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惠於新的太陽能電站營運業務收入倍增,該公司第三季營收增長86%

重點:

  • 隨著從太陽能發電站建築商向更穩定的太陽能發電站營運商業務轉型,瑞能新能源第三季營收增長86%
  • 該公司對歐洲寄予厚望,不久前在歐洲新增三家太陽能發電站,開始以獨立發電商的身份建構區域業務

陽歌

瑞能新能源(SOL.US)現在成了太陽能行業的「變色龍」,不停變變變。

十多年前,它是一家太陽能電池板製造商。當時,中國政府正大力推廣和支持發展該行業。過去兩年,當這一行變成一片紅海,有見競爭激烈,它又轉移重心,變成了一家太陽能發電站建築商。

現在,該公司的最新財報顯示,它再次變身。這次是向光伏獨立電站(IPP)和太陽能發電站建築服務,即業內所說的工程、採購及施工(EPC)供應商轉變。儘管這種不斷變化的狀態,可能會讓該公司員工覺得不太穩定,但它卻充分表明,瑞能新能源一直在關注下一個大熱門。而且當原有業務的利潤下降或競爭加劇時,它不怕甩掉包袱。

投資者似乎拿不準這種不斷變換的戰略。週四公佈最新季報後,該公司的股價在盤後交易中上漲3.3%。但今年至今為止,它的股價已下跌28%,全然不同於大部分更傳統同行經歷的行情,比如,太陽能電池板製造商晶科能源(JKS.US)和多晶硅製造商大全新能源(DQ.US)的漲幅均不低於10%,最高達30%。

即便今年股價下挫,瑞能新能源現在的市盈率也相當高,為46倍,領先於上述兩家同行。但在目前的環境下,太陽能企業的利潤極為不穩定,這種市盈率看看就好,意義不大。

除了將重心從太陽能發電站建造向太陽能服務和發電轉移外,瑞能新能源也在大舉進軍歐洲市場,並退出中國本土市場,以此改變其業務的地理分佈。重心轉向歐洲似乎是受烏克蘭衝突導致的歐洲電力短缺驅動,而退出中國市場則似乎是受中國太陽能市場效率低下影響。

從戰略角度來看,瑞能新能源確實是在無間斷追隨太陽能食物鏈上的最新熱點。在這個龐大的食物鏈上,有像大全新能源這樣的多晶硅製造商,供應生產太陽能電池的主要原料,也有太陽能發電站營運商。瑞能新能源現在正試圖變成後者。

發電業務對其業務組合越來越重要這一點,在瑞能新能源的財報中得到了體現。財報顯示,第三季這部分業務的收入增長超過一倍,至近1,100萬美元(7,770萬元),推動該公司同期整體收入增長86%至2,890萬美元。強勁的利潤增長背後的另一個重要引擎是EPC服務,一年前還幾乎為零,上一季度已增至約1,100萬美元。

儘管這兩部分業務實現了增長,但就在幾年前還有望成為支柱的專案開發業務,從一年前的1,000萬美元收入,萎縮至區區630萬美元。正所謂,來得容易去得也快。

地理上的轉變

除了進入太陽能發電站的營運和施工服務外,瑞能新能源最近的一個大事件就是地理上的轉變。該公司開展不久的IPP業務之前主要集中在中國,截至9月底,中國仍是其最大的IPP市場,擁有165兆瓦的產能。

但是,瑞能新能源在去年暗示,高成本和低回報正在促使其重新考慮是否將IPP業務主要放在中國。在最新的財報中,它指出已將自己的中國戰略從之前的「開發—建造—作為IPP擁有」改為「開發—建造—擁有或出售」。隨著戰略的轉變,該公司稱現在正尋求出售在中國擁有的一些太陽能發電站。

在中國市場踩煞車的同時,它於第三季開始在歐洲建立IPP業務。今年9月,該公司在英國以4,100萬美元的總交易價格收購了一個50兆瓦的太陽能發電站。10月,該公司又以1,600萬美元的價格收購了意大利的一家太陽能發電站。意大利的這個項目仍在建設中,但建成後將擁有2吉瓦的太陽能發電能力,以及另外500兆瓦的電池存儲能力。

此外,該公司還決定保留並營運其在匈牙利和波蘭建造、兩個裝機容量總計110兆瓦的項目。這兩個專案原本計畫出售。

瑞能新能源指出,IPP業務將提供比單純建造和銷售太陽能發電站更穩定的現金流,這應該有助於穩定目前各季度差異很大的營收和利潤。雖然這是事實,但IPP業務對公司的現金造成了影響。9月底,該公司的現金從三個月前的2.08億美元下降了近一半,降至1.23億美元。

發電資產的快速積累,還導致瑞能新能源的資產負債率從三個月前的8.3%上升至9月底的12.8%。雖然這兩個數字都不是特別高,而且目前處於完全可控的水平,但隨著其更積極地進軍IPP業務,投資者需要關注該公司的現金和債務水平。

最重要的是,在對原有的商業模式作出重大改變短短幾年之後,瑞能新能源再次成為一家處於轉型中的公司,高度的執行風險總是少不了的。而且,這一最新舉措的最終結果將是它成為一家電力生產商,這是一個穩定但並非高增長的業務。

欲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

新聞

簡訊:小牛電動次季銷量按年增長36.6%

電動兩輪車品牌小牛電動科技有限公司(NIU.US)上周五公布,第二季共銷售電動出行產品350,090台,較去年同期的25.62萬台增長36.6%。 其中中國市場銷售318,719台,佔總量約91%,較去年同期207,552台增長53%;國際市場方面,小牛電動第二季銷售31,371台,較去年同期下降約35%。銷售數據涵蓋電動摩托車、電動輕便摩托車、電動自行車、滑板車和電動自行車。 公司表示,於「618年中購物節」期間,小牛多款高端車型在天貓、京東與抖音平台均登上銷售排行榜,有效鞏固其於中國高端智能兩輪市場的領導地位。 小牛電動股價周一一度升逾5%,收市報3.42美元,升1.79%。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

簡訊:綠城半年銷售跌11% 前董事長港機場被帶走

內房開發商綠城中國控股有限公司(3900.HK)周一公布上半度銷售數據,今年首六個月,集團合同銷售金額803億元人民幣(下同),涉及的面積為229萬平方米,歸屬於綠城的權益金額為539億元,較去年同期的608億元下跌11.3%。 6月份綠城自投項目的銷售金額為142億元,同比下跌18.4%,但每平方米均價則上升6.8%至34,746元。 另外,多家內地媒體早前報道,綠城中國前執行董士及董事長張亞東,5月底時在香港機場準備飛往加拿大時,於登機口被帶走,但具體因何事則未有披露。張亞東曾任大連副市長,2016年調往央企中交集團,至2018年被派往報掌綠城。至今年三月,綠城突公佈張亞東呈辭。 綠城周二平開市報9.77港元,公司在過去一年的高位下跌27%。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行業簡訊:泰國對中國遊客吸引力下降

財新報道,據航班管家的數據估計,今年七八月旅遊旺季,中國航司計劃執行中泰航線班次達12,800架,同比下跌22.6%,更較疫情前水平低40%。今年前五個月,中國赴泰旅遊人次降至195萬,同比減少33%。 財新指出,多重因素令中國遊客望而卻步,包括演員王星赴泰時被綁往緬甸詐騙園區。其他擔憂還包括地震,以及泰銖對人民幣升值,導致赴泰旅遊成本上漲。 當中國遊客對泰國興趣減退之際,他們正湧向日韓等亞洲地區。中國航司計劃,於七八月執行中日航線的航班達25,300架次,同比增長35.3%;中韓航線計劃執行20,500架次,同比增長13.4%。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富衛首掛午收僅升1%

保險公司富衛集團有限公司(1828.HK)周一在港首日掛牌平開報38港元,之後股價窄幅上落,中午收市報38.4港元,升1%。 公司發售9,134.2萬股,每股售價38元,錄得超額認購36倍,國際配售超額1.3倍,集資淨額29.53億港元。 富衛業績表現並不理想,2022年至2023年,保險收入分別為24.08億美元、27.56億美元,虧損3.2億美元及7.33億美元。去年收入微跌1.2%至27.24億美元,但扭虧為盈賺2,400萬美元。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