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5.HK
AsiaInfo slips into the red

這家電信軟件開發商表示,今年上半年營收下降約10%,自2018年香港上市以來首現虧損

重點:

  • 亞信科技表示,預計2024年上半年營收下滑7%至13%,期內虧損7,000萬元至1.2億元
  • 公司是中國經濟放緩,以及三大運營商減少5G支出的受害者

陽歌

我們寫了很多關於消費者日益謹慎,導致很多零售商收入萎縮並出現虧損的文章。現在,可以說電信服務面臨的光景也是如此,上周五中國歷史最悠久的民營電信軟件提供商之一的亞信科技控股有限公司(1675.HK)發布盈利預警,就可見一斑。

預警公告顯示,公司近期業務惡化的趨勢延續到今年上半年,這是公司自2018年在港上市以來首現虧損。亞信科技於2000年在美國首次公開募股(IPO),是中國電信行業的先驅,在2014年私有化前,作為紐約上市公司的14年里總體上是盈利。

因此,2024年上半年陷入虧損,對這家借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而迅速崛起,並從沒虧損的老牌電信企業來說,是一個不光彩的里程碑。這不令人意外,隨著三大主要客戶開始控制支出,亞信科技的業務從去年開始惡​​化。

根據收盤後發布的盈利預警,亞信科技預計今年上半年淨虧損7,000萬元至1.2億元之間,扭轉去年同期2.12億元的盈利局面。公司表示,期內營收同比下降約10%,從上年同期的32.8億元降至28.5億元至30.5億元間。

亞信科技將其歸咎於來自三大電信公司業務的不確定性,並指出,隨著中國經濟在30年的高速增長後放緩,三大電信運營商都加大了自主研發力度,以圖節省資金。公司還表示客戶也紛紛推遲訂單,加劇亞信科技的營收壓力。

雖然陷入虧損是第一次,但公司營收萎縮可以追溯到去年下半年。亞信科技2023年上半年營收增長5.6%,達到32.8億元。但用公司數據進行計算會發現,下半年公司陷入萎縮,營收下滑0.4%至46.1億元。

儘管營收開始萎縮,但公司去年全年仍設法保持盈利。但就連這個指標也開始從上半年增長12%,下降至下半年萎縮50%。因此,最新虧損和營收萎縮加速,只是延續了早前的趨勢。

亞信科技股價在週一早盤大跌20%,這是公告發佈後的第一個交易日。該股今年下跌了約50%,自2018年IPO以來已縮水逾半。目前,其市盈率(P/E)為8倍,與在香港上市的國內同行中興通訊(0763.HK; 000063.SZ)持平,但落後於全球網絡設備和軟件巨頭思科(CSCO.US)的16倍。

不景氣的電信軟件市場

雖然亞信科技的處境看起來不容樂觀,但我們應指出,全球電信軟件市場的情況看上去更糟。大多數類似的中型電信軟件開發商目前都在虧損,意味著亞信科技是最後幾家的堅守者,最近它才陷入了虧損。

從全球看,傳統電信硬件製造商和軟件開發商的衰落已經持續多年,因它們的主要客戶,即大型電信公司隨著新一代小型企業級網絡的興起而停滯不前。中國在一定程度上抵擋住了該趨勢,三大國有電信公司繼續在政府的指令下投入巨資,建設先進的5G網絡。

實際上,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均報告​​今年一季度營收繼續增長,不過三家公司的營收增幅都不超過5%。它們均報告一季度在網絡上的支出同比略有增長,不過似乎正在減少從亞信科技等更小、更通用的公司採購,轉而專注於更新、更專業的產品。

亞信科技正試圖通過專注於這些更新的業務來提振自己,公司將這些業務分為三類:數智運營、垂直行業數字化和網絡支撐系統。去年,來自這三個領域的收入增長12.7%,遠高於2%的總收入增幅,約佔全年收入的37%。相比之下,公司較老的核心業務支撐系統(BSS)軟件的收入去年開始萎縮,全年下降0.9%,至48.8億元。

在去年的年報中,亞信科技稱外部經濟形勢「嚴峻複雜」,並指出很多通信公司正在努力降低開支,加大產品自主研發力度。

這些信號可能表明,三大電信公司在過去幾年,按照政府的命令大力建設5G網絡後,正在放緩支出。幾年前5G網絡開始推出時,北京方面將建設5G網絡列為重中之重,導致電信公司投入巨資,儘管很多觀察人士表示,這種超高速服務對普通消費者來說並沒有必要。

這些運營商現在都運營著全國性的5G網絡,儘管很多網絡可能未得到充分利用。與此同時,隨著不確定性增加,中國消費者正在控制支出。最新的政府數據顯示,6月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僅增長2%,創下自2022年12月以來的最低增速。雖然化妝品和汽車等非必需品類別受到的打擊最大,但很多消費者可能也在下調手機資費套餐,以便每月能省點錢。

最重要的是,今年剩餘時間,亞信科技的收入萎縮和虧損可能會進一步加劇,並且可能還會持續到明年。表現更好的新業務可能會抵消部分損失,但由於它們在公司整體收入中所佔比例相對較小,因此作用有限。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阿里伙螞蚊斥72億元 購銅鑼灣壹號13層樓面

電商巨頭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BABA.US; 9988.HK)及旗下的螞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宣布,以72億港元收購香港銅鑼灣壹號中心13層樓面,涉及面積30萬方呎。公司在周五的公告中表示,交易創下香港自2021年以來,最大宗商廈成交金額紀錄。 阿里巴巴與螞蟻集團表示,此次從文華東方國際集團購入的甲級商廈,將用作兩家企業的香港總部。據媒體報道,壹號中心共有24層樓面,是次收購屬大廈的高層。 阿里巴巴港股周一上升近5%,該股年內累計漲幅已接近倍翻。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滴普科技招股集資最多7.1億港元

中國企業級大模型人工智能應用提供商滴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Deepexi Technology Co. Ltd.(1384.HK)周一起在港交所主板招股,計劃發行2,663.2萬股,每股招股價26.66港元,集資最多7.1億港元,預計10月28日掛牌買賣。 公司表示,所得款項將用於未來5年提升研發能力;擴大在中國的銷售網絡及客戶群,從而加強商業化能力;海外業務擴張;以及用於潛在投資、併購機會,並用於營運資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滴普科技主要為企業提供人工智能解決方案,助力企業高效整合企業數據、決策運營及生產製造等,主要向中國消費零售、製造、醫療及交通等領域的客戶銷售解決方案。 2022年至2024年,公司收入從1.00億元增至2.43億元,三年複合增長率達55.5%。2025年上半年收入達1.32億元,同比增長118.4%,同期虧損收窄至3.1億元,去年同期為虧損6.2億元。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Xinte builds solar farms

大建電場負債沉重 新特能源發ABS減壓

這家多晶硅製造商兼綠色發電運營商,計劃以兩個風電項目,發行資產擔保證券,並將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 重點: 新特能源計劃以兩個風電場作為基礎資產,發行30億元的資產擔保證券(ABS) 這家太陽能及風電場建設商目前擁有210億元的抵押資產,大多是中國近年綠色能源建設中的發電廠   陽歌 經歷中國佔全球太陽能及風電裝機量半壁江山的狂潮後,政府似開始要分散這些項目帶來的財務負擔。換言之,投入這場建設熱潮的數百億美元資金,或將通過國有投資者與企業組成的龐大體系進行分攤。 這種將巨額支出分攤給廣泛投資者的模式,恰恰是中國獨具優勢的領域,因其國民經濟的重要領域仍屬國有,常作為政策工具參與此類投資。不過,這也使最終接盤的有關方面臨風險,此類資產的建設動機,往往兼顧政府政策與商業可行性。 這一分攤新能源建設財務負擔的最新信號,來自正經歷轉型的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1799.HK),公司近年從光伏材料製造商,蛻變為太陽能及風電場建設與運營商。此轉型在業內並非罕見,因眾多光伏設備企業轉向電站建設運營以撬動產品需求。但新特能源案例尤為典型,其光伏材料業務收入佔比已從三年前的70%,驟降至今年上半年的13%。 據上周四港交所公告披露,轉型使新特能源背負與太陽能及風電場建設相關的遞增債務,公司現擬通過發行資產擔保證券(Asset Back Securities,簡稱ABS)實現部分減負。 此類證券使企業得以將資產證券化,並通過二級市場轉讓給投資者。需警惕的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便肇始於美國按揭機構以可疑住房貸款為底層資產發行ABS,隨後全球投資者接手這些產品,最終因大規模貸款違約導致巨額損失。 公告顯示,新特能源計劃從其眾多太陽能及風電場項目中,選取兩項啓動ABS計劃。相關證券將在上交所掛牌,供所有證券市場投資者認購。儘管普通散戶與私營機構可能參與,但實際買方主力,或將為助力實現國家政策目標的國有機構。 在這案例中,目標包括大規模建設,這是國家主席習近平上個月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上宣佈的碳減排計劃的一部分。計劃要求中國在2035年前,將全經濟範圍溫室氣體淨排放量比峰值下降7%-10%,並確保未來十年﹐非化石能源消費佔能源消費總量比重達30%以上。 序幕初啓? 新特能源的計劃,屬首例通過ABS等金融工具吸引多元投資者,以支持太陽能及風電場建設的方案。在持續至今的擴張後,中國光伏裝機容量已突破1,000吉瓦,相當於全球該清潔能源裝機總量的半壁江山。 根據首期資產支持專項計劃,新特能源將發行規模不超過人民幣15億元的ABS,以兩座現役綠電站為底層資產。規模較大的新園項目,位於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正鑲白旗,是200兆瓦高壓輸電風電場,估值達13.7億元;規模較小的榮晟項目位於遼寧,裝機100兆瓦,估值約5.32億元。 新特能源稱其現存額度下,最終或可發行30億元ABS,並可在額度內發行多期產品。最新財報顯示,截至6月底,公司資產負債表上存在價值216億元的抵押資產承諾,部分雖涉製造業務,但多數是其建設運營中的太陽能及風電場。 三年前,新特能源主業尚為光伏電池核心材料多晶硅的生產。然而,去年中國產能嚴重過剩,致多晶硅價格大跌,多數生產商陷入虧損,相關營收驟降。今年上半年新特能源該業務的收入上,同比暴跌83%,從上年同期的58.7億元銳減至9.79億元。 同期,太陽能及風電場建設運營收入同比微增5%至46.5億元,佔上半年總收入73億元的64%,反觀2022年,該業務佔比僅四分之一。 市場對此次ABS計劃反應平淡,公告次日的上周五,新特能源股價下挫7.1%。投資者或擔憂此舉暴露債務壓力,亦恐公司將融資所得繼續投入太陽能及風電場建設。 當前,公司股價對應市淨率(P/B)僅0.36倍,市銷率(P/S)0.70倍。但低估值在當前多晶硅行業較普遍,全行業深陷虧損。新特能源上半年雖錄得2.56億元淨虧損,但較上年同期8.87億虧損已大幅收窄。 長遠來看,ABS計劃對新特能源等太陽能及風電場企業具有積極意義,可緩解債務壓力。但此紓困或屬短期效應,因相關企業已成為政府實施太陽能及風電場建設計劃的重要載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盈收下滑的八馬茶業 招股最高集資4.5億元

茶葉生產商八馬茶業股份有限公司(6980.HK)周一公開招股,發售900萬股H股,一成公開發售,每股發售價介乎45至50元,最高集資4.5億元,每手100股,一手入場費5,050.43港元。公司於本周四截止認購,下周二在港掛牌。 按2024年高端茶葉銷售計,八馬茶業位居全中國第一。按去年銷售收入計,公司在中國烏龍茶和紅茶市場亦排名第一。截至今年6月底止,公司共有3,585家門店,其中加盟店佔93%。 今年首6個月,公司中期收入10.63億元,同比下跌4.2%,盈利亦跌近18%至1.2億元。公司解釋是線下渠道銷售減少影響收入,以及行政費用的增加所致。期內的淨利潤率,由去年同期的13.2%跌至11.3%。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