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85.HK
Smart learning device maker Readboy Education said Sunday it expects to record a non-GAAP adjusted loss of 15 million yuan to 20 million yuan in the first half of this year.

最新:智能學習設備生產商讀書郎教育控股有限公司(2385.HK)周日公布預計今年上半年錄得1,500萬元至2,000萬元經調整虧損,遠遜去年同期錄得的1,750萬元的經調整利潤。

利好:由於新產品定價較高,加上自營平台的銷售份額增加,該公司今年上半年的毛利率有所提高,抵銷了銷售減少的部份不利因素。

值得關注:由於國內經濟受到國際大環境影響、部分國民於新冠疫情後對消費採取較為謹慎的態度,其學生個人平板及可穿戴產品銷售減少,加上其他企業加入教育電子行業使競爭加劇,對其盈利表現帶來負面影響。

深度:讀書郎成立於1999年,從事設計、製造及營銷各種智能學習設備,最初的核心產品是簡單的點讀發音學習機,後來發展至生產學生個人平板電腦、智能課堂解決方案、可穿戴產品和智能配件等業務。該公司曾三度申請上市,最終去年7月成功在港交所掛牌,集資3.65億港元(3.4億元)。在新冠疫情下,該公司去年業績深受影響,其收入大減25.6%至6.05億元,經調整利潤更大減91.8%至633萬元。

市場反應:讀書郎周一股價下跌,中午收市軟0.6%至7.91港元,比一年前的上市價7.6港元高4%。

記者:歐美

有超讚的投資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讓更多人知曉?我們可以幫忙!請聯絡investors@thebambooworks.com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Breton files for Hong Kong IPO

政策支持 博雷頓藉綠色概念伸港上市

據報道,這家電動裝載機和自卸卡車製造商上市籌集約2億美元,其估值可能不低於10億美元 重點: 博雷頓科技申請在香港上市,其電動裝載機和自卸卡車業務增長強勁 公司似乎有望從中國對綠色技術製造商的大力支持中獲益    陽歌 關於中國電動汽車巨大潛力的文章很多,包括最近圍繞電動汽車是否受到不公平的國家支持的爭議。但裝載機和自卸卡車等電動工程機械這個市場受到的關注要小得多,而得益於房地產、基礎設施和資源開發商的需求不斷增長,這個市場也具有巨大潛力。 博雷頓科技股份公司正加緊進軍這個細分市場,上周五提交給香港交易所的上市申請顯示,公司擬用在香港上市籌集的資金來提高產能。 公司已聘請中金公司和招銀國際作為承銷商,表明規模相對較大,且主要針對中國投資者。這與Smartkarma的一份報告脗合,該報告稱博雷頓擬通過上市籌集約2億美元,我們估計該公司的估值或不低於10億美元。 博雷頓看上去遠不如比亞迪(1211.HK; 002594.SZ)和特斯拉(TSLA.US)等那麼有吸引力,後兩家公司憑向全球銷售數百萬輛電動汽車(EV)而贏得了投資者。但博雷頓也具有不少潛在優勢,包括競爭較少,以及國內市場強有力的政府支持,而這種支持最近引起了外國政府的諸多批評。 上市文件中的第三方研究顯示,公司的兩大主要產品是電動裝載機和寬體自卸卡車,去年公司這兩類產品銷量分別在中國排名第三和第四。按數量計算,去年裝載機和寬體自卸卡車的銷量分別為484台和88台,由此可見這個市場多麼有限。但其增長速度相對亮眼,博雷頓指出,這種電動工程機械的市場增長速度遠遠快於電動汽車。 申請書援引第三方數據稱:「新能源乘用車歷時八年才從近乎零基礎達到5.5%的市場滲透率,但新能源裝載機及寬體自卸車在不到六年時間便實現了相同水平。」 公司的優勢之一是它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中國曾宣布2030年前碳達峰,2060年實現碳中和。一些人指出,最近的數據顯示,由於中國迅速採用清潔技術,加上經濟在多年高速增長後放緩,中國可能已經實現碳達峰。 博雷頓指出,自然資源部今年4月發佈的「綠色礦山」建設優惠政策反映了國家的支持,這有可能促進它的銷售。更重要的是,公司的許多客戶都是大型國有企業,與普通消費者相比,這些企業更有可能購買這類電動車,以支持北京的清潔能源目標。 鋰價波動影響盈利能力 博雷頓還指出,從經濟角度來看,購買電動自卸卡車和裝載機對車主來說也是划算的,因為可以幫助他們節省運營成本。它表示,電動裝載機的典型使用壽命是五年,在此期間車主通常可以節省約120萬元。對於自卸卡車車主來說,省下來的費用甚至可能更多,在五年的使用壽命中,一台車最多可節省220萬元。 考慮到博雷頓今年上半年裝載機的平均價約為62.2萬元,而其自卸卡車的平均價為139萬元,這樣的節省是相當可觀的。 博雷頓成立於2016年,2019年首批產品面世。自成立以來,博雷頓共進行了四輪融資,籌集資金約14億元,去年的最近一輪籌集了近10億元。最初,公司計劃在上海納斯達克式的科創板上市,並在2023年初提交了相關文件。但它後來改變了計劃,並在今年4月撤回了申請,轉向國際化程度更高的香港市場。 公司的收入狀況一直相對穩步上升,不過去年,作為當電動車電池的主要成分的鋰,其價格飆升至歷史新高,然後在今年大幅下跌後,它的盈利能力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 它的營收從2021年的2.01億元增至去年的4.64億元,翻了一番多。今年繼續強勁增長,2024年上半年的收入,則從去年同期的1.61億元增至2.67億元。由於鋰價飆升,公司的毛利率相當低,從2021年的3.7%下降到去年的2.0%。但隨著鋰價格下跌,這個數字在今年上半年回升至3.1%。 在過去三年,公司的收入結構發生了一些變化,自2022年8月推出能夠重載上坡作業的自卸卡車以來,自卸卡車在總銷售額所佔的比例有所增加。此後,公司自卸卡車的平均售價從2021年的91.4萬元大幅上漲至今年上半年的139萬元。使得今年上半年自卸卡車銷售額佔公司收入的比例,從2023年的27.3%升至54%。 博雷頓仍處於虧損狀態,淨虧損從2021年的9,750萬元增至今年上半年的1.54億元。 最後,我們來快速看一下該公司可能的估值,之前曾經深受投資者青睞的美國企業Nikola Corp. (NKLA.US)是一個不錯的比較對象。在此我們應該注意的是,Nikola的股價最近大跌,過去一年損失了90%的價值,這突顯了電動車在西方市場所面臨的困難大於在中國。然而,在大幅下跌之前,Nikola的股票市銷率相對較高,約為20倍。如果博雷頓今年的營收達到5億元,按照類似市銷率計算的話,它的估值將達到14億美元。 當然,投資者也有可能對博雷頓的股票興趣不大,就像他們最近逃離Nikola一樣。但考慮到中國政府對電動汽車製造商的支持程度要高得多,我們預計此次上市可能會在香港受到相對較大的歡迎,尤其是國有投資機構,它們可能成為該公司首次公開募股的最大買家。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Budweiser's outlook dims facing sharp business decline in China

中國業務急下滑 百威前景不樂觀

受到中國經濟放緩影響,百威亞太在中國的業務下滑,影響集團業績 重點: 百威亞太首九個月盈利按年跌15% 公司嘗試加強向高端產品邁進   劉智恒 去年才迎來一份亮麗業績的百威亞太控股有限公司(1876.HK),今年情況急轉彎,首三個季度業績下滑,當中最核心問題是期內中國業務持續回落,拖累整個集團盈收。 今年首三季,百威亞太共銷售71.2億公升啤酒,按年跌8.1%;收入51億美元(363億元),按年跌6.1%,股東應佔溢利更跌15%至7.8億美元。公司指出,銷量減少主要是受中國表現放緩影響,雖然韓國的表現強勁,但只能抵銷部分中國收入下滑的影響。 按地域區分,百威亞太包括東部及西部,前者分別是韓國、日本及新西蘭,後者包含中國、印度、東南亞。然而,東部在公司的收入佔比有限,相反西部佔比接近九成,雖然公司沒將中國的銷售數字及收入具體列出,但中國在西部的佔比處於主導地位,因此中國銷售的起跌,對集團的影響舉足輕重。 中國業務接連下挫 2023年底開始,百威亞太的中國業務每況愈下,去年第四季度銷售按年已下跌3.1%,今年首季度銷量進一步跌6.2%,收入則減少2.7%。第二季情況更差勁,銷量按年減少10.3%,收入大跌15.2%。 到第三季度,問題變得嚴峻,中國的銷量下跌14.2%,收入則按年跌16.1%。公司解釋,內地的消費意願疲弱,特別是餐飲渠道人流及消費均減緩。 事實上,內地整個啤酒的大環境早已出現變化。改革開放後,中國經濟急速發展,加上人口紅利,人們消費力不斷提升,令啤酒的銷量一路高歌猛進,更超越美國成為啤酒銷售第一大國。 啤酒市場拐點:2013 經過高光時刻後,滲透率及消費力漸飽和。內地啤酒消費主要的群體是26至35歲人士,他們佔據總消費的40%,隨著內地人口老年化,而新生代的出生率又接不上,直接影響到啤酒的銷售。 除了人口結構問題,隨著人們漸富有,對於身體就更加重視,飲食要講求均衡健康,對身體不利的飲食倍加注意,因此對啤酒的銷售亦有所影響。 還有,近年許多不同類型的飲料推出市場,即使是酒,也有不同酒精度及味道的種類,令到人們選擇更多,也間接蠶食了啤酒的市場。 2013年是中國啤酒產量的見頂之年,之前啤酒產量連年上升,直至該年達至近5,000萬千升後,產量就開始呈現輕微下調。 高端偏遇消費降級 面對市場改變,啤酒企業龍頭都改變策略應對,其中就是走高端路線。早前嘉士伯中國總裁李志剛就指出,啤酒行業走高端化,漸已成為行業共識及市場趨勢。至於所謂高端,是要有創新及具品質的產品,或提升現時產品質量;另外,在包裝上也要多花功夫,讓人有高尚感覺。 雖然各大啤酒企業也深明要打高檔市場﹐但知易行難,特別今天內地經濟情況讓人擔憂,人們的消費意欲大減,盡量減低非必需品開支,對於高價值的產品未必太熱衷,在消費下沉的氛圍中,要開拓高檔啤酒市場並不容易。 目前中國內地的啤酒市場主要由五大企業佔據,分別是華潤啤酒(0291.HK)、青島啤酒(168.HK)、百威、燕京及嘉士伯,光就這五家企業就佔去92%市場份額,其中百威市佔率約兩成,位列五強的老三。 大環境不理想,除非百威能搶佔別人的市場份額,否則業務大體也跟市場同步。現時百威亞太的延伸市盈率近19倍,龍頭的華潤啤酒為17倍,青島啤酒為14倍,似乎百威亞太的估值也並非便宜。 投資銀行對百威亞太也有所保留,摩根士丹利指百威在中國啤酒市場的銷量遜預期,故將全年的銷售預測下調2%。高盛將公司的2024至2026年銷售預測,分別下調1%至3%,雖續維持「買入」評級,卻將目標價下調8.2%至10.1港元。瑞銀亦如是,雖續維持「買入」評級,卻將目標價由13.78港元降至11.72港元,降幅近15%。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叮咚買菜摸出新模式 連續三季錄盈利

這家生鮮電商報告稱,截至9月的三個月內,連續第三個季度實現盈利,目前利潤率超越克羅格,並迫近沃爾瑪 重點: 叮咚買菜三季度收入增長27%,並連續第三個季度實現盈利 這家生鮮電商調整了業務模式,專注於更富裕的市場,尤其是其總部所在的長三角地區    陽歌 對生鮮電商叮咚(開曼)有限公司(DDL.US)來說,這是一段漫長的旅程,自2017年成立以來,公司已虧損數十億元。但在進行大量嘗試後,公司終於找到了可以持續盈利的秘訣,使其從眾多同行中脫穎而出,在中國龐大但競爭極其激烈的生鮮市場,幾乎多數公司都在虧錢。 根據周三發布的最新業績,截至9月底的三個月內,叮咚買菜連續第三個季度實現盈利,當季淨利潤1.33億元。自一季度報告盈利1,230萬元以來,公司今年一直保持盈利。二季度盈利增長至6,710萬元,這意味最新盈利環比增長了一倍。 叮咚買菜成立僅七年,卻對業務模式進行了多次調整。和很多同行一樣,叮咚買菜被中國龐大的生鮮雜貨市場吸引,最初試圖成為一家面向所有人的生鮮雜貨商,不僅在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市場,還有中小城市。 但它發現,小城市對成本的敏感程度遠高於大城市。使其在與拼多多(PDD.US)和美團(3960.HK)等對手的競爭中處於劣勢,通過將大部分生鮮業務外包給第三方,拼多多和美團大幅降低了成本結構。相比之下,叮咚買菜從倉儲到配送的大部分業務都自己處理,這提高了質量和服務水平的穩定性,但也增加了成本。 叮咚買菜發現,上海、南京等大城市的消費者願意為了更穩定的服務和產品支付溢價,而小城市的消費者則更熱衷於最低價格。因此,公司幾年前開始退出小城市,將重點放在相對富裕的長三角地區,包括其總部所在地上海。 隨著重心的轉移,它在相對富裕的地區提高了門店密度,以便更好地服務那裡的客戶。與此同時,公司嘗試將重心更多地放在高端產品上,包括自有品牌產品,它們的利潤率普遍高於蔬菜等普通生鮮和米面等主食。 此模式的成功在叮咚買菜的淨利潤率上體現得最為明顯,其淨利潤率從今年第一季度的0.2%,穩步提高到了第二季度的1.2%,最新報告期內更是達到了相對較高的2.0%。也就是說,叮咚買菜的最新利潤率,超過了美國超市巨頭克羅格(KR.US)最新季度的1.37%,但仍落後於沃爾瑪(WMT.US)的2.66%。 不過,能與全球最大的兩家超市運營商相提並論就已經很不錯了。相比之下,叮咚買菜的中國上市競爭對手中,包括實體超市運營商高鑫零售(6808.HK)和永輝超市(610933.SH),大部分都在虧損,因此淨利潤率為負。 股東樂開花 財報公布當天,投資者對叮咚買菜快速增長的利潤表示歡迎,將其股價推高了13%。由於擔心特朗普可能當選美國總統,當天大多數在美國上市的中國股票都大幅下挫,這個漲幅就更加了不起了。 此次反彈使叮咚買菜的美國存托股票(ADS)收於4.45美元,是過去20個月以來的最高水平。不過,在這裡,我們仍然應該注意到,該股較2021年23.50美元的IPO價格下跌了約80%,那時正處於市場對在美上市中國公司的情緒轉冷前夕。該股目前的遠期市盈率(P/E)為18倍,領先於克羅格的13倍,與美團的22倍相差也不大。 值得注意的是,自今年初以來,分析機構對該公司的看法迅速改善。在雅虎財經調查的9家分析機構中,有6家現在將該公司評為「買入」或「強烈買入」,多於年初的5家。更重要的是,這些分析機構已將公司今年的收入預測上調至增長9.8%,是年初預期增長4.3%的一倍多。 財報顯示,公司三季度營收較上年同期的51.4億元大漲27.2%至65.4億元。公司將強勁增長歸因於人們下單量增加,及其在長三角地區的網絡擴大。在財報電話會議上,公司指出在最新報告期內,長三角地區13個較小市場的銷售額同比增長超過50%。 公司並未對今年最後三個月的業績提供具體指引,但表示「預計四季度和今年將實現可觀的同比增長」。 叮咚買菜的支出中,有很大一部分來自其所售雜貨的成本,相對較難降低。但它對履約成本(如倉儲和配送)有了更多的控制權。隨著專注度的提高,叮咚買菜在最新季度,將履約成本降低至收入的21.4%,而去年同期為23.2%,這也是它能夠實現如此可觀的利潤率和盈利能力的主要因素。 分析機構對公司的樂觀情緒,不僅反映叮咚買菜已練就提高效率的技巧,也反映隨著經濟放緩,中國消費者成本意識日益增強。餐飲業感受到了消費者減少外出就餐帶來的壓力,這為像叮咚買菜這樣的平台帶來了優勢,它們滿足了精打細算的消費者在家就餐的需求。 叮咚買菜目前現金流穩健,其現金和短期投資儲備從去年同期的41.6億元,增加到9月底的43億元。事實上,沒有什麼能阻止叮咚買菜繼續保持最近的勢頭,因為看起來目前的商業模式讓它處於有利地位,甚至可能從消費者越來越謹慎的局面中受益。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萬科前三季度虧損179.4億元,去年同期為賺136.2億元

首三季大虧179億元 萬科堅決「不躺平」

萬科前三季大虧179億元,但情況似乎正在好轉 重點: 萬科前三季度虧損179.4億元,去年同期為賺136.2億元 「十一」假期實現認購金額102.2億元    李世達 中國房地產市場雖然收穫了久違的「銀10」,但剛出爐的三季度財報,再度提醒行業的復蘇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據中指研究院數據,去年銷售金額排名第二的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202.HK; 000002.SZ)近日公布,今年首三季度,累計實現營收為2,198.9億元(309億美元),按年大減24.5%,股東應佔虧損179.4億元,去年同期則賺136.2億元。 據稱這是萬科成立以來,首次錄得三季報虧損,也是公司有史以來最大的業績虧損。 根據公司三季報,今年第三季度公司收入771.2億元。其中,房地產開發業務結算面積為504.7 萬平方米,貢獻615.5億元,合同銷售金額年跌29.7%至538.7億元,合同銷售面積按年跌24.9%至391.3萬平方米。歸母虧損達80.9億元。 另據萬科在深交所公布,公司9月合同銷售金額174.2億元,按年大跌45.6%。 公司表示,三季度虧損主要原因是開發業務結算規模和毛利率下滑、計提減值、財務投資出現虧損,以及部分資產交易和股權處置的交易價格低於賬面值等。 今年前三季度,萬科房地產開發業務的結算面積為1,384.2萬平方米,結算收入為1,732.3億元,分別按年跌24.4%和29.1%;同期,房地產開發業務扣除稅金後的毛利率為2.7%,同比下降11.9個百分點。 銷售層面,前三季度萬科累計實現合同銷售面積1,330.8萬平方米,合同銷售金額1,812億元,同比分別下降26.8%和35.4%。 有息負債超3,200億元 市場形勢的惡化,除了經營層面的大幅虧損,也為萬科帶來龐大的資金壓力。截至2024年9月末,萬科持有資金約797.5億元,較2024年6月末淨流出126.5億元。截至9月末,公司有息負債合計3,276.1億元,其中一年以上有息負債佔比為64.4%,資金「缺口」仍然龐大。 公司表示,今年1至9月償還有息負債近700億元,已完成年內全部公開債的兌付。但萬科在2025年有16筆到期或行使權利的境內公開債,存續本金規模合計326.4億元,且僅在明年一季度,就有98.9億元的境內公開債需要兌付。償債壓力不小。 萬科指,第三季實現經營性淨現金流3.3億元。但首三季計,經營活動的現金流量淨額為負48.5億元,去年同期為正2.4億元。 為解決資金問題,萬科頻頻折價出售資產。根據三季報,今年前九個月,包括資產出售與資產證券化在內,萬科的大宗資產交易累計簽約額超過232.6億元。其中包括以約22.4億元七折出售深圳灣超級總部基地項目。 此外,萬科也採取多種舉措促進回款,保障公開債務順利兌付,包括堅持積極銷售,首三季回款率100%,同時開展存量資源盤活,即透過租賃或減價方式出售換取一些收入。2023年至今,累計盤活和置換新項目36個,合計優化及新增產能474億元。 萬科今年也進行了多次組織架構調整。10月最新一輪調整涉及華東區域、南方區域、北京區域、西南區域、華中區域本部精簡職能,只設置與項目直接相關的業務職能。 前三季度通過打通「由售改租」模式,萬科盤活內外部存量房源超8,000間,其中完成集團旗下超5,500間房源的盤活。1至9月,萬科租賃住宅業務實現營業收入26.3億元,同比增長3.7% 前三季新增融資774億元 同時,萬科融資動作頻頻。今年1至9月,公司已新增融資與再融資774億元。今年10底與11月初,公司公布分別從工商銀行深圳羅湖支行與交通銀行深圳分行貸款10億元與150億元,由旗下子公司提供資產抵押進行擔保。 自9月下旬以來,中國房地產利多政策頻出,市場吹起暖風。三季報特別提到,「十一」期間市場整體活躍度提升,公司取得良好銷售表現,實現認購金額102.2億元,日均認購較中秋假期增長113%。 自10月2日以來,內房股迎來一波追捧,萬科股價逆轉年內跌幅,今年至今錄得2.6%漲幅,不過市銷率(P/S)方面仍是低迷的0.2倍。低於華潤置地(1109.HK)的0.7倍與龍湖集團(0960.HK)的0.5倍,但高於融創中國(1918.HK)的0.1倍,並與0.2倍的保利置業(0119.HK; 600048.SH)相若。 屢屢被傳即將爆雷的萬科,透過不斷融資與拋售資產以撐待變,守住不違約的底線,並透過組織調整、降價、「由售改租」等措施精簡架構、盤活存量,為景氣回升做好準備。如今政策的暖風吹來,「不願躺平」的萬科或許已走出一條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