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idgeHR files for Hong Kong IPO

中國最大的臨時工供應商,希望用“零工經濟”的故事吸引投資者,但它嚴重依賴一個主要客戶

重點:

  • 博爾捷申請在香港上市,計劃探索老年護理和家政服務,希望在快遞行業之外實現多元化
  • 對投資者來說,這家人力資源公司最大風險,就是對單一客戶的過度依賴

譚英

侯正宇來自江蘇省洪澤縣的一個小鎮,年輕時,他一心想在上海擁有一套80平米的房子,再娶個上海媳婦。21世紀初,剛失戀的他離開家鄉,來到中國的商業中心,在一家造船廠找到了一份技術員的工作。

當家鄉的勞動部門找他幫忙,將務工人員安置在上海的外資公司時,他抓住了這個機會,當時一輛老舊的自行車和傳呼機是他主要的工作工具。2004年,他從上海浦東勞動局手裡,收購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上海正東人力資源有限公司,及後成為今天的博爾捷核心。二十年後,博爾捷申請在香港交易所首次公開募股。

根據上月底提交的上市申請文件,博爾捷自稱中國最大的“非傳統人力資源管理”公司,2023年在非傳統用工平台領域的市場份額為13.2%,通過為雇主安排臨時工賺錢。招股說明書稱,公司計劃用IPO籌集的資金來拓展業務,在目前主要為快遞服務行業提供臨時工的基礎上,同時提供養老護理人員和家政人員。

2000年代中期,隨著中國成為“世界工廠”,沿海城市外資工廠林立,侯正宇開始為它們提供職業學校畢業生,填補了一個重要的空白。他逐步擴大業務,開始提供其他類型的工人,從後台稅務部門的臨時工,到工業園區的工人。

侯正宇的故事突顯出自由職業者(常被稱作“零工經濟”)的作用日漸增長,他們在中國和世界各地都越來越受歡迎。這類員工對雇主來說成本更低,因為他們不要求福利,只在需要時才使用。和雇用全職員工相比,這類員工給雇主帶來了更大的靈活性。

初步招股說明書中委託的第三方研究顯示,中國提供此類非傳統用工服務的市場規模,從2017年的2,830億元增長了兩倍多,達到去年的8,898億元。相比之下,同期人力資源服務行業的整體規模增長約一倍,從1.7萬億元增至3.5萬億元。作為非傳統用工服務供應商,博爾捷及其同行做好了準備,以滿足對臨時工的旺盛需求,那正是它們的專長。

同為就業服務提供商的看准網(BZ.US,2076.HK)更專注於白領職位,去年利潤增長10 倍,突顯了這個市場的巨大潛力。但另一家公司同道獵聘(6100.HK)去年收入下降,進而導致利潤大幅下滑,也突顯了競爭之激烈。看准網和同道獵聘也可以為博爾捷提供一些關於上市風險的警示教訓,因這兩只分別於2021年和2018年上市的股票,現在都遠低於IPO價格。

儘管人力資源服務市場整體潛力巨大,但博爾捷也有明顯的弱點。其中最大的一個是它的收入結構,過去三年中,一個未具名的客戶每年為其貢獻了85%以上的總收入。該客戶為快遞服務行業提供按需勞動力。

收入起伏不定

在過去三年里,博爾捷的收入一直起伏不定。它去年的收入為9.48億元,比2022年的約10億元下降了7%,但與2021年的9.875億元相差無幾。2022年的情況略有反常,因為在疫情期間,人們時常被困在家中,許多日常需求不得不依靠快遞來滿足,該公司因此受益於需求的激增。那一年對快遞員的需求幫助博爾捷把2022年的利潤提高到了5,140萬元,不過去年隨著情況恢復正常,這個數字下降到了3,190萬元。

在疫情的最後一年,公司的毛利率上揚,在2022年上升了近3個百分點,達到15.1%,然後在去年回落到更典型的12.7%。

除2022年的疫情提振外,博爾捷去年的收入和利潤下降還受到了一系列法律糾紛的影響,主要涉及外賣騎手,導致去年支付給這些工人的賠償增加。

公司的收入成本主要來自與騎手相關的費用,過去三年每年總計在8.28億元至8.68億元間。其中,大約四分之三用於支付給外賣騎手的傭金。博爾捷自有的300名員工的成本則較低,過去三年平均在8,000萬元左右。

招股說明書顯示,公司近年基本上實現了自給自足,在2021年和2022年通過向三名投資者出售優先股,籌集了約1,500萬美元的資金,這些投資者對博爾捷的估值略高於10億元。

儘管中國經濟放緩帶來了挑戰,但博爾捷處於有利地位,可以從配送服務需求日益增長中受益,這些服務越來越受歡迎,為中國消費者提供從電子商務產品到外賣餐飲的各種快遞服務。國家郵政局的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中國快遞發展指數同比上漲26.7%至329.6,表明消費者對快遞服務的需求可能正在回升。

根據以往經驗,公司可能只是在試水,以摸清投資者對其股票的需求。它的子公司歐孚科技於2016年在新三板(NEEQ)上市,但一年多就退市了。

在估值方面,我們可以透過同道獵聘的1.77倍市銷率 (P/S) 和看准網9.61倍市銷率來推測博爾捷上市後的估值。如果以兩者的中間值5倍市銷率作準,它的估值將達到47億元,遠超2021/2022年最後一輪融資時的10億元估值。對於一家由一個雄心勃勃的小鎮男孩創立的公司來說,這個估值不差。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傳Shein擬將總部遷回中國 為赴港上市鋪路

在美國與英國的上市計劃遇阻後,快時尚電商平台Shein據報考慮將總部從新加坡遷回中國,以爭取監管部門對公司在香港上市的批准。 彭博引述知情人士表示,目前註冊於新加坡的Shein已就其在中國設立母公司的事宜諮詢律師。他們表示,目前討論尚處初步階段,Shein無法保證一定會推進這一舉措。 Shein於南京成立,至2021年才將總部遷至新加坡,以標榜自己為全球性公司,嘗試淡化其來自中國。此前,在未獲得紐約及倫敦上市的監管批准後,Shein傳出已透過保密途徑提出赴港上市申請。 不過,雖然總部不在中國,但公司仍然受到內地監管機構的監督,因為中證監要求所有與國家有實質聯繫的公司,即使不是在內地註冊成立的公司,在任何地方上市前都需要通過審查。 Shein此舉可能有助其獲得內地監管機構批准,部份原因是內地當局可以向 Shein的收入徵稅。遷冊亦可以讓當局對Shein的龐大數據庫,實施更大的監督。自2023年起,內地當局要求企業在海外上市前,接受數據安全審查。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中手游虧損持續 中期料蝕6.5億元

遊戲運營商中手游科技集團有限公司(0302.HK)周二發盈警,預告截至今年6月底止,將虧損不多於6.5億元人民幣(下同),去年同期則錄得虧損2.41億元。 公司指出,雖然海外業務較去年同期有較大增長,但自研的旗艦遊戲《仙劍世界》自今年2月發行後,表現未如理想,使今年上半年收入同比減少4成。另外,要為部分尚未上線遊戲的預付版權金進行撇銷,而金融資產公平值虧損又增加。至於期內的銷售及分銷開支也大幅增加,產生較多推廣費用。 中手游周三開市跌14%至0.54港元,過去一年股價下跌逾50%。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WH Group flies on turnaround for North American pork business

北美豬肉業務扭虧 萬洲國際股價破頂

上半年中美肉品走勢分化,萬洲藉美國養殖端的成本控制成功扭虧,帶動收入與經營利潤走高,打開估值重估的想像空間 重點: 豬肉業務經營利潤2.55億美元,按年增加168.4% 績後公司股價創歷史新高,市值突破千億港元   李世達 中美的肉品市場在今年上半年走出不同的節奏,立足兩端的中國最大肉品生產商萬洲國際有限公司(0288.HK),正感受截然不同的市場氣候,試圖找到平衡點,對上節拍。 萬洲國際公布,今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長8.9%至133.87億美元,經營利潤同比升10.4%至12.59億美元,生物公允價值調整後股東應佔利潤7.88億美元,同比升0.5%。董事會建議派發每股0.20港元中期股息,為去年同期的一倍。 一個會計層面的細節顯示,上半年生物公允價值調整對損益的淨影響為收益6,200萬美元,較去年同期的收益9,600萬美元有所收斂。代表上半年利潤的改善,更多來自經營端的實質修復,而非公允價值變動的「順風」。 從業務結構看,豬肉業務是帶動業績成長的主動力。上半年豬肉業務收入56.23億美元,按年增加14.1%,經營利潤2.55億美元,更是大增168.4%。而肉製品業務則年增2.3%至66.4億美元,經營利潤卻按年下降7.9%至10.47億美元。 豬肉業務的轉折點出現在北美,上半年北美豬肉業務收入32.79億美元,按年大增21%,經營利潤1.63億美元,去年同期虧損400萬美元。在中國,豬肉業務收入按年增8.4%至17.95億美元,經營利潤2,800萬美元,與去年同期持平。 從價格來看,上半年中國平均生豬價格為每公斤15.5元,按年下降3.1%。中國生豬價格下跌的影響,也反應以在德康農牧(2419.HK)的業績上,該公司以中國生豬銷售為主,中期業績顯示,受生物資產公允價值變動大跌93.89%拖累,中期淨利潤下跌26.8%至12.9億元。 美國市場則是另一番景象,據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數據顯示,上半年平均生豬價格每公斤1.5美元,按年上升8.7%;美國農業部口徑的平均豬肉價值每公斤2.17美元,按年升4.5%。 關鍵之處在於北美養殖端的結構調整,當生豬上漲幅度大於豬肉價值、或出口受關稅與談判拖累時,屠宰加工的利差會被擠壓,但只要飼料成本同步下行、在養殖段扭虧,整體豬肉分部的利潤便能快速修復。 輕資產模式轉嫁風險 萬洲此前在美國與Murphy Farms、VisionAg Hog Production達成合作,轉讓部分母豬資產,由合資夥伴供應生豬,集團提供飼料與運輸服務,形成「輕資產、穩供應」的模式,降低自營養殖的資本負擔與波動敏感度,加上期內穀物走弱帶動飼料成本下降,使得盈虧拐點更快到來,帶動整體豬肉業務成長。 不過,養殖層面的風險始終存在。豬肉價值的漲幅仍落後於生豬,對屠宰企業的經營環境並不溫和;同時,對中國的美豬付運在高關稅與談判不確定下按年下滑20%,出口仍受美中談判與關稅牽制,壓力如影隨形。中國市場則要面對熟食消費需求復蘇緩慢的問題,歐洲市場生豬價格下行,也讓利潤承壓。 萬洲國際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郭麗軍表示,受惠於集團全球布局及產業鏈一體化優勢,上半年在收入、銷量及盈利均表現向好。 對中美貿易戰的衝擊,郭麗軍直言,美國對中國出口的豬肉關稅是57%,副產品關稅是30%,現時仍有盈利空間,貿易正常進行。集團美國市場的採購及銷售主要在美國原地,而且產品出口30多個國家及地區,因此中美貿易戰對集團影響不大。 這份成績單讓市場感到滿意,績後首個交易日,萬洲國際大漲約6.23%,報8.36港元,創下歷史新高。年初至今亦錄得38.87%漲幅。當前市值約1,072億港元,突破千億大關。市盈率方面,萬洲國際約8.4倍,低於美國泰森食品(TSN.US)的25.6倍及牧原股份(002714.SZ)的10.42倍,估值具吸引力。 花旗重申「買入」評級,並將目標價由8.2港元升至8.6港元;美銀證券則將公司今明兩年的每股盈利預測分別上調3%,目標價升4%至8.5元,重申「買入」評級;瑞銀則上調公司今明兩年的淨利潤預測2%和3%,目標價由7.6元上調至8.5元,維持「買入」評級。 考慮到目前股價相對便宜,若北美養殖維持改善且中國肉製品銷量回升,萬洲國際股價仍有上行空間,估值有望向同業靠攏,但投資人仍須關注關稅政策變化及豬肉價差帶來的影響。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Agora does infrastructure

簡訊:中國業務拖累 聲網二季度收入持平

實時互動技術服務商聲網(API.US)周一報告稱,二季度營收同比持平,主要是其全球業務超越下滑的中國業務,成公司最大營收來源。 聲網報告稱,二季度營收達3,430萬美元,較上年同期微增0.1%。其國際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6.7%,達1,820萬美元;聲網中國業務收入下滑12.4%至1.16億元。公司國際業務活躍客戶數同比增長12.4%,增至1,880家;中國業務活躍客戶數微增1.4%,達到1,997家。 二季度實現盈利150萬美元,標誌著連續第三個季度實現盈利。聲網預計三季度營收將在3,400萬至3,600萬美元間,意味同比增幅處於7.6%至13.9%。 聲網股價於報告發布後次日(周二)下跌7.8%,收於每股3.67美元;年內股價累計跌幅達13%。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