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瀾滄古茶挾“普洱第一股”之名來港申請上市,但觀察投資市場過去對茶企的冷淡反應,該公司要突圍實屬不易

重點:

  • 普洱瀾滄古茶上月决定放棄A股市場,轉到港交所籌資上市
  • 該公司毛利率下降,加上存貨水漲船高,或對現金流造成壓力

劉明

中國的喝茶文化已有5,000年歷史,華人愛喝茶衆所周知,但這種全民愛好偏偏在資本市場中不甚受落,已上市的茶企相當有限。最近,中國第二大普洱茶公司普洱瀾滄古茶股份有限公司挾“普洱第一股”之名來港申請上市,究竟是逃不過資本市場“不喝茶”的命運,還是能成功打破魔咒?

中國作爲全球最大的茶葉產銷國,據中國茶葉流通協會數據,去年茶葉內銷總量230萬噸,同比增長5%,總額增長8%至3,120億元。而在一衆茶品當中,又以被譽爲“可以喝的古董”普洱茶最爲流傳,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按收益計,中國茶葉市場規模2021年至2026年的複合年增長率爲6%;當中普洱茶市場增速比整體更高,複合年增長率達到11%。

普洱茶市場表現理想,專注於普洱茶的瀾滄古茶似乎可被看高一綫。瀾滄古茶有“1966”及“茶媽媽”兩大生產綫,前者專注於經典普洱茶葉產品,零售價約每公斤500元至6萬元,覆蓋中、高消費層面;後者則爲大衆消費品,提供如杯裝茶、袋泡茶等便利茶包。據該公司5 月30日上載的招股文件顯示,公司2019年及2020年度的營業收入分別爲3.77億元與4.05億元,去年更大增37.8%至5.59億元,反映銷量未受新冠病毒疫情影響。

利潤未隨收入大升

但在過去兩年,瀾滄古茶的淨利潤分別爲1.23億元和1.29億元,即是說,雖然公司收入去年錄得高增長,但淨利潤卻上升不足5%,這顯然與其毛利率從2020年的70.4%,下滑4.5個百分點至去年的65.9%有關。

據公司解釋,由於推出更多產品令加工成本增加,導致毛利率下降,而銷售、營銷及員工開支大漲,也拖累利潤表現。

但更大的隱憂,是隨著營收規模不斷擴大,瀾滄古茶的存貨水漲船高,2019年至2021年,公司存貨已由4.14億元增加一半至6.36億元;存貨周轉日數分別爲934日、1,345日與1,061日。存貨增加及周轉率低,一方面對財務及現金流量造成壓力,也提升了存貨撇帳風險。

與此同時,瀾滄古茶的收入嚴重依賴經銷商。過去三年,該公司的經銷商貢獻了79%至83.5%的總收益,這不單意味著公司難以掌控經銷商的服務,而且經銷商帳目獨立,瀾滄古茶無法掌握到實際銷售、利潤及庫存情况,可能作出錯誤營銷决定。

撇開這些財務與經營隱憂,瀾滄古茶的上市之路也不平坦,它早於2020年申請A股上市,欲成爲中國的“普洱第一股”,但今年5月底終止申請,把目標轉到港股市場,理由是在香港上市可獲得外國資本關注。

但其實在2020年提交A股上市申請時,中證監曾在回饋意見中關注瀾滄古茶的股權變更、上下游產業鏈情况等。今年5月27日,中證監對於瀾滄古茶的境外上市申請提出反饋意見,當中主要關注部份跟2020年時差不多,顯然對該公司的顧慮未能釋疑。

庫存大增不利周轉

再講,茶企的成功除了自家工藝,原材料的供應和質量穩定亦是關鍵。瀾滄古茶絕大多數旗艦茶葉產品都在個別普洱茶產區,中證監也對此表示關注,提出在保證原材料穩定供應和質量達標方面會否存在不穩定風險。瀾滄古茶在招股書的風險因素中也提到,普洱茶葉生長過程易受影響,可能會造成公司原材料短缺。

還記得當年A股的獐子島(002069.SZ)“扇貝不見了”鬧劇嗎?當時公司聲稱主要的養殖材料扇貝沒了,令公司股價大挫。試想想如果發生一次“茶樹枯萎了”事故,會對瀾滄古茶帶來多大影響?爲避免這種情况,瀾滄古茶需要儲存不同年份的毛茶以穩定生產,但隨著業務規模越來越大,公司需要更多存貨,因此庫存大增,也就帶來了資金周轉問題。

其實覬覦“茶葉第一股”的並不只瀾滄古茶,內地同樣知名的茶企八馬茶葉安溪鐵觀音謝裕大七彩雲南等之前欲在A股上市,但都失利而回,加上選擇棄A股投港股上市的瀾滄古茶,現時還在衝刺A股的,就只剩中糧集團控股中國茶葉

港股市場方面,雖然較早年曾有茶企成功上市例子,但坪山茶業龍潤茶已因經營不善而退市。另外,2018年上市的英記茶莊(8241.HK)上市以來持續虧損,天福(6868.HK)近年收入及盈利穩步提升,但其產品已不單靠茶葉,還包括茶小食等多元化產品,目前該公司的市盈率約12倍。

中國茶葉市場規模達到逾3,100億,卻未能誕生一家知名上市茶企,一大原因是茶葉產業的標準化很難,一來價格很難判斷公允性,由幾十元到幾百萬元都可以,而且茶葉市場雖大,但九成產品來自茶農自建的小作坊,達到一定規模並擁有種植、加工、銷售全產業鏈的品牌企業很少,導致茶葉質量參差不齊,令行業標準化及監管難度都大大增加。面對這種行業環境,瀾滄古茶要突圍而出,實屬不容易的任務。

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華潤建材華潤飲料計劃遷冊香港

國企華潤集團旗下兩家香港上市公司周五宣布,計劃將公司註冊地從開曼群島遷至香港。華潤建材科技控股有限公司(1313.HK)和華潤飲料(控股)有限公司(2460.HK)均發公告,披露公司援引今年5月23日在香港生效的政策,將公司遷回香港。 華潤飲料在公告中表示:「公司已在聯交所主板上市並在香港設立主要營業地點,遷冊後可減少跨國合規的複雜性,精簡法律實體架構,有效減少多司法管轄區帶來的成本。」 許多海外上市的中國企業常以開曼群島為註冊地,部分原因是中國對其外國所有權的限制。 華潤建材開市持平,中午收報1.78港元;華潤飲料開盤後漲0.36%,中午收報11.09港元。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美團Keeta進軍迪拜 40天拓展第三個中東市場

外送服務巨頭美團(3690.HK)周六透過官方微信宣布,其國際外賣品牌Keeta於當地時間上午11時正式在阿聯酋迪拜啟動營運。這是Keeta繼8月進入卡塔爾、9月登陸科威特後,40天內開拓的第三個中東國家外賣市場。阿聯酋亦成為美團在中東海灣地區的第四個戰略落點。 公司表示,Keeta在迪拜的啟動,是美團「零售+科技」戰略的又一實踐。迪拜同時成為美團無人機配送品牌Keeta Drone的首個海外站點。未來,Keeta將依托美團積累的高效履約能力,打造「地面+低空」雙履約網絡,推動即時零售服務的規模化落地。 2023年5月,美團在香港推出KeeTa國際外賣品牌,並於去年9月在沙特阿拉伯營運。根據公司中期報告,KeeTa在沙特的營運已拓展至20個城市。KeeTa所屬的「新業務」板塊,第二季度收入265億元(37.14億美元),同比增長22.8%,經營虧損19億元,同比擴大43.1%。 美團股價周一高開,至中午休市報102.4港元,升1.79%。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白雲山斥7.5億 購南京醫藥1成股權

藥企廣州白雲山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0874.HK, 600332.SH)周日公布,透過旗下的廣藥二期基金,購入南京醫藥(600713.SH)11.04%股權,作價7.49億元人民幣。 南京醫藥以醫藥批發、醫藥零售,醫藥「互聯網+」及醫藥第三方物流為主營業務,網絡覆蓋江蘇、安徽、湖北、福建及昆明市,公司早於1996 年已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 白雲山指出,通過雙方在資本層面、分銷管道建設及中醫藥領域等合作,優化公司在華東區域佈局,增強公司醫藥業務競爭優勢,並帶動醫藥製造業務增長,持續推動發展。 周一白雲山開市微升0.4%報18.05港元,公司今年以來股價在15至19港元間上落。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賽力斯申港上市獲中證監備案

根據中國證監會官網周四公告,新能源汽車製造商賽力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601127.SH)已獲中證監批准赴港上市。該上市計劃完成備案登記,為後續推進掃除了關鍵障礙。 賽力斯擬通過本次IPO發行約3.31億股,此舉將與其上海上市形成互補,公司已於4月向港交所提交初步招股說明書。 上市文件顯示,賽力斯旗下「問界」品牌(Aito)新能源汽車2024年實現營收1,450億元,較上年同期的358億元增長三倍;毛利率由7.2%升至23.8%。公司2024年實現59億元盈利,成為全球第四家達成盈利里程碑的新能源汽車製造商。 周五賽力斯股價在上交所上漲5.8%,今年以來累計漲幅約18%。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