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08.HK
CICC sinks over its sponsorship of S2C

今年6月思尔芯因欺诈发行遭证监会重罚,近日其保荐人中金公司也因未勤勉尽责而被立案通知,监管机构最终会否出重拳,需有待观察

重点:

  • 思尔芯被监管机构重罚5年内不获受理新股上市申请,为注册制实施后首例
  • 立案通知或令中金公司股价短线受压,而该公司上半年承销保荐收入同比已跌64.8%

罗小芹

吴清今年2月被委以中国证监会主席的重任,上任之初作风强硬,对上市公司财务做假批出罚单如雪片飞来,但却少涉及大国企和券商,打假对象似有选择性。今次证监会向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3908.HK)发出立案通知,或能一洗外界对该会执法欠公允的负面印象。

10月11日,中金公司确认收到证监会《立案告知书》,因公司涉及思尔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S2C Limited)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保荐业务未勤勉尽责(或称尽职调查),公司将积极配合证监会的相关工作,并严格按照监管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思尔芯是香港上市国微系统(2239.HK)的联营公司,专注集成电路设计领域(EDA),其发行上市申请于2021年8月获证监会受理,同年12月该会对思尔芯实施现场检查,发现公司涉嫌存在虚增收入等违法违规行为。2022年7月,思尔芯撤回发行上市申请。

半导体也没情讲

半导体领域一向是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产业,为鼓励半导体公司自主研发、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芯片产品,中国政府于2014年成立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大基金一期),规模987亿元,2019年10月加码成立大基金二期,规模增加一倍至2,042亿元,思尔芯是在2020年虚增营收和利润,显然它急于赶搭大基金二期的便车,但作为保荐人的中金公司,也将思尔芯上市看成国家级任务,或许是其在保荐失职的最大原因。

当时证监会主席是易会满,他对思尔芯涉嫌欺诈发行进行立案调查和审理,但一直未作出实际的纪律处分,直至今年初吴清走马上任,倒查10年财务数据,监管形势出现急剧变化。

上交所于今年6月11日对思尔芯施以5年内不受理其新股申请的重罚。这是新《证券法》实施以来,发行人在提交申报材料后、但未获注册前,证监会查办的首个欺诈发行案例,也是注册制下首个拟上市的企业被罚5年内不获受理上市申请的个案,之前上海晶宇环境工程的纪律处分也只是3年内不受理其上市申请。

此外,包括实际控制人、时任董事长黄学良等思尔芯的相关责任人被处以1至3年不适合担任发行人董事、监事、高级经理人员的纪律处分,黄学良本人亦被当局处于1年内不受理其控制的其他发行人的新上市申请。

据监管机构披露,思尔芯通过三种方式来虚增营利,分别为虚构销售交易、提前确认收入,以及少计期间费用。思尔芯通过上述方式,在2020年虚增营收共1,567万元,对应虚增利润1,247万元。

大券商也没情讲

证监会对中金公司发布立案通知,虽然对中金公司的承销保荐业务构成一定压力,从而短在线影响公司股价,但应不会动摇公司在承销保荐市场的一哥地位。

根据Wind引用今年前三季数据,中金公司仍然在香港新股承销业务遥遥领先,承销新股规模为204亿港元,远高于第二位美银证券的143亿港元和第三位中信证券香港的22.3亿港元。

不过,自证监会新主席吴清上台后严打新股,中金公司的券商业务亦受颇大影响,上半年收入及其他收益总额148.92亿元,同比下降20%,股东应占净利润22.28亿元,亦倒退37.4%。期内股权融资承销与保荐收入倒退64.8%至4.68亿元,拖累投资银行业务收入下跌36.6%至13.39亿元。

中金公司今年预测市盈率仅为6.08倍,较中信证券(6030.HK)7.79倍为低,主要是中信证券在具防守性的资产管理业务表现平稳,反而中金公司因为股市低迷,新股承销和保荐收入出现大幅倒退,此消彼长之下,中金公司股价相对更廉宜。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阿里携手蚂蚁斥72亿港元 购铜锣湾壹号13层楼面

电商巨头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BABA.US; 9988.HK)及旗下的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宣布,以72亿港元收购香港铜锣湾壹号中心13层楼面,涉及面积30万方呎。公司在周五的公告中表示,交易创下香港自2021年以来,最大宗商厦成交金额纪录。 阿里巴巴与蚂蚁集团表示,此次从文华东方国际集团购入的甲级商厦,将用作两家企业的香港总部。据媒体报道,壹号中心共有24层楼面,此次收购属大厦的高层。 阿里巴巴港股周一上涨近5%,该股年内累计涨幅已接近倍翻。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滴普科技招股集资最多7.1亿港元

中国企业级大模型人工智能应用提供商滴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Deepexi Technology Co. Ltd.(1384.HK)周一起在港交所主板招股,计划发行2,663.2万股,每股招股价26.66港元,集资最多7.1亿港元,预计10月28日挂牌买卖。 公司表示,所得款项将用于未来5年提升研发能力;扩大在中国的销售网络及客户群,从而加强商业化能力;海外业务扩张;以及用于潜在投资、并购机会,并用于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滴普科技主要为企业提供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助力企业高效整合企业数据、决策运营及生产制造等,主要向中国消费零售、制造、医疗及交通等领域的客户销售解决方案。 2022年至2024年,公司收入从1.00亿元增至2.43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达55.5%。2025年上半年收入达1.32亿元,同比增长118.4%,同期亏损收窄至3.1亿元,去年同期为亏损6.2亿元。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Xinte builds solar farms

大建电场负债沉重 新特能源发ABS减压

这家多晶硅制造商兼绿色发电运营商,计划以两个风电项目,发行资产支持证券,并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 重点: 新特能源计划以两个风电场作为基础资产,发行30亿元的资产支持证券(ABS) 这家太阳能及风电场建设商目前拥有210亿元的抵押资产,大多是中国近年绿色能源建设中的发电厂   阳歌 经历中国占全球太阳能及风电装机量半壁江山的狂潮后,政府似开始要分散这些项目带来的财务负担。换言之,投入这场建设热潮的数百亿美元资金,或将通过国有投资者与企业组成的庞大体系进行分摊。 这种将巨额支出分摊给广泛投资者的模式,恰恰是中国独具优势的领域,因其国民经济的重要领域仍属国有,常作为政策工具参与此类投资。不过,这也使最终接盘的相关主体面临风险,此类资产的建设动机,往往兼顾政府政策与商业可行性。 这一分摊新能源建设财务负担的最新信号,来自正经历转型的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1799.HK),公司近年从光伏材料制造商,蜕变为太阳能及风电场建设与运营商。转型在业内并非罕见,因众多光伏设备企业转向电站建设运营以撬动产品需求。但新特能源案例尤为典型,其光伏材料业务收入占比已从三年前的70%,骤降至今年上半年的13%。 据上周四港交所公告披露,转型使新特能源背负与太阳能及风电场建设相关的递增债务,公司现拟通过发行资产支持证券(Asset Back Securities,简称ABS)实现部分减负。 此类证券使企业得以将资产证券化,并通过二级市场转让给投资者。需警惕的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便肇始于美国按揭机构以可疑住房贷款为底层资产发行ABS,随后全球投资者接手这些产品,最终因大规模贷款违约导致巨额损失。 公告显示,新特能源计划从其众多太阳能及风电场项目中,选取两项启动ABS计划。相关证券将在上交所挂牌,供所有证券市场投资者认购。尽管普通散户与私营机构可能参与,但实际买方主力,或将为助力实现国家政策目标的国有机构。 在这一案例中,目标包括大规模建设,这是国家主席习近平上个月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宣布的碳减排计划的一部分。计划要求中国在2035年前,將全经济范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比峰值下降7%-10%,并确保未来十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30%以上。 序幕初启? 新特能源的计划,属首例通过ABS等金融工具吸引多元投资者,以支持太阳能及风电场建设的方案。在持续至今的扩张后,中国光伏装机容量已突破1,000吉瓦,相当于全球该清洁能源装机总量的半壁江山。 根据首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新特能源将发行规模不超过人民币15亿元的ABS,以两座现役绿电站为底层资产。规模较大的新园项目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是200兆瓦高压输电风电场,估值达13.7亿元;规模较小的荣晟项目位于辽宁,装机100兆瓦,估值约5.32亿元。 新特能源称其现存额度下,最终或可发行30亿元ABS,并可在额度内发行多期产品。最新财报显示,截至6月底,公司资产负债表上存在价值216亿元的抵押资产承诺,部分虽涉制造业务,但多数是其建设运营中的太阳能及风电场。 三年前,新特能源主业尚为光伏电池核心材料多晶硅的生产。然而,去年中国产能严重过剩,致多晶硅价格大跌,多数生产商陷入亏损,相关营收骤降。今年上半年新特能源该业务的收入同比暴跌83%,从上年同期的58.7亿元锐减至9.79亿元。 同期,太阳能及风电场建设运营收入同比微增5%至46.5亿元,占上半年总收入73亿元的64%,反观2022年,该业务占比仅四分之一。 市场对此次ABS计划反应平淡,公告次日的上周五,新特能源股价下挫7.1%。投资者或担忧此举暴露债务压力,亦恐公司将融资所得继续投入太阳能及风电场建设。 当前,公司股价对应市净率(P/B)仅0.36倍,市销率(P/S)0.70倍。但低估值在当前多晶硅行业较普遍,全行业深陷亏损。新特能源上半年虽录得2.56亿元净亏损,但较上年同期8.87亿亏损已大幅收窄。 长远来看,ABS计划对新特能源等太阳能及风电场企业具有积极意义,可缓解债务压力。但此纾困或属短期效应,因相关企业已成为政府实施太阳能及风电场建设计划的重要载体。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盈收下滑的八马茶业 招股最高集资4.5亿港元

茶叶生产商八马茶业股份有限公司(6980.HK)周一公开招股,发售900万股H股,一成公开发售,每股发售价介乎45至50港元,最高集资4.5亿港元,每手100股,一手入场费5,050.43港元。公司于本周四截止认购,下周二在港挂牌。 按2024年高端茶叶销售计,八马茶业位居全中国第一。按去年销售收入计,公司在中国乌龙茶和红茶市场亦排名第一。截至今年6月底止,公司共有3,585家门店,其中加盟店占93%。 今年首6个月,公司中期收入10.63亿元,同比下跌4.2%,盈利亦跌近18%至1.2亿元。公司解释是线下渠道销售减少影响收入,以及行政费用的增加所致。期内的净利润率,由去年同期的13.2%跌至11.3%。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