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自动驾驶飞行器制造商宣布从印尼获得重要的新预购订单,并打算在泰国组建合资企业

重点:

  • 亿航宣布了一笔重大的新交易,将向印尼买家出售100架自动驾驶飞行器,使今年的订单数量翻倍
  • 该公司正在削减开支,因为其现金储备已从去年同期的4.8亿元降至3月底的2.37亿元

阳歌

亿航智能(EH.US)最新财报来看,凭借今年前两季度斩获自动驾驶迷你直升机的大量新订单,这家公司似乎终于要振翅高飞了。老实说,这份报告确实令人印象深刻,因为它似乎表明,多年的耕耘终于换来了回报。

我们略有怀疑的主要原因是,最新报告中讨论的多数交易和其他重大进展实际上都是上一份财报中出现过的,也就是说并不是全新的消息。但交易就是交易,考虑到可能没有太多人密切关注这家公司,当你收到大量新订单时,当然值得反复告诉大家。

或许正是在这种情绪的推动下,亿航的股价在业绩公布后的两个交易日上涨了7%。这为公司带来了不错的提振,其股价今年迄今已经下跌了43%,较2019年末IPO时的价格低了约四分之一。但关注在美上市的中概股的人都知道,25%的跌幅如今不算什么,因为许多中概股的跌幅要大得多。

在估值方面,亿航的市净率相当高,达到9.5倍,远高于德国同行Lilium(LILM.US)的2.6倍和图森未来(TSP.US)的1.5倍。图森未来是一家开发卡车自动驾驶技术的中国公司。

亿航比中概股同行表现更好,可能是因为它处在一个争议较小的领域:生产尖端硬件。该领域通常会受到北京的支持。相比之下,许多受到更大打击的公司生产的是大众消费的数字内容,在过去一年成为政府多次整治行动的目标。从监管角度讲,亿航主要对应的是航空监管部门,也就是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后者似乎支持该公司把自动驾驶飞行器推向市场的努力。我们稍后会作详细介绍。

亿航的总体情况是,它的飞行器似乎不仅在中国快速获得吸引力,在亚洲其他一些市场也是如此。去年年底之前,亿航在海外的销售屈指可数,这些买家在初步试用之后目前都在大批订购。由于其新颖性和适宜在旅游景区使用的特性,该公司的产品毫无疑问拥有潜在的受众。

接下来,我们将更深入地研究该公司的最新财报,以及在上一份季报中没有提到的两笔交易。其中较大的一笔是印尼的 Prestige Aviation在4月份预订了100架亿航的216系列飞行器,此前,该公司购买了一架飞行器,在巴厘岛的度假胜地和雅加达进行了试用。另一笔交易是,亿航上个月与泰国大型企业集团Charoen Pokphand Group建立了伙伴关系。它们打算成立一家合资企业,在泰国销售亿航的产品。众所周知,泰国以庞大的旅游业和风景秀丽的海滩而闻名。

订单源源不断

印尼的采购使得亿航的订单数量增加了一倍左右,今年的订单总数达到210架。今年1月,该公司签下向日本AirX Inc.出售50架216系列飞行器的预售订单,后者经营直升机观光旅游和私人直升机服务。该公司指出,AirX可能计划为2025年大阪世博会提供“空中出租车”服务。今年3月,亿航再次签署了类似的预售订单,向马来西亚Aerotree Flight Services出售50架216系列飞行器,以及10架长航程的VT-30系列。

同样重要的是,该公司还重申了之前的一项声明,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在2月发布EH216-S型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的专用条件。这样的认证不仅标志着亿航在中国本土市场的一大进步,也将为其他国家的民航当局和潜在客户带来信心。

所有这些看起来对亿航的未来发展都相当积极,尽管该公司的最新财务数据并不是太令人兴奋。 

今年一季度,该公司216系列仅售出3架,低于去年同期的15架。因此,该公司一季度营收从去年同期的2,300万元暴跌至580万元。但现实情况是,即使是一年前的数字——虽然高得多,但与该公司实现盈利所需的销售额相比,仍然微不足道。

在这方面,亿航一季度净亏损6,880万元,与上年同期的6,250万元亏损额基本持平。该公司似乎正在控制支出,总运营费用同比下降18%至1.127亿元,环比下降40%,幅度更大。该公司采取这些措施可能是为了节省现金。它的现金持有量从上年同期的4.8亿元降至2.37亿元。

亿航的股价曾一度飙升,去年因为大手笔推销自动驾驶飞行器,它的股价从12.5美元的IPO价格飙升至66美元。但在2月,在一位卖空者对它的业务提出质疑后,该公司股价暴跌。最新的一系列公告似乎表明,该公司的产品确实有市场,但如果这些飞行器最终获得认证,200多份订单的交付可能需要数年时间。与此同时,我们有把握说,该公司将在明年进行新的融资,因为它目前的现金量似乎不足以撑到产生重大收入的时候。

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六福集团首季零售止跌回升

珠宝零售商六福集团(国际)有限公司(0590.HK)周四公布,截至6月底止三个月的第一季度整体零售值及零售收入扭转跌势至双位数增长,分别按年升13%及14%。整体同店销售亦止跌回升5% 港澳及海外市场零售值按年升9%,零售收入升8%,同店销售升3%,全部都止跌回升。其中,香港同店销售升1%,澳门跌1%,海外市场升20%。至于内地市场零售值、零售收入、同店销售,分别升14%、31%、19%。 公司称,虽然季内国际平均金价升约四成,按重量计价的黄金产品同店销售仍大幅改善至持平。定价首饰产品的同店销售本季进一步提升19%。截至6月底,集团全球有3162间店铺,上季净减少125间,主要是内地品牌店减少。公司对内地中长线业务前景审慎乐观,计划今年度在海外净增加约20间店铺。 六福集团周五股价高开0.7%,至中午休市报22港元,升3.04%。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受惠新游戏上线 创梦天地扭亏为盈

网游企业创梦天地科技控股有限公司(1119.HK)周四披露,受惠于新产品上线推动,预计2025年上半年业绩将同比扭亏为盈。 公司预计今年前六个月将实现净利润2,000万元至5,000万元,较2024年同期1.09亿元的亏损显著改善。报告期内经营活动现金流达3,000万元至6,000万元,上年同期则为3,400万元。 公告明确指出:“净利润扭亏为盈主要得益于集团自研产品和新产品的上线,带来集团利润率的提升。” 2024年公司营收同比下滑21%至15.1亿元,净亏损则从2023年的4.53亿元同比扩大至5.29亿元。 创梦天地股价周五开盘上涨9.6%至0.91港元,随后持续上涨,早盘上涨20%。周四收盘时,该股年內已下跌68%。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Klook prepares to list in US

Klook上市弃港选美 拟筹5亿美元势成集资王

据媒体报道,这家聚焦年轻消费群体的中国香港在线旅行社,正计划短期提交纽约上市申请,拟筹资最多5亿美元 重点: Klook正筹备首次公开募股(IPO),有望成为自霸王茶姬融资4.75亿美元以来,今年中资企业在美最大规模的IPO 此次上市可能使这家立足中国香港、专注年轻客群的在线旅行社估值突破30亿美元   阳歌 谁说中资企业不再谋求赴美上市? 彭博社周四报道,香港在线旅行社Klook Travel(客路旅行)正筹备申请赴美上市,募资规模或达5亿美元。若顺利成行,该交易将打破高端茶饮连锁霸王茶姬4月募资约4.75亿美元的纪录,成为今年中国企业在华尔街最大规模IPO。 公司名称源于“keep looking”的客路,虽未就融资计划置评,但其健谈的联合创始人曾透露,考虑在香港或纽约上市,且随时可推进。包括彭博最新报道在内的多方信源显示,公司拟募资3亿至5亿美元。 据彭博报道,公司正与财务顾问推进合作,可能很快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以保密方式提交上市申请。在中资企业日益弃美赴港的背景下,Klook此番赴美IPO堪称逆势之举。 Klook完全具备操盘大规模募资的资质,公司三位联合创始人中两位拥有投行履历,其投资方涵盖多家全球顶级机构。更重要的是,创始人身为千禧一代,深谙Z世代等核心客群的消费心理。 这使得Klook有望成为年轻旅行者的时尚新选择,其服务体验超越Booking(BKNG.US)、Expedia(EXPE.US)等传统巨擘及携程(TCOM.US; 9961.HK)、同程旅行(0780.HK)等国内头部平台的固有模式。 Klook此前披露的财务信息有限,仅确认2023年营收突破30亿美元,且在疫情三年困局后,借“报复性旅游”浪潮实现盈利。公司业务覆盖美国、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及欧洲、东南亚主要国家、以及印度等全球22个不同市场。 尽管尚未公布区域营收细分数据,但过往报道显示其主营亚洲旅游业务。 虽拟首次公开募股,Klook实为2014年创立的行业老兵。公司的联合创始人王志豪曾在摩根士丹利效力,后与熊小康及曾在花旗银行任职的林照围共同创立Klook。 高盛、软银、红杉中国等顶级机构共同参与投资。公司迄今完成八轮融资,募资逾10亿美元,最近一次是今年2月获得维恩资本(Vitruvian Partners)1亿美元注资。据此前报道,公司2018年疫情前估值已突破10亿美元。 30亿美元估值成色几何? 最新融资后虽未披露估值,但参照其IPO募资目标,及主要国际对手市销率普遍高于1的现实,30亿美元估值具合理性。对标业务形态相近、市销率1.8的Expedia,Klook以2023年30亿美元营收计,估值可达50亿美元以上。 我们认为,Klook深耕年轻旅行群体的差异化定位,构成独特投资价值,该群体更注重旅途体验而非具体目的地。 尽管年轻客群收入较低,但願意为情感满足型体验付费,这特质在中国市场尤为突出。作为Klook核心市场之一,本土消费者在角色扮演、限量潮玩等“谷子经济”领域投入不菲。 Klook深度布局社媒获客,针对欧美用户主攻TikTok、Instagram,中国市场发力抖音和小红书。核心策略是启用关键意见领袖(KOL),公司此前称合作逾20,000名达人,后者通过佣金及赞助旅行获益,其与TikTok的合作更支持用户直接在平台完成预订。 2023年,Klook各平台的全球月均访问量约7,000万人次中,约70%为千禧一代及Z世代。 规模方面,Klook在提及的全球在线旅行社中已居前列。按2023年营收计,约为深耕国内客群且高度依赖腾讯的同程旅行的一倍,相当于龙头携程的半壁江山。但与热衷谈论国际化却鲜少披露海外业绩的携程不同,Klook展现更强的全球多元化特征。 相较全球布局的主要竞品Expedia及Booking(两者2023年营收分别为Klook的逾3倍和6倍),公司规模仍存差距。 本质而言,Klook实为在线旅游领域充满新意的潜力股。总部位于香港赋予其开拓中国市场的独特通道,同时规避了境外消费者对中资背景的顾虑。其年轻化定位与社媒打法构成差异化优势,伴随核心客群年龄增长及消费力提升,未来增长可期。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微创机器人中期收入按年大增80%

机器人企业上海微创医疗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252.HK)周四发公告,截至今年6月底止的中期收入,较去年同期的9,924万元,上升70至80%。 收入大升原因是核心产品“图迈腔镜手术机器人”于期内销售强劲增长,上半年新签订单18台。另外“鸿鹄骨科手术机器人”在核心区域的快速覆盖与渗透,销售稳步增长。“R-ONE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获批上市后,需求亦渐上升。 由于收入快速增长,加上集团全方位降本增效提升经营效率,期内经调整净亏损按年收窄40%至1.25亿元。 公司周五开盘升1.3%报18.6港元,年初至今股价已升82%。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