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众安保险董事长欧亚平持有多数股权的百仕达控股,将为众安保险开拓海外业务的子公司提供约1.03亿美元的新资本

重点:

  • 百仕达控股将以约1.03亿美元收购众安保险海外业务发展部门众安国际的约1.56亿股新股
  • 该交易进行的同时,众安保险正在经历困难重重的一年,公司现金持有量正在减少

梁武仁

2013年由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旗下的蚂蚁集团,以及腾讯(0700.HK)和平安保险(2318.HK; 601318.SS)共同创办的众安在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6060.HK),在成立后一直努力淡化与这些知名创始人的关系。如今,众安保险正寻求利用另一层关系,为负责开拓海外业务的亏损子公司募集资金。

在没有什么选择的时候,尽可能地找到现金可能是明智之举。不过,众安保险没有多余的资本,这似乎是它没有参与最新交易的原因之一,而这可能无助于激发投资者的信心。

据这家线上保险商在港交所的公告显示,上周五,投资公司百仕达控股(1168.HK)将斥资约1.03亿美元(7.1亿元),收购众安国际约1.56亿新股。交易完成后,众安保险在该子公司的持股比例将从目前的47.32%下降到44.7%。百仕达控股的持股比例将从41.5%增至44.75%,成为它的最大股东。众安保险将继续拥有提名众安国际四名董事会成员当中三名成员的权利,将众安国际牢牢捏在手里。

众安保险称,这笔交易的收益将用于众安国际的运营资金。众安国际由众安保险和百仕达控股于2017年底创办,旨在拓展海外的虚拟银行和其他金融科技业务。众安保险最初持有51%股份,百仕达控股持有其余股权。它们此后又引入了两名投资者,其中包括友邦保险(1299.HK)的风险投资基金。

百仕达控股不介意在没有获得额外控制权的情况下,为众安国际注入更多资本,可能是因为它本身由众安保险的董事长欧亚平控股。欧亚平通过最终由百仕达控股控制的实体,持有众安保险约5.5%的股权。欧亚平的兄弟也是百仕达控股的执行董事,而他去年年底30岁的儿子,在百仕达和众安保险都担任非执行董事。真是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不过,这种在一个家族拥有的不同资产内交叉持股的现象在中国并不罕见。

众安保险称,欧亚平和儿子在决定购买众安国际股份的投票中投了弃权票。但是考虑到两个实体之间的密切关系,百仕达控股的其他董事可能会在压力之下投赞成票。

百仕达控股专注于房地产投资,但它正在利用与众安保险的关系向金融科技领域拓展。众安国际的第一项重大成果是众安银行,它从2020年3月开始运营,是香港的首批虚拟银行之一。该业务一直在迅速增长,到去年年底,在拥有750万人口的香港市场,积累了超过50万客户。众安国际还与台湾富邦金融控股公司(2881.TW)的子公司共同推出了数字保险公司众安人寿;与软银(9984.T)的愿景基金合作,成立了针对海外保险和互联网公司的科技服务提供商ZA Tech Global。

不断缩水的现金

虽然取得了这些里程碑式的成就,众安国际距离盈利还很遥远,去年的净亏损较2020年扩大了逾50%,至7.6亿港元(6.67亿元)左右。百仕达控股在其最新的年报中,为它投资该业务进行了辩护,称一家金融科技公司通常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来开发硬件和技术,而且需要时间才能实现盈利。

在向众安国际注入新的资金之前,去年10月,众安保险和百仕达控股一起出资1.03亿美元,换取该公司的新股。去年的交易还包括众安保险在6月之前对众安国际追加投资的选择权,尽管这从未实现。

众安保险没有对众安国际作出进一步的财务承诺,部分原因可能是其自身的现金持有量正在减少。去年,该公司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减少了一半以上,至38亿元左右,因为其运营产生了净负现金流。

但百仕达手里现金也不充裕。虽然去年该公司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略有增加,截至去年12月底,以美元计算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总额仅略高于1.91亿美元。众安保险表示,百仕达将利用内部资源,为其对众安国际的投资提供资金。如果它是动用现有资金为这笔交易融资,百仕达的流动资产将大幅减少,只能勉强覆盖其短期负债。

投资者显然不喜欢这笔交易,众安保险和百仕达的投资者都是如此。众安保险的股价在前一个交易日的盘后公告后周一下跌了2.6%,而百仕达的股价下跌了1%左右。周二,两只股票都收复了部分失地。

众安保险看来缺乏资金来投资一家有潜力的企业,或许这一事实让投资者注意到这家保险公司面临的财务拮据状况。众安保险最初的业务别出心裁,是承保淘宝(阿里巴巴的在线C2C市场)商品退换货的费用,之后它取得了长足发展。目前,它提供各类险种,并在去年首次实现了年度盈利。

它还减少了对业务对创办者的依赖,寻求更多利用自己的分销渠道,并努力摆脱对阿里巴巴和腾讯这些热门平台的仰仗。随着政府对大型科技公司变得过于强大越来越感到不安,腾讯和蚂蚁集团今年都减少了在众安保险的持股。

虽然去年众安从保险承保中获利,但金额微不足道,它继续严重依赖投资收益。由于股票和债券市场疲软,众安保险今年受到重创,上半年出现亏损。

然而,对众安保险来说,并非全是悲观和厄运。它可能会安然度过当前的金融动荡,并在市场好转时重新开始从投资中赚钱。作为中国在线保险的先驱,它处于从市场增长中获益的有利地位。它股票的往绩市盈率仍然在25倍左右,远高于其他盈利的金融科技公司,如往绩市盈率不到4倍的信也科技(US.FINV),由此可看到众安保险的潜力。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玄武云料上半年亏损增至2,700万元

智能客户关系管理服务(CRM)供应商玄武云科技控股有限公司(2392.HK)上周五公告,预计2025年上半年将录得不少于2,700万元(376万美元)的净亏损,远高于2024年同期约610万元的亏损,反映公司业绩持续承压。 公司指出,亏损扩大的主因是上半年中国电信行业加强监管,导致其CRM PaaS及部分CRM SaaS服务销量下滑。不过,玄武云亦强调正积极调整业务策略,加大高毛利率SaaS服务的投入,使整体毛利率呈上升趋势。董事会表示已加强现金流与财务控制,预计今年上半年的经营现金流将转为正数。 玄武云股价周一低开,至中午休市报1.57港元,转升1.95%。过去一个月,公司股价上升约48%。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效率提升严控成本 小菜园料中期盈利急升

餐饮运营商小菜园国际控股有限公司(0999.HK)周五表示,受惠于经营效率提升,预计2025年上半年利润将录得强劲增长。 公司预计半年度利润将介乎3.6亿元至3.8亿元间,中值较去年同期2.8亿元的利润水平增长32%。 公司声明:“净利润增长的主要因集团多措并举优化运营效率、严格管控成本费用,以及深化精细化管理,推动集团整体经营效益显著提升。” 小菜园股票周一高开,早盘上涨4.7%至9.79港元,相较去年12月上市价8.50港元上升约15%。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提升效率持续关店 呷哺呷哺预告亏损大减

火㶽餐厅呷哺呷哺餐饮管理(中国)控股有限公司(0520.HK)周日发盈利预告,预计今年上半年的收入约为19亿元,同比下跌18.9%,但亏损大幅收窄至8,000万元至1亿元,去年同期则亏损2.74亿元。 公司指出,期间持续成本优化,以数字化供应链降本增效、不断升级新型物流枢纽及标准化流程,以及优化餐厅布局结构。期内关闭低效餐厅,并聚焦高潜力区域,预计在资产减值损失较去年同期大幅下跌64.1%。 呷哺呷哺周一平开报0.78港元,年初至今公司股价下跌22%。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China’s fading box office delivers rare profit-booster for Imax China

《哪吒2》力挽狂澜 IMAX中国盈利爆升

经历去年业绩倒退后,IMAX中国今年中期迎来一份亮丽的业绩,一洗颓风 重点: 公司中期盈利劲升近9成 内容解决方案收入急升超过1.2倍   刘智恒 一部《哪吒2之魔童闹海》,顶起今年半个中国电影市场,更撑起IMAX中国控股(1970.HK)的盈利增长。公司公布截至6月底止的收入5,780.2万美元,同比上升32%,盈利出现爆发性增长至2,389.3万美元,同比激增89%。 IMAX中国2015年上市时,市场寄望甚欣,当时中国内地电影票房年年上升,投资者认为,内地观众要求日高,对IMAX模式的电影需求将持续向上。在市场热捧下,股价由上市的31港元,短期爆升至60港元水平。 想象是丰满,现实却是骨感,当电影市场票房增长未如预期,甚至回软后,IMAX中国股价从天堂掉到地狱,一度跌至去年4月的5.7港元,市值蒸发逾九成。 去年公司的盈利下跌近两成,正当市场认为IMAX中国未来业绩难有大作为时,今年中期大翻身,当中以内容解决方案收入增长甚为耀眼。所谓内容解决方案,是将影片转成IMAX格式,放在IMAX影院网络播放,影院根据票房比例与IMAX中国分成。 上半年来自此业务的收入爆升123%至2,080万美元,能有此骄人成绩,全赖《哪吒2》搭救,该片票房不光劲收154.46亿元,打破内地电影史上票房纪录,亦是IMAX类影片的票房之王,IMAX中国自然大大受惠。 公司另一项主业,是为客户提供技术产品及服务,虽受惠于票房上扬,分成增加,以及维护收入上升,但整体收入同比仅升6.3%至3,623万美元。 可以说,上半年若没有哪吒,IMAX或许啥也没有,盈利能否有增长也成疑问。所以IMAX中国公布中期业绩后股价一度上升3%,但对该公司的前景也别太乐观。 票房未复当年勇 近年内地电影票房增速似已见顶,甚至有回落迹象,《哪吒2》票房虽是一骑绝尘,但这属十年难得一遇的电影,并不能以此为常态。 事实上,中国电影票房自2019年高峰的641亿元后,至今未能重返600亿元水平。最高一年是疫后的2023年,电影市场出现报复性反弹,票房达549亿元,较2022年升17%。然而一年后的2024年,票房收入回落至425亿元,按年下跌22.6%。 今年上半年,据中国国家电影局统计,票房为292亿元,同比增近23%,但别忘记光一部《哪吒2》就贡献了154亿票房。若没有《哪吒2》,即使有另一大片替代,按过往经验,顶多也不过50亿元,以此推算,今年上半年票房只有约190亿元,低于去年上半年的238.95亿元。 在整个电影市场增长乏力下,IMAX模式电影势难独善其身,IMAX中国的业务必然受到影响。 消费下沉不利高昂票价 IMAX模式的电影,因技术需求较高兼要相关设备配合,票价必然较2D电影高。一般而言,IMAX电影每张票价比2D电影高出20至70元。在一线城市,IMAX电影每张票平均60元,高出普通电影约8至10元,更远高于促销电影票价达四成。在三、四线城市,IMAX电影可以高出百元或以上。 票价差异性之大,对于观众来说,就要有所取舍及考量,毕竟现时社会经济环境疲弱,消费下沉,对看电影就没那么讲究。在经济前景仍然不明朗下,IMAX中国未来业绩自然蒙上一层阴霾。 需求全看片种 IMAX中国的前景也视乎电影的片种。要知道IMAX电影的卖点是其高解像度与立体水平;一般来说,科幻奇异或动作火爆场面,又或是动画片,以IMAX模式播放较能满足观众的观感要求。相反,文艺、爱情或喜剧等,观众并不需要观能刺激,IMAX电影武之地不大。 因此,若哪一年,市场流行科幻、动作或动画片,那IMAX电影就大派用场,IMAX中国的收入很容易水涨船高。但电影的潮流是变幻莫测,IMAX中国的前景就较难掌握在自己手里。以今年为例,IMAX中国在大中华区上映的IMAX电影,来自好莱坞的只有十部,远低于去年同期的16部,只不过凭一部《哪吒2》力挽狂澜。 人们十分钟爱哪吒电影中那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对于IMAX的命来说,,绝对不由自己主宰,一切系于电影市场及片种。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