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中国防疫限制措施冲击,该公司一季度录得净亏损和收入下滑,导致股价下跌

重点:

  • 由于政府的防疫限制措施削弱了经济,泛华控股集团一季度收入下滑37%,并录得净亏损
  • 该公司计划以附属公司股票的形式支付最新的季度股息,改变过去支付现金的做法

梁武仁

疫情期间,似乎是向害怕疾病的人们销售保险的完美时机。但对于保险经纪商泛华控股(FANH.US)而言,现实似乎恰好相反。最近的几波新冠疫情让中国经济备受打击,也让这家保险经纪商无助地陷入前景黯淡的境地。

上周四市场收盘后发布的最新季报显示,2022年首季,该公司净收入同比下降约37%至6.86亿元,运营利润更大跌85%至约2,100万元,加上对泛华金融(CNF.US)的投资价值减值,使该公司连续三个月处于亏损状态。

虽然缺乏回报股东的利润,泛华控股找到了一种继续支付季度股息的方式。根据与季报一同发布的公告,每股泛华控股美国存托股票(ADS)将派发0.2355股泛华金融ADS。

泛华金融的股票今年已经下跌了逾40%。但泛华控股的股东得到的股息实际上比三个月前要高。以泛华金融周二收盘价计算,0.2355股ADS的价值约0.59美元,大幅超过了2021年四季度泛华支付的0.15美元的现金股息。这个数字也代表着泛华控股基于周二最新收盘价的11%的可观回报。

然而在发布最新季报后,投资者仍然在抛售泛华控股的股票,股息派发方案发布后,股价下跌了约5.8%。

泛华控股首季度业绩表明,在中国仍然对新冠疫情惴惴不安之际,在中国销售保险是多么困难。新冠疫情让许多人因为频繁的业务中断而收入下降,在零售业尤其如此。该公司主要经纪业务的净收入该季度下降了41%,至5.88亿元,与此同时,从公司销售的保单中收取的总保费实际上增长了近10%。

这一差异的原因可能是新的第一年合约保费大幅下降,降幅显然超过了续约保费的增长。泛华控股从承保合作伙伴那里获得的前一种费用的分成要大于后者。这意味着新的投保需求并不是那么旺盛,因为近期的新冠疫情带来了种种不确定性,有些城市经常处于长达数周的部分甚至全面封锁状态。

考虑到中国经济的状态,这种疲弱的需求并不令人意外。人们普遍预计,由于北京的清零政策,今年中国的GDP增速将大幅放缓,二季度甚至可能收缩。封锁措施和其他防疫行动干扰了商业活动,导致受影响的企业陷入财务困境,许多人失业。消费不可避免地受到打击。

经营困难

所有这些对泛华控股来说都是坏消息。首先,自奥密克戎病毒株在中国出现以来,它的经营状况就开始受到影响。泛华的管理层在财报电话会议上介绍说,在首季度,它被迫取消了三分之一的培训项目和客户活动。

当然,再加上消费者勒紧裤腰带削减开支意味着产品销售的难度加大,从第一年合约的保费下降就可以看出这一点。

考虑到上海刚刚结束为期两个月的封城,估计第二季的情况也不会好到哪里去。与此同时,北京也在5月收紧了防控措施,中国首都的许多零售商现在处于半运营的状态。

“2022年二季度我们仍然面临很大的挑战,”泛华控股的首席运营官刘力冲在财报电话会上说。“新冠继续对我们销售代理商的线下活动产生不利影响。”

泛华并非唯一一家在2022年面临严峻形势的保险企业。一季度,整个行业的寿险毛保费同比下降约3%。寿险是泛华收入的主要来源。

随着保险公司提高销售变得越来越困难,削减成本对泛华来说越来越重要——在疫情期间,许多中国企业都在考虑这个做法。该公司的商业模式混合线上和线下销售、分销和服务渠道,正在尽其所能地减少运营费用,关闭或缩减表现不佳或低效的业务。 

但对泛华来说,大幅削减成本并不可行,因为它还在加大对数字化的投资。因此,该公司一季度的一般开支和行政开支高于去年同期。这样的支出可以通过提高运营效率,在未来得到回报。但从短期来看,这会拖累公司的收益,尤其是在营收下滑的情况下,这个数字却在上升。

归根到底,泛华需要在某个地方找到新业务。该公司正把目光投向富裕的投资者,将其视为从信托产品到年金计划等各种产品的目标客户。这么做有可能是对的,因为这个领域有钱赚。但问题是,竞争对手可能也在想同样的事情,包括国内和全球的财富管理公司。

泛华的股价已经从财报发布后第二天的大跌中反弹,但今年以来仍下跌了约四分之一,股价还不到2007年IPO时的一半。

尽管如此,根据其最新的年度净利润,泛华仍然拥有令人羡慕的市盈率,超过了30倍。该公司显然比慧择(HUIZ.US)和水滴(WDH.US)等其他在线保险经纪公司要好得多,这两家公司都没有盈利。如果从更大范围看真正的保险公司,行业巨头中国人寿(2628.HK; 601628.SH)目前的市盈率不足6倍,互联网保险公司众安在线(6060.HK)的市盈率为28倍,更具可比性。

泛华的估值表明,投资者对它仍有一定信心。事实上,如果它能以最小的损失度过当前的低迷,随着中国经济走出疫情,它可能会回到收入和盈利增长的道路上来。但等到这一天需要耐心,以及对许多不确定性的容忍。

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金表品牌西普尼首挂 半日大升248%

中国金表品牌西普尼(2583.HK)周二在香港首日挂牌,开市即升183.7%报84港元,之后股价续向上升,中午收市报103.1元,升248.31%。 公司发售1,060万股,每股29.6港元,为上限定价,本地发售录得2,504.9倍超额认购,国际发售获得2.9倍超额认购,集资净额2.68亿港元(3,400万美元)。 西普尼主要销售自主品牌“HIPINE”黄金表壳及表圈手表,并为国内知名珠宝品牌提供ODM及加工服务。2024财年收入4.6亿元,按年升2.5%,期内溢利4934.8万元,跌5.3%。 公司表示,所得款项主要用于进一步提升产能及扩大及优化销售网络、加强品牌建设,以及建立莆田研发中心加强研发能力。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博泰车联首挂午收升4成

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供应商博泰车联网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2889.HK)周二首日挂牌,开市即升32%报135港元,之后股价续向上,中午收报142.8港元,升40%。 公司发售1,043.69万股H股,一成公开发售,每股售价102.23港元,公开发售录得超额认购近529倍,国际配售超额2.7倍,集资净额9.19亿港元。 集资所得的30%用于扩大产品组合和解决方案,进一步加强软件、硬件和云端车联网的全方位自主能力;另外30%用于提高生产、测试及验证能力;约20%用于扩大销售和服务网络,10%用于整合行业资源的战略性收购,余下10%作一般营运资金。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华润建材华润饮料计划迁册香港

国企华润集团旗下两家香港上市公司周五宣布,计划将公司注册地从开曼群岛迁至香港。 华润建材科技控股有限公司(1313.HK)和华润饮料(控股)有限公司(2460.HK)均发公告,披露公司援引今年5月23日在香港生效的政策,將公司迁回香港。 华润饮料在公告中表示:“公司已在联交所主板上市并在香港设立主要营业地点,迁册后可减少跨国合规的复杂性,精简法律实体架构,有效减少多司法管辖区带来的成本。” 许多海外上市的中国企业常以开曼群岛为注册地,部分原因是中国对其外国所有权的限制。 华润建材开市持平,中午收报1.78港元;华润饮料开盘后涨0.36%,中午收报11.09港元。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美团Keeta进军迪拜 40天拓展第三个中东市场

外送服务巨头美团(3690.HK)周六透过官方微信宣布,其国际外卖品牌Keeta于当地时间上午11时正式在阿联酋迪拜启动营运。这是Keeta继8月进入卡塔尔、9月登陆科威特后,40天内开拓的第三个中东国家外卖市场。阿联酋亦成为美团在中东海湾地区的第四个战略落点。 公司表示,Keeta在迪拜的启动,是美团“零售+科技”战略的又一实践。迪拜同时成为美团无人机配送品牌Keeta Drone的首个海外站点。未来,Keeta将依托美团积累的高效履约能力,打造“地面+低空”双履约网络,推动即时零售服务的规模化落地。 2023年5月,美团在香港推出KeeTa国际外卖品牌,并于去年9月在沙特阿拉伯营运。根据公司中期报告,KeeTa在沙特的营运已拓展至20个城市。KeeTa所属的“新业务”板块,第二季度收入265亿元(37.14亿美元),同比增长22.8%,经营亏损19亿元,同比扩大43.1%。 美团股价周一高开,至中午休市报102.4港元,升1.79%。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