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其第二份《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中,這家智慧手機回收商披露了關於碳排放的更多細節,以及改善公司治理的舉措

重點:

  • 去年,萬物新生的溫室氣體排放因為審查範圍的擴大而大幅增加
  • 該公司的第二份ESG報告還披露了改善公司治理新舉措的更多細節,包括開展廉潔從業檢查
  • 該公司還首次引入了氣候相關財務風險披露框架,同時開發了衡量其減排貢獻的方法

梁武仁

關於萬物新生(RERE.US)最新的《萬物新生2021年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ATRenew 2021 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 Report),有一件事是確定無疑的,那就是對於這個投資者越來越重視的新興主題,這家智慧手機回收商的態度絕對認真。

在超過100頁長的最新年度ESG報告中,該公司列出了2021年與E、S、G這三個首字母所代表領域有關的成就。從報告的篇幅來看,萬物新生顯然比上一年有更多的話要說。

萬物新生最新的ESG報告不但篇幅更長,而且表明該公司已經努力在這三個領域做得更好。

投資者越來越青睞ESG方面表現優異的公司,這是有充分理由的。一方面,氣候變化對企業構成了實實在在的風險。例如,氣候變化導致的自然災害可以在一夕之間摧毀一家企業。此外,政府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和促進社會公益的努力也在不斷變化,相關政策會對企業產生影響,例如可能會提高合規成本。當然,治理不善終歸也是個問題。

因此,正如指數提供商MSCI的資料所顯示的,中國ESG評級較高的公司股票收益高於整體市場或許並非巧合。擁有優秀ESG記錄的公司可以獲得更高的估值,它們越來越受到投資者的追捧。

顯然,ESG之外還有許多因素會影響股票價值。萬物新生仍未盈利,雖然收入增長強勁。今年以來,該股票幾乎跌去了一半市值,目前的市銷率不到0.4倍。相比之下,定期發佈公司治理報告的美國汽車回收商Carvana(CVNA.US)的市銷率為0.15倍。服裝回收商Rent the Runway(RENT.US)的市銷率為0.9倍,該公司計畫從明年開始在年度報告中提供更多關於ESG的詳細資訊。

在研究萬物新生的ESG行動時,可以從環境說起,因為隨著中國像世界其他國家一樣開始追求綠色發展,環境是一個越發關鍵的要素。中國希望到2030年實現碳達峰,到2060年實現碳中和。

對於萬物新生而言,其關鍵吸引力之一,在於回收手機可以減少電子垃圾,對環境有利。因此,該公司綠色增長方面的實際表現,可以驗證其商業模式是否成功。

溫室氣體排放增加

在《萬物新生2021年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中,有一點比較引人關注——其溫室氣體排放量大幅增加,自2020年以來增長了四倍多,總量超過3萬噸。

不過,雖然這看起來很糟糕,但大幅增長是因為它自願決定擴大所謂的範疇三溫室氣體排放審查範圍,即能源消耗方面,而並非因為它突然變成了一個耗電大戶。

根據溫室氣體核算協定,範疇一排放來自於公司擁有和控制的排放源產生的排放量;範疇二涵蓋外購電力產生的排放量。由公司營運間接產生的其他所有事務的排放都包含在範疇三。

這意味著企業可以在範疇三中包含任意或多或少的內容。在2020年的報告中,萬物新生報告了範疇三中四個來源的排放——下游租賃資產、員工差旅,以及上下游運輸和配送的排放。

2021年的報告指出,由於資料拓展了資本貨物、營運廢棄物、員工通勤、售出產品末端處置排放四項指標,範疇三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增加了一倍。

此外,它首次採用了氣候相關財務風險披露(TCFD)框架,同時制定了一種方法來量化二手手機回收復用的溫室氣體減排情況。 

考慮到所有這些調整都是自願的,其隱含的資訊是,萬物新生披露環境資訊不只是為了展示它在短期內做得有多好,而是向投資者發出信號,表明它致力於在更長時期內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同時提供全方位的高品質資料,即使資料往往並非越多越好看。

除了環境方面,萬物新生在公司治理方面似乎也在取得進展,鑑於中國的企業醜聞層出不窮,這個領域對中國企業來說很有意義。優秀的企業治理對於萬物新生這樣的公司來說非常重要,因為它需要處理大量有可能洩露的私人資料,稍有不慎就可能導致聲譽受損,政府有可能需要採取補救措施。

在新的ESG報告中,該公司提供了比上一年更詳細的預防措施細節。它說,公司的風險管理委員會去年召開了多次會議,討論了約20個事項。它還宣稱,推進優化整改計畫70多項,匯總各業務內控矩陣40個。萬物新生還稱,它不定期進行廉潔從業檢查,這是2020年的報告中沒有提及的。

總的來說,ESG報告的標準仍在不斷變化中,而且在不同的司法管轄區有不同的標準。在萬物新生的上市地點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於2010年推出了企業披露氣候變化相關風險的指導方針。但它沒有詳細規定具體的報告要求,同時允許企業以最少的披露勉強應付。

但對於企業來說,也存在改進ESG的動機。

首先,預計包括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在內的監管機構將逐步收緊對上市公司的ESG披露要求,所以提前做好準備並無壞處。在美國,有一個關於實施氣候相關風險的具體披露要求的未決提案。

這就是為什麼在ESG方面,長期堅持會有所回報的原因。歸根結底,關鍵是要做正確的事情,而且同樣重要的是,要坦率地告訴投資者,你正在做什麼。在這方面,萬物新生在其最新的ESG報告中所展示的進展,標誌著它向正確的方向邁進了一步。

詠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資訊,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

新聞

簡訊:贛鋒鋰業擬配股及發可轉債籌25億元

鋰生產商江西贛鋒鋰業集團有股份限公司(1772.HK; 002460.SZ)周二公布,擬配股及發行可換股債券,籌集淨額共25.15億元,擬用於償還貸款、產能擴張及建設、補充營運資金及一般企業用途。 配股部分,公司建議配售4,002.56萬股新H股,佔擴大後已發行H股9.02%及擴大後已發行股份總數1.95%,每股配售價29.28港元,較H股昨日收市價30.98港元折讓5.49%,集資淨額11.69億港元。 另外,公司建議發行於2026年到期的13.7億港元的可換股債券,按年利率1.5%計息,初始轉換價為每股H股33.67港元,較昨日H股收市價30.98港元溢價8.68%,可悉數轉換為4,068.904萬股H股,佔擴大後已發行H股9.16%及擴大後已發行股份總數1.98%。發行債券所得款項淨額13.46億元。 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入約為82.58億元,同比下降13.3%,虧損由去年同期的7.59億收窄至5.36億元。 周二公司股價低開,至中午休市報30.08港元,跌2.91%。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中期業績亮麗 藍思盈利升逾三成

手機玻璃供應商藍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613.HK,300433.SZ)周一公布香港上市後首份中期業績,收入329.6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14.2%,盈利增長32.7%至11.43億元,若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為9.4億元,同比上升42%。 各項業務表現理想,期內智能手機與電腦業務收入271.8億元,同比增長13%,智能汽車與座艙業務收入同比上升16.5%至31.6億元,智能頭顯與智能穿戴業務收入16.5億元,同比增長近15%。公司指出,收入增長主要是頭部客戶量產多款新品。 展望未來,公司表示將持續深化全球產能布局,強化材料模組整機垂直整合優勢,豐富高附加值產品矩陣。 藍思科技周二開市跌0.32%報24.56港元,公司自今年7月上市累計上升逾3成。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Baiyunshan supports stock price with high dividend yield despite plain business performance

白雲山業務欠驚喜 股息率高助撐股價

白雲山大健康業務中期利潤升14%,主要來自王老吉貢獻 重點: 受大南藥業務影響,白雲山中績倒退 飲料業務競爭大,王老吉開拓海外市場   白芯蕊 涼茶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代表之一,更列入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擁有王老吉涼茶及多款中藥產品的廣州白雲山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0874.HK;600332.SH),最近公布中期業績,雖然飲品業務表現強現強韌,但製藥業務仍缺乏起色,令淨利潤按年倒退1.3%。 白雲山前身是為廣州藥業,集團於1997年成立,同年在香港港交所掛牌,2001年亦在上海交易所上市,2013年完成合併白雲山,隨後公司名稱由廣州藥業改名為白雲山,目前大股東是廣州醫藥集團,持有白雲山45.04%股權,廣州醫藥集團則是廣州市人民政府旗下企業。 大健康業務佔利潤51% 集團完成重組後,基本完成「大南藥」、「大商業」及「大健康」業務佈局,其中大健康業務是白雲山利潤主力來源,上半年利潤總額為15.8億元,按年升13.9%,佔集團總利潤金額51.1%。大健康業務主要由王老吉大健康公司組成,主要產品包括王老吉涼茶、荔小吉系列、潤喉糖、龜苓膏等產品。 尤其王老吉品牌更是集團皇牌,該品牌於1828年創立,最早以涼茶鋪形式出現,王老吉積極現代化轉型,廣藥集團於1992年獲得「王老吉」商標,並以紅罐「王老吉涼茶」迅速在中國走紅,一度與加多寶集團就「王老吉」商標展開法律糾紛,但最終由白雲山持有,目前王老吉在涼茶市場市佔率高達70%。 不過,以收入計算,集團大健康業務上半年收入只得70.26億元,佔集團總收入418.34億元的16.8%,遠比第一大收入的大商業業務的290.63億元少。所謂大商業業務主要經營醫藥流通業務,包括醫藥產品、醫療器械、保健品等的批發、零售與進出口業務等。 大商業收入大毛利率少 雖然大商業業務收入佔比大,但毛利率卻不高,上半年只得6.13%,因此利潤總額只有3.46億元,佔集團總利潤金額僅11.1%,相反以王老吉為主的大健康業務,毛利率高達44.67%,更按年升1.69個百分點,因此大商業業務雖然收入大,但利潤貢獻卻比大健康業務少。 大健康業務由王老吉涼茶支撐,上半年利潤也錄增長,但面對內地飲品業百花齊放,尤其新茶飲市場不斷擴張,令中國涼茶市場亦近天花板,據尼爾森調查顯示,18至35歲主力消費群體中,選擇王老吉作為解渴首選的比例已從2022年前的43%,大降至2025年3月的27%。 王老吉拓海外覓商機 王老吉作為中國涼茶業龍頭,為對抗茶飲新勢力,更年也積極開拓其他新口味,以迎口顧客需要,例如推出無糖味涼茶、茶花風味涼茶等新產品。 除此之外,白雲山也為王老吉涼茶積極開拓海外市場,集團於2024年啟動海外品牌標識「WALOVI」,品牌已在美國、泰國、意大利、沙特、馬來西亞等多國陸續發布,尤其是主攻東南亞與北美市場,並與美國Costco、亞馬遜、展開深度協作,以拓大海外商機。 不過,白雲山大南藥業務仍拖集團後腿,繼2024年該業務收入下跌10.4%後,最新業績仍未見好轉勢頭,2025上半年收入按年跌15.2%至52.4億元,當中中成藥收入跌幅達20.1%至32.5億元,化學藥則下滑5.9%至20億元。 白雲山的大南藥板塊主要涉及中成藥及化學藥研發生產和銷售,擁有陳李濟藥廠、何濟公藥廠、潘高壽藥業、白雲山等中華老字號企業,不過面對市場競爭激烈,尤其白雲山化學藥皇牌輝瑞仿制藥金戈(枸櫞酸西地那非片),去年存量激增49.78%,暗示銷售壓力大,已為大南藥業務敲響警鐘。 另一方面,白雲山創新能力不足亦是一大問題,由於缺乏持續爆款新藥登場,造成大南藥業務表現呆滯。幸好白雲山已有針對性部署,出資近15億元設立廣藥基金二期,該基金主要是通過直接或間接的方式,開展生物醫藥股權投資,從中獲得投資收益,盼扭轉投資新藥不足的問題。 整體來講,白雲山股息率不俗,預期股息率分別為4.9%和5.4%,較10年期美債息4.3厘好,加上美國潛在減息空間大,變相支撐股價,但由於業務驚喜度不足,除了大南藥業務倒退拖後腿外,王老吉業務則面對新興茶飲市場競爭,故股價上升空間未必太大,只會在區間浮沉。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同店銷售下跌20% 九毛九盈收雙降

餐飲運營商九毛九國際控股有限公司(9922.HK)上周五公告稱,因國內消費趨謹,致三大主力品牌同店銷售額驟降,上半年公司營收及利潤同比跌幅均超10%。 財報顯示,截至6月的半年間,營收同比下降10.1%至27.5億元,上年同期為30.6億元。當期利潤同比下滑16%至6,070萬元,上年同期為7,230萬元。核心品牌太二直營店同店銷售額同比下降19%,規模較小的慫火鍋及九毛九品牌分別錄得20.1%和19.8%的跌幅。 伴隨銷售惡化,本季度公司淨關店42家,約佔門店總數5%,總門店數縮減至729家。 九毛九星期一收跌2.2%至2.7港元,年內累計跌幅約22%。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