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併失敗李嘉誠撤投 Apollo急集資還債
Apollo出行宣布折讓9.8%配售新股,集資約2.1億港元,這是公司去年收購威馬汽車失敗後,今年第二度配股集資還債
重點:
- 籌得款項約46.2 %將用於償還債務,43.8%用於業務發展
- 公司珠寶鐘錶銷售收入遠高於汽車相關收入
李世達
近年內地新能源車產能過剩,行業進入價格戰階段,競爭力不足的末位車企紛紛面臨淘汰,去年尋求借殼上市失敗而申請破產的威馬汽車,以及今年春節過後宣布停產的高合汽車,是最受關注的兩個例子。
去年曾欲收購威馬汽車的Apollo智慧出行集團有限公司(0860.HK),近日宣布發行4.46億股認購股份,相當於擴大後股本的43.6%,每股認購價0.46港元,折讓約9.8%,集資約2.1億港元(1.9億元)。所得款項淨額估計約為1.6億港元。
以港澳資本為主的Apollo出行,前身為力世紀有限公司,最早經營珠寶鐘錶產品銷售業務,2015年開始進軍電動車市場,先後收購有「日本特斯拉」之稱的電動車整車製造商GLM,以及德國汽車解決方案提供商Ideenion Automobil AG。至2020年又收購德國小眾超跑品牌Apollo,兩年後更將力世紀易名為Apollo,力求轉型新能源造車公司,主打頂級新能源超跑。
曾吸引李嘉誠投資
相較其產品Apollo EVO,Apollo出行的投資人反而更為人關注。大股東何敬民為澳門前特首何厚鏵之子,公司前主席何敬豐則是何厚鏵侄子。宣布轉型電動車業務時,更獲得長和系創辦人李嘉誠、維港投資周凱旋、劉梓浩及寶龍地產(1238.HK)大股東許華芬等人旗下公司認購可換股債注資。
然而在去年9月威馬汽車借殼上市失敗後,李嘉誠、周凱旋等投資人紛紛要求提前贖回。公司在去年10月已向李嘉誠旗下的Able Catch Ltd償還3,510萬港元及應計利息。至於周凱旋、劉梓浩、許華芬旗下公司則同意延遲至今年贖回。
今次配股集資已是Apollo出行今年以來第二次,今年1月15日公司曾發行新股集資4,800萬港元,其中1,000萬港元用於還債,另外3,800萬港元則作為營運資金。而今次配股所得資金,大部分也都用於還債。
值得一提的是,今次參與認購者除一家投資公司外,其餘均為公司現有股東,顯示現有股東在公司面對財務困難時,願意加大投入完成今次配股。配股後股權也相對更集中,其中何敬民持股降至為21.53%,但仍為最大股東,新入股的新加坡MPW Index Supreme Investment Fund持14.99%股權成第二大股東。
不過,即使度過這次危機,公司根本的問題在於其新能源車業務的前景。主打新能源超跑的Apollo過去曾發布全新一代超跑Apollo IE,「全球限量10架」,每架售價高達230萬歐元。至於雄心勃勃的電動車項目Apollo EVO,至今仍在開發階段,2021年曾公開展示的首款四座電動跑車Apollo Evision S,暫時沒有下文。
收入仍靠珠寶鐘錶
Apollo出行也就年度業績發布盈警,預告2023年將虧損7至11億港元,而2022年綜合純利為2.7億港元。公司表示,預期虧損主要歸因於出售若干附屬公司,導致並無應付或然代價公平值收益,而上一期此收益約為2.7億港元。另外預期商譽及承兌票據減值也較上期的1億港元有所增加。
事實上,雖然公司名稱及Logo都換了,Apollo出行的收入卻仍然以珠寶鐘錶銷售為主。2023年上半年,分銷汽車與汽車相關的收入僅約360萬港元,而珠寶鐘錶銷售收入則約1億港元,公司其他收入為貸款融資,並獲利息收入約2,072萬港元。即使是表現較好的2022年同期,汽車相關收入1.7億港元,也遠低於珠寶鐘錶銷售的2.7億港元。
沒有量產能力、在中國市場缺知名度與生產資質,是實現造車夢的最大障礙。原本收購威馬汽車的計劃,正好能購補足Apollo出行無法在中國內地造車量產的短板,無奈最終失敗。威馬汽車雖仍持有Apollo 11.13%權益,但威馬已向法院申請重整,Apollo造車只能另想辦法。
其實,在收購威馬汽車失敗後,不僅威馬創辦人沈暉出走,當初懷抱造車夢的前主席何敬豐,也因身體因素去職。造車經驗豐富的總經理兼執董戚正剛也求去。而繼任主席的許敬瑛是一名律師,是餐飲流動應用程式Repeat App的共同創辦人,沒有任何造車經驗。去年底公布的董事名單內已無任何具有車企經驗的成員。
目前,還債仍是公司首要任務。截至去年6月30日,公司記息借款及可換股債券分別為8,140萬港元及1.6億港元,而公司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約為1.2億港元。今次認購事項淨籌額約1.6億港元,其中7,500萬港元將用於還債,另外7,130萬港元用於發展業務,剩下則用於營運資金。
和其他造車新勢力相比,Apollo出行仍然依靠老本行收入,很難真正被視為「車企」。去年收購威馬汽車告吹後公司股價跌破1港元,今年以來則在0.5至0.8港元徘徊,市銷率約0.33倍,吸引力非常有限。可以想見,即使在股東的支持下公司營運狀況獲得改善,但要在造車業務上有所成長,或許仍需要尋求外部合作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