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業面臨內憂外患,這家提供在綫娛樂票務服務的平台雖然扭虧,仍積極進行轉型大計

重點:

  • 猫眼娛樂去年轉虧爲盈,主要反映電影業從2020年的疫情谷底反彈
  • 公司從在綫票務平台轉型娛樂內容服務,參與電影製作及發行,該板塊去年收入大升284%

劉明

去年新冠變異病毒疫情反復,中國不少城市曾封閉娛樂場所,但情况總比2020年疫情初發時理想,不少電影相關的公司業績迎來谷底反彈。

以中國主要在綫電影票務平台猫眼娛樂(1896.HK)爲例,公司2021年業績顯示收入翻倍,而且轉虧爲盈賺3.69億元。公司表示,新冠疫情反覆衝擊電影業,前景短期仍然不明朗,加上核心票務業務增長放慢,未來的發展重心,會轉移到推進內容開發業務。

中國綫上電影票務市場已相當成熟,據統計,2021年全國電影購票綫上化比率已達到86.25%,成爲購票主要渠道,猫眼娛樂保持龍頭地位,預計市佔率在60%左右的穩定水平。其後,其業務更拓展至娛樂活動票務代理,爲音樂會、現場表演、展覽及體育賽事等提供在綫購票服務。

猫眼娛樂去年收入增加143%至33.2億元,其核心業務在綫娛樂票務服務收入上升126%至17.1億元,在疫情爆發後一年的表現看似相當不俗;但更大的一塊寶玉──娛樂內容服務收入更狂飈284%至13.6億元,增長動力明顯比前者大。

不過業績公布後,猫眼娛樂的股價連挫兩日,跌幅達13.7%,本周一以6.16港元收盤,處於其過去52周股價的下方位置,可能反映投資者對其前景的擔憂。

事實上,中國影院於2020年上半年大部分時間關閉,直到下半年才重新開放營業。猫眼娛樂去年雖然票務收入大增,但只是反映業界從谷底反彈,如果與2019年相比,去年其實僅能恢復到收入的七成半水平。據國家電影局統計,今年春節檔全國城市影院電影票房60.35億元,觀影人次爲1.14億,總票房比去年下跌23%,觀影人次更减少29%,創四年新低。

高票價降入座率

根據中國消費者協會公布的《春節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可見中國電影業正面臨挑戰。《報告》指出,輿論主要批評電影票價,特別是今年春節檔平均票價再創新高,許多有觀影意願的消費者,因高票價望而却步。過去兩年受疫情影響,電影業的收入及盈利受到巨大壓力,只好在人氣檔期提高票價增加收入,但結果反過來打擊觀影意欲,並造成高票價、低入座率與低收入的惡性循環。 另外,中國電影市場明顯缺乏荷里活大片,例如最新的《蜘蛛俠》和基於漫威漫畫超級英雄製作的最新電影《尚氣》,也是入座率不高的原因之一。

電影市場吹冷風,在綫票務業務出現瓶頸,因此猫眼娛樂積極加大內容領域的投入,積極與行業合作、助力包括主旋律電影在內的各類型國產電影的出品、宣傳和發行,帶動內容服務佔總收入比例逐年提升至41%,主要來自電影製作公司的宣傳費、發行電影收費,以及開發出品或投資的電影的票房收益分成。

公司已建設圍繞電影社區、娛樂內容及票務等廣泛平台的生態系統,擁有龐大用戶群及數據,在宣傳和發行形成優勢,去年主控發行國產影片覆蓋票房超過86億元,相當於國產總票房399億元的超過兩成,其中參與出品和發行的影片《你好,李煥英》票房超過54億元、位列中國影史第三。

猫眼娛樂藉著龐大的用戶群,搜集用戶消費和娛樂喜好的數據分析,可以爲電影業提供意見,出品更能迎合市場口味的影片。同時,公司亦參與電影開發出品或投資,直接從電影票房收入獲益。

財務狀况正轉差

不過其電影業務也有隱憂。隨著參與度提高,倘若遇上行業逆境或影片票房不理想,公司就要爲相關投資重估,例如集團去年電影及電視劇投資便錄得公允價值虧損8,760萬元,比2020年擴大2.2倍。此外,猫眼娛樂去年爲金融及非金融資產减值錄得3.07億元虧損,期內應收賬款更大增185%至9.1億元,反映財務狀况或正在轉差。

公司面對的政策風險也不容忽視,去年國家網信辦開展藝人“飯圈”、用戶帳號運營亂像整治等行動,市場監管總局也加强反壟斷查處;加上國家電影局下發通知,敦促電影全行業全力做好影院疫情防控各項工作,嚴格落實分區分級防疫。以最近的新一波疫情爲例,高消費力城市上海便開展兩段式封區行動,以遏制疫情擴散,再次面臨影院停業,將增加猫眼娛樂的營運壓力。

估值方面,中國電影票務及內容商阿里影業(1060.HK)去年上半年虧損收窄,但尚未錄得盈利。樂觀估計該公司下半年收入維持同樣水平,即全年收入27.2億元,按市值170億港元計算,市銷率約6.3倍;從事電影製作及發行的華誼騰訊娛樂(0419.HK)預測市銷率約5倍;反觀猫眼娛樂市銷率僅約1.8倍,比同業存在明顯折讓,或反映投資者對該公司的前景抱持較保守看法。

摩根大通也發表研究報告,擔憂近期疫情可能導致全國更多影院停業,擾亂電影業復甦,鑑於票房前景及財務趨勢的不確定性增加,該行對猫眼娛樂的前景變得更加謹慎,將其目標價大幅削减超過四成,從11.5港元調低至6.5港元,評級由增持“下調”至“中性”。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美麗田園料中期純利年增不少於35%

美容與健康管理集團美麗田園醫療健康產業有限公司(2373.HK)周一公布,預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收入不少於14.5億元(2.02億美元),按年增長不少於27%;淨利潤不少於1.7億元,按年升幅不少於35%。 公司表示,業績增長主要得益於「雙美+雙保健」的高毛利商業模式持續優化,提升收入結構與毛利率表現,同時「內生增長+外延擴張」雙輪驅動戰略帶動業務規模擴大及市場佔有率提升,推動規模效應持續釋放,令淨利率穩步上升。 美麗田園周一高開1.3%,至中午休市報29.55港元,轉跌0.84%,股價今年以來仍升65%。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361度Q2銷售佳 零售電商拍住上

運動品牌361度國際有限公司(1361.HK)周一公布第二季度營運概要,主品牌產品及童裝品牌均同比上升10%。至於電子商務平台的產品,整體流水同比亦錄得20%增長。 公司表示,已進一步深化落實「科技賦能產品創新升級」戰略,針對多樣化市場需求持續推出新品,進一步深化「專業化、年輕化及國際化」的品牌定位。 期內,分銷商於廣州、長沙、天津、上海及大連等地增設39家361度超品門店。截至今年6月底,全國的超品門店數量達49家。 周一361度平開報4.99港元,今年以來,公司股價升近18%。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Cirrus Aircraft primed for new financing as its thinly traded stock surges

股價倍升流通量低 西銳飛機融資是時候

西銳飛機大股東減持股份,套現近7億港元,料公司有機在資本市場進行融資 重點: 過去半年,西銳股價升幅逾倍 母企被列入美國制裁名單的陰霾漸淡化   劉智恒 作為香港市場第一隻飛機製造股,西銳飛機有限公司(2507.HK)自去年7月上市後,並不受市場注目,但隨著今年股價的飛升,開始漸漸引起投資者的關注,公司大股東中航通飛香港亦趁機減持手上股份。 西銳發公布,中航通飛香港於7月3日以每股39.98港元(較前一個交易日折讓8%),出售1,750萬股西銳股份,佔總發行股本的4.78%,套現近7億港元。出售完成後,大股東的持股比例,由原先的84.97%跌至80.18%。 減持翌日,西銳股價即時受壓,開市後一度跌7.4%,但仍力守在40港元關口,收市報42.15港元,只跌3%。似乎大股東的減持,對股價的實際影響沒原先估計嚴重。抗跌力強的背後,值得我們進一步分析西銳的投資價值。 上市受盡冷待 先說說西銳的前世今生,中航通飛香港的母企中國航空工業集團(下稱中航工業),於2011年從美國的Klapmeier兄弟手上,購入Legacy Cirrus的70%股權,公司有兩條飛機產品線,一是SR2X系列,主要供零售客戶使用的單引擎活塞飛機;另外是願景噴射機,供零售客戶或在較小範圍內包機運營之用。 中航工業接手後,西銳業務蒸蒸日上,其中SR2X系列飛機於過去23年間,一直是市場上最暢銷的單引擎活塞機。西銳早有上市打算,豈料2021年,美國將中航工業列入制裁清單,雖說西鋭未被列入其中,市場還是對此有保留,畢竟美國政府態度陰晴不定,來自當地的質疑聲音亦從沒停過。 因此西銳去年中在港招股時,就受到市場冷待,公司發售5,488萬股,只佔發行股份的15%,公開發售的更只有548.8萬股,佔發行股份的1.5%。 最終公開發售超額僅0.56倍,國際配售亦只超額0.57倍,結果以近下限27.5港元定價,集資淨額只有13.92億港元。當時公司引入五名基石投資者,購入8.51億港元股份,持股量為8.5%。 有機坐上融資快車 西銳的實際集資極為有限,而且五大基石投資者分別是國調基金二期、太倉高科、常熟東南、無錫建發新投及無錫金投,沒有國際機構投資者的身影,也沒有內地著名私募基金,很大機會只是為支持西銳上市的友好。撇除基石投資者,公司實際在市場流通的股份只有6.5%。 上市首半年,股價長期在20港元水平徘徊,一度更跌至低位16.718港元,較上市價低近四成。可幸是半年後鎖定期完結,未見基石投資者大手拋售。相反,踏入今年二月,西銳股價開始如飛機升空,一飛沖天,上月高見47.45港元,較上市價高73%。 股價已大幅上升,加上市場流通量低,今次大股東減持股份,預計公司未來有機在市場進行集資行動;始終去年上市融資規模細,如透過股份配售,除可增加資金配合未來發展,亦可將市場流通量提升;若能引入機構投資者,更能進一步優化股東組合。 盈利續增估值合理 事實上,西銳的業績大有條件吸引投資者。2021至2023年間,收入分別為7.38億美元、8.94億美元及10.68億美元,複合年均增長率為20.3%;盈利7,240萬美元、8,810萬美元及9,110萬美元,複合年均增長率為12.2%。 2024年的收入按年升12%至12億美元,盈利大增32.5%至1.2億美元。公司表示,期內的飛機交付量達到731架,按年增加23架。另外,新增訂單更增加114架。訂單量增加下,預期今年的業績表現可以持續。 至於一直威脅西銳的地緣政治問題,今年特朗普上場後的關稅戰,對西銳未有影響;即使母公司早已位列黑名單,至今西銳未受牽連。投資者見過了一段時間,西銳未被美國針對,原先的戒心逐漸放下,加上眼見業績連年增長,都開始對西銳另眼相看。 現時西銳的市盈率約16倍,競爭對手Cessna的母公司德事隆(TXT.US),在美國的市盈率約19倍,相較下西銳並不算高,加上公司今年業績有望續增長,現價仍具值博率。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丘鈦科技料上半年盈利增長150%

手機鏡頭製造商丘鈦科技集團有限公司(1478.HK)周四公布,預期於截至6月底止上半年綜合溢利,較2024年同期的1.15億元(1,600萬美元)增長約150%至180%。 該公司稱,預期綜合溢利明顯增長,主要由於期內應用於智能手機的攝像頭模組之規格繼續提升,令集團中高端產品的銷售比重繼續提升,並進一步改善毛利率。此外,集團指紋識別模組產品的銷售數量較同期增長約59.7%,銷售數量和產品結構的雙重改善令得指紋識別模組產品的銷售收入明顯增長,毛利率有所改善;以及一家聯營公司新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經營業績有所改善。 今年6月,丘鈦科技攝像頭模組銷量達3,434.8萬套,按年增長4.1%,指紋識別模組銷量1,390萬套,按年增長7.3%。 公司股價周五高開4.22%,至中午休市報10.68港元,升2.5%。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