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买菜亏损大减 坚守年终盈利承诺

这家生鲜电商三季度的non-GAAP净亏损减少86%,但由于专注于成本控制和利润率更高的产品,收入首次出现下滑
重点:
- 叮咚买菜三季度non-GAAP净亏损收缩86%,并重申了年底前在此基础上实现收支平衡的目标
- 凭借严格的成本控制和对高利润率产品的专注,公司的毛利率显著提高
西一羊
自从领先的生鲜电商叮咚买菜(DDL.US)在截至6月的季度财报中,首次公布非美国通用公认会计准则(non-GAAP)利润以来,市场人士一直想知道这个状态能否长期存在。但问题已经变得紧迫起来,因为它的最大竞争对手每日优鲜(MF.US)在多年来烧钱导致资金枯竭后,现在正在为生存而战。
叮咚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坚定的,上周五发布最新季度业绩后,公司管理层重申了之前做出、在年底前实现non-GAAP收支平衡的承诺。它的最新业绩包含了在这个方向上的巨大改变,因其non-GAAP净亏损减少了86%。这是一个常用的指标,通常剔除了员工股权薪酬和一些其他成本。
投资者对此感到满意,发布业绩后的三个交易日里,叮咚买菜的股价大涨了47%,其中公告发布当天大涨近20%。不过,该股的最新收盘价为4.35美元,仍然远低于去年6月23.5美元的IPO价格,与2021年底的30美元高位相比,也微不足道。
虽然这些数字似乎表明,该公司确实在逐渐实现长期盈利,但我们也应该指出的是,很大一部分改善是由削减成本推动的,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最新财报中收入首次出现下滑的结果。
我们稍后将深入探讨叮咚买菜的三季度业绩,以及它在追求长期盈利时面临的一些重大挑战。但首先,让我们先回顾一下它的发展历程,包括它的快速交付业务模式,这种模式帮助其实现了快速崛起,但是由于投资需求太大,引发了投资者越来越多的担忧。
叮咚买菜属于采用“前置仓”模式的生鲜电商公司。这种模式依赖公司在居民区附近运营成百上千的仓库网络,使生鲜杂货可以快速送到消费者家中,通常是在下单后30分钟内。
采用前置仓模式的公司称,由于对供应链和交付链的强大控制能力,它们可以提供更可靠、更快捷的服务。但这种控制是有代价的,该模式要求拥有从产品采购网络到仓储和配送车队的所有环节。
自2017年成立以来,叮咚买菜利用该模式迅速发展,收入从2019年的38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113亿元,去年又翻一番,达到200亿元。但是为实现收入增长而进行的大量投资也导致亏损激增,从2020年的32亿元亏损,去年翻了一番,达到惊人的64亿元。
盈利的脚步近了?
了解大背景之后,我们就来仔细看看该公司最新的季度业绩,数据显示,它的盈利情况已经大为改善。
在提高盈利能力的重大转变中,叮咚买菜在去年三季度采取了其所谓“效率优先”战略,其中包含对成本的适度控制。在这个战略下,它降低了履约费用、销售和营销费用两大成本。具体而言,这两项费用占营收的比例在最新季度分别下降了10个百分点和5个百分点。
成本削减有助于推动公司毛利率的显著改善,它飙升11.8个百分点,至30%左右,而去年同期的数字为18.2%。投行Jefferies的研究报告称,叮咚买菜越来越关注利润高的产品类别,包括自有品牌商品、预制餐和自行加工食品。
削减成本、专注于更高端的产品,以及由此带来的利润率的改善,帮助叮咚买菜将三季度non-GAAP口径下的亏损,从去年同期的近20亿元,大幅削减至2.85亿元。
但利润的大幅改善也是有代价的,公司的总营收首次出现下降,幅度达4%,至59亿元。在投资者电话会议上,管理层将营收下降主要归咎于去年同期的基数较高,它受到“我们给予用户的广泛补贴和优惠”的推动。
虽然公司目标是在non-GAAP口径下于年底前实现盈亏平衡,但投资者都想知道,在更受广泛认可的GAAP口径下,它要到何时才能实现盈利。在投资者电话会议上,当被问到这个问题时,公司的首席战略官俞乐只是说,“毫无疑问,叮咚买菜能够实现盈利。”
许多关注叮咚买菜的分析师认为,它将按期实现non-GAAP口径下的盈亏平衡目标。大和资本市场的一份研究报告称,它预计叮咚买菜的盈亏平衡将提前实现,“得益于有利的品类组合,毛利率有所改善”,non-GAAP口径下的净亏损率已经转为正值。Jefferies的分析师则更为谨慎,他们在一份研究报告中称,叮咚买菜non-GAAP口径下的净亏损率将在四季度达到-2.7%,之后于2023年转成正值。
大和资本市场的分析师表示,他们预计叮咚买菜的净现金将稳定在目前的水平,这应该会缓解人们对潜在流动性危机的担忧。截至9月底,该公司拥有14亿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和限制性现金,不及去年同期31亿元现金的一半。
总而言之,叮咚买菜能否实现盈利,将取决于它的各项举措能取得多大的成效,其中包括持续削减成本和增加利润率更高的产品。尽管每日优鲜也试过其中许多方法,但它最终以失败告终,公司遭遇戏剧性收场。
虽然股价最近出现了反弹,但叮咚买菜的市销率仍然很低,只有0.24倍。这远低于美团(3690.HK)的4.6倍,也低于京东支持的达达集团(DADA.US)的0.88倍。
不过,美团和达达都采用了更为轻资产的商业模式,仅运营连接线下商店和购物者的网络平台。市销率的差异表明,投资者可能更青睐后者,它对公司财务的压力远小于叮咚买菜采用的自营前置仓网络。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