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称,这家曾经丑闻缠身的连锁咖啡集团在国内迅速开设新店的同时,正力求进入东南亚市场

重点:

  • 据媒体报道,瑞幸咖啡正在考虑进军东南亚,且已经开始在新加坡招聘门店经理
  • 这家曾爆出丑闻的连锁咖啡店在去年三季度实现盈利,营收同比增长逾65%

梁武仁

瑞幸咖啡(LKNCY.US)正在卷土重来,重新在中国咖啡市场占据一席之地。而不到三年前,一场巨大的会计丑闻差点让其倒闭收场。一切顺利的话,该公司甚至可能会以比所有人的预计都快得多的速度在纽约重新挂牌,完成其在早前名誉扫地后的逆袭。

该公司股票仍可在纽约场外的OTC市场交易,它生意火旺,在中国本土市场大举开设新店,而且似乎正在准备将其样式新颖、风格简约的咖啡店开到海外。据外国媒体本月报道,其出海第一站是东南亚,公司未对相关报道置评。但有一个迹象表明,它已经在朝这个方向行动了:该报道援引网上的招聘信息称,该公司正在新加坡招聘门店经理。

就在报道出现之际,瑞幸咖啡的最新季度财报显示,该公司不仅继续快速增长,同时还设法实现了盈利。去年三季度,其营收同比增长逾65%至39亿元,截至9月末的门店数量较上年增加38%至7,800家左右。按这个标准,该公司是中国最大的连锁咖啡集团,领先第二名的星巴克(SBUX.US),后者于9月底才开设了在中国的第6,000家门店。

最重要的是,瑞幸咖啡在7月至9月的报告期里实现了净盈利,华丽逆转了2021年三季度的亏损。利润包括一笔一次性收益,但大部分利润来自运营,让该公司得以录得正向现金流。

去年9月底,瑞幸咖啡持有相当于7.81亿美元(53亿元)的现金、现金等价物和短期投资。而且在全部清偿一年前经过重组的债务后,截至三季度末,该公司已“无债一身轻”。在2020年初爆出大规模会计造假后,该公司的债务即被重组。

尤其令人惊讶的是,去年,在很多竞争对手都因中国严厉的疫情防控而遭遇销售额下滑的情况下,主要面向外卖咖啡人群的瑞幸咖啡,却设法实现了营收的快速增长。去年二季度,该公司被迫在不同时间短暂关闭上海、北京和其他城市的门店,但同期仍实现了营收同比增长72%,因为仍在营业的门店和新店大大抵消了损失。

成立于2017年的瑞幸咖啡,本是前途看好的星巴克挑战者,2020年承认22亿元销售额造假后沦为弃儿,现在则是“咸鱼翻身”。早前的会计丑闻引发了全球关注,导致该公司遭遇股东集体诉讼,并收到美国证券监管机构开出的巨额罚单,迫使其进行重组债务。2020年6月,IPO刚刚满一年的瑞幸咖啡被纳斯达克摘牌。

扫清障碍

在代价高昂的和解和漫长的诉讼程序之后,一个新的管理团队解决了该公司的主要法律和监管问题。这让瑞幸咖啡得以专注于扩张,使用一种新的、资本密集程度较低的模式,集中于特许经营店,而非自营店。

截至目前,瑞幸咖啡的快速扩张仅限于中国,它得益于这里日益壮大的城市职场中产年轻人,对这种饮品越来越高的接受度。然而,其竞争也很激烈,外国和本土连锁店都在争相利用中国消费者对咖啡日益增长的喜爱。库迪咖啡是其中的新来者,由前瑞幸咖啡高管于去年推出,该公司的野心非常大,计划到2025年底把门店达到1万家。

瑞幸咖啡要求顾客只能通过应用程序点餐的策略,让它可以利用技术手段来控制成本。由于门店采取简约形式,大多没有或提供很少的座位,不需要太大空间,所以租金成本也很低。但由于使用大幅折扣来吸引客户,该公司早期也蒙受损失。

随着市场白热化,该公司将目光投向海外寻找新的增长机会也是合理的。2019年,也就是丑闻发生前,瑞幸咖啡与科威特的Americana Group签署了一份初步合资协议,计划进军中东和印度市场。但在会计丑闻发生后,这一计划付诸东流。

去年,网上曾流传一家泰国咖啡店的照片,该店的标识与瑞幸咖啡相似,让人觉得该公司终于要走向海外了。但事实证明,那家店是瑞幸咖啡的山寨版。

有人可能会说,山寨版的出现,意味有人看好瑞幸这个品牌。毕竟,泰国是中国游客的热门目的地。随着中国最近取消旅行限制,中国游客似乎会报复性回归。印度尼西亚和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也是如此,这些地方深受中国游客的喜爱,往往是中国品牌跨出国门的第一站。

但最终,瑞幸咖啡还是需要吸引当地的消费者,才能在这些市场立足。这就意味着一个很大的问题,它在中国的制胜战略是否也适用于其他地方,因为那些地方的消费者,未必像中国消费者这样习惯使用科技产品,他们可能更喜欢在像星巴克这样悠闲的环境中喝咖啡,而且每个市场还有大量竞争激烈的本土特许经营店和咖啡馆。

抛开这些潜在的挑战不谈,瑞幸咖啡在国内的业务似乎回到了正轨。当然,有人可能会继续对它迅速扭亏为盈持怀疑态度,鉴于它的黑历史,这么想也是合理的。它最新的财务数字太漂亮了,看起来不真实。但话虽如此,在它试图向世人展示洗心革面的成果、重新上市之际,似乎难以相信它会再次冒险做假账。

投资者似乎决定相信该公司。瑞幸咖啡的股价在过去一年里涨了一倍多,超出了IPO价格,市盈率约为36倍,与星巴克的38倍相差不大。截至目前,瑞幸咖啡的回归与它的陨落一样具有戏剧性。如果它能继续保持这种成功,重回纳斯达克不会像曾经以为的那么遥不可及。但前提是纳斯达克的官员和美国监管机构相信,它真的已洗心革面。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行业简讯:外卖战升温引监管关注 五部门约谈京东 美团 饿了么

在外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之际,中国监管部门出手介入。5月13日晚,市场监管总局联同中央社会工作部、中央网信办、人社部及商务部,针对当前外卖行业存在的突出问题,约谈京东(JD.US; 9618.HK)、美团(3690.HK)及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旗下饿了么等平台企业。 据财新报道,五部门要求企业严格遵守《电子商务法》《反不正当竞争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强调须履行主体责任与社会责任,规范经营、保障消费者、商户与外卖骑手权益,促进平台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京东今年强势进军外卖市场,刘强东亲自领军,提出佣金不超过5%、为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等政策;美团则回应推出养老保险补贴,双方并因“骑手二选一”问题互相指责。阿里也在4月底加入战局,饿了么宣布百亿补贴计划,并联合淘宝闪购发放上亿份免费茶饮券。 监管机构自去年底多次强调平台经济要规范发展,并整治算法滥用、保护新型就业者权益。未来外卖平台竞争将不仅拼补贴与速度,更须接受更高标准的法律与社会责任检视。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较A股折让逾两成 恒瑞医药集资近百亿港元

中国药业龙头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1276.HK; 600276.SH)于周四招股,发售约2.25亿股,5.5%作公开发售,每股售价介乎41.45至44.05港元,较A股周三的收市价折让约23%至27.6%,集资近99亿港元,下周二截止认购,周五正式挂牌。 恒瑞医药专注的药物领域包括肿瘤、代谢和心血管疾病、免疫和呼吸系统疾病,以及神经科学。公司拥有110多款商业化药物,包括19款新分子实体创新药和4款其他创新药。 去年公司盈利达63.4亿元,按年增长48%。今年首季收入72.06亿元,同比增长20.1%,纯利上升36.9%至18.74亿元。 是次共有七名基石投资者,认购金额达5.3亿美元,包括新加坡政府的GIC、Invesco Advisers、UBS AM Singapore、Cordial Solar、Hillhouse、Millennium及Oaktree。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BeiGene celebrates profit milestone

泽布替尼海外市场大卖 百济神州首次实现季度盈利

第一季度,百济神州GAAP净利润为127万美元(919万元),2024年同期净亏损2.51亿美元 重点: 第一季度泽布替尼全球销售额达7.92亿美元,同比增长62%,单单在美国市场的销售额就达到5.63亿美元 百济神州启用新的英文名称BeOne Medicines Ltd.,并将注册地迁至瑞士    莫莉 作为中国最有发展前景的创新药企业,百济神州有限公司( 688235.SH ; 6160.HK ; BGNE.US)何时能为股东带来盈利回报一直备受市场关注。在最新公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中,百济神州终于展现出年度盈利的曙光,在美国通用会计准则(GAAP)下,公司首次实现季度盈利。 5月7日晚间,百济神州港股、美股、A股三地同时发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其中美股的业绩快报显示,第一季度,百济神州GAAP净利润为127万美元(919万元),2024年同期净亏损2.51亿美元。再看A股的财务数据,百济神州的营业利润也已扭亏为盈,归母净亏损0.95亿元,较去年同期的净亏损19.08亿元,同比大幅减亏。 快速扭亏为盈的背后是产品销售收入的大幅上涨,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的产品收入高达11亿美元,同比增长47%。百济神州解释,这主要得益于公司自研产品泽布替尼、替雷利珠单抗以及安进授权产品的销售增长,尤其是核心产品BTK(布鲁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泽布替尼,贡献了逾七成的收入。 自从2023年获FDA批准用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后,作为适应症最广泛的BTK抑制剂,泽布替尼成为同类最优(Best-in-class)药物,是一线和复发/难治性CLL以及所有其他已获批的B细胞恶性肿瘤新增患者的主要选择。在2023年总收入突破10亿美元后,泽布替尼的销售额仍处于快速上升期。 财报显示,第一季度泽布替尼全球销售额达7.92亿美元,同比增长62%,单单在美国市场的销售额就达到5.63亿美元,超过60%的季度环比增长来自于在CLL适应症中的扩大使用,其季度销售额首次超过由强生和艾伯维合作开发的伊布替尼,成为美国BTK抑制剂领域市场份额最大的领导者。另一方面,得益于在德国、意大利、西班牙、法国等欧洲主要市场的份额提升,泽布替尼在欧洲的销售额也同比增长73%至1.16亿美元。 另一款重点产品PD-1替雷利珠单抗销售额1.71亿美元,同比增长18%,远超过其他中国创新药企的同类产品,主要得益于海外市场的快速拓展。替雷利珠单抗目前已在全球46个市场获批,本季度在11个市场新增纳入报销范围,包括美国、欧洲和中国。 强化全球化身份 海外市场对于百济神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面对日益激烈的中美地缘政治摩擦,百济神州正加速全球化战略布局。最初,百济神州的品牌标识是充满中国元素的“百济神州”四个篆体汉字,2021年上市时改为以英文名称BeiGene为主体。2024年11月,百济神州启用新的英文名称BeOne Medicines Ltd.,在最新的季度报中,百济神州宣布将注册地迁至瑞士。 药品作为豁免商品,暂时还不受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的影响,但美国总统特朗普也曾表示美国将对药品征收关税。如今,泽布替尼和替雷利珠单抗在美国地区的药品销售均由美国本土的CDMO企业生产,仅有供应链中有部分涉及中国供应商,即使关税政策改变,对百济神州的影响也很有限。2024年7月,百济神州位于美国新泽西州霍普韦尔普林斯顿西部创新园区的全新旗舰基地正式启用,该基地建有世界一流的生物制剂生产能力和临床研发中心。 在欧美市场,百济神州凭借本土商业化团队,不仅有效提升了海外销售收入,其销售费用占产品收入的比例也从2024年一季度的57%降至41%,在产品收入高速增长的同时,销售及管理费用仅同比增加7%至8.88亿美元,显示其运营效率显著提升。 百济神州下一个寄予厚望的重磅产品是BCL2抑制剂索托克拉,该产品主攻血液肿瘤,在中国已经提交上市申请,并纳入优先评审,美国FDA也授予该产品快速通道资格,用于治疗套细胞淋巴瘤(MCL)和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患者。如今,百济神州在港股的市销率约为5.6倍,同样手握出海PD-1药物的君实生物( 688180.SH;1877.HK )在港股的市销率为6.6倍。随着百济神州开始实现盈利,经营性现金流持续改善,公司有望为股东带来更大回报。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结束三年收入萎缩 虎牙重返增长轨道

游戏直播公司虎牙信息科技有限公司(HUYA.US)周二披露,在经历竞争加剧、监管打压及合并案遭否等困境后,公司今年一季度实现收入正增长,结束逾三年的业绩收缩周期。 虎牙披露,今年一季度营收总额为15.1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5亿元微增。此前公司上一次实现同比增长,要追溯至2021年第三季度,当季营收从28.1亿元增长5.7%至29.8亿元。 公司核心直播业务收入仍延续跌势,最新季度同比下滑约10%至11.4亿元。但游戏相关服务收入大涨52%至3.7亿元,弥补了核心业务缺口。根据非公认会计准则,公司最近三个月实现净利润2,400万元,较上年同期的9,250万元有所下降。 财报发布后,虎牙美股周二涨1.9%。该股年内累计涨幅已达25%。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