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5.HK
AsiaInfo slips into the red

這家電信軟件開發商表示,今年上半年營收下降約10%,自2018年香港上市以來首現虧損

重點:

  • 亞信科技表示,預計2024年上半年營收下滑7%至13%,期內虧損7,000萬元至1.2億元
  • 公司是中國經濟放緩,以及三大運營商減少5G支出的受害者

陽歌

我們寫了很多關於消費者日益謹慎,導致很多零售商收入萎縮並出現虧損的文章。現在,可以說電信服務面臨的光景也是如此,上周五中國歷史最悠久的民營電信軟件提供商之一的亞信科技控股有限公司(1675.HK)發布盈利預警,就可見一斑。

預警公告顯示,公司近期業務惡化的趨勢延續到今年上半年,這是公司自2018年在港上市以來首現虧損。亞信科技於2000年在美國首次公開募股(IPO),是中國電信行業的先驅,在2014年私有化前,作為紐約上市公司的14年里總體上是盈利。

因此,2024年上半年陷入虧損,對這家借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而迅速崛起,並從沒虧損的老牌電信企業來說,是一個不光彩的里程碑。這不令人意外,隨著三大主要客戶開始控制支出,亞信科技的業務從去年開始惡​​化。

根據收盤後發布的盈利預警,亞信科技預計今年上半年淨虧損7,000萬元至1.2億元之間,扭轉去年同期2.12億元的盈利局面。公司表示,期內營收同比下降約10%,從上年同期的32.8億元降至28.5億元至30.5億元間。

亞信科技將其歸咎於來自三大電信公司業務的不確定性,並指出,隨著中國經濟在30年的高速增長後放緩,三大電信運營商都加大了自主研發力度,以圖節省資金。公司還表示客戶也紛紛推遲訂單,加劇亞信科技的營收壓力。

雖然陷入虧損是第一次,但公司營收萎縮可以追溯到去年下半年。亞信科技2023年上半年營收增長5.6%,達到32.8億元。但用公司數據進行計算會發現,下半年公司陷入萎縮,營收下滑0.4%至46.1億元。

儘管營收開始萎縮,但公司去年全年仍設法保持盈利。但就連這個指標也開始從上半年增長12%,下降至下半年萎縮50%。因此,最新虧損和營收萎縮加速,只是延續了早前的趨勢。

亞信科技股價在週一早盤大跌20%,這是公告發佈後的第一個交易日。該股今年下跌了約50%,自2018年IPO以來已縮水逾半。目前,其市盈率(P/E)為8倍,與在香港上市的國內同行中興通訊(0763.HK; 000063.SZ)持平,但落後於全球網絡設備和軟件巨頭思科(CSCO.US)的16倍。

不景氣的電信軟件市場

雖然亞信科技的處境看起來不容樂觀,但我們應指出,全球電信軟件市場的情況看上去更糟。大多數類似的中型電信軟件開發商目前都在虧損,意味著亞信科技是最後幾家的堅守者,最近它才陷入了虧損。

從全球看,傳統電信硬件製造商和軟件開發商的衰落已經持續多年,因它們的主要客戶,即大型電信公司隨著新一代小型企業級網絡的興起而停滯不前。中國在一定程度上抵擋住了該趨勢,三大國有電信公司繼續在政府的指令下投入巨資,建設先進的5G網絡。

實際上,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均報告​​今年一季度營收繼續增長,不過三家公司的營收增幅都不超過5%。它們均報告一季度在網絡上的支出同比略有增長,不過似乎正在減少從亞信科技等更小、更通用的公司採購,轉而專注於更新、更專業的產品。

亞信科技正試圖通過專注於這些更新的業務來提振自己,公司將這些業務分為三類:數智運營、垂直行業數字化和網絡支撐系統。去年,來自這三個領域的收入增長12.7%,遠高於2%的總收入增幅,約佔全年收入的37%。相比之下,公司較老的核心業務支撐系統(BSS)軟件的收入去年開始萎縮,全年下降0.9%,至48.8億元。

在去年的年報中,亞信科技稱外部經濟形勢「嚴峻複雜」,並指出很多通信公司正在努力降低開支,加大產品自主研發力度。

這些信號可能表明,三大電信公司在過去幾年,按照政府的命令大力建設5G網絡後,正在放緩支出。幾年前5G網絡開始推出時,北京方面將建設5G網絡列為重中之重,導致電信公司投入巨資,儘管很多觀察人士表示,這種超高速服務對普通消費者來說並沒有必要。

這些運營商現在都運營著全國性的5G網絡,儘管很多網絡可能未得到充分利用。與此同時,隨著不確定性增加,中國消費者正在控制支出。最新的政府數據顯示,6月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僅增長2%,創下自2022年12月以來的最低增速。雖然化妝品和汽車等非必需品類別受到的打擊最大,但很多消費者可能也在下調手機資費套餐,以便每月能省點錢。

最重要的是,今年剩餘時間,亞信科技的收入萎縮和虧損可能會進一步加劇,並且可能還會持續到明年。表現更好的新業務可能會抵消部分損失,但由於它們在公司整體收入中所佔比例相對較小,因此作用有限。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小牛電動次季銷量按年增長36.6%

電動兩輪車品牌小牛電動科技有限公司(NIU.US)上周五公布,第二季共銷售電動出行產品350,090台,較去年同期的25.62萬台增長36.6%。 其中中國市場銷售318,719台,佔總量約91%,較去年同期207,552台增長53%;國際市場方面,小牛電動第二季銷售31,371台,較去年同期下降約35%。銷售數據涵蓋電動摩托車、電動輕便摩托車、電動自行車、滑板車和電動自行車。 公司表示,於「618年中購物節」期間,小牛多款高端車型在天貓、京東與抖音平台均登上銷售排行榜,有效鞏固其於中國高端智能兩輪市場的領導地位。 小牛電動股價周一一度升逾5%,收市報3.42美元,升1.79%。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

簡訊:綠城半年銷售跌11% 前董事長港機場被帶走

內房開發商綠城中國控股有限公司(3900.HK)周一公布上半度銷售數據,今年首六個月,集團合同銷售金額803億元人民幣(下同),涉及的面積為229萬平方米,歸屬於綠城的權益金額為539億元,較去年同期的608億元下跌11.3%。 6月份綠城自投項目的銷售金額為142億元,同比下跌18.4%,但每平方米均價則上升6.8%至34,746元。 另外,多家內地媒體早前報道,綠城中國前執行董士及董事長張亞東,5月底時在香港機場準備飛往加拿大時,於登機口被帶走,但具體因何事則未有披露。張亞東曾任大連副市長,2016年調往央企中交集團,至2018年被派往報掌綠城。至今年三月,綠城突公佈張亞東呈辭。 綠城周二平開市報9.77港元,公司在過去一年的高位下跌27%。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行業簡訊:泰國對中國遊客吸引力下降

財新報道,據航班管家的數據估計,今年七八月旅遊旺季,中國航司計劃執行中泰航線班次達12,800架,同比下跌22.6%,更較疫情前水平低40%。今年前五個月,中國赴泰旅遊人次降至195萬,同比減少33%。 財新指出,多重因素令中國遊客望而卻步,包括演員王星赴泰時被綁往緬甸詐騙園區。其他擔憂還包括地震,以及泰銖對人民幣升值,導致赴泰旅遊成本上漲。 當中國遊客對泰國興趣減退之際,他們正湧向日韓等亞洲地區。中國航司計劃,於七八月執行中日航線的航班達25,300架次,同比增長35.3%;中韓航線計劃執行20,500架次,同比增長13.4%。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富衛首掛午收僅升1%

保險公司富衛集團有限公司(1828.HK)周一在港首日掛牌平開報38港元,之後股價窄幅上落,中午收市報38.4港元,升1%。 公司發售9,134.2萬股,每股售價38元,錄得超額認購36倍,國際配售超額1.3倍,集資淨額29.53億港元。 富衛業績表現並不理想,2022年至2023年,保險收入分別為24.08億美元、27.56億美元,虧損3.2億美元及7.33億美元。去年收入微跌1.2%至27.24億美元,但扭虧為盈賺2,400萬美元。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