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年抢先递交上市申请的陆道培医疗集团,由中国造血干细胞移植专家陆道培创立,并以其名字命名

重点:

  • 陆道培医疗集团运营的三家医保定点医院,过去近三年收入和就医病人数量稳步上扬,但仍累计亏损逾10亿元
  • 该公司即将有上海新医院开业,加上计划扩建及搬迁河北旗舰医院,将产生大量资本开支,可能影响流动性,催生上市筹资的念头

陈嘉仪

踏入2023年,在国内经营三家血液病专科医院的陆道培医疗集团,抢闸成为第一家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的公司。由于该公司由权威血液病学家和造血干细胞移植专家陆道培创立,其雄厚专业背景令市场刮目相看。

陆道培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57年起从事血液病临床和实验研究。他在异基因骨髓移植及中药治疗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作出了重大贡献。他首先证明了从中药雄黄提取的硫化砷对某些白血病具有疗效,并于1996年倡议在北京建立中国首个公用的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

陆道培医疗集团是他于2012年创立的民营医疗企业,旗舰河北燕达陆道培医院于2015年开业,其后增设北京陆道培医院亦庄院区及北京陆道培医院顺义院区,主要与大型三级公立全科医院竞争。

据1月3日上载的初步招股文件显示,截至2022年9月30日,陆道培团队共完成7,489宗造血干细胞移植,其中99.2%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71.2%为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据招股文件援引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按2021年的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例1,040宗计算,该公司于全国排名第二;而在所有血液病医疗服务提供商中,其2021年总收入为13.7亿元,排名全国第一。

陆道培医疗把主要业务分为包括住院服务和门诊服务的“一般医疗业务”,以及为第三方医院和实验室提供的“血液病特检服务业务”。于2020年至2021年间,整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例数、住院床位使用天数及门诊就诊人次三个核心经营指标,分别增加19.9%、18.5%及11.1%;2022年前9个月同比进一步增加29.3%、21.7%及42.9%,可见其营运数据正稳步上扬。

两年多亏损10亿

财务方面,该公司2021年总收入同比上升18%至13.7亿元,去年前9个月增长扩大至25.5%,录得12.41亿元收入,主要是由于医院网络扩张及运营效率提升,以及北京两家医院相继获纳入国家医保名单。然而同期亏损净额却持续扩大,由2020年的1.22亿元,扩大235%至2021年的4.08亿元,去年前9个月则增加52%至5.12亿元。在不足三年内累计亏损逾10亿元,集团归因于向投资者发行的金融工具账面值亏蚀影响。

根据初步招股文件,该集团上述期间向投资者发行金融工具产生的账面亏损高达9.1亿元;但撇除此账面亏损,公司除了2020年获利6,187万元,2021全年和2022年前9个月,仍分别录得1亿元和402万元营业亏损。

连年亏损的真正原因,可从毛利表现找到端倪,陆道培医疗于2020年至2022年前9个月的毛利分别约为2.4亿元、1.67亿元以及1.88亿元,毛利率仅20.7%、12.2%及15.1%。按服务性质划分,血液病特检服务毛利率一直维持在50%附近,但对集团总收入贡献仅17%;反观贡献收入逾八成的一般医疗服务,毛利率却由2020年的14%锐降至2021年的4.6%,即使去年前9个月略为回升至8.1%,但仍然仅为单位数字。

过去接近三年,该集团仅旗舰河北医院登记床位使用率逾100%,毛利率维持20%以上,以2022年前9个月计,贡献总收入66.7%,但北京亦庄院区和顺义院区则于大部分时间录得毛亏损。集团解释,较新的医院需时提升利用率,虽然上述两所医院运营时间较短,但近年被认定为医保定点医院后,患者就诊人次正快速增长,但登记床位使用率相对较低,导致两间医院仍录得毛亏损。

与公立医院合作

成为国家医保定点医院犹如“双刃剑”,虽然有助业务快速增长,但医保计划涵盖的服务、药品及医疗耗材,医院须严格遵守医疗管理部门的定价指南,限制了医院的盈利能力。

然而,截至2021年,中国约有2,170万患者确诊血液系统疾病,但同期在国内约20,351家可提供血液病治疗的医院中,仅有21家为专科医院,陆道培医疗的需求肯定不缺。此外,由于大型公立医院争相抢占合作医院,为了提升资源使用率,该公司旗下北京顺义院区自2021年3月起,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科实施联合病房合作安排,至2022年9月,已进行327例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对未来收入有一定保证。

但值得留意的是,公司旗下的上海陆道培医院预计年内投入服务,将产生大量资本开支;加上2025年之前扩建及搬迁河北燕达陆道培医院,相关支出至少为15.4亿元,两者将对流动资金及盈利能力产生负面影响,这也解释了公司为何决定筹资上市。

陆道培医疗自2014年起进行三轮股权融资,估值由2014年时的2.59亿元,大升至2020年的49.5亿元。由于过去两年多未录得盈利,参考同业宏力医疗(9906.HK)的1.9倍、以及济民医疗(603222.SH)的5.2倍市销率,取其平均3.55倍,并把前三季收入引伸到全年约16.5亿元计算,最新估值为59亿元,比三年前进账约20%。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ATRenew files ESG report

万物新生加码ESG承诺 制定减排目标

公司去年二手产品销售增长,推动年收入增长26% 重点: 万物新生去年处理、销售了超3,530万件二手智能手机及其他二手商品,23年销售量为3,230万件 公司设定了雄心勃勃的减排目标,希望在2030年前将范围一和范围二排放量较2024年水平削减35%,范围三排放量削减50%    梁武仁 在ESG(环境、社会和管制)领域,万物新生(RERE.US)天生占据有利地位。作为一家专业回收公司,它通过业务增长即可减少污染——这正是ESG中的“E”。公司的年度ESG报告详细阐述其如何减少污染,以及在此过程中如何助力打造绿色环境。 公司去年处理、销售了超过3,530万件二手商品,23年销售量为3,230万件,驱动2024年的营收增长26%,达到163亿元(约23亿美元)。公司指出,为扩展其回收产品类型,2022年启动的 “多品类”战略在去年获得“强劲势头”,其多品类回收门店数量增加了一倍多。 在电子产品回收这个传统优势领域之外,多品类业务将回收范围扩展至名牌箱包、黄金乃至名酒等其他消费品回收领域,这些物品如果不进行回收的话,很可能会被当成垃圾处理。 万物新生还拓展了以旧换新服务,以配合国家通过补贴及其他激励措施鼓励以旧换新,进而提振消费的计划。截至去年底,公司在中国拥有超过1,800家线下门店,其中超过650家提供多品类回收服务。 技术无疑是公司的重要赋能因素。具体而言,它使用人工智能检测二手产品,以简化运营并确保结果更加一致。 回收对环境保护至关重要,原因有多重。以万物新生的核心回收产品——手机为例:这些设备含有大量化学物质,不当处置会使有害物释放到环境中。 丢弃旧手机同时意味着购买新机,导致稀土等资源的大量消耗,而目前的稀土资源短缺正在影响全球市场。开采此类矿物也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因为生产过程往往伴随森林砍伐和水污染。同时,制造及运输新手机会释放温室气体,这正是全球变暖与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 早在2022年,WEEE(废弃电子电气设备)论坛估计,当年将有约53亿部智能手机被弃置,相当于当时总拥有量的近三分之一。尽管没有更新的数据,但由于电子设备整体回收率较低,估计近年来弃置手机的数量还在增长中。依据另一项同样源于2022年的预测,因为不足2%的设备被回收,仅中国报废智能手机数量将在2025年达到60亿部。 废弃手机仅仅是日益增长的电子废弃物(e-waste)中的一小部分。有数据估计,电子废弃物年总量约4,000万吨,仅约12.5%被回收。其余被填埋或焚烧,均对环境造成危害。 电子废弃物 电子废弃物管理是万物新生为ESG中的“E”部分做出贡献的另一领域。公司称,去年通过环保方式处置13.7万台电子设备,使电子废弃物污染减少21.9吨,高于2023年的17.8吨。 除这些成就外,万物新生正主动致力减少自身碳足迹,这是在ESG中实现“E”目标的另一关键环节。 公司设定了雄心勃勃的目标,在2030年前将“范围一”(Scope 1)和“范围二”(Scope 2)排放强度——即单位经济产出带来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较2024年水平降低35%。万物新生目前未产生任何“范围一”排放,即温室气体核算体系(Greenhouse Gas Protocol)下由其拥有或控制的源头排放的二氧化碳。因此,实际运作中,公司着力于大幅削减通过采购电力产生的“范围二”排放。 公司还以2024年为基准,期望在2030年前将“范围三”(Scope 3)排放量减半。此类排放间接源于多种来源,例如用于配送及员工通勤的交通运输。 这些目标是公司未来大目标中的一部分——整体目标是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并在随后三十年内达成碳中和,契合国家规划。尽管实现减排或有挑战,万物新生仍专注于通过技术手段提升能源效率。虽然其在2022年至2023年成功将“范围二”排放强度从0.30降至0.28,但我们注意到去年该数字回升至0.31。未来五年维持下降轨迹需持续努力,才能达成“范围二”减排目标。 万物新生对环境承诺相当明确:仅其持续披露“范围三”排放这一点便是掷地有声。此类数据因需追踪估算多种排放源,且整合过程复杂繁琐,故鲜有公司愿意披露。两年前,SE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在其气候披露要求的原提案中纳入强制“范围三”排放披露;但遭到许多公司反对,导致SEC最终从正式规则中剔除。 万物新生亦在改进ESG中的其他领域,其风险管理委员会采取包括主动识别潜在问题在内的各种措施。 这些努力也得到了第三方的认可——标普全球企业可持续性评估(The…

简讯:上市不足两年 优必选第五次配股

机器人制造商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9880.HK)周二公布, 配售3,015.5万新股,相当扩大已发行股本的6.4%,每股配售价82港元,较周一收市价折让9.1%。 集资所得净额约24.1亿港元,将用于业务运营及发展、偿还集团相关金融机构授信业务下的款项。 优必选自2023年12月上市以来频频在市场集资,之前四次配售共集资19亿港元,连同是次配售,共集资达43亿港元。 优必选周二开市跌3.6%报87港元,股价持续向下走,中午收市跌近6%报85.15港元。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中旭未来料中期扭亏赚六亿 公司拟更名为“贪玩”

网络游戏发行商中旭未来(9890.HK)周一公布,预期今年上半年录得净利润介乎6亿元(8,400万美元)至7亿元,较去年同期亏损约3.85亿元,实现大幅扭亏为盈。 公司表示,业绩反转主要受益于金融资产的公平值收益增加,旗下游戏产品组合逐步进入成熟期,品牌效应显著提升,有效降低了获客成本,加上人工智能技术在素材生成及投放模型优化方面发挥作用,进一步压缩了营销费用率,带动游戏业务利润提升。 同时,公司董事会建议将英文名称由“ZX Inc.”更改为“Tanwan Inc.”,中文名称由“中旭未来”更名为“贪玩”,以更准确体现核心品牌“贪玩游戏”于市场的认知度与价值。董事会相信,此举将进一步巩固品牌形象,符合公司及股东整体利益。 公司股价周二高开15%,其后升幅收窄,至中午休市报15.26港元,升4.52%。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美图料上半年盈利增达七成

美图公司(1357.HK)周一称,受核心影像、视频和设计产品业务快速增长推动,预计2025年上半年经调整利润同比涨幅65%至72%。该利润指标剔除了特定非现金及非经营性项目影响。 美图表示:“该业务具高毛利率,且在整体收入的占比持续扩大,带动本集团整体毛利和毛利率同比增长。同时,得益于本期间综合运营费用增幅低于毛利增幅,令经营杠杆效应上升,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 美图股价周二低开,但随后扭转颓势,早盘上涨0.54%至11.24港元。该公司股价今年以来已上涨近三倍。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