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34.HK
The future of Boyaa Interactive: everything hinges on Bitcoin

經濟大吹淡風下,公司的業績大多出現倒退,但今年首九個月博雅互動卻派出一份亮麗的成績表

重點:

  • 公司首三個季度盈利大增1.5倍
  • 主業放緩,但投資收入帶來可觀增長

 

劉智恒

投機倒把,不務正業,通常也沒有好結果,但博雅互動國際有限公司(0434.HK)去年底下的一著奇牌,卻讓公司賺取以倍計盈利,股價更是節節上升,成為淡市中的奇葩。

集團公布今年首三季的收入3.18億元,同比升8.1%。收入升幅不到一成,可盈利就大幅上升1.49倍至2.12億元。能在內捲嚴峻的市場中突圍而出,教投資者嘖嘖稱奇。

博雅互動是中國最大的網上棋牌類遊戲公司,成立於2004年,2013年在港上市。藉著《德州撲克》、《鬥地主》及《四川麻將》等幾款皇牌遊戲,上市初期股價由5.35港元一度炒上近15.16港元,然而亢奮過後股價拾級而下,這幾年更成為毫子股,一直在低位徘徊。

年內股價升9

直至今年三月開始發力,先升穿1港元,脫離毫子股系列,繼而猛升暴進。踏入十月,股價更是一路高歌猛進,過去一年爆升9倍。

股價能起死回生,全因手上持有大量的比特幣,過去一年比特幣急升暴漲,到特朗普在十一月初獲選美國總統,由於他對加密貨幣極度推崇,令比特幣升勢如脫韁野馬,由十一月近7萬美元一度急升近10萬美元。

博雅互動這一手神來之筆,要追溯至去年十一月,公司突公布斥資1億美元投資加密貨幣;今年三月進一步加碼一億美元,大手掃入比特幣及以太幣。

現時博雅互動手上持有的比特幣達到3,183枚,平均每枚成本約57,724美元,別少看博雅互動的比特幣數量,2021年宣布以比特幣為法定貨幣的中美洲國家薩爾瓦多,至今持有的比特币约5,935枚,要知道博雅只是一家港股上市的小企业,储量竟达到整个国家的一半,不可謂不驚人。

比特幣的大幅升值,令博雅食髓知味,揚言未來戰略是要擴大比特幣儲備。公司說,對比特幣持樂觀態度,將進一步增持,不排除於市場配股集資以擴大比特幣儲備。

市場在佩服博雅此役大獲全勝之餘,對其前景不無擔憂,畢竟股東不知道最終會否出現「贏了這場戰役,卻輸掉整場戰爭」的結果。

業績難免波動

首先加密貨幣投機味濃,價格大起大落,箇中起跌難以預計掌握。公司投資大量此類工具,必要承受極大波動,業績表現將隨幣價跌宕起伏。

我們單看博雅互動第三季收入,同比升4.8%至1.05億元,卻錄得虧損7,205萬元,去年同期則有盈利2,954.9萬元,原因是手上的加密貨幣價值在期內下滑。由此分析,公司今天能賺個盤滿砵滿,說不定明天會輸得一貧如洗,投資博雅互動,將要承受極大波動風險。

若比特幣大幅下滑,對公司的現金也有一定影響。集團去年底手頭現金仍有7.4億元,因大手購買加密貨幣,今年9月已跌至6,691萬元,雖然加密貨幣或可等同現金,但若幣值急降,亦意味現金大量流失,勢影響公司營運。

長線投資者卻步

公司目前確贏得一時的掌聲,卻未必可留住長線投資者,畢竟他們當初是投資公司的網上遊戲業務,現時就像變相投資加密貨幣,與原先投資目標不同。投資者也會想,自己直接買賣比特幣也可,何需買入一家炒賣比特幣的公司。

再者,博雅主業是網上遊戲,要發展相關項目,必然要投入相當資金及人力物力,但現時大量資金拿去購買加密貨幣,本業的資源投放及發展毫無疑問會受影響,未來可否開拓出爆款吸金遊戲也難寄厚望。

博雅將大筆資金投入加密貨幣,是否釋出一個訊號,就是本業前景已乏善足陳,又或市場競爭太激烈,未來要獲理想回報不容易,因此才作出另類投資的選擇。

事實上,博雅的本業確開始有點停滯不前,甚至有輕微倒退。三季度的付費玩家201,000名,每日活躍用戶人數116.8萬人,分別較去年同期跌4.7%及0.8%。王牌遊戲「德州撲克」的每名付費用戶平均收益為4,882元,同比下跌7.8%。

主業放緩,這次業務轉身,暫時看確是華麗,但公司的前景就充滿不確定性,未來一切成敗或許只繫於三個字,就是「比特幣」。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字節跳動為獅騰提供AI設施

電商企業獅騰控股有限公司(Synagistics)(2562.HK)周二宣布,將使用字節跳動提供的人工智能基礎設施,開發為商戶提升效率的工具。 根據公告,總部位於新加坡的獅騰將與BytePlus合作,後者將提供Skylark大語言模型及數據分析工具,助獅騰開發為亞洲市場量身定制的下一代企業應用,雙方未披露合作財務條款。 週二下午交易時段,獅騰股價下跌5.3%。公司於去年9月通過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方式在香港上市,成為港交所2022年推出SPAC後,首家以此方式上市的企業。當前股價較SPAC上市首日收盤價累計上漲約7%。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螞蟻擬分拆海外業務赴港上市

財新引述消息人士報道,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旗下金融科技公司螞蟻集團,計劃將其海外業務部門「螞蟻國際」在港交所上市。螞蟻目前正在就潛在上市事宜與監管機構進行溝通。 在新加坡註冊的螞蟻國際,業務規模約佔集團總收入的20%。該公司擁有四大核心產品線:跨境支付平台Alipay+、國際收單業務安通環球(Antom)、跨境匯款服務萬里匯(World First)以及創新支付解決方案Bettr,涵蓋消費者端支付、商戶端收單及企業間跨境結算等全方位金融科技服務。 螞蟻國際董事長由螞蟻集團董事長井賢棟兼任。 2020年,螞蟻原本計劃在上海與香港兩地同時進行總額達370億美元的首次公開募股(IPO),但最終遭中國監管部門叫停,其後被迫重組並遭罰款近10億美元。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Janbon makes silver powder for solar cells

太陽能行業困境持續 建邦高科上不逢時

即便業內很多下游企業陷入虧損,這家太陽能電池材料生產商去年仍保持了盈利 重點: 建邦高科申請赴港上市,去年收入增長了42% 這家用於生產太陽能電池銀漿的銀粉供應商利潤微薄,在太陽能行業仍處於危機之中,公司可能也會陷入虧損 陽歌 香港IPO市場目前可能很火爆,各行各業的公司在經歷了三年的疲軟後紛紛開始融資。但太陽能公司卻明顯缺席了本輪熱潮,因這個曾經炙手可熱的行業,正在經歷供應嚴重過剩引發的痛苦回調。 儘管面臨如此巨大阻力,建邦高科有限公司仍申請赴香港上市,試圖憑借其領先的銀粉生產商的地位吸引投資者。銀粉可用於生產銀漿,而銀漿是所有太陽能電池的關鍵材料。即使在鼎盛時期,建邦高科看上去也有點懸,因為產品高度商品化,導致利潤率極低。在行業如此動蕩的時期,公司可能難以激起投資者的太大興趣。 雖然面臨諸多動蕩,建邦高科在過去三年仍保持盈利,至少以年為單位是如此。但上周五提交的上市文件並未按季度拆分數據,我們懷疑公司可能也和很多太陽能同行一樣,在去年底和2025年第一季度陷入了虧損。 領先的太陽能電池板製造商晶科能源(JKS.US;688223.SH),以及多晶硅的龍頭生產商大全能源(DQ.US;688303.SH),都印證這個行業的困境。兩家公司在不久前的報告稱,第一季度不僅淨利潤出現虧損,毛利潤也陷入虧損——這意味它們的產品售價低於成本。 晶科能源和大全能源的股價今年迄今已下跌逾30%,目前接近五年來的最低點,行業困境可見一斑。週一,花旗將晶科能源的股票評級從「買入」下調兩級至「賣出」,稱該行業的困境看不到盡頭,導致晶科能源的股價進一步下跌。 在如此艱難的環境下,很難相信晶科能源和大全能源等下游企業不會向建邦高科這樣的上游供應商施壓,要求降價。 雪上加霜的是,近期銀價持續攀升,抬高建邦高科自己的生產成本,侵蝕公司利潤率。建邦高科披露,幾乎佔其全部生產成本的硝酸銀價格,已從2020年的每公斤3,100元,漲至去年的每公斤4,000元,預計還將持續上漲,到2029年達到每公斤5,400元。 利潤率下滑 建邦高科的優勢之一是歷史相對悠久,這幫助它佔據了中國光伏銀粉市場近10%的份額,成為國內最大的供應商。建邦高科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10年,當時建邦膠體材料有限公司在山東濟南成立,專門生產彼時尚處於初期的新能源和先進材料。 該公司早在2012年就開始進行銀粉研發了。2014年,它建成了中國最早的銀粉生產線之一,但直到五年後的2019年才開始工業規模生產。2023年底,公司成為國內首批能夠生產新一代太陽能產品(如PERC、TOPCon、HJT和xBC電池)所需高級銀粉的公司之一。 隨著行業一派繁榮,建邦高科的業務也蓬勃發展。上市文件顯示,公司2023年收入增長58%,至27.8億元,去年又增長42%,達到39.5億元。正如前文所說,公司主要的材料成本硝酸銀去年佔收入的96.7%,略高於2023年的96.1%。 幸運的是,建邦高科不需要大量其他支出來運營業務,主要是因它的產品高度專業,客戶數量有限,競爭相對較少。過去三年,公司的銷售、營銷和研發支出相對穩定,不過去年行政成本幾乎翻了一番。 但即便翻了一番,行政成本規模也相當小,去年僅相當於收入的0.4%。能印證這一點的是,公司去年底的員工總數僅為93人,與上年持平,相比於2022年的84人沒有增長多少。 硝酸銀成本高昂,導致公司毛利率相當低,去年僅為3.4%,低於2023年的3.9%。過去三年,該公司每年都保持盈利,儘管利潤規模微乎其微,去年僅為7,900萬元。或許唯一比盈利規模更小的是建邦高科的現金,截至2024年底,其持有的現金總額僅為2,940萬元,但這其實已經是前一年1,080萬元的近兩倍了。 說建邦高科是在冒險太過輕描淡寫了,在行業持續承壓的背景下,IPO籌集到的資金或許能為其帶來一些急需的喘息空間。但我們還是認為,投資者不會對一家受困於行業重大變革的公司有太大的興趣。 建邦高科的全球競爭對手之一同和控股(5714.T),目前的市盈率僅為10倍。建邦高科最大的客戶之一聚和材料(688503.SH)的市盈率略高一些,為18倍。若估值介於兩者之間,按去年的利潤計算,建邦高科的估值將在1.5億美元左右。 這意味公司可通過上市籌集約3,000萬美元,這將為其提供部分急需的現金。說實話,我們認為投資者不會對這種上市太感興趣,不過它可能會吸引一些著眼於長遠的買家,他們不在意當前的低迷,看中的是這個行業未來重現光芒的一天。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美的上月斥5.5億回購A股

家電品牌美的集團股份有限公司(0300.HK, 000333.SZ)周二公布,集團截至4月底止,已斥資近5.54億元人民幣(下同)回購774萬股A股,佔公司目前總股本的0.1%,每股成交價由69.5元至75.02元。 美的於今年4月9日公布回購A股方案,回購金額介乎15億元至30億元,每股回購價不超過100元,實施期限為一年。集團表示,回購是用於股權激勵計劃及員工持股計劃。 美的周二港開市跌2.5%報73港元,公司過去半年股價基本持平。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