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10.HK
In the second quarter alone, Topsports recorded a low single-digit year-on-year decline in total sales of its retail and wholesale businesses.

最新:國際體育品牌代理商滔搏國際控股有限公司(6110.HK)周三公布,截至今年8月底的上半財年收入增長7.3%至142億元,淨利潤則上升16.7%至13.4億元。

利好:由於營運效率改善,該公司期內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淨額達25.5億元,按年大增57.8%。

值得關注:單計第二個財季,該公司的零售及批發業務總銷售金額,錄得按年低單位數下跌。

深度:滔搏是兩大國際運動品牌Nike(NKE.US)和Adidas(ADS.DE)的中國代理商,該公司近年面對兩大衝擊,首先是2021年的「新疆棉風波」,令中國消費者抵制外國貨並轉投本地品牌;此外,由於新冠變異病毒株疫情去年在中國多地反覆爆發,上海等大城市實施嚴格封控措施,導致旗下實體店長時間無法開門做生意。然而,隨着疫情完結,中國經濟今年復常,其收入及盈利今年上半年終重踏升軌。

市場反應:滔搏股價周四上升,中午收市漲3%至6.1港元,處於過去52周的中間水平。

記者:歐美

有超讚的投資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讓更多人知曉?我們可以幫忙!請聯絡investors@thebambooworks.com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DeepRoute.ai raises $100 million from Great Wall Motor

元戎啓行獲1億美元融資 發展新一代自動駕駛系統

在日益擁擠的自動駕駛領域,該公司是近兩年來少數進行私募的公司之一,因很多同行都轉而進行上市集資 重點: 元戎啓行獲得了一家車企(據報道是長城汽車)的1億美元投資,此前公司曾於2021年進行了一輪3億美元的融資,估值達到10億美元 相比傳統基於地圖的系統,這家自動駕駛技術公司的無地圖產品有望降低成本 陳竹 在全球催生數十家初創公司的自動駕駛賽道上,出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路徑。一種依靠高精度地圖來確保車輛安全行駛,另一種則無需地圖。 儘管地圖系統因導航較精准而仍佔據主導地位,但過去一年,無地圖解決方案(成本往往更低)突然開始超車。特斯拉(TSLA.US)的完全自動駕駛(FSD)系統主要依靠實時傳感和人工智能,是這趨勢一個重要推動因素。 在中國的自動駕駛領域,無地圖策略的勢頭也越來越大。成立五年的元戎啓行是一家總部位於深圳的初創公司,在早期就轉向無地圖解決方案,其技術是與許多競爭對手相比的一個關鍵差異。 元戎啓行上周成為了新聞頭條,因它宣佈從一家國內汽車製造商獲得1億美元新資金,並借機再次強調無地圖策略的優勢。雖然公司沒透露投資者的名字,但多家中國媒體報道,提供這筆資金的是長城汽車與寶馬成立的合資企業。 元戎啓行由周光於2019年創立,他曾任職百度(BIDU.US; 9888.HK),而百度是中國最早專注自動駕駛技術的公司之一。2021年,公司從阿里巴巴、雲啓資本和復星銳正等投資者那裡融資3億美元,估值超過10億美元。 最新一輪融資的估值尚未公佈,不過最近上市的中國自動駕駛公司一路坎坷,這表明最新估值可能會保持不變甚至下降。一個典型的例子是,激光雷達(LiDAR)技術製造商禾賽(HSAI.US)自2023年初上市以來,股價已蒸發約四分之三,市值縮水近20億美元。 元戎啓行的1億美元新融資引人注目,是過去兩年中國自動駕駛領域為數不多的幾筆大額融資之一。近期交易稀少反映出投資者越來越沒有耐心,因為自動駕駛汽車初創公司難以將自己的技術商業化。 由於缺乏私人資金的大力支持,很多自動駕駛公司最近轉向公開市場尋求新資金。文遠知行(WRD.US)和地平線機器人(9660.HK)於上月上市,而小馬智行、縱目科技和Momenta等其他公司也已都提交了上市申請。 無圖智駕 雖然無圖方式無需不斷更新地圖和維護地圖數據庫,從而降低了成本,但它面臨著更大的技術挑戰。因為這種方式嚴重依賴實時感應和決策,需要先進的算法和強大的傳感器系統,才能在沒有地圖指導的情況下準確解讀複雜環境。 在一開始採用更傳統的地圖法後,元戎啓行於2023年3月轉變方向,推出了無圖解決方案。為了說服持懷疑態度的汽車製造商,首席執行官周光經常強調公司的演示方法,包括用平板卡車將測試車輛運送到客戶指定的地點,在沒有地圖的情況下立即進行自駕測試。通過這些,周光希望證明他的系統在陌生環境里實時導航的能力。 然而,業務進展不大,目前只有一款車型配備了元戎啓行的系統。周光表示,到今年年底,還將有兩款車型面世。 雖然公司尚未披露財務數據,但到目前為止,它的技術只用在了一款車型上,這個事實表明它的收入仍相當少。行業其他公司的數據也顯示,該行業仍處於早期階段。經營自動駕駛出租車和其他自動駕駛車輛的文遠知行報告稱,2023年收入為4.02億元,虧損19億元。 與許多同行一樣,元戎啓行也在追逐自動駕駛市場,對於任何能夠將技術商業化的參與者來說,這個市場都可能具有巨大的潛力。根據文遠知行招股說明書中引用的第三方研究,到2030年,全球自動駕駛市場預計將達到1.75萬億美元,僅中國市場預計就將達到6,390億美元。 但挑戰迫在眉睫,包括來自擁有更多資源的大公司日益激烈的競爭。雪上加霜的是,各大車企都在加快自動系統的內部開發,行業領軍企業比亞迪(1211.HK;002594.SZ)和小鵬汽車(XPEV.US;9868.HK)為此投入了大量資金。一個類似的舉動是,大眾汽車去年同意向前不久上市的地平線機器人,以及雙方成立的一家合資企業總計注資24億歐元(25.6億美元)。 元戎啓行將利用最新的1億美元投資,開發視覺-語言-動作模型(VLA),這是一種下一代自動駕駛系統。首席執行官周光將VLA比作讓一位經驗豐富的駕駛教練掌控方向盤,而在他看來,競爭對手的系統不過是教練坐在副駕座位上指揮。 在商業化方面,周光的目標是在2025年大幅擴大元戎啓行的市場佔有率,與汽車製造商合作推出10餘款新車型。該公司設定到2025年底為近20萬輛汽車配備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的目標,將比目前部署的2萬輛汽車大幅增加。 元戎啓行正在推行雙軌戰略,在開發4級 (L4)自動駕駛出租車的同時,發展核心的2級(L2)駕駛輔助業務。自動駕駛等級從0級(L0)到5級(L5),L5代表完全自動駕駛。雖然該公司在2019年成立時是使用地圖技術開發L4系統,但和許多同行一樣,也在2022年轉身,專注於L2,以便更快地開始創造收入。 元戎啓行還宣佈了國際擴張計劃,近期將瞄准歐洲、日本和韓國市場。 公司面臨和同行一樣的根本性挑戰:證明自己的無圖解決方案能夠得到車企的廣泛認可。儘管業界越來越感興趣,但這種策略仍存在爭議。四維圖新首席執行官程鵬最近引發了一場全行業的爭論,他質疑那些聲稱提供無圖解決方案的公司,是否真的完全不使用地圖數據。 歸根結底,車企是否願意完全接受這項技術,以及誰的技術表現最好,將成為自動駕駛領域甄別優劣的決定性因素。和同行一樣,元戎啓行必須專注於商業化,因為該行業不能再依賴投資者提供無限的資金。盈利能力仍然是一個關鍵挑戰——不過看上去大多數公司都不太可能在短期內解決這個問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Dmall, a Wumei Group’s subsidiary, is seeking public listing,

物美系「多點數智」謀上市 惟客戶集中度高

多點數智主打向零售商提供軟件即服務(SaaS)產品,客戶主要是物美系相關公司 重點: 多點數智頭五大客戶佔收入近九成 業績續錄虧損,上市前投資者包括騰訊、興業銀行等   白芯蕊 中港股市氣氛轉好,連帶香港新股市場亦有生氣,有「超市教父」之稱的張文中,近期動作多多,屬物美系的麥德龍供應鏈於7月12日遞表港交所申請上市後,同屬物美系、為零售商提供軟件即服務(SaaS)數字化解決方案的多點數智有限公司(下稱Dmall),亦在10月底上載上市申請文件,上周已獲港交所通過。 據聆訊後資料顯示,Dmall於2015年成立,2018年開發Dmall OS系統的核心模塊,隨後向物美集團、麥德龍實體及銀川新華百貨商業集團(600785.SH),提供線上到線下及AIoT(即人工智能物聯網)等SaaS解決方案。 踏入2020年,Dmall再進一步,與經營惠康、萬寧、巨人超市的DFI Retail(前稱牛奶國際),成立各佔一半股權的合營企業Retail Technology Asia,為中國以外的零售商提供技術解決方案及服務,隨後也與麥德龍集團合作,將Dmall業務擴展至歐洲市場。截至2024上半年止,Dmall核心客戶總數達444名,按年增加31名,業務覆蓋便利店、百貨商店,超市及專賣零售商。 在上市前,除了大股東為張文中持有超過五成股權外,Dmall股東還包括IDG資本(持股6.4%);興業銀行(601166.SH)旗下的上海興霧(持股3.32%)。至於騰訊 (0700.HK)通過意像架構投資,亦持有持股Dmall約3.26%股權;還有中國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持股2.9%);以及深圳投控灣區股權投資基金(持股2.64%)等。 回顧過去業務表現,Dmall在2022年、2023年及2024上半年收益分別為13.3億元、15.9億元和9.4億元,按年分別升56.6%、19.4%和22.9%,但整體業務仍處虧損階段,2022年、2023年及2024上半年分別蝕8.1億、5.9億和2.3億元。集團解釋業務目前快速增長,同時業務虧損亦正在收窄,相信前期投資有助為未來發展及盈利,奠定一個良好基礎。 Dmall收入主要來自「零售核心服務雲」,業務又再細分為「操作系統」及「AIoT解決方案」,兩者佔Dmall在2024上半年收入分別44.7%和54.7%(即合共99.4%),達4.2億和5.1億。 核心業務毛利率差距大 儘管AIoT解決方案收入較操作系統高,但兩者毛利率差距甚遠。集團2024上半年AIoT解決方案毛利率只得9%,後者即操作系統毛利率卻高達76.8%,故Dmall操作系統毛利有3.2億元,AIoT解決方案毛利只得4,633萬元。 所謂操作系統即是透過Dmall OS系統,按照該系統處理客戶商品交易總額,從而收取一定百分比費用,亦會按照客戶個人需求或財務狀況,提供固定訂閱費,因此業務屬輕資產模式,故毛利率較高。 至於AIoT解決方案,即是指利用攝影機及軟件自動補貨、智能包裹分揀、智能收銀、智能清潔、智能配送等,從而協助零售商建立數字化銷售場景,該業務收入方式是Dmall向零售商獲取一次性或固定月訂閱模式,但由於AIoT解決方案外包及勞工需求產生較高成本,導致毛利率相對較低。 Dmall業績雖然仍要見紅,但未來行業增長前景仍大,尤其是中國與亞洲在零售數字化率仍處偏低水平。根據調研機構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2023年中國及亞洲的本地零售數字化率分別為3.1%及4.5%,遠低於美國的13.3%,意味區內市場仍有巨大潛力。 內地業務佔收入近九成 特別是去年亞洲區內零售雲解決方案市場規模為1.4萬億元,弗若斯特沙利文預計2024至2028年行業複合增長達22.4%,到2028年攀升至3.9萬億元,Dmall不單是中國最大零售雲解決方案服務商,去年市佔率達13.3%,更成功打入港澳、柬埔寨、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及汶萊等地區,因此將會食正數字化零售熱潮。 不過,目前Dmall客戶群相當集中,主要來自物美系企業,頭五大客戶包括物美集團系內公司,便佔Dmall上半年收入89.6%,一旦主要客戶業務量減少,將對Dmall業務有重大打擊。 此外,Dmall業務經營地區集中,中港佔集團總收入98.4%,當中92%來自內地,香港則佔6%,現時香港零售業進入寒冬,今年首9個月零售總額比十多年細,變相或會對集團香港業務造成打擊。 總括來講,中央雖然拋出救市撐經濟的政策,近期內地消費信心亦有所好轉,惟內地樓市仍低迷,加上中美爭拗大前題下,港股估值難被推高,按目前Dmall業績虧轉盈機會不大下,一旦以較高估值掛牌,恐怕「潛水」機會較大。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Breton files for Hong Kong IPO

政策支持 博雷頓藉綠色概念申港上市

據報道,這家電動裝載機和自卸卡車製造商上市籌集約2億美元,其估值可能不低於10億美元 重點: 博雷頓科技申請在香港上市,其電動裝載機和自卸卡車業務增長強勁 公司似乎有望從中國對綠色技術製造商的大力支持中獲益    陽歌 關於中國電動汽車巨大潛力的文章很多,包括最近圍繞電動汽車是否受到不公平的國家支持的爭議。但裝載機和自卸卡車等電動工程機械這個市場受到的關注要小得多,而得益於房地產、基礎設施和資源開發商的需求不斷增長,這個市場也具有巨大潛力。 博雷頓科技股份公司正加緊進軍這個細分市場,上周五提交給香港交易所的上市申請顯示,公司擬用在香港上市籌集的資金來提高產能。 公司已聘請中金公司和招銀國際作為承銷商,表明規模相對較大,且主要針對中國投資者。這與Smartkarma的一份報告脗合,該報告稱博雷頓擬通過上市籌集約2億美元,我們估計該公司的估值或不低於10億美元。 博雷頓看上去遠不如比亞迪(1211.HK; 002594.SZ)和特斯拉(TSLA.US)等那麼有吸引力,後兩家公司憑向全球銷售數百萬輛電動汽車(EV)而贏得了投資者。但博雷頓也具有不少潛在優勢,包括競爭較少,以及國內市場強有力的政府支持,而這種支持最近引起了外國政府的諸多批評。 上市文件中的第三方研究顯示,公司的兩大主要產品是電動裝載機和寬體自卸卡車,去年公司這兩類產品銷量分別在中國排名第三和第四。按數量計算,去年裝載機和寬體自卸卡車的銷量分別為484台和88台,由此可見這個市場多麼有限。但其增長速度相對亮眼,博雷頓指出,這種電動工程機械的市場增長速度遠遠快於電動汽車。 申請書援引第三方數據稱:「新能源乘用車歷時八年才從近乎零基礎達到5.5%的市場滲透率,但新能源裝載機及寬體自卸車在不到六年時間便實現了相同水平。」 公司的優勢之一是它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中國曾宣布2030年前碳達峰,2060年實現碳中和。一些人指出,最近的數據顯示,由於中國迅速採用清潔技術,加上經濟在多年高速增長後放緩,中國可能已經實現碳達峰。 博雷頓指出,自然資源部今年4月發佈的「綠色礦山」建設優惠政策反映了國家的支持,這有可能促進它的銷售。更重要的是,公司的許多客戶都是大型國有企業,與普通消費者相比,這些企業更有可能購買這類電動車,以支持北京的清潔能源目標。 鋰價波動影響盈利能力 博雷頓還指出,從經濟角度來看,購買電動自卸卡車和裝載機對車主來說也是划算的,因為可以幫助他們節省運營成本。它表示,電動裝載機的典型使用壽命是五年,在此期間車主通常可以節省約120萬元。對於自卸卡車車主來說,省下來的費用甚至可能更多,在五年的使用壽命中,一台車最多可節省220萬元。 考慮到博雷頓今年上半年裝載機的平均價約為62.2萬元,而其自卸卡車的平均價為139萬元,這樣的節省是相當可觀的。 博雷頓成立於2016年,2019年首批產品面世。自成立以來,博雷頓共進行了四輪融資,籌集資金約14億元,去年的最近一輪籌集了近10億元。最初,公司計劃在上海納斯達克式的科創板上市,並在2023年初提交了相關文件。但它後來改變了計劃,並在今年4月撤回了申請,轉向國際化程度更高的香港市場。 公司的收入狀況一直相對穩步上升,不過去年,作為當電動車電池的主要成分的鋰,其價格飆升至歷史新高,然後在今年大幅下跌後,它的盈利能力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 它的營收從2021年的2.01億元增至去年的4.64億元,翻了一番多。今年繼續強勁增長,2024年上半年的收入,則從去年同期的1.61億元增至2.67億元。由於鋰價飆升,公司的毛利率相當低,從2021年的3.7%下降到去年的2.0%。但隨著鋰價格下跌,這個數字在今年上半年回升至3.1%。 在過去三年,公司的收入結構發生了一些變化,自2022年8月推出能夠重載上坡作業的自卸卡車以來,自卸卡車在總銷售額所佔的比例有所增加。此後,公司自卸卡車的平均售價從2021年的91.4萬元大幅上漲至今年上半年的139萬元。使得今年上半年自卸卡車銷售額佔公司收入的比例,從2023年的27.3%升至54%。 博雷頓仍處於虧損狀態,淨虧損從2021年的9,750萬元增至今年上半年的1.54億元。 最後,我們來快速看一下該公司可能的估值,之前曾經深受投資者青睞的美國企業Nikola Corp. (NKLA.US)是一個不錯的比較對象。在此我們應該注意的是,Nikola的股價最近大跌,過去一年損失了90%的價值,這突顯了電動車在西方市場所面臨的困難大於在中國。然而,在大幅下跌之前,Nikola的股票市銷率相對較高,約為20倍。如果博雷頓今年的營收達到5億元,按照類似市銷率計算的話,它的估值將達到14億美元。 當然,投資者也有可能對博雷頓的股票興趣不大,就像他們最近逃離Nikola一樣。但考慮到中國政府對電動汽車製造商的支持程度要高得多,我們預計此次上市可能會在香港受到相對較大的歡迎,尤其是國有投資機構,它們可能成為該公司首次公開募股的最大買家。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Budweiser's outlook dims facing sharp business decline in China

中國業務急下滑 百威前景不樂觀

受到中國經濟放緩影響,百威亞太在中國的業務下滑,影響集團業績 重點: 百威亞太首九個月盈利按年跌15% 公司嘗試加強向高端產品邁進   劉智恒 去年才迎來一份亮麗業績的百威亞太控股有限公司(1876.HK),今年情況急轉彎,首三個季度業績下滑,當中最核心問題是期內中國業務持續回落,拖累整個集團盈收。 今年首三季,百威亞太共銷售71.2億公升啤酒,按年跌8.1%;收入51億美元(363億元),按年跌6.1%,股東應佔溢利更跌15%至7.8億美元。公司指出,銷量減少主要是受中國表現放緩影響,雖然韓國的表現強勁,但只能抵銷部分中國收入下滑的影響。 按地域區分,百威亞太包括東部及西部,前者分別是韓國、日本及新西蘭,後者包含中國、印度、東南亞。然而,東部在公司的收入佔比有限,相反西部佔比接近九成,雖然公司沒將中國的銷售數字及收入具體列出,但中國在西部的佔比處於主導地位,因此中國銷售的起跌,對集團的影響舉足輕重。 中國業務接連下挫 2023年底開始,百威亞太的中國業務每況愈下,去年第四季度銷售按年已下跌3.1%,今年首季度銷量進一步跌6.2%,收入則減少2.7%。第二季情況更差勁,銷量按年減少10.3%,收入大跌15.2%。 到第三季度,問題變得嚴峻,中國的銷量下跌14.2%,收入則按年跌16.1%。公司解釋,內地的消費意願疲弱,特別是餐飲渠道人流及消費均減緩。 事實上,內地整個啤酒的大環境早已出現變化。改革開放後,中國經濟急速發展,加上人口紅利,人們消費力不斷提升,令啤酒的銷量一路高歌猛進,更超越美國成為啤酒銷售第一大國。 啤酒市場拐點:2013 經過高光時刻後,滲透率及消費力漸飽和。內地啤酒消費主要的群體是26至35歲人士,他們佔據總消費的40%,隨著內地人口老年化,而新生代的出生率又接不上,直接影響到啤酒的銷售。 除了人口結構問題,隨著人們漸富有,對於身體就更加重視,飲食要講求均衡健康,對身體不利的飲食倍加注意,因此對啤酒的銷售亦有所影響。 還有,近年許多不同類型的飲料推出市場,即使是酒,也有不同酒精度及味道的種類,令到人們選擇更多,也間接蠶食了啤酒的市場。 2013年是中國啤酒產量的見頂之年,之前啤酒產量連年上升,直至該年達至近5,000萬千升後,產量就開始呈現輕微下調。 高端偏遇消費降級 面對市場改變,啤酒企業龍頭都改變策略應對,其中就是走高端路線。早前嘉士伯中國總裁李志剛就指出,啤酒行業走高端化,漸已成為行業共識及市場趨勢。至於所謂高端,是要有創新及具品質的產品,或提升現時產品質量;另外,在包裝上也要多花功夫,讓人有高尚感覺。 雖然各大啤酒企業也深明要打高檔市場﹐但知易行難,特別今天內地經濟情況讓人擔憂,人們的消費意欲大減,盡量減低非必需品開支,對於高價值的產品未必太熱衷,在消費下沉的氛圍中,要開拓高檔啤酒市場並不容易。 目前中國內地的啤酒市場主要由五大企業佔據,分別是華潤啤酒(0291.HK)、青島啤酒(168.HK)、百威、燕京及嘉士伯,光就這五家企業就佔去92%市場份額,其中百威市佔率約兩成,位列五強的老三。 大環境不理想,除非百威能搶佔別人的市場份額,否則業務大體也跟市場同步。現時百威亞太的延伸市盈率近19倍,龍頭的華潤啤酒為17倍,青島啤酒為14倍,似乎百威亞太的估值也並非便宜。 投資銀行對百威亞太也有所保留,摩根士丹利指百威在中國啤酒市場的銷量遜預期,故將全年的銷售預測下調2%。高盛將公司的2024至2026年銷售預測,分別下調1%至3%,雖續維持「買入」評級,卻將目標價下調8.2%至10.1港元。瑞銀亦如是,雖續維持「買入」評級,卻將目標價由13.78港元降至11.72港元,降幅近15%。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