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8.HK
EDA shares jump in trading debut

上周這家電商物流服務提供商的股價在首個交易日上漲84%,不過隨後回吐了部分漲幅

重點:

  • 受惠中國跨境電商對物流服務的強勁需求,EDA去年營收增長71%
  • 公司的“預售庫存模式”或能為其帶來優勢,因競爭對手Temu和Shein使用的直郵模式在美國受壓

陽歌

最近,Temu和Shein可能是萬眾矚目的焦點,因它們以極低的價格銷售流行服飾和其他電商小物件,這些東西直接從中國的工廠郵寄給西方消費者。但新上市的EDA集團控股有限公司(2505.HK)為跨境電商提供了另一種選擇,這個選擇頗具吸引力,尤其是在Temu和Shein受到美國政客抨擊的情況下。

上周,EDA的股票在香港上市,以每股2.28港元的出售9,760萬股,籌集資金2.23億港元,並在首日上漲逾80%。自首日上漲以來,該股已有所回落,但上週五收盤價3.44港元,仍比發行價高出51%。

EDA運營著一系列基於雲的服務,為面向美國、歐洲和澳大利亞銷售產品的跨境中國電商提供物流服務。從中國境內的頭程國際貨運服務,到目的地國家的尾程履約服務,覆蓋相當廣泛。

按最新股價計算,公司的市盈率(P/E)為20倍,雖然還算不錯,但也不是太令人興奮,市銷率(P/S)為1.16倍,同樣也不錯,但並不算驚人。其市銷率低於微盟集團(2013.HK)的1.65倍,但遠高於寶尊電商(BZUN.US; 9991.HK)的0.13倍,這兩家公司都是中國國內電子商務商家的服務供應商。美國巨頭Shopify(SHOP.US)和Salesforce (CRM.US)的市銷率都要高得多,分別為10倍和6.5倍。

EDA市銷率低於全球巨頭,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因其規模相對小。即便經歷了IPO後的大幅上漲,公司的市值仍相對不高,僅為15億港元。根據公司2月首次提交的招股說明書,在同類公司中並不處於領先地位,按2022年的營收計算,公司在出口電子商務供應鏈解決方案供應商中排名第七。

近年,隨著中國政府鼓勵廠家直接向海外消費者銷售商品,通過電子商務向海外銷售中國商品的生意一直在迅速增長。根據招股說明書中的第三方數據,2017年至2022年期間,此類電子商務出口的B2C市場,按商品交易總額(GMV)計算每年增長28.4%,2022年達到3.22萬億元。未來幾年,增長預計會放緩至每年13.4%,到2027年達到6萬億元。

快速增長導致對類似EDA的這種服務需求激增。2017年至2022年,B2C出口電商供應鏈解決方案市場年均增長率為28.8%,2022年達到4,020億元。EDA表示,快速增長的部分原因是疫情,因很多商店關門,人們轉向網上購物。公司還表示,預計2022年到2027年,年增長速度將放緩至9.1%左右。

預售庫存模式

2014年,EDA成立於南方新興城市深圳,在2021年被中國聯塑(2128.HK)收購前,它在大部分時間都是創始人劉勇控制的獨立公司。中國聯塑決定拆分EDA,好使更靈活開展從中國往東南亞的物流業務,包括自行籌資。

與Temu和Shein等知名公司不同之處,在於EDA採用的商業模式,公司將貨物儲存在最終銷售地所在國的倉庫中。這樣的“預售庫存模式”可以在客戶下單後迅速交貨。為了促進這模式的發展,EDA在美國與40家當地倉庫運營商合作,在加拿大則有六家,在德國、英國和澳大利亞共有七家合作單位。

相比下,Temu和Shein等公司採用的是直接從中國向買家所在國運送產品。這系統庫存積壓的風險較小,但交貨時間太長,而且退貨也不太方便。

最近,直郵模式也面臨新的風險,目前Shein和Temu在美國銷售跨境電子商務產品而無需支付進口關稅,美國正在尋求堵住這個漏洞。如果堵上了,它們的商品價格就要上升,那就失去一個重要優勢。這樣將有利於EDA和其他使用預售庫存模式的公司,因它們的所有商品都已經支付了進口關稅。

在財務方面,EDA過去兩年的增長看起來相當強勁,這在一定程度上解釋為什麼它最新的市盈率和市銷率看起來相對較低。去年,公司的營收從7.09億元躍升至12.1億元人民幣,增幅達71%,再對上一年的增長率則只有21%。

與我們寫過的許多新上市公司不得不依賴少數客戶的情況不同,EDA因客戶的高度多樣化而顯得相對有吸引力。在過去三年,公司的850家客戶中,排名前五的客戶僅佔其收入的三分之一。每年最大客戶約佔營收的12%。

過去三年,公司的毛利率一直保持在15%至16%之間,看起來倒是符合大家對物流運營商的預期,儘管EDA喜歡指出,它使用的是依賴第三方提供大部分物流的“輕資產”模式。公司的利潤相對較高,去年實現利潤6,940萬元,似乎沒有任何現金問題,過去三年每年都有正現金流。

歸根結底,市場地位和專注於幾個關鍵市場而言,公司看起來相對穩固。隨著Temu、Shein和其他使用直郵模式的公司遭受指責,該公司也可能從中受益。對投資者來說,其規模較小可能是一個缺點,不過一些人可能會認為,由於增長潛力穩健,它可能應該獲得更高的估值。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Sanhua refrigeration air conditioning infrastructure

簡訊:浙江三花獲證監會批准赴港IPO

中國證監會正式批准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002050.SZ)赴港上市申請,為這家制冷空調元器件製造商的IPO計劃掃清關鍵監管障礙。 根據證監會官周一網上的備案通知書披露,三花智控擬發行約4.77億新股。 該公司於今年1月遞交港交所上市申請,由中金公司與華泰國際擔任聯席承銷商。財務數據顯示,其去年首九個月營收同比增長8.4%至206億元,較上年同期的190億元有所增長;當期淨利潤從21.6億元增至23億元,增幅達6.5%。 三花智控已在深交所主板上市,該公司去年原計劃在瑞士二次上市,但最終由於市場環境變化而改道為香港資本市場。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北森控股去年度虧損收窄

人力資源管理雲服務(HCM SaaS)供應商北森控股有限公司(9669.HK)周二公布,預料截至3月31日止的2025財政年度,虧損將介乎約1.3億元(1,800萬美元)至約1.96億元,較2024財年的虧損約32.09億元收窄。 公司表示,虧損收窄主要由於公司可贖回可轉換優先股公允價值變動產生的虧損,及以股份為基礎的付款較2024財年減少所致。 北森控股預期,2025財年收入將介乎約9.23億至約9.66億元,按年增長約8%至13%,年度經常性收入預料介乎約8.9億至約9.27億元,按年增加約17.7%至22.5%。 公司股價周二低開0.5%報5.89港元,至中午收市報5.97港元,跌1.36%。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小南國大折讓配股 集資不足900萬元

餐飲集團上海小南國控股有限公司(3666.HK),周一晚公布配股,將以每股0.02元,配售近4.43億股,較周一收市價0.024元大幅折讓16.7%,僅集資890萬元,集資所得用作一般營運資金。 小南國表示,配售可籌集額外運營資金、增強公司的財務狀況及擴大本公司的股東基礎,從而提高股份流通性。 曾經是上海餐飲龍頭之一的小南國,近年業務每況愈下,去年收入按年大跌30%至3.14億元人民幣(下同),虧損卻較2023年擴大80%至8,506萬元 小南國周二高開25%報0.03港元,公司過去一年股價由高位下跌33%。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金利來私有化計劃未獲股東批准

服裝品牌金利來集團有限公司(0533.HK)上周五公布,大股東兼主席曾智明建議將公司私有化之計劃,在法院會議上未獲股東批准,其中,贊成及反對分別佔出席投票的股東股數55.332%及44.668%。因此,建議及計劃已告失效。 曾智明於去年12月提出私有化計劃,理由是公司估值偏低,且20年來並未在市場上集資,上市地位「無關緊要」。其出價每股1.5232港元雖較當時市價溢價約24.85%,但較截至去年6月底止股東應佔每股資產淨值(NAV)4.4741港元,折讓約65.95%。 根據年報,金利來去年收入12.2億港元(1.57億美元),同比下滑8.4%,淨利潤則下滑19.9%至9,310萬港元。截至去年底,公司銀行存款、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約10.5億港元。公司投資物業及發展中物業資產賬面總價值逾33億港元。 公司股價周一大幅低開39.6%,報0.9港元,至中午收市報1.05港元,跌29.53%。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