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瀾滄古茶挾“普洱第一股”之名來港申請上市,但觀察投資市場過去對茶企的冷淡反應,該公司要突圍實屬不易

重點:

  • 普洱瀾滄古茶上月决定放棄A股市場,轉到港交所籌資上市
  • 該公司毛利率下降,加上存貨水漲船高,或對現金流造成壓力

劉明

中國的喝茶文化已有5,000年歷史,華人愛喝茶衆所周知,但這種全民愛好偏偏在資本市場中不甚受落,已上市的茶企相當有限。最近,中國第二大普洱茶公司普洱瀾滄古茶股份有限公司挾“普洱第一股”之名來港申請上市,究竟是逃不過資本市場“不喝茶”的命運,還是能成功打破魔咒?

中國作爲全球最大的茶葉產銷國,據中國茶葉流通協會數據,去年茶葉內銷總量230萬噸,同比增長5%,總額增長8%至3,120億元。而在一衆茶品當中,又以被譽爲“可以喝的古董”普洱茶最爲流傳,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按收益計,中國茶葉市場規模2021年至2026年的複合年增長率爲6%;當中普洱茶市場增速比整體更高,複合年增長率達到11%。

普洱茶市場表現理想,專注於普洱茶的瀾滄古茶似乎可被看高一綫。瀾滄古茶有“1966”及“茶媽媽”兩大生產綫,前者專注於經典普洱茶葉產品,零售價約每公斤500元至6萬元,覆蓋中、高消費層面;後者則爲大衆消費品,提供如杯裝茶、袋泡茶等便利茶包。據該公司5 月30日上載的招股文件顯示,公司2019年及2020年度的營業收入分別爲3.77億元與4.05億元,去年更大增37.8%至5.59億元,反映銷量未受新冠病毒疫情影響。

利潤未隨收入大升

但在過去兩年,瀾滄古茶的淨利潤分別爲1.23億元和1.29億元,即是說,雖然公司收入去年錄得高增長,但淨利潤卻上升不足5%,這顯然與其毛利率從2020年的70.4%,下滑4.5個百分點至去年的65.9%有關。

據公司解釋,由於推出更多產品令加工成本增加,導致毛利率下降,而銷售、營銷及員工開支大漲,也拖累利潤表現。

但更大的隱憂,是隨著營收規模不斷擴大,瀾滄古茶的存貨水漲船高,2019年至2021年,公司存貨已由4.14億元增加一半至6.36億元;存貨周轉日數分別爲934日、1,345日與1,061日。存貨增加及周轉率低,一方面對財務及現金流量造成壓力,也提升了存貨撇帳風險。

與此同時,瀾滄古茶的收入嚴重依賴經銷商。過去三年,該公司的經銷商貢獻了79%至83.5%的總收益,這不單意味著公司難以掌控經銷商的服務,而且經銷商帳目獨立,瀾滄古茶無法掌握到實際銷售、利潤及庫存情况,可能作出錯誤營銷决定。

撇開這些財務與經營隱憂,瀾滄古茶的上市之路也不平坦,它早於2020年申請A股上市,欲成爲中國的“普洱第一股”,但今年5月底終止申請,把目標轉到港股市場,理由是在香港上市可獲得外國資本關注。

但其實在2020年提交A股上市申請時,中證監曾在回饋意見中關注瀾滄古茶的股權變更、上下游產業鏈情况等。今年5月27日,中證監對於瀾滄古茶的境外上市申請提出反饋意見,當中主要關注部份跟2020年時差不多,顯然對該公司的顧慮未能釋疑。

庫存大增不利周轉

再講,茶企的成功除了自家工藝,原材料的供應和質量穩定亦是關鍵。瀾滄古茶絕大多數旗艦茶葉產品都在個別普洱茶產區,中證監也對此表示關注,提出在保證原材料穩定供應和質量達標方面會否存在不穩定風險。瀾滄古茶在招股書的風險因素中也提到,普洱茶葉生長過程易受影響,可能會造成公司原材料短缺。

還記得當年A股的獐子島(002069.SZ)“扇貝不見了”鬧劇嗎?當時公司聲稱主要的養殖材料扇貝沒了,令公司股價大挫。試想想如果發生一次“茶樹枯萎了”事故,會對瀾滄古茶帶來多大影響?爲避免這種情况,瀾滄古茶需要儲存不同年份的毛茶以穩定生產,但隨著業務規模越來越大,公司需要更多存貨,因此庫存大增,也就帶來了資金周轉問題。

其實覬覦“茶葉第一股”的並不只瀾滄古茶,內地同樣知名的茶企八馬茶葉安溪鐵觀音謝裕大七彩雲南等之前欲在A股上市,但都失利而回,加上選擇棄A股投港股上市的瀾滄古茶,現時還在衝刺A股的,就只剩中糧集團控股中國茶葉

港股市場方面,雖然較早年曾有茶企成功上市例子,但坪山茶業龍潤茶已因經營不善而退市。另外,2018年上市的英記茶莊(8241.HK)上市以來持續虧損,天福(6868.HK)近年收入及盈利穩步提升,但其產品已不單靠茶葉,還包括茶小食等多元化產品,目前該公司的市盈率約12倍。

中國茶葉市場規模達到逾3,100億,卻未能誕生一家知名上市茶企,一大原因是茶葉產業的標準化很難,一來價格很難判斷公允性,由幾十元到幾百萬元都可以,而且茶葉市場雖大,但九成產品來自茶農自建的小作坊,達到一定規模並擁有種植、加工、銷售全產業鏈的品牌企業很少,導致茶葉質量參差不齊,令行業標準化及監管難度都大大增加。面對這種行業環境,瀾滄古茶要突圍而出,實屬不容易的任務。

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JD Logistics does logistics

新聞概要:京東物流發力擴展,收入與利潤齊增

2025年上半年,京東物流的一體化供應鏈解決方案業務實現強勁增長,持續效率優化也提升了其盈利能力 余特莉 京東物流股份有限公司(2618.HK)周四報告稱,得益於穩定的市場擴展勢頭,2025年上半年,其營收按年增長14.1%至985億元(137億美元)。且其一體化供應鏈(ISC)解決方案業務的客戶群規模與單客戶支出均實現穩健增長。 據周四發布的半年報顯示,京東物流的一體化供應鏈解決方案收入在六個月內達到501億元,佔總收入超過一半,按年增長19.9%。在為母公司京東集團(JD.US;9618.HK)提供服務之外,其外部ISC客戶群擴大至73,713家客戶,增長14.5%,持續業務多元化。來自外部ISC客戶的單客戶平均收入約為239,000元。 來自其他客戶的收入(包括快遞與貨運服務)也按年增長8.7%,達484億元。期間,京東物流有限公司進一步強化了荔枝、櫻桃等生鮮產品的端到端解決方案,並在港、澳市場實現快速增長。第二季度,公司已啟動招募及管理全職騎手參與京東外賣配送服務,旨在與最後一公里快運服務形成更高的協同效應與效率提升。 京東物流在上半年錄得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non-IFRS)利潤33億元,按年增長7.1%,此源於資源利用效率的改善。 CEO胡偉表示:「隨著我國經濟回升向好,市場需求逐漸釋放,京東物流持續提升供應鏈服務能力,成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 京東物流在第二季營收達516億元,佔京東集團總收入約15%,按年增長16.6%。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利潤為26億元,按年增長5.4%。 公司正積極拓展全球市場。6月,其在沙特推出自營B2C快遞服務JoyExpress,提供最後一公里配送服務,最快可當日或翌日達,並全程由內部配送團隊完成履約,還包含暫存退貨等增值功能。 京東物流還在上半年擴展自營倉庫,覆蓋美國、英國、沙特、韓國及越南等地,使其全球物流服務擴至數百個國家與地區。 作為全球拓展的一環,京東物流在波蘭華沙啟動了第三個倉庫,並於香港開設運營中心,進一步提升一體化物流解決方案能力。 公司強調,科技仍是提升其服務效率的關鍵。其「貨到人」自動化倉儲解決方案——「智狼」已開始在倉庫部署,以實現高量級訂單履約及供應鏈大部無人化操作。 京東物流是競爭白熱化的中國物流行業的頭部企業,以成本效益與快速投遞著稱,脫胎於母公司京東集團,並於2021年在港獨立上市。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簡訊:雲工場料上半年多賺最多三成

IDC解決方案服務商雲工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512.HK)周五公布,預計6月止六個月淨利介乎1,400萬元至1,600萬元,較去年同期的約1,230萬元增長約14%至30%。 公司表示,溢利增長主要受惠於上市開支減少,以及持續推進的營運成本控制措施。 雲工場主要提供網絡數據中心(IDC)解決方案服務、邊緣運算服務以及資訊通信技術(ICT)相關服務等。8月12日,公司宣布與香農芯創(300475.SZ)成立合資公司,開拓智能算力服務市場。 公司股價周五低開,至中午休市報4.22港元,升0.5%。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現代牙科發盈喜 料中期盈利增逾三成

現代牙科集團有限公司(3600.HK)周四發盈喜,料今年上半年的收入將介乎17.75億元至18.5億元,同比上升4.3%至8.7%;純利介乎2.79億元至2.95億元,同比上升30.1%至37.6%。 公司表示,增長主要因增加使用數碼解決方案,令集團營運效率持續提升,以及受惠於歐元及澳元兌人民幣與港元的升值。同時,因今年初完成收購泰國最大牙科實驗室Hexa Ceram,因而帶動收入與盈利增長。 現代牙科開市升近10%報5.08元,公司年初至今股價升逾兩成。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網易二季度盈收雙升

網易股份有限公司(NTES.US)周四宣布,2025年第二季度營收同比增長9.4%至279億元,上年同期為255億元。業績增長得益於核心網絡遊戲業務及教育板塊有道的營收增長,抵消在線音樂業務的業績下滑。 公司遊戲及相關增值服務營收同比上升13.7%至228億元,有道營收增長7.2%達14億元。但在線音樂業務營收同比下降3.5%至20億元。該季度公司利潤從上年同期的68億元增至86億元,增幅達26%。 財報發布後,網易股價周四下跌3.9%。該股年初至今累計漲幅達45%。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