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lle makes new IPO filing

中國最大的時尚鞋履零售商現已「轉型」,在私有化近七年後遞表港交所

重點:

  • 百麗時尚申請在香港上市,欲在2017年私有化後重返資本市場,計劃融資高達10億美元
  • 公司財務狀況良好,最新財年前9個月利潤增長92.7%,收入增長12.8%

     

譚英

百麗時尚集團第二次亮相香港股市是否會大放異彩?這家時尚鞋履巨頭當然希望如此,據媒體報道援引消息人士稱,它計劃通過上市籌集5億至10億美元資金,可能會成為2020年以來香港規模最大的IPO。但重新上市的嘗試開局不利——2022年3月首次申請重返港交所後,它並未能如願。

儘管如此,該公司上周在上市申請中披露的最新業績看起來總體積極。表明公司已經為自己瘦身後的新形態奠定了基礎,成為一家專注於電子商務和開在購物中心的小型店鋪的鞋履銷售商,轉變了之前對百貨店的依賴。

百麗從來都不是一家低調行事的企業。2007年5月,在投資者對中國消費類股票興趣濃厚的時期,百麗國際首次公開上市,籌集了12億美元資金,並獲得頗大的超額認購。

但這種熱情最終消退,因為百麗、達芙妮國際(0210.HK)和紅蜻蜓(603116.SH)等依賴傳統百貨商場的鞋業公司,未能適應電子商務的顛覆性發展。2015年之後,各家紛紛削減門店數量和員工人數。隨著股價下跌,百麗決定需要遠離公眾的視線,進行重大改組。

首次上市十年後的2017年4月,百麗成了港交所有史以來最大的私有化個案,由管理層牽頭並得到私募股權巨頭高瓴投資和鼎暉的支持下,私有化總金額達531億港元。 

就在私有化的前夕,公司公告了上市後的首次利潤下降,2016~2017財年下降18.1%,至24億元。據管理層表示,百麗從來沒有打算長期遠離市場。相反,私有化給了它休整的時間,來默默地進行改造,更加關注新的數字經濟。

2019年10月,公司剝離旗下的運動服飾部門,並讓其以滔搏運動(6110.HK)的名義在香港上市,籌集資金10億美元。剩下的百麗包括時尚鞋履業務,財務狀況看起來相當強勁。

提交的最新文件顯示,百麗在截至去年11月的九個月,即本財年的前三個季度營收增長12.8%,達到161億元,而利潤則幾乎翻了一番,達到21億元。但截至2023年2月的整個財年收入實際上下降了18.3%,從上一年的235億元降至192億元。同期利潤下降幅度更大,達到54%,從28億元降至13億元。

該公司將業績下滑歸咎於中國嚴格的疫情防控造成的影響。上市文件中的第三方研究顯示,中國軟時尚市場(指非運動類鞋履、服裝和箱包)規模從2021年的1.7萬億元降至2022年的1.5萬億元,然後去年又出現反彈,估計重回1.7萬億元。

電商崛起

報告中的市場數據還顯示,軟時尚領域的網購市場急劇增長,從2017年的2,600億元增至2022年的4,950億元,年增長率達11.6%。

最新的IPO文件顯示,百麗時尚在遠離公眾視線的這段時間里,順應了最新的購物趨勢,包括更加註重電子商務,以及從商場的專櫃轉向購物中心內的小門店。

截至去年11月的九個月里,它的網上銷售額佔總銷售額的比例,從2017年的不足7%增至28%。上市文件顯示,它的門店數量從2016~2017財年的約2.1萬家,減少到截至去年11月的9個月里的8,631家直營店,是中國最大的直營時尚鞋服零售網絡。

公司表示:「我們已經實現了轉型的初步目標,使我們的業務從私有化時的下滑中恢復過來,並為未來的持續增長奠定了基礎。」

那麼,百麗成功轉型的可信度有多高?首先,我們來快速回顧一下它的歷史。它成立於上世紀60年代,當時是一家小工廠,1979年在香港低端市場油麻地開設了一家名為百麗的鞋店。創始人鄧耀是廣東佛山人,最初是耐克和阿迪達斯的經銷商,後來創立了自己的鞋履品牌。

在本世紀初,百麗被譽為「女鞋之王」,擁有或代理的品牌在中國女性當中非常受歡迎。它的收入從2007年的117億元增至2015年的400億元,增長了兩倍,每年以1,500至2,000家的速度開設新店,2015年達到峰值,為14,128家。但隨後,隨著消費者購物習慣的改變,它開始大幅減少門店,2016財年關閉了366家門店,次年上半年關閉378家門店,隨後退市。

在公司被收購時,已經87歲高齡的鄧耀離開了百麗,為新鮮血液讓路。當時,他說自己最關心的是找到一個好的合作夥伴,帶領百麗的10多萬名員工「重拾昔日輝煌、讓公司重獲新生」。在退市前後的新聞發佈會上,CEO盛百椒承認,公司未能妥善應對數字商務轉型。

那麼,百麗第二次上市的估值情況會如何呢?

達芙妮目前的市盈率為6.8倍,而滔搏運動則更高達15倍,由此可見投資者更偏好利潤率較高的運動服飾業務。取10倍左右的市盈率(雖然低於運動服裝公司的估值,但也反映了百麗在鞋履領域的領先地位),按百麗最近九個月的年化利潤計算,該公司的估值將達到約38億美元。

雖然這只是它私有化時價值的一半左右,但在剝離目前估值43億美元的滔搏運動,並大量關店後,公司的價值將明顯縮小。

現任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盛放和首席財務官郭耀東似乎已經做好了準備,迎接將百麗轉型為現代鞋履公司的挑戰。郭耀東曾在中式時尚領導品牌上海灘、巴羅克日本有限公司以及普華永道任職。現在,該由投資者來決定,百麗究竟是華麗轉身的美女,還是新盒里裝的舊鞋子。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Precision Tsugami makes infrastructure

簡訊:津上精密預告年度利潤急升

機床製造商津上精密機床(中國)有限公司(1651.HK)周二公告稱,預計截至2025年3月的財年,將實現淨利潤7.82億元人民幣(下同),較上年同期的4.8億元增長約60%。 公司指業績增長因中國製造業信心恢復,帶動汽車、氣動液壓及一般機械加工領域支出增加。公告補充:「本集團推進全員參與的降本增效改善活動,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作為日本津上精密專於中國的子公司,津上精密在周二午間業績發布後,股價應聲上漲9%。目前價格處於52周區間的中位水平。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復星醫藥增持復宏漢霖至63.43%

復星醫藥(2196.HK)周一公布,於4月11日至17日期間,控股子公司復星醫藥產業收購子公司復宏漢霖(2696.HK)合計2,103.43萬股非上市股份,每股收購價24.6港元,約佔股份總數3.87%,涉資共計5.17億港元。 復星醫藥表示,今次增持是基於對復宏漢霖發展的信心及價值的認可,並擬以自籌資金支付本次增持對價。今次增持完成後,集團持有復宏漢霖的股權比例將由59.56%增至63.43%。 去年6月,復星醫藥曾提出以每股24.6港元私有化復宏漢霖,但今年1月遭少數股東反對而失敗。過去六個月,復宏漢霖股價上升65.5%,來到36.5港元左右。 復宏漢霖股價周二早盤上漲,至中午收市報37.95港元,升11.78%。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從玉智農發盈警料去年盈轉虧

從事農業種植及銷售的從玉智農集團有限公司(0875.HK)周一發盈警,截至去年底止料由淨利潤轉為淨虧損,預計蝕1.3億元人民幣(下同),而2023年則有盈利5,140萬元。 公司表示,期內子公司所獲得的收益減少,同時又確認貿易應收款減值損失,相反2023年則有貿易應收款減值損失的回撥。 從玉智農周二開市沒起跌,報0.58港元,公司股價在過去一年從高位下跌超過75%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六福集團3月季度營收下滑 同店銷售額跌幅擴大

珠寶零售商六福集團(國際)有限公司(0590.HK)上周四披露,截至3月底的三個月期間,其零售收入同比下降1%,同店銷售額則下降10%。 公司在港澳市場表現最差,三月當季零售收入同比驟降11%,同店銷售額大幅下挫14%。相較之下,中國內地業務表現較好,當季零售收入增長20%,同店銷售額亦錄得2%升幅。 報告期內,集團淨減少56間門店,總門店數從去年9月底的3,343間縮減至今年3月末的3,287間。 由於復活節假期,香港交易所上周五與本周一休市。六福集團股價今年以來已上升6.6%。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