓展雖非上半年增長主因,但預計將在下半年產生增量貢獻。 周一早盤老鋪黃金股價上漲後即回調,早盤跌3.6%報737港元,年內累計漲幅已逾兩倍。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Pony AI and WeRide do robotaxis

商業化快好世界 小馬智行暫領跑

上周,上海宣布大幅擴大自動駕駛出租車項目之際,小馬智行及文遠知行雙雙取得重要新進展 重點: 小馬智行、文遠知行、百度等獲得上海自動駕駛出租車項目大規模擴容的運營牌照 自去年11月赴美上市以來,小馬智行股價累計上漲16%,而早一個月登陸納斯達克的文遠知行,市值則縮水約三分之一 陽歌 在中國自動駕駛出租車主導權爭奪戰中,小馬智行股份有限公司(PONY.US)相較競爭對手廣州文遠知行科技有限公司(WRD.US),贏得更多投資者青睞。點燃投資者熱情的關鍵因素似乎是,兩家獨立運營商在耗盡資金前,競相探索盈利路徑之際,小馬智行更快速地推進核心業務商業化。 優步(UBER.US)及其前任CEO特拉維斯·卡蘭尼克(Travis Kalanick) ,同樣押注該賽道。最新報道顯示,優步或雙向投資兩家企業,卡蘭尼克則押注小馬智行,具體細節後文將展開分析。 近期舉行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兩家企業各自發布公告(小馬智行公告;文遠知行公告),宣布挺進上海,成為上周六的頭條新聞。包括小馬智行、文遠知行及百度Apollo Go在內的八家機構,獲准在浦東新區金橋、花木核心區域開展自動駕駛出租車服務。 此次擴容意義重大。此前,上海僅允許在相對偏遠的嘉定區,測試及運營自動駕駛出租車。向花木核心區域的延伸,將使服務半徑覆蓋距陸家嘴金融城3公里範圍,該區域坐落著多棟全球最高摩天大樓。金橋核心區域則聚集大量外資企業與白領人群,此類客群更可能使用自動駕駛出租車服務。 上海業務擴張後,小馬智行、文遠知行與百度Apollo Go在北上廣深四大城市的佈局更趨完善。官宣此舉的前一日,小馬智行剛剛宣布在廣深啓動全時段運營,將每日服務時長從15小時延長至全天候,其快速成熟的夜間自動駕駛技術成為關鍵。 除技術研發外,三家企業也深諳持續釋放業務進展的披露策略,以期在漫長的商業化道路上維繫投資者信心。文遠知行今年已發布27則公告(約每周一則),小馬智行則為17則(約每12天一則)。公告事無巨細,皆成宣傳素材。 儘管當前主要業務仍集中在中國,兩家企業均已在中東、歐美等全球市場展開初步佈局。 儘管業務模式相似,去年10月登陸美股的文遠知行與隔月上市的小馬智行,股價走勢截然分化。小馬智行股價雖未出現飆升,但仍較發行價上漲約16%,而文遠知行自上市以來市值縮水約三分之一,兩者表現形成強烈反差。 小馬智行的漲勢使其市值升至約54億美元,文遠知行則跌至29億美元(約為前者一半)。小馬智行的市銷率(P/S)達72倍,優於文遠知行的58倍。但需指出,由於兩家企業當前營收規模仍有限,兩項估值指標均存在明顯溢價。 商業化進程提速 兩者分化的核心或在於,小馬智行核心業務商業化進程更快。今年一季度,該公司營收達1,400萬美元,較上年同期的1,250萬美元增長12%;文遠知行同期營收7,240萬元(約1,010萬美元),同比增速僅1.6%(上年同期為7,120萬元),遠遜前者。 儘管兩家公司營收絕對值均不高,且非自動駕駛出租車業務仍佔主體,但自動駕駛出租車業務增速迅猛,有望在不久後躍升為最主要收入來源。 小馬智行財報顯示,一季度自動駕駛出租車服務收入,從上年同期的57.6萬美元增至173萬美元,增長兩倍,其中乘車收入激增8倍。反觀文遠知行,自動駕駛出租車業務收入1,610萬元(約225萬美元),雖高於小馬智行,但同比僅實現翻一番。基數效應下,文遠知行需展現更強勁增速,方能贏得投資者信心。 自動駕駛出租車隊上,兩家企業運營規模相近:小馬智行預計年末車輛將達1,000輛,而文遠知行今年3月底已運營1,200輛。 投資者多押注小馬智行之際,網約車巨頭優步卻採取雙向策略(目前稍傾向文遠知行)。小馬智行與文遠知行均宣布將接入優步海外平台,但現階段合作多具象徵意義。值得注意的是,優步還與多家頭部自動駕駛出租車企業達成類似合作,體現其對未來主流應用的戰略卡位。 今年5月,優步宣布向文遠知行投資1億美元,按其當前市值計持股3.4%。據《紐約時報》上月報道,優步正協助聯合創始人卡蘭尼克洽購小馬智行美國子公司,談判處於初級階段。此舉耐人尋味,儘管小馬智行逾九成業務在中國,卻仍以加州弗里蒙特為其法定總部。 優步雙向押注恰恰說明,現階段斷言哪家企業更可能成功為時尚早。這家美國網約車巨頭真正的興趣點或在於,通過投資中企獲取中國市場份額。在全球市場,小馬智行與文遠知行尚無顯著優勢,未來還需直面特斯拉(TSLA.US)、谷歌旗下Waymo等資金雄厚的競爭對手。 現階段,兩家企業均處虧損狀態,儘管尚在可控區間。小馬智行一季度淨虧損3,740萬美元,但賬上現金及高流動性投資達7.39億美元,按當前虧損率可支撐二十年運營;文遠知行季度虧損3.85億元,截至3月底持有43.3億元現金儲備,可覆蓋逾十一年虧損額。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