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tant Retail trigger second takeout war

中国外卖大战第二回合开打,这次争夺的不只是你的午餐,而是整个即时零售市场

  

李世达

当“买菜5分钟、送货30分钟”成为现实,中国电商已不再是那个只靠比价与打折吸客的世界——从美团(3690.HK)、京东(JD.US; 9618.HK)的补贴大战,到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推出的“闪购”服务,人们发现,这不只是另一场外卖大战,而是一个新兴零售市场——即时零售(Instant Retail)的争夺战。

即时零售泛指在一小时至数小时内完成下单、配送、收货的零售模式,结合传统电商比价和商品选择的优势,以及线下零售的即时可得性,对接“急需”与“便利”的需求。

简单来说,就像是电商平台物流与外卖配送网络的结合,是一种即时配送体系的新业态。消费者可以像点一碗炸酱面一样,在网上下单买一只iPhone,半小时后送到家门口。如果买什么都能这么方便,谁还会选择等个几天?

事实上,即时零售的概念早已存在,但一直到最近几年才真正引起广泛关注。美团在2018年推出“闪购”;京东更早于2015年就推出“京东到家”;至于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则于2022年推出“淘宝小时达”。

2023年,美团开始积极推动“万物到家”战略,在生鲜、药品、日用品等品类上深耕本地零售,并以强补贴、大量接入商超便利店建立“前置仓”网络,迅速扩张即时零售规模,今年4月推出“美团闪购”品牌,正式迎战即时零售大战。

京东则以其仓储与供应链优势切入,将“京东到家”、“京东小时达”整合成“京东秒送”,在家电、3C、日用品上推即时履约服务。今年初大手笔推出补贴战,明确与美团竞争“30分钟送达”体验,更推出超时20分钟免单的杀手锏。

至于阿里巴巴,也被迫在4月底将“淘宝小时”达升级为“淘宝闪购”,整合了旗下饿了么、高鑫零售、盒马等内部资源,加入即时零售战场。

美团本地商业板块CEO王莆中指出,近几年即时零售发展如火如荼,美团每日非餐订单已突破1,800万单,“让某些公司如芒在背”。他称,“即时零售的发展大势挡不住,将把那些大而无当的仓配体系扫进历史垃圾堆”。

据中国商务部发布的报告,2023年即时零售市场规模达6,500亿元(893.5亿美元),预计2030年将突破两万亿元,年均增速高达28%,远超同期网络零售的11%。

即时零售意味着消费习惯的改变。市场调查公司尼尔森IQ报告则指出,72%的即时零售用户在35岁以下,即时消费成为“95后”的日常。这意味着这些用户更重视“时效”与“体验”,而非价格,节省时间、即时可得,开始成为消费决策的关键因素。

即时零售也意味着更深刻的物流变革。即时零售更依赖前置仓与就近商户供应,大幅提升履约效率,打破过去“中心仓—干线—末端”传统电商模式;同时,更多本地小店也将再度融入平台经济,如社区便利店、生鲜商超、各式零售店,都将受益。对平台来说,长期比拼的是仓储布局、商家整合、数据调度能力。

即时零售不只是配送速度的提升,更是整个电商模式由中心化向去中心化、本地化转型的表现,背后依赖的是高度密集的城市布局、完善的本地物流基础设施,以及用户对App购物的高度依赖。它改变了消费者的期待,也倒逼平台从“卖场逻辑”走向“需求场景逻辑”,重塑供应链与履约能力。这场从外卖延伸出的零售革命,正在重新定义中国电商的未来版图。

李世达,咏竹坊编辑。他的联络方式:shihtalee@thebambooworks.com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双登集团招股 集资最多8.5亿港元

储能电池厂商双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960.HK)周一起至周四公开招股,计划发行5855.7万股H股,每股定价14.5港元,集资最多约8.5亿港元。公司预期将于8月26日挂牌,由中金公司、华泰国际及建银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双登集团是大数据及通信领域的能源存储解决方案供应商,专注设计、研发及制造储能电池与系统,客户涵盖全球前十大通信运营商及设备商中的五家,以及中国五大通信运营商。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4年双登在全球通信及数据中心储能电池供应商中出货量排名第一,市占率达11.1%,并在全球新增装机容量中排名第十二。 财务方面,公司去年收入约45亿元(6,300万美元),按年增长5.6%,惟净利润跌8.3%至3.5亿元。双登已引入三水创投作基石投资者,投资额2.2亿元。公司计划将集资净额40%用于东南亚新建锂电池产能,35%投入研发中心建设,其余则用于海外销售拓展及营运资金。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唯品会预计第三季度或将重返营收增长轨道

折扣电商唯品会控股有限公司(VIPS.US)上周四发布财报显示,公司已连续五个季度营收下滑。为稳定投资者信心,公司宣称经营形势趋于稳定,近期有望恢复营收增长。 财报显示当季收入258亿元,较上年同期的269亿元下降4%。净利润亦从去年同期的19亿元降至15亿元,同比缩水21%。季度活跃用户数与总订单量均出现同比下降,但商品交易总额(GMV)逆势增长1.7%。 伴随经营企稳,该公司预计第三季度将重返营收增长通道。其预测第三季度收入将达207亿元至217亿元区间,相当于实现0%至5%的增长。 最新财报发布后,唯品会周四股价应声上涨5.9%,但周五回吐部分涨幅。该股年初至今累计涨幅约28%。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JD Logistics does logistics

新闻概要:京东物流发力扩展,收入与利润齐增

2025年上半年,京东物流的一体化供应链解决方案业务实现强劲增长,持续效率优化也提升了其盈利能力 余特莉 京东物流股份有限公司(2618.HK)周四报告称,得益于稳定的市场扩展势头,2025年上半年,其营收同比增长14.1%至985亿元(137亿美元)。且其一体化供应链(ISC)解决方案业务的客户规模与单客户支出均实现稳健增长。 据周四发布的半年报显示,京东物流的一体化供应链解决方案收入在六个月内达到501亿元,占总收入超过一半,同比增长19.9%。在为母公司京东集团(JD.US;9618.HK)提供服务之外,其外部ISC客户群扩大至73,713家客户,增长14.5%,持续业务多元化。来自外部ISC客户的单客户平均收入约为239,000元。 来自其他客户的收入(包括快递与货运服务)也同比增长8.7%,达484亿元。期间,京东物流进一步强化了荔枝、樱桃等生鲜产品的端到端解决方案,并在港、澳市场实现快速增长。第二季度,公司已启动招募及管理全职骑手参与京东外卖配送服务,旨在与最后一公里快运服务形成更高的协同效应与效率提升。 京东物流在上半年录得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non-IFRS)利润33亿元,同比增长7.1%,主要源于资源利用效率的改善。 CEO胡伟表示:“随着我国经济回升向好,市场需求逐渐释放,京东物流持续提升供应链服务能力,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 京东物流在二季度营收达516亿元,占京东集团总收入约15%,同比增长16.6%。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利润为26亿元,同比增长5.4%。 公司正积极拓展全球市场。6月,其在沙特推出自营B2C快递服务JoyExpress,提供最后一公里配送服务,最快可当日或次日达,并全程由内部配送团队完成履约,还包含暂存退货等增值功能。 京东物流还在上半年扩展自营仓库,覆盖美国、英国、沙特、韩国及越南等地,使其全球物流服务扩至数百个国家与地区。 作为全球拓展的一环,京东物流在波兰华沙启用了第三个仓库,并于香港开设运营中心,进一步提升一体化物流解决方案能力。 公司强调,科技仍是提升其服务效率的关键。其“货到人”自动化仓储解决方案——“智狼”已开始在仓库部署,以实现高量级订单履约及供应链大部无人化操作。 京东物流是竞争白热化的中国物流行业的头部企业,以成本效益与快速投递著称,脱胎于母公司京东集团,并于2021年独立上市。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云工场料上半年多赚最多三成

IDC解决方案服务商云工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512.HK)周五公布,预计6月止六个月净利介乎1,400万元至1,600万元,较去年同期的约1,230万元增长约14%至30%。 公司表示,盈利增长主要受惠于上市开支减少,以及持续推进的营运成本控制措施。 云工场主要提供网络数据中心(IDC)解决方案服务、边缘运算服务以及资讯通信技术(ICT)相关服务等。8月12日,公司宣布与香农芯创(300475.SZ)成立合资公司,开拓智能算力服务市场。 公司股价周五低开,至中午休市报4.22港元,升0.5%。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