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1.HK
Pagoda’s ten-year plan

百果園雄心勃勃公布黃金十年的發展大計,要做全球果王

重點

  • 百果園計劃在2034年,自建平台商品交易總額超過1,000億元
  • 集團加快開店步伐,十年內劍指萬家分店

     

劉智恒

理想是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

中國最大的水果零售商深圳百果園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411.HK),本月初向外公布未來十年戰略發展計劃,期內自建平台業務的商品交易總額要超過1,000億元,門店數量逾萬家,目標最終是成為全球領先的農業生態科技型平台。

百果園的董事長余惠勇在發布會上公布,將以三個「三年計劃」去實現黃金十年,第一個三年計劃主要是進一步拓展門店數,提高終端零售額,拓展會員人數,使百果園成為行業品質首選。第二個三年計劃的目標是布局海外,實現全球領先,透過複製國內平台2B業務至海外市場,從而提高海外業務銷售額,打造成世界一流水果供應鏈及平台公司。

第三個三年計劃是「發力產業生態,穩定全球果王」,將會續拓展全球門店數量及水果銷售額,並實現從水果生態科技提升至農業生態科技平台公司。

要做世界水果之王

細心玩味余惠勇的豪言壯語,目光可不簡單,一個中國市場或許不能滿足他的胃口,他告訴大家是要做全球水果之王。

余惠勇1991年畢業於江西農業大學園藝系,專注於農業蔬菜,畢業後到江西農科院,從事食用菌研究和開發工作。1995年在深圳一家蔬菜公司任職大半年後,轉到愛地集團做營銷經理。在行業打滾多年,看準內地經濟起飛,人們對飲食的要求愈來愈高,唯水果市場一直以來都未被重視,他認為大有可為,於是在2001年成立百果園,翌年開設首家零售店。

紅褲子出身的他,憑著精明的頭腦及超強的市場觸覺,在行內名頭日響,先後獲多家基金青睞,天圖、深創投及基石資本等,都先後投入資金。廿多年過去,百果園從當初只有區區50平米的店面小鋪,發展到去年中近6,000家分店,遍布全中國逾140個城市。

去年的中期業績,百果園收入62.9億元,按年升6.4%,但股東應佔溢利則大幅增長34.1%至2.6億元。會員人數7,931萬,自有產品品牌35個。

昔日承諾未曾兌現

能在短短時間內發展成中國的龍頭水果零售商,余惠勇的能力無容置疑,但這次的黃金十年計劃屬長遠布局,過早許下一大堆目標承諾,當中是存在許多變數。

事實上,這也不是余惠勇第一次跨下海口要開多少分店,早於2015年,他揚言要在2020年將分店擴至1萬家,年銷售規模達400億元,然而至今8年過去,相對那時的目標似乎還差得遠,當然你可以說是疫情也有影響。

百果園是以加盟模式發展,確實也有能耐在短時間急速提升分店數量。然而,急速發展加盟店的背後,最大問題是如何做好管理。在黑貓投訴上,我們經常看到消費者表示在百果園買到壞掉的水果、又或質量次品,之前就發生過”便宜的西瓜不甜”的爭議。另外商家不予退貨、超時不發貨,服務態度惡劣等,雖然當中或許有些是顧客本身問題和期望過高,但與總公司未能對加盟商作出有效及即時的指導亦不無關係。

食品安全也是一個關鍵,百果園經常標榜自己如何高端,但去年集團旗下一公司因水果含殘留的農藥超標,被上海市青浦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另外曾有指責百果園將變質水果做成果切的視頻曝光,事件被消費者大肆批評。去年海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亦公布有百果園店不符食品安全標准。

以百果園的銷售量如此龐大,加上水果保持新鮮處埋也不容易,偶然出現問題是可理解。但當百果園再全速發展,爆發相類問題的機會是否會同步上升?特別公司以加盟店模式發展。

公司管治受質疑

百果園的公司管治也需加強,去年底因未按規定期限公示2022年報告,被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鹽田局列入經營異常名錄。雖然公司解釋是系統問題導致出現延遲,但如此低級錯誤發生,投資者對其管治就大打折扣。

另外,去年8月百果園的公布中披露,大股東余惠勇及其妻徐艷林,將持有百果園的3.71%股權,質押予上海浦東銀行,以換取貸款3.8億元,公告沒解釋余惠勇向銀行借款有何用途。大股東押股借貸實在是一個不好的事情,外界會質疑為何大股東要押股,是否財務緊絀,未來會否對公司有影響?

對於百果園的投資價值,市場一直垢病是毛利率低,今年中期業績顯示只有11.3%,純利率更差勁,只有4%。換言之百果園要做到一個龐大的銷售量才能提升盈利,相反其競爭對手洪九果品(9986.HK)的毛利率達15.4%,純利率有9.4%,而洪九的預期市盈率只是4倍,百果園則近21倍,相比之下洪九的估值似乎更吸引,至於百果園值不值現時的市盈率,就要看能否陸續兌現到上面計劃的承諾。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GDS bets on new AI cycle while balancing expansion and deleveraging

萬國數據押注AI新周期 在擴張與去槓桿之間找平衡

人工智能點燃中國數據中心新一輪建設潮,萬國數據一邊把資產注入REITs回血、一邊搶搭AI算力快車,但這樣的平衡能否持續 重點: 第三季度,公司收入28.87億元,按年增長10.2% 資產注入C-REIT帶來13.69億元終止合併收益,期內錄得淨利潤7.29億元   李世達 對中國數據中心產業而言,2025 年很可能會被視為一個分水嶺:一方面,人工智能訓練與推理需求掀起新一輪基建周期;另一方面,中國首批數據中心基礎設施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Infrastructure REITs)上市,讓這個向來高槓桿、重資產的行業出現新的財務工具。 這就是萬國數據控股有限公司GDS Holdings Ltd.(GDS.US; 9698.HK)的寫照,既受惠於大型科技公司新一波人工智能建設,也受制於多年積累的財務壓力。 根據公司公布的最新財報,截至9月底止的第三季度,萬國數據錄得28.87億元(4.06億美元)收入,按年增長10.2%,連續第二季維持雙位數增幅。公司透露,今年前9個月新簽訂單達7.5萬平方米,相當於約240兆瓦的新增裝機容量,全年有望逼近300兆瓦,其中約65%與人工智能相關。 新訂單增速放緩 這顯示人工智能需求正在驅動新一輪算力投資,但企業本身其實並未完全掌控節奏。管理層在說明會中坦言,第二季之後的新訂單步伐較前期緩慢,這意味著明年的收入增速未必會延續今年的強度。此外,續約談判仍令單位收入每月下降約3%至4%,反映出人工智能需求雖強,但傳統互聯網業務的降價壓力並未消失。 儘管萬國數據享受到人工智能點燃的需求紅利,但供給側過去幾年的高速擴張,使得承載人工智能的空間不再稀缺,談判力反而下降。 更重要的轉折,是萬國數據今年將一批項目注入中國首批數據中心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資產總額約24億元。交易帶來約13.69億元的終止合併收益,使公司期內錄得淨利潤達7.29億元,實現由虧轉盈。 生存模式改變 但REITs的意義不在於一次性盈利,而在於它完整重塑了公司的生存方式。萬國數據過去十年依靠大量借貸、買地、建機房進行高速擴張,當信貸環境寬鬆時,這套模式行得通;然而,中國信貸收緊之後,重資產模式不再具備可持續性,槓桿開始反向壓縮公司空間。REITs提供的,是一條能讓萬國數據既擴張、又不必完全依賴舉債的現金流管道,維持規模循環。 這也為公司帶來了財務結構的改善,財報顯示,淨負債與年化調整後EBITDA的比率,已從2024年底的6.8倍降至2025年第三季末的6倍,平均借貸成本下降到3.3%。在中國融資環境趨緊的情況下,同時降低槓桿與利息成本並不容易,這更突顯REITs對公司運作的重要性。 萬國數據的業務模式高度依賴電力供應。公司目前擁有約900兆瓦具備電力指標的土地儲備,這讓它在人工智能需求爆發下仍能快速落地新項目。管理層也在說明會中點出:「具備電力指標的土地正變得極度稀缺。」人工智能確實帶來增量需求,但供給端——土地、電力、審批、建設速度,正在變得更競爭、更受政策影響。 海外數據中心平台DayOne也是未來伏筆。該平台在亞太與歐洲雖具潛力,但今年第三季仍錄得4.61億元虧損,短期內仍會拖累整體利潤。公司需要持續證明其開發、運營與出售資產的能力,而不僅僅依靠人工智能需求本身。 目前萬國數據市銷率(P/S)約為4.15倍,大幅低於Equinix(EQIX.US)的8.42 倍與Digital Realty(DLR.US)的9.31倍,但高於仍處於重組期的世紀互聯(VNET.US)的1.99倍。這顯示儘管中國市場更為波動,但萬國數據的規模、客戶質量與資本循環能力仍被看好。 今年以來,萬國數據在港股累升約30%,與大市相若,但過去一個月有約 7%回調,股價30.1港元較52周高位48.9港元有約四成折讓。在估值仍具折價、AI驅動需求未減的背景下,似乎存在合理布局區間。作為熱門的AI基建標的,當人工智能需求維持強勁、REITs資產注入順利時,相信市場願意提高估值< 但仍須留意政策面的變化。簡而言之,萬國數據正在穿越一個全新的算力周期,隨著估值與市場預期的提升,意味著已沒有太多犯錯空間。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佑駕創新配股 折讓一成集資2億元

智能駕駛及智能座艙解決方案供應商深圳佑駕創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431.HK)周三公布,將配售約1,401萬股新H股,每股配售價14.88元,較周二收市價16.53元折讓10%,亦較過去五個交易日平均收市價17.3元折讓14%,配售股份佔擴大後發行股份約3.33%。 是次集資淨額最多2.04億元,約70%用於發展L4無人物流車,包括研發新一代產品、升級運營平台及拓展銷售網絡;約30%用於升級基礎研發平台,包括提升數據閉環體系的效率,高效賦能前裝,以及發展L4無人車多產品線。 佑駕創新周三開市跌2%至16.2元,股份由過去一年高位下跌近60%。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樂信完成業務調整 三季度收入跌盈利升

在線信貸平台樂信(LX.US)周一公布,由於貢獻公司約四分之三收入的信貸中介業務收入下跌11.9%,第三季度營收同比下滑6.7%至34.2億元。 儘管營收下滑,公司當季利潤同比大增68.4%至5.21億元。 董事長肖文傑表示:「三季度我們高效完成業務調整,已順利實現轉型以符合新監管要求。自2025年10月1日起,所有新發貸款年化利率均設定在或低於24%。」 財報發布後,樂信股價周一大漲8.2%收於3.78美元。該股較3月末峰值已腰斬,年內累計跌幅達35%。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優必選折讓11.4%配股籌31.1億港元

機器人製造商深圳市優必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9880.HK)周二公布,配售3,146.8萬股新H股,相當於經擴大已發行股本的6.3%,配售價為每股98.8港元,較前一日收市價折讓約11.4%,籌資總額31.1億港元(4億美元)。 公司表示,所得款項75%將用於投資或收購集團業務價值鏈中具潛力的上游或下游目標企業,或與相關行業整合或成立合營實體,15%用於業務運營及發展,10%用於償還貸款。 2023年上市的優必選,今次已是第六次配股集資,前五次共集資43億港元。今年7月,公司完成第五次配股集資,所得淨額為24.1億港元,截至11月24日,未動用餘額為15.12億港元。 優必選股價周二低開,至中午休市報112.1港元,轉升0.54%。該股今年至今累升約104%。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