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pine makes gold watches

在貴金屬價格大幅攀升後,這家金表製造商面臨高企的生產成本及緩慢的銷售增速

重點:

  • 西普尼遞交港股上市申請,披露去年利潤下滑且營收增速急劇放緩
  • 高企的金價推升這家手錶製造商的原料成本,且可能抑制市場對其產品需求,特別在目前疲弱的中國經濟下

 

梁武仁

雖然計時是其核心業務,但金表製造商深圳西普尼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周提交港股上市申請,似錯失了最佳時機。

全球央行及投資者為對冲經濟不確定性而囤積黃金,推動近期金價飆升,令西普尼等黃金飾品製造商陷入兩難境地。這些企業雖可提價以抵消原料成本上漲,但此舉可能令消費者望而卻步。在疲弱的中國經濟下,消費者正收緊錢袋(尤其對金飾等高價非必需消費品),這種困局尤為明顯。

儘管存在諸多不利因素,這家生產旗艦品牌「HIPINE(西普尼)」的金表製造商仍啓動港股上市進程。考慮到投資者對其業務增長能力的質疑,公司的上市之路注定坎坷。

招股書顯示,隨著金價迭創新高,西普尼2024年營收同比僅增長2.5%至4.57億元(約合6,400萬美元),增速遠低於2023年的38%。當時,金價較低且中國尚處於疫後復蘇期,「報復性消費」浪潮猶存。

然而,考慮到2024年中國黃金消費總量下滑近10%,公司去年能維持銷售增長已屬不易。特別是佔據全國黃金消費半壁江山的金飾類產品,去年銷量驟降逾四分之一。相形之下,金條金幣的購買量則以相近幅度躍升。

兩類產品的分化,折射出經濟困境中,消費者與投資者對黃金的迥異態度。中國消費情緒本就低迷,對金飾等溢價顯著的奢侈品尤為如此。招股書披露,自稱國內最大金表製造商的西普尼,其核心產品去年底零售單價高達近3萬元。

投資者為對冲經濟不確定性而尋求避險資產,對貴金屬的熱情可能空前高漲。此類需求推動去年黃金期貨合約價格上漲28%,助推金條等產品需求(這些產品的定價基本與含金量一致)。但金價攀升反而進一步抑制了手表、珠寶等消費端產品需求。

金價急升使西普尼陷入原料成本攀升與銷售增長疲弱的雙重困境,公司招股書估算,去年原料價格若上漲20%,將完全蠶食公司稅前利潤,甚至可能導致虧損。

回旋空間

不過,公司仍有控製成本的回旋空間。其僅在售出黃金原料的產品時,才確認對應黃金的採購成本。這意味著如果持有大量早期低價採購的黃金,並在後期售出相關產品,單件銷售利潤率可能更高。西普尼亦可利用該時差效應抑制提價幅度,有助維持顧客購買意欲。

顯而易見,這種成本確認模式助推西普尼去年毛利率提升。實際上,公司原料成本微降,且大幅削減直接人工與製造費用開支。最終,公司全年毛利增長15%,遠超2.5%的營收增速。

為規避金價上漲風險,西普尼還向銀行借入黃金。此類借貸使其得以鎖定當前黃金價格(需支付現金利息),後期金價若上漲時,仍可以低成本獲取原料。公司將借入黃金製成手錶後,可用部分銷售收入,在借期屆滿時購回等量黃金歸還銀行。

這種策略在金價上漲時奏效,西普尼可大幅提價,以覆蓋黃金借貸成本並保留利潤空間。不過,如果金價走高,公司需對黃金借款確認賬面減值。

這是該公司去年淨利潤下滑5.3%至4,930萬元的原因之一。全年黃金借款賬面減值達820萬元,是2023年的三倍有餘。運營開支增加及應收賬款減值損失,也進一步侵蝕利潤。

關鍵在於,西普尼去年的業績恐難獲市場青睞,未來前景亦不容樂觀。中國政府正全力刺激內需,若政策見效或可重振該公司營收增長。但金飾手表等非必需消費品,在政府促進消費的清單中,其優先級別明顯低於家電、汽車等品類。

更重要的是,貿易摩擦等地緣政治因素,持續擾動全球投資者與央行的神經,金價高企態勢至少在可預見期內仍將持續。今年一季度,中國黃金消費量同比下滑近6%。

上市珠寶企業估值可作參考,周大福(1929.HK)市盈率達26倍,周生生(0116.HK)則低至約7倍。若取中間值17倍市盈率,按西普尼2024年淨利潤計算,其市值將超1億美元。

但上述兩家企業規模與行業積澱,遠超成立於2013年的西普尼,兩者的產品定價更貼近黃金原料成本,這些產品較手表更具保值性,特別西普尼的手表又非勞力士等頂級品牌。

有異於其光彩奪目的產品,西普尼近期前景似變得灰暗;因此,若最終獲得較低估值也不足為奇。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萬科董事長辛傑因個人原因辭職

房地產開發商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202.HK; 000002.SZ)周一公告,董事長辛傑因個人原因提交辭職報告,董事會選舉深圳地鐵總經理黃力平為新任董事長。 據財新報道,辛傑辭職前已失聯多時,最後一次更新朋友圈為9月14日。9月下旬起即有消息指他被有關部門帶走協助調查。辛傑同時兼任深圳地鐵董事長與黨委書記,官方尚未公布是否同時卸任該職。 辛傑現年59歲,長期服務於深圳國資體系,2017年起接掌深圳地鐵。任內推動「軌道+物業」模式,並於2017年主導深圳地鐵以約664億元入股萬科,成為第一大股東。惟隨房地產市場低迷,深圳地鐵自2020年起業績轉弱,2024年更出現335億元巨額虧損。 2025年初,辛傑兼任萬科董事長,主導公司債務重整。過去八個月,深圳地鐵在深圳市政府主導下已十度出手注資萬科,累計提供近260億元股東借款,用於償還債務及維持流動性。 這是萬科九個月內第二次更換董事長。接近萬科人士表示,新任董事長黃力平熟悉公司運作,預料此番人事變動不會影響萬科改革與化險進程。 消息公布後,萬科港股周一下跌3.26%,收報5.04港元。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廣和通招股集資最高29億港元

無線通信模組製造商深圳市廣和通無線股份有限公司(0638.HK, 300638.SZ)周二在港公開招股,發售1.35億股,一成公開發售,每股招股價介乎19.88元至21.5元,一手200股,入場費4,343.37元,最高集資29億元。公司於本周五截止認購,10月22日掛牌。 2023年及2024年的持續經營業務產生的利潤,分別為3.77億元人民幣(下同)及4.2億元。今年截至4月底,持續經營業務產生的利潤1.6億元,按年增14.6%;公司表示,主要是模組產品及解決方案銷量增加。 集資所得約55.0%將作研發用途,包括與AI及機器人技術相關的產品開發,約15.0%將用於在中國深圳建設製造設施,約10%用於償還銀行借款,10%用於戰略投資,餘下作一般營運資金。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361度第三季主品牌零售額增長10%

運動服裝品牌361度國際有限公司(1361.HK)周一公布,第三季度主品牌線下零售額按年增長約10%,童裝品牌亦錄得約10%升幅,而電商平台整體銷售額則同比上升約20%。 公司稱,通過產品科技創新、專業賽事贊助及多元化合作活動,持續擴大品牌影響力及市場競爭力。公司戰略性攜手斯坦德機器人( 無錫)股份有限公司,為品牌注入智能基因。 渠道發展方面,361度與美團閃購及團購平台合作,構建「線上引流+線下核銷」閉環,平均配送時間可達30分鐘。品牌同時加速開設體驗型門店,包括女子運動概念店及芬蘭戶外品牌ONEWAY新店,截至9月底,公司已在全國設立「超品店」93家。 361度股周一低開,至中午休市報5.76港元,跌2.54%。過去半年仍升約40%。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聚水潭招股集資近21億元

電商SaaS ERP提供商聚水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6687.HK)周一在港公開招股,發售6,816.6萬股,一成公開發售,每股招股價30.6元,一手100股,入場費3,090.85元,集資20.9億元。公司於本周四截止認購,下周二掛牌。 據灼識諮詢,以2024年收入計算,聚水潭是中國最大的電商SaaS ERP提供商,市場份額達到24.4%。 是次集資所得,55%用於強化研發能力,以豐富未來5年的產品矩陣;25%用於加強銷售及營銷能力;約10%用於戰略投資,餘下10%用於一般營運用途。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