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輝清潔受惠疫情 上市籌錢擴大版圖

這家物業清潔服務供應商在新冠疫情期間生意興隆,更申請到港交所上市籌資,把業務範圍擴展到中國更多省市
重點:
- 升輝清潔成爲‘疫市奇葩’,希望到港交所籌資加速擴張步伐
- 清潔服務屬於勞動密集行業,公司需面對成本上升的挑戰
劉明
新冠疫情反復,不少行業叫苦連天,但也造就了一些新的商機。得益於民衆對公共衞生意識及標準的提高,環境清潔服務需求大增,成爲「疫市奇葩」,其中一名受惠者,就是第二度申請到港交所上市的升輝清潔集團控股有限公司。
升輝清潔扎根廣東,業務覆蓋14個省級地區,爲商業樓宇、住宅物業、購物商場及公用設施提供清潔服務,其中位處廣州核心商業區的廣州國際金融中心、廣州太古匯、廣州白雲國際機場與重慶江北國際機場等,均是該公司的重點客戶。
中國政府持續推動公共空間清潔,認可公私合營模式,加上住宅及商業房地産市場快速發展、清潔標準提高及專業化,促使公共及物業清潔行業長足發展。據公司引述的研究機構報告,過去幾年中國的公共及物業清潔市場規模複合年增長率約10%,估計穩定的增長趨勢可以維持至2026年。
除了前景樂觀,升輝近年的發展可謂得益於新冠疫情。據招股書顯示,公司業績近年持續增長,在疫情爆發的2020年,其服務合約數量由前一年的514份大增30%至668份,令該年的收入及淨利潤分別增加19.4%及54.5%;雖然2021年合約數量僅微增約一成至732份,但收入與淨利潤仍分別上升21%及27.5%。總結公司過去三年淨利潤達9,150萬元,足以通過港交所的盈利要求。
由於公司有超過九成收入是來自經過競標所得的獲授合約,足見在行內具備相當競爭力,加上手上擁有多元化及具實力知名客戶,持續收入來源獲得一定保證。
積極擴展版圖
細分來看,升輝有超過九成收入來自私人物業清潔,雖然與物業管理一樣,無可避免會面對中國官方樓市調控及經濟下行壓力,但公共空間清潔的市場規模大於物業清潔,而且國家對市政環境衞生越加重視,爲升輝的公共清潔業務提供發展空間。
此外,升輝銳意進一步提高市場份額。公司已表明,一旦成功上市,部分集資所得將於2022年第四季在中國一綫及新興一綫城市如北京、上海及杭州設立辦事處,可見其加快擴張的意圖。
但值得留意的是,升輝雖然已在廣東建立優勢,但要將成功經驗複製至其他地區,仍面對不少阻力。一方面,公司在廣東發展超過20年仍能保持增長動力,過去兩年來自廣東的收入分別增21.3%及17.4%,高於行業平均水平;但另一方面,廣東以外業務却未見重大突破。
該公司2017年開始將更多資源和業務重心轉移至海南省,並於2020年在重慶成立分公司,但過去兩年公司來自海南的收入倒退,佔總收入比例由2019年的14.2%降至去年的7.7%;去年重慶業務佔總收入約3.8%,來自其他地方如安徽、福建等合計收入雖然大增1.6倍,但也僅佔總收入約5%,因此公司超過八成收入仍然來自廣東。
勞工成本大漲
公司另一大挑戰是控制成本。清潔服務爲勞動密集行業,公司的成本有超過一半爲僱員福利開支,同時過去三年雖然規模擴大,但沒有足够員工及清潔專用車輛營運,需要將項目外判予其他服務商,使其分包勞工成本佔成本達四成,因此公司旗下僱員加上分包勞工,已佔了總成本九成。再者,國家高度關注勞動權益及保障,隨著僱員成本不斷上漲,升輝要持續擴張的同時,如何降低成本及提升效益將是一大難題。
針對此問題,升輝清潔計劃上市的另一目的,是募集資金用於策略性收購同業,購買收集垃圾的設備、清潔機械人及升級資訊科技系統等等,以减輕對人手的依賴。
綜合而言,疫情令社會衞生意識提高,清潔服務市場催生龐大需求,加上行業經營分散,爲升輝提供大量擴張機會,此刻計劃上市集資,正好把握機遇加快拓展。但公司過去擴張步伐遲緩,未來要攻入競爭劇烈的一綫城市,仍面臨較大變數,加上清潔服務行業面對勞工成本、資源不易共享問題,難以發揮規模效益,制約了自然增長動力,需透過不斷投入或並購以維持增長。
估值方面,在深交所卦牌的清潔及市政環衞龍頭玉禾田(300815.SZ)市盈率約12倍;香港上市的環境服務商碧瑤綠色(1397.HK)市盈率約16倍。升輝去年淨利潤約3,990萬元,以同業平均市盈率14倍計算,上市市值大約在6.7億港元(5.6億元)左右。
值得一提,升輝清潔去年4月曾提交上市申請材料,但該申請於6個月後届滿而失效,這次再接再厲,承銷人從小型券商長雄證券換了國企背景的信達國際。信達國際過去兩年曾爲物業管理公司宋都服務(9608.HK)、交易中心運營商溫嶺工量刃具(1379.HK)及軟件商伊登軟件(1147.HK)擔任承銷人,但三家公司的股價都有上市首日破發。且看如果升輝能成功上市,能否爲信達國際打一場“翻身戰”。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