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lle makes new IPO filing

中國最大的時尚鞋履零售商現已「轉型」,在私有化近七年後遞表港交所

重點:

  • 百麗時尚申請在香港上市,欲在2017年私有化後重返資本市場,計劃融資高達10億美元
  • 公司財務狀況良好,最新財年前9個月利潤增長92.7%,收入增長12.8%

     

譚英

百麗時尚集團第二次亮相香港股市是否會大放異彩?這家時尚鞋履巨頭當然希望如此,據媒體報道援引消息人士稱,它計劃通過上市籌集5億至10億美元資金,可能會成為2020年以來香港規模最大的IPO。但重新上市的嘗試開局不利——2022年3月首次申請重返港交所後,它並未能如願。

儘管如此,該公司上周在上市申請中披露的最新業績看起來總體積極。表明公司已經為自己瘦身後的新形態奠定了基礎,成為一家專注於電子商務和開在購物中心的小型店鋪的鞋履銷售商,轉變了之前對百貨店的依賴。

百麗從來都不是一家低調行事的企業。2007年5月,在投資者對中國消費類股票興趣濃厚的時期,百麗國際首次公開上市,籌集了12億美元資金,並獲得頗大的超額認購。

但這種熱情最終消退,因為百麗、達芙妮國際(0210.HK)和紅蜻蜓(603116.SH)等依賴傳統百貨商場的鞋業公司,未能適應電子商務的顛覆性發展。2015年之後,各家紛紛削減門店數量和員工人數。隨著股價下跌,百麗決定需要遠離公眾的視線,進行重大改組。

首次上市十年後的2017年4月,百麗成了港交所有史以來最大的私有化個案,由管理層牽頭並得到私募股權巨頭高瓴投資和鼎暉的支持下,私有化總金額達531億港元。 

就在私有化的前夕,公司公告了上市後的首次利潤下降,2016~2017財年下降18.1%,至24億元。據管理層表示,百麗從來沒有打算長期遠離市場。相反,私有化給了它休整的時間,來默默地進行改造,更加關注新的數字經濟。

2019年10月,公司剝離旗下的運動服飾部門,並讓其以滔搏運動(6110.HK)的名義在香港上市,籌集資金10億美元。剩下的百麗包括時尚鞋履業務,財務狀況看起來相當強勁。

提交的最新文件顯示,百麗在截至去年11月的九個月,即本財年的前三個季度營收增長12.8%,達到161億元,而利潤則幾乎翻了一番,達到21億元。但截至2023年2月的整個財年收入實際上下降了18.3%,從上一年的235億元降至192億元。同期利潤下降幅度更大,達到54%,從28億元降至13億元。

該公司將業績下滑歸咎於中國嚴格的疫情防控造成的影響。上市文件中的第三方研究顯示,中國軟時尚市場(指非運動類鞋履、服裝和箱包)規模從2021年的1.7萬億元降至2022年的1.5萬億元,然後去年又出現反彈,估計重回1.7萬億元。

電商崛起

報告中的市場數據還顯示,軟時尚領域的網購市場急劇增長,從2017年的2,600億元增至2022年的4,950億元,年增長率達11.6%。

最新的IPO文件顯示,百麗時尚在遠離公眾視線的這段時間里,順應了最新的購物趨勢,包括更加註重電子商務,以及從商場的專櫃轉向購物中心內的小門店。

截至去年11月的九個月里,它的網上銷售額佔總銷售額的比例,從2017年的不足7%增至28%。上市文件顯示,它的門店數量從2016~2017財年的約2.1萬家,減少到截至去年11月的9個月里的8,631家直營店,是中國最大的直營時尚鞋服零售網絡。

公司表示:「我們已經實現了轉型的初步目標,使我們的業務從私有化時的下滑中恢復過來,並為未來的持續增長奠定了基礎。」

那麼,百麗成功轉型的可信度有多高?首先,我們來快速回顧一下它的歷史。它成立於上世紀60年代,當時是一家小工廠,1979年在香港低端市場油麻地開設了一家名為百麗的鞋店。創始人鄧耀是廣東佛山人,最初是耐克和阿迪達斯的經銷商,後來創立了自己的鞋履品牌。

在本世紀初,百麗被譽為「女鞋之王」,擁有或代理的品牌在中國女性當中非常受歡迎。它的收入從2007年的117億元增至2015年的400億元,增長了兩倍,每年以1,500至2,000家的速度開設新店,2015年達到峰值,為14,128家。但隨後,隨著消費者購物習慣的改變,它開始大幅減少門店,2016財年關閉了366家門店,次年上半年關閉378家門店,隨後退市。

在公司被收購時,已經87歲高齡的鄧耀離開了百麗,為新鮮血液讓路。當時,他說自己最關心的是找到一個好的合作夥伴,帶領百麗的10多萬名員工「重拾昔日輝煌、讓公司重獲新生」。在退市前後的新聞發佈會上,CEO盛百椒承認,公司未能妥善應對數字商務轉型。

那麼,百麗第二次上市的估值情況會如何呢?

達芙妮目前的市盈率為6.8倍,而滔搏運動則更高達15倍,由此可見投資者更偏好利潤率較高的運動服飾業務。取10倍左右的市盈率(雖然低於運動服裝公司的估值,但也反映了百麗在鞋履領域的領先地位),按百麗最近九個月的年化利潤計算,該公司的估值將達到約38億美元。

雖然這只是它私有化時價值的一半左右,但在剝離目前估值43億美元的滔搏運動,並大量關店後,公司的價值將明顯縮小。

現任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盛放和首席財務官郭耀東似乎已經做好了準備,迎接將百麗轉型為現代鞋履公司的挑戰。郭耀東曾在中式時尚領導品牌上海灘、巴羅克日本有限公司以及普華永道任職。現在,該由投資者來決定,百麗究竟是華麗轉身的美女,還是新盒里裝的舊鞋子。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Keep Inc.預告中期虧損大幅收窄

健身科技公司Keep Inc.(3650.HK)周一公布,預計截至6月底止中期錄得淨虧損約3,600萬元(美元),較去年同期虧損1.63億元大幅收窄約78%。同期經調整淨利潤轉為正數,達1,000萬元,較去年同期經調整虧損1.6億元明顯改善。 公司指出,業績好轉主因包括業務結構調整、收入質量提升及AI技術賦能,令毛利率改善,經營效率與人效穩步提升,經營費用亦得以壓縮。不過,受產品精簡策略影響,短期內收入出現同比下滑。 公司稱,將持續聚焦於APP端AI智能化及自有品牌健身產品發展,優化運動場景與工具,以提升用戶體驗與留存率,並加強新品開發與拓展銷售渠道。 Keep Inc.周一高開4.6%,隨後轉跌,至中午休市報5.45港元,跌3.37%。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資產減值後 華寶國際上半年盈利翻倍

電子煙產品製造商華寶國際控股有限公司(0336.HK)周五表示,年前進行多項資產減值後,公司於2025年上半年盈利約倍翻。 公司預計2025年前六個月的利潤介乎1.51億元至1.77元間,同比增幅分別為91.3%至124.3%,較2024年上半年報告的7,900萬元顯著提升。 公司表示:「該增幅主要於2024年同期確認了商譽減值約0.293億元、其他資產減值約人民幣0.202億元,以及聯營公司的投資減值撥備約0.480億元所致,而本報告期間則沒有類似減值撥備。」 在調整後,即扣除股份支付費用和減值相關損失後,公司預計2025年上半年稅前利潤為2.236億元至2.496億元,同比增長1.1%至12.9%。 華寶國際股票周一開盤上漲,每股港幣3.42元,漲5.2%。該股年內已上漲54%。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核數師對恒達持續經營產生重大疑問

房地產開發商恒達集團(3616.HK)周一公布去年全年業績,截至12月底止,收入27.6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下跌22%,並錄得虧損2.7億元,2023年同期則有盈利4,094萬元。 期內集團的現金及受限制銀行存款約4.1億元,短期銀行借款為3.7億元,長期銀行借款為3.88億元。公司的槓桿比率為66.8%,較2023年底止的51.1%增加約15.7個百分點。 公司的核數師指出,恒達向第三方及一名關聯方提供的財務擔保,可能產生現金流出達68.4億元,鍳於集團現金流較低,而產生足夠現金流能力又不明朗,可能對其持續經營能力產生重大疑問。 恒達自去年4月2日開始在聯交所暫停買賣,停牌前報0.26港元。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六福集團首季零售止跌回升

珠寶零售商六福集團(國際)有限公司(0590.HK)周四公布,截至6月底止三個月的第一季度,整體零售值及零售收入扭轉跌勢至雙位數增長,分別按年升13%及14%。整體同店銷售亦止跌回升5%。 港澳及海外市場零售值按年升9%,零售收入升8%,同店銷售升3%,全部都止跌回升。其中,香港同店銷售升1%,澳門跌1%,海外市場升20%。至於內地市場零售值、零售收入、同店銷售,分別升14%、31%、19%。 公司稱,雖然季內國際平均金價升約四成,按重量計價的黃金產品同店銷售仍大幅改善至持平。定價首飾產品的同店銷售本季進一步提升19%。截至6月底,集團全球有3162間店舖,上季淨減少125間,主要是內地品牌店減少。公司對內地中長線業務前景審慎樂觀,計劃今年度在海外淨增加約20間店舖。 六福集團周五股價高開0.7%,至中午休市報22港元,升3.04%。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