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76.HK
Shiyue Daotian welcomes a bumper harvest as revenue from corn products jumped up by more than five-fold

玉米產品熱銷成為去年十月稻田業績的最大亮點,也突顯品牌在健康食品趨勢下的轉型潛力

重點:

  • 去年公司錄得淨利2.04億元,成功扭虧為盈
  • 公司玉米產品收入按年激增5.3倍至8.15億元

 

李世達

十月是收成的季節,中國人說:「金秋十月」,形容秋天穀物成熟低垂,一片金黃的豐收景象。來自中國東北、以十月為名的十月稻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9676.HK),近日公布的年度業績報告,就呈現了一幅豐收的景色。

民以食為天,隨著中國消費市場逐步邁向品質與健康導向,消費者不再滿足於「吃得飽」,而是更加關注「吃得好、吃得安心」,帶動了中高端大米與粗糧產品的快速興起。憑借東北廣袤的黑土地優勢,十月稻田將東北大米品牌化,並通過電商平台等多種銷售渠道,將東北大米賣向全國,成為網紅「高端大米」品牌。

根據年報去年公司收入57.45億元,同比增長18%;錄得淨利2.04億元,相較去年同期虧損6,486萬元成功扭虧為盈,毛利率則由2023年的12.7%增加至去年的17.7%。其中,公司收入約69.9%來自大米銷售,去年大米產品收入按年增長4.8%至40.14億元。

玉米產品爆發式增長

不過,真正帶動公司業績實現扭虧為盈的,是玉米。根據年報,去年玉米產品收入由2023年的1.3億元按年大增5.3倍至8.15億元,在總收入中的佔比亦由2023年的2.7%大幅提升至2024年的14.2%,玉米品類的快速增長格外搶眼。

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日益提高,人們對全穀物食品、營養均衡的飲食持續增加。玉米憑借低脂肪、高纖維的優點,日益受到消費者歡迎,正成為國民餐桌上的新主食。公司便針對這一趨勢進行玉米品類創新,把帶有「傳統主食」「健康粗糧」標籤的玉米轉向輕食化、零食化方向,切換到全新的快消品賽道。

在此趨勢下,十月稻田推出玉米棒、玉米段、玉米粒以及黃糯玉米、白糯玉米、鮮食水果玉米等30多款玉米產品,其中光是「黃糯玉米」單品,在抖音平台上截至2025年3月的累計銷量就超過1,300萬單。

銷售渠道結構調整

此外,十月稻田能夠在一眾國營企業和老字號品牌間突圍而出,靠的是與眾不同的銷售渠道。十月稻田趕上電商崛起的大潮,與電商及網紅合作,透過直播電商渠道與更多消費者接觸。品牌逐漸為人熟知後,十月稻田也開設網上自營店。

年報顯示,去年公司來自電商平台的收入佔比,從2023年的58.4%,下降到41.6%,線上自營店的收入佔比則從9.6%提升至21.1%,同時超商渠道的收入也由13.4%增加到17.6%,顯示公司的銷售正逐漸多元化,不再依賴單一渠道,也帶動公司去年毛利增加64.8%至10.2億元,毛利率上升5個百分點至17.7%。

不過,儘管業績有所改善,十月稻田仍面臨一些潛在風險。首先,佔收入近七成的大米,成長漸漸乏力,原因是大米市場飽和及進口大米增加,去年大米收入增速4.8%已屬較好表現,公司正持續調整產品結構,增加中高端大米產品的銷售比重。而靠玉米產品支撐增長,可能導致業績波動風險增加。

其次,部分投資項目如入股茶百道(2555.HK),已令公司出現虧損。去年半年報顯示,十月稻田在4月23日茶百道掛牌當日,斥資3.6億元獲得茶百道2,232.34萬股,折合每股購入價與茶百道的發行價17.5港元基本一致,誰知道茶百道「上市即巔峰」,首發當日就跌了38%,隨後股價一路下跌,這筆投資至今已賠掉約1.6億元左右。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在半年報中將茶百道列入重大投資項目,但在年報中卻未提及。

競爭層面看,金健米業(600127.SH)、北大荒(600598.SH)等擁有強大的產地與國資背景優勢,但品牌調性偏向傳統,與當代消費者連結能力較弱。而三隻松鼠(300783.SZ)、良品鋪子(603719.SH)等新興食品品牌有更強的電商優勢與高認知度,但在主食類產品上較欠缺。

目前十月稻田市盈率約為29.5倍,高於北大荒的22.4倍及三隻松鼠的28.4倍,顯示市場對公司的盈利能力保有一定的信心。十月稻田所處的預包裝主食市場正處於升級轉型階段。消費者越來越重視食品的健康屬性與品牌形象,十月稻田是具有一定品牌積累與供應鏈基礎的企業,如果能進一步強化與消費者的互動連結、優化產品結構,相信具備較大成長潛力。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瀾滄古茶折讓16%配股籌5,904萬港元

茶商普洱瀾滄古茶股份有限公司(6911.HK)周日公告,擬配售合共2,400萬股H股,佔擴大後已發行股份總額16%,每股認購價2.46港元,較上周五收市價2.95元折讓16.61%,集資5,904萬元(752萬美元)。 公司表示,因應集團的資本需求和業務發展所需,是次配股可為集團補充營運資金,鞏固集團的財務狀況,預期款項淨額約5,804萬元,將用於一般營運資金。 瀾滄古茶2023年底上市後風波不斷,去年中期盈利大幅倒退,年底更換核數師,不再任用羅兵咸永道。今年初因經營理念不合被免職撤換原總經理兼執行董事王娟,又因未能如期刊發去年度業績,從4月1日停牌至7月2日。 根據公司6月底公布的去年度業績,公司去年錄得虧損3.08億元,上年度同期為純利8,008萬元。 瀾滄古茶周一高開,至中午休市報3.13港元,升6.10%。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周杰倫抖音開帳號 巨星傳奇即高位汲水

天皇巨星周杰倫母親控股的巨星傳奇集團有限公司(6683.HK)上周五公布,將配售3,752.45萬股新股,佔擴大已發行股份的4.18%,每股作價9.13元,較上周五收市11.4元,折讓近20%。 集資共3.4億元,約1.24億元用於擴展零售渠道網絡、約4,020萬元用於開發IP實體店,約6,000萬元作IP投流費、2,200萬元用於投資文娛體育設施,4,560萬元用於IP展覽,餘下作一般營運資金。 是次配股有一定步署,本月初周杰倫在抖音開設「周同學」的官方帳號,巨星傳奇股價即日暴升近倍,升破10元報至12.44元,市值破百億元。當股價在高位時乘勢配股,雖大幅折讓近兩成,但配售前股價實際較月初股價已升逾倍。 周一巨星傳奇開市跌3.4%至11元,隨後止跌回穩上升。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品牌影響力提升 推動老鋪黃金利潤猛增

珠寶零售商老鋪黃金股份有限公司(6181.HK)周日發公告表示,隨著品牌認知度持續提升,上半年收入與利潤均增長逾兩倍。 公告顯示,公司預計當期收入達120億元至125億元,同比增幅達241%至255%;純利22.3億元至22.8億元,同比增長279%至288%。 公司將強勁增長歸因於品牌影響力提升,包括專注於工藝與珠寶設計的產品策略,相較注重黃金原料價值的傳統金店形成差異化優勢。公司補充說明,近期門店與渠道拓展雖非上半年增長主因,但預計將在下半年產生增量貢獻。 周一早盤老鋪黃金股價上漲後即回調,早盤跌3.6%報737港元,年內累計漲幅已逾兩倍。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Pony AI and WeRide do robotaxis

商業化快好世界 小馬智行暫領跑

上周,上海宣布大幅擴大自動駕駛出租車項目之際,小馬智行及文遠知行雙雙取得重要新進展 重點: 小馬智行、文遠知行、百度等八家企業獲得上海自動駕駛出租車項目大規模擴容的運營牌照 自去年11月赴美上市以來,小馬智行股價累計上漲16%,而早一個月登陸納斯達克的文遠知行,市值則縮水約三分之一 陽歌 在中國自動駕駛出租車主導權爭奪戰中,小馬智行股份有限公司(PONY.US)相較競爭對手廣州文遠知行科技有限公司(WRD.US),贏得更多投資者青睞。點燃投資者熱情的關鍵因素似乎是,兩家獨立運營商在耗盡資金前,競相探索盈利路徑之際,小馬智行更快速地推進核心業務商業化。 優步(UBER.US)及其前任CEO特拉維斯·卡蘭尼克(Travis Kalanick) ,同樣押注該賽道。最新報道顯示,優步或雙向投資兩家企業,卡蘭尼克則押注小馬智行,具體細節後文將展開分析。 近期舉行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兩家企業各自發布公告(小馬智行公告;文遠知行公告),宣布挺進上海,成為上周六的頭條新聞。包括小馬智行、文遠知行及百度Apollo Go在內的八家機構,獲准在浦東新區金橋、花木核心區域開展自動駕駛出租車服務。 此次擴容意義重大。此前,上海僅允許在相對偏遠的嘉定區,測試及運營自動駕駛出租車。向花木核心區域的延伸,將使服務半徑覆蓋距陸家嘴金融城3公里範圍,該區域坐落著多棟全球最高摩天大樓。金橋核心區域則聚集大量外資企業與白領人群,此類客群更可能使用自動駕駛出租車服務。 上海業務擴張後,小馬智行、文遠知行與百度Apollo Go在北上廣深四大城市的佈局更趨完善。官宣此舉的前一日,小馬智行剛剛宣布在廣深啓動全時段運營,將每日服務時長從15小時延長至全天候,其快速成熟的夜間自動駕駛技術成為關鍵。 除技術研發外,三家企業也深諳持續釋放業務進展的披露策略,以期在漫長的商業化道路上維繫投資者信心。文遠知行今年已發布27則公告(約每周一則),小馬智行則為17則(約每12天一則)。公告事無巨細,皆成宣傳素材。 儘管當前主要業務仍集中在中國,兩家企業均已在中東、歐美等全球市場展開初步佈局。 儘管業務模式相似,去年10月登陸美股的文遠知行與隔月上市的小馬智行,股價走勢截然分化。小馬智行股價雖未出現飆升,但仍較發行價上漲約16%,而文遠知行自上市以來市值縮水約三分之一,兩者表現形成強烈反差。 小馬智行的漲勢使其市值升至約54億美元,文遠知行則跌至29億美元(約為前者一半)。小馬智行的市銷率(P/S)達72倍,優於文遠知行的58倍。但需指出,由於兩家企業當前營收規模仍有限,兩項估值指標均存在明顯溢價。 商業化進程提速 兩者分化的核心或在於,小馬智行核心業務商業化進程更快。今年一季度,該公司營收達1,400萬美元,較上年同期的1,250萬美元增長12%;文遠知行同期營收7,240萬元(約1,010萬美元),同比增速僅1.6%(上年同期為7,120萬元),遠遜前者。 儘管兩家公司營收絕對值均不高,且非自動駕駛出租車業務仍佔主體,但自動駕駛出租車業務增速迅猛,有望在不久後躍升為最主要收入來源。 小馬智行財報顯示,一季度自動駕駛出租車服務收入,從上年同期的57.6萬美元增至173萬美元,增長兩倍,其中乘車收入激增8倍。反觀文遠知行,自動駕駛出租車業務收入1,610萬元(約225萬美元),雖高於小馬智行,但同比僅實現翻一番。基數效應下,文遠知行需展現更強勁增速,方能贏得投資者信心。 自動駕駛出租車隊上,兩家企業運營規模相近:小馬智行預計年末車輛將達1,000輛,而文遠知行今年3月底已運營1,200輛。 投資者多押注小馬智行之際,網約車巨頭優步卻採取雙向策略(目前稍傾向文遠知行)。小馬智行與文遠知行均宣布將接入優步海外平台,但現階段合作多具象徵意義。值得注意的是,優步還與多家頭部自動駕駛出租車企業達成類似合作,體現其對未來主流應用的戰略卡位。 今年5月,優步宣布向文遠知行投資1億美元,按其當前市值計持股3.4%。據《紐約時報》上月報道,優步正協助聯合創始人卡蘭尼克洽購小馬智行美國子公司,談判處於初級階段。此舉耐人尋味,儘管小馬智行逾九成業務在中國,卻仍以加州弗里蒙特為其法定總部。 優步雙向押注恰恰說明,現階段斷言哪家企業更可能成功為時尚早。這家美國網約車巨頭真正的興趣點或在於,通過投資中企獲取中國市場份額。在全球市場,小馬智行與文遠知行尚無顯著優勢,未來還需直面特斯拉(TSLA.US)、谷歌旗下Waymo等資金雄厚的競爭對手。 現階段,兩家企業均處虧損狀態,儘管尚在可控區間。小馬智行一季度淨虧損3,740萬美元,但賬上現金及高流動性投資達7.39億美元,按當前虧損率可支撐二十年運營;文遠知行季度虧損3.85億元,截至3月底持有43.3億元現金儲備,可覆蓋逾十一年虧損額。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