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foundBio to be bougth by Genmab

最近多家中國相關的創新藥企被大型外國買家收購,該公司是其中最新一員

重點:

  • 抗癌藥物製造商普方生物宣佈,丹麥公司Genmab將以18億美元收購它
  • 這是過去四個月里第四家被外國公司收購的中國相關創新藥企

     

陽歌

在單打獨鬥多年後,中國創新藥企可能終於開始意識到,有個富裕的金主來料理自己的財務會輕鬆得多。普方生物成為其中最新一員,該公司上周宣布,丹麥公司Genmab A/S(GMAB.US)將以18億美元現金收購它。

過去四個月里,突然出現了一連串涉及中國創新藥企的類似交易,這是其中的最新一筆。一開始是英國巨頭阿斯利康(AZN.L)去年12月,宣布將以高達12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亙喜生物。此後,至少又出現了三筆涉及收購中國藥企的交易,包括普方生物這筆交易在內,總交易數量已達到四筆。

今年才過去幾個月,意味著在今年剩下的時間里,我們很可能還會看到更多這樣的交易。我們稍後再來細說每一筆交易,它們中既有上市公司,也有非上市公司。但首先,我們來看看是什麼推動了這一新趨勢,以及為什麼花了這麼長時間這個趨勢才開始出現。

之前中國創新藥企基本上不會出現在外國股票市場上,直到2018年香港修改規則,允許此類公司上市(現在這類公司多數在香港上市)。在改變規則之前,香港要求大部分公司必須實現盈利才能在主板上市,而這個條件幾乎所有初創藥企都達不到。

規則變化推動大量公司在香港上市,也帶動了少量公司在美國上市,比如亙喜生物。這些公司大部分是研發前沿藥物的,其中很多藥物使用新一代高度靶向性療法來治療癌症。

在西方,此類公司通常會通過私人渠道獲取資金,直到研發的藥物進入後期臨床試驗階段。到那時,如果結果看上去很有希望,像阿斯利康這樣財力雄厚的大藥企,通常會介入並收購這些規模較小的初創公司,這些初創公司的投資者則會獲得可觀的利潤。

但中國的情況有所不同。很多旗下藥物前景明朗的中國公司不是把自己賣給大公司,而是選擇自己上市,為耗資巨大的藥物研發提供資金。它們之所以能這麼做,是因為股市投資者願意以高估值購買它們的股票,即便大部分公司還需要數年才能盈利。

香港改變規則後不久,投資者對這些公司興趣濃厚,但過去三年里,濃厚興趣轉變成了悲觀情緒,導致許多上市藥企的股價暴跌。最初看好它們部分源於對中國市場寄予厚望,很多公司都計劃在中國銷售自己的藥物。

事實證明,這些希望是不切實際的,因為中國通常要求提供大幅折扣,才會將藥物納入多數中國民眾的醫保。這一現實,加上新藥研發耗資巨大,導致很多公司的盈利被推遲數年。與此同時,股票買家對這些公司的耐心和興趣都在迅速減弱。

中美混血

瞭解了這個背景後,我們再回過頭來看看Genmab計劃收購普方生物的交易。儘管普方生物自稱總部在西雅圖,但它與中國有著密切的聯繫,因此是一個中美混血兒。公司把它的研發中心放在了蘇州。該公司成立於2018年,趙柏騰是聯合創始人、董事長兼CEO,他本科畢業於北京大學,在得克薩斯大學獲博士學位。

公司有三款藥物處於臨床試驗階段。其中,最先進的藥物是rinatabart sesutecan (Rina-S),這是一款用於治療卵巢癌和其他實體瘤的尖端抗體藥物偶聯物(ADC)。該藥目前處於二期臨床試驗階段,並在今年1月獲得了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的快速通道資格,這將有助於更快地將其推向市場。

就在兩個月前,普方生物宣佈完成了1.12億美元的B輪融資。公司的投資者包括奧博資本和禮來亞洲基金,後者是美國制藥巨頭禮來(LLY.US)在亞洲的風險投資公司,最近宣佈的幾家中國公司收購交易中都能看到這兩家公司的名字。

另外兩筆收購都是上個月宣佈的,全是非上市公司。腎臟藥物製造商信瑞諾表示,將被瑞士制藥巨頭諾華 (NOVN.SW)收購,但沒有透露收購條件。在另一筆交易中,精准癌症治療藥物製造商葆元醫藥表示,將以全股票交易方式被Nuvation Bio Inc. (NUVB.US) 收購。葆元醫藥表示,作為交易的一部分,它將持有Nuvation約33%的股份,按照Nuvation目前的市值計算,葆元醫藥的估值為2.4億美元。

這些交易涉及的金額各不相同,從葆元醫藥的2.4億美元到普方生物的18億美元,範圍涵蓋了大多數上市中國藥企的估值。四筆交易中有三筆涉及非上市公司,這一事實似乎表明,IPO前的制藥商可能是更受歡迎的收購目標,這可能是因為它們更需要現金。

但上市公司也可能越來越多地成為收購目標,因為許多公司發現,要讓股市投資者繼續拿錢為它們的虧損業務埋單變得越來越困難。這類被收購的目標,可能包括與禮來等外國公司有關聯的藥企,例如1月在美國上市的博悅生物(AVBP.US)和去年9月在香港上市的宜明昂科(1541.HK)。

這些公司大多擁有前景不錯的藥物,對於現金充裕的大型買家來說,這些藥物將成為其產品組合中的重要補充。現在,這些中國初創藥企終於意識到,單靠自己的力量建立一家新的制藥公司是相當困難,而把自己賣給一個有錢的支持者往往會容易得多,因為後者可以為它們的虧損運營埋單。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思摩爾收入升盈利跌 中期賺4.9億元

主營電子霧化技術的思摩爾國際控股有限公司(6969.HK)周三公布,截至6月底止的中期收入同比上升18.3%至60億元人民幣(下同),但盈利下跌28%至4.92億元。 公司解釋收入上升盈利大跌的原因,主要是期內以股份為基礎的付款開支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同時又加大自有品牌產品的市場開發力度。另外,集團的法律及合規服務相關費用亦大增。 思摩爾周四開市跌0.6%至22.22港元,股價今年以來已上升67%。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愛奇藝二季度同比轉盈為虧蝕1.4億

在線視頻服務提供商愛奇藝(IQ.US)周三公布,第二季度營收同比下降11%至66.3億元,並錄得淨虧損1.337億元,上年同期實現淨利潤6,870萬元。 公司會員服務營收同比下滑9%至40.9億元,在線廣告服務營收同比下降13%至12.7億元,內容分發業務營收亦下跌37%至4.37億元。 據路透社報道,紐約上市的愛奇藝已聘請投行籌備赴港雙重上市,擬募集資金2億至3億美元。報道援引知情人士稱,公司計劃於第三季度提交香港上市申請,並有望在2026年農歷新年前完成。 愛奇藝股價周三收漲0.9%,收報$2.30美元,股份年內累計漲幅達14%。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傳Shein擬將總部遷回中國 為赴港上市鋪路

在美國與英國的上市計劃遇阻後,快時尚電商平台Shein據報考慮將總部從新加坡遷回中國,以爭取監管部門對公司在香港上市的批准。 彭博引述知情人士表示,目前註冊於新加坡的Shein已就其在中國設立母公司的事宜諮詢律師。他們表示,目前討論尚處初步階段,Shein無法保證一定會推進這一舉措。 Shein於南京成立,至2021年才將總部遷至新加坡,以標榜自己為全球性公司,嘗試淡化其來自中國。此前,在未獲得紐約及倫敦上市的監管批准後,Shein傳出已透過保密途徑提出赴港上市申請。 不過,雖然總部不在中國,但公司仍然受到內地監管機構的監督,因為中證監要求所有與國家有實質聯繫的公司,即使不是在內地註冊成立的公司,在任何地方上市前都需要通過審查。 Shein此舉可能有助其獲得內地監管機構批准,部份原因是內地當局可以向 Shein的收入徵稅。遷冊亦可以讓當局對Shein的龐大數據庫,實施更大的監督。自2023年起,內地當局要求企業在海外上市前,接受數據安全審查。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中手游虧損持續 中期料蝕6.5億元

遊戲運營商中手游科技集團有限公司(0302.HK)周二發盈警,預告截至今年6月底止,將虧損不多於6.5億元人民幣(下同),去年同期則錄得虧損2.41億元。 公司指出,雖然海外業務較去年同期有較大增長,但自研的旗艦遊戲《仙劍世界》自今年2月發行後,表現未如理想,使今年上半年收入同比減少4成。另外,要為部分尚未上線遊戲的預付版權金進行撇銷,而金融資產公平值虧損又增加。至於期內的銷售及分銷開支也大幅增加,產生較多推廣費用。 中手游周三開市跌14%至0.54港元,過去一年股價下跌逾50%。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