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malaya files for IPO

這家中國領先的播客平台,可能成為香港近年最熱門的科技股之一,它擁有龐大的忠實用戶群,並在最近實現了盈利

重點:

  • 喜馬拉雅已申請在香港上市,據報道其早前曾在中國政府官員的壓力下,撤回了2021年在美國的IPO申請
  • 去年,這家中國領先的播客平台首次實現淨利及和調整後盈利,因它在保持適度增長時又強化成本控制

     

陽歌

先是2021年嘗試紐約上市失敗,不久後又在香港提出IPO申請,但再次無疾而終。現在,領先的播客提供商喜馬拉雅控股希望自己的第三次IPO申請(這次也是在香港)能夠引起投資者的關注。對這家與喜馬拉雅山脈同名的公司來說,自前兩次提出申請以來,情況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最值得注意的是,由於面臨的競爭日益激烈,加上注重成本控制,喜馬拉雅的增長大幅放緩。但同樣重要的是,公司同時實現了淨利潤和調整後盈利,這壯舉就連行內巨頭Spotify (SPOT.US)都做不到。

對於很多中國科技公司來說,喜馬拉雅的故事並不讓人陌生,這些公司已經開始優先考慮盈利能力,而非單純的增長。對於尋求吸引海外投資者的中國科技公司來說,這個新焦點變得越來越重要,海外投資者對過去幾年增長急劇放緩的中國經濟變得更加不安。

與此同時,喜馬拉雅是一家用戶生成內容供應商,這在中國是一個難度極大的領域,要求平台監控並刪除一切認為過於敏感的內容。在當前環境下,過於敏感的定義變得越來越嚴格,甚至提到經濟放緩都可能被認為是禁忌。

由於在行業的主導地位,喜馬拉雅面臨的一大挑戰是巨大的監控量。根據上週五提交的IPO上市文件,截至去年底該公司的平台上有約4.88億條音頻內容,總時長約為36億分鐘,去年移動端用戶共花費長達18萬億分鐘的時間收聽其音頻內容。

公司的3.03億月活躍用戶(MAU)是相當忠實的群體,平均每天花130分鐘,相當於兩個多小時收聽喜馬拉雅的內容。雖然這個數字很高,但我們應該注意到,數字實際低於2021年的144分鐘。

但不管怎麼劃分,公司都擁有巨大的影響力,因它的用戶聽眾人數相當於中國人口的四分之一。據報道,正是這種影響力,促使中國政府官員向該公司施壓,要求其撤回2021年在紐約上市的申請,並將上市目的地改為香港。

最近,數據安全已成為中美兩國關注的重點,雙方都擔心某些公司持有的大量本土用戶數據,可能落入對方政府手中。眼下,這些擔憂正推動美國,嘗試逼迫字節跳動出售其在美國的業務TikTok。

在香港上市應該有助於喜馬拉雅避免此類數據安全問題,但降低監控平台上的海量內容,是一項堪比攀登喜馬拉雅山的挑戰,對於降低這項挑戰,它無能為力。

大牌承銷商

該公司最初的上市文件中沒有給出目標融資金額,這是港股IPO文件的慣例。但其承銷商包括高盛、摩根士丹利和國內巨頭中金公司為,顯示這是一筆不小的交易。

Spotify是該公司最接近的上市同行,目前的市銷率(P/S)為4.1倍,而中國在線視頻網站快手 (1024.HK)和愛奇藝(IQ.US)的市銷率則要低一些,分別為1.78倍和0.91倍。

有點諷刺的是,愛奇藝和快手雖然都實現了盈利,但市銷率卻較低,而Spotify還處於虧損狀態。這表明,由於對經濟放緩的擔憂,以及企業陷入監管麻煩的可能性增加,目前市場上的中國股票被嚴重低估了。

鑒於喜馬拉雅的市場領先地位,以及在中國的播客平台當中率先上市,假設其市銷率為2倍,略高於快手,那麼喜馬拉雅的市值將達到17億美元。這意味著,如果成功,此次IPO可能會籌集到遠遠超過1億美元的資金,這在當前市場是一個相對較大的金額。

正如我們所指,該公司現在的情況與前兩次申請上市時有所不同,現在更加註重盈利,而非不惜一切代價追求增長。在2021年實現收入增長44%後,2022年增長急劇下降至3.5%,去年僅為1.7%,收入61.6億元。

訂閱用戶增長也表現出類似的緩慢增長趨勢,月付費用戶從兩年前的1,490萬增至去年的1,580萬,僅增長6%。公司仍是中國播客市場絕對的領導者,去年佔據移動收聽市場60.5%的份額。但在這裡,我們也應注意到,與2021年上半年提出上市申請時71%的市場份額相比,這個數字一直在下滑。

雖然最近的營收增速不算太快,但公司的運營成本卻較之前提交申請時大幅下降。銷售及營銷開支從2021年的26.3億元下降到去年的20.7億元,降幅約為20%;同期行政開支從14.1億元降至去年的4.68億元,降幅超過三分之二。

對提高效率的關注,幫助公司去年將毛利率提高到56.3%,比2022年的51.9%提高了4個百分點。公司在2022年實現了淨盈利,但調整後,即剔除包括與股票價值變化和員工股票薪酬相關的成本後,仍處於虧損狀態。但去年同時實現了淨利潤和調整後盈利,分別為37.4億元和2.24億元。

總言之,喜馬拉雅看起來像是最近上市的中國科技公司中更有趣的一家,這既是因為它的市場領先地位,也是因為它的盈利能力。高盛和中金等大牌機構承銷也是一個積極因素,這意味著,如果喜馬拉雅第三次上市嘗試成功的話,可能會引起一些投資者的強烈興趣。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復星醫藥增持復宏漢霖至63.43%

復星醫藥(2196.HK)周一公布,於4月11日至17日期間,控股子公司復星醫藥產業收購子公司復宏漢霖(2696.HK)合計2,103.43萬股非上市股份,每股收購價24.6港元,約佔股份總數3.87%,涉資共計5.17億港元。 復星醫藥表示,今次增持是基於對復宏漢霖發展的信心及價值的認可,並擬以自籌資金支付本次增持對價。今次增持完成後,集團持有復宏漢霖的股權比例將由59.56%增至63.43%。 去年6月,復星醫藥曾提出以每股24.6港元私有化復宏漢霖,但今年1月遭少數股東反對而失敗。過去六個月,復宏漢霖股價上升65.5%,來到36.5港元左右。 復宏漢霖股價周二早盤上漲,至中午收市報37.95港元,升11.78%。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從玉智農發盈警料去年盈轉虧

從事農業種植及銷售的從玉智農集團有限公司(0875.HK)周一發盈警,截至去年底止料由淨利潤轉為淨虧損,預計蝕1.3億元人民幣(下同),而2023年則有盈利5,140萬元。 公司表示,期內子公司所獲得的收益減少,同時又確認貿易應收款減值損失,相反2023年則有貿易應收款減值損失的回撥。 從玉智農周二開市沒起跌,報0.58港元,公司股價在過去一年從高位下跌超過75%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六福集團3月季度營收下滑 同店銷售額跌幅擴大

珠寶零售商六福集團(國際)有限公司(0590.HK)上周四披露,截至3月底的三個月期間,其零售收入同比下降1%,同店銷售額則下降10%。 公司在港澳市場表現最差,三月當季零售收入同比驟降11%,同店銷售額大幅下挫14%。相較之下,中國內地業務表現較好,當季零售收入增長20%,同店銷售額亦錄得2%升幅。 報告期內,集團淨減少56間門店,總門店數從去年9月底的3,343間縮減至今年3月末的3,287間。 由於復活節假期,香港交易所上周五與本周一休市。六福集團股價今年以來已上升6.6%。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PCB設備製造商大族數控擬赴港上市

深圳上市的PCB設備製造商深圳市大族數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1200.SZ)周一公布,擬發行H股股票並在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以提升國際市場競爭力。公司已聘請安永會計師事務所為審計機構。 成立於2002年的大族數控,是中國印刷電路板(PCB)專用設備生產商之一,主要從事PCB專用設備研發、生產和銷售業務。產品包括PCB鑽孔、檢測、曝光、成型設備等。其控股股東為大族激光(002008.SZ)。 公司2024年收入33.43億元,同比增長104.56%,淨利潤3.01億元,同比增長122.20。今年首季收入9.6億元,同比增加27.89%,淨利潤1.17億元,同比增加83.60%。公司股價自2022年上市以來,已下跌50.3%至38.06元左右,市值約159.8億元。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