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Bamboo Works provides news on Chinese companies listed in Hong Kong and the United States, with a strong focus on mid-cap and

快讯:东南亚业务理想 极兔速递亏损缩减

最新:极兔速递环球有限公司(1519.HK)周五公布,去年非国际会计准则计算的经调整亏损为4.32亿元,同比减少71%。 利好:该公司去年收入增长21.8%至88.5亿元,主要因为来自中国、东南亚及其他新市场的营业额上升,其中在东南亚市场的包裹量达32.4亿件,以25.4%的市占率在行业排名第一。 值得关注:如果计算可转换优先股的公允价值变动,以及与股权交易相关以股份为基础的开支,该公司去年录得11.6亿元净亏损,远逊2022年的15.7亿元净利润。 深度:成立于2015年的极兔速递,一向被认为是中国快递业的搅局者,因为该公司曾在2021年以每票收费低至0.8元的“割喉价”震惊市场,令这个竞争早已白热化的行业天翻地覆。极兔上市前经过9轮融资,前期投资者包括腾讯(0700.HK)、博裕资本、高瓴资本、红杉资本及招银国际等,甚至连竞争对手顺丰(002352.SZ)也是投资者之一。该公司去年10月成功在港交所上市,集资净额为35.3亿港元。 市场反应:极兔速递周一股价下跌,中午收盘软1.1%至11.3港元,比上市价12港元下跌5.8%。 记者:欧美美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GDS seeks investors for international ops

万国数据洽引私募 为拆国际业务铺路

据报道,这家数据中心运营商正在洽谈,拟把快速扩张的国际业务的部分股份出售给高瓴和博裕等几大投资者 重点 万国数据计划通过出售快速增长的国际业务的部分股份,筹集最多6亿美元资金,其国际业务部门在马来西亚运营着多个数据中心,并计划进军印度尼西亚 这笔资金将让几个全球投资者获得万国数据国际业务的多数股份,这可能会为它国际业务的分拆铺平道路 阳歌 数据中心运营商万国数据控股有限公司(GDS.US;9698.HK)会成为下一家将国际业务从国内剥离的公司吗? 随着公司确认为了获得资金,正就出售其年轻的国际业务部分股份进行谈判,这问题开始隐现。万国数据在11月召开的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正在寻求投资者,计划在今年一季度完成筹资计划。 因此,当彭博新闻周一报道称,高瓴、博裕和鼎晖正就提供这些资金进行洽谈时,并不让人感意外。万国数据确认“已就有关其国际业务的潜在交易,与几家私募股权进行讨论”,但没有透露具体名字。 这些顶级区域私募股权投资者的兴趣,不仅体现了万国数据作为一家经营相对良好的公司的吸引力,也体现了人工智能激发一大波数据中心需求的巨大潜力。这类投资对高瓴、博裕和鼎晖这样的中国私募来说也是明智的,它们越来越多地在经济放缓的中国本土市场外寻找目标。 根据彭博新闻社的报道,投资者将带来5亿至6亿美元的资金。万国数据之前表示,将出售国际业务的少数股权,因此我们可以推测,这些私募股权将通过投资获得万国数据国际业务20%至35%的股份。 这意义重大,因为这种投资会让其国际业务的利益相关者越来越国际化,不像整个公司那样,仍然由创始人黄伟牢牢控制。根据万国数据的最新年报,新加坡数据中心运营商ST Telemedia全球数据中心,目前持有万国数据31.8%的股份,新加坡主权财富基金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持股3.6%。 因此,出售国际业务20%至35%的股份,意味着国际业务一半以上的股份,将由这两家新加坡实体加上新入局的私募持有。这很可能会为分拆国际业务铺平道路,这家公司或会设在新加坡,将实现万国数据的两个关键目标。 一方面,它可以把增长较快的国际业务,从原来的中国业务分拆出来,让国际业务能够凭借更大的潜力,获得更高的估值。同时,此举也将断绝国际业务与中国之间的联系,缓解客户对将数据托管在一家中国公司的数据中心的担忧。 投资者似乎喜欢更宏大的故事,不过他们现在总体上对万国数据并不是特别有兴趣。彭博新闻社的报道发布后,该公司在香港挂牌交易的股价周一上涨了18%,同一天在纽约挂牌的股票也上涨了22%。但即便是经历了这一轮上涨,该股今年迄今仍下跌约14%,并且过去52周下跌了一半以上。 暗淡的中国市场 估值方面,中国的数据中心运营商与全球同行之间的差异相当惊人。万国数据目前的市销率只有0.86倍,而国内同行世纪互联(VNET.US)更低,只有0.22倍。相比之下,全球领先的Equinix (EQIX.US)和Digital Realty (DLR.US) 分别为10倍和8倍,这才符合大家对高增长公司的预期。 就此来说,巨大的差距要直接归因于中国和全球数据中心市场的差异。中国数据中心市场竞争极其激烈,目前处于“修正”阶段,作为行业最大客户之一的云服务提供商,正在放弃大量没盈利的业务,​​专注于规模更大、能带来丰厚利润的用户。 相比之下,就竞争程度而言,全球的云市场更为健康。这一点体现在我们前面提到的四家公司的利润上,万国数据和世纪互联在过去三年里都在亏损,而Equinix和Digital Realty同期一直保持盈利。 那么,万国数据的国际业务究竟包括哪些,让投资者如此兴奋?公司的全球足迹都落在了东南亚,这是很多中国科技企业出海的起点。公司2021年利用ST Telemedia提供的数据中心容量,在新加坡提供服务,并于去年第三季度,在马来西亚柔佛州正式启用了首个自营设施。 它计划在去年年底前,投入另一处规模类似的设施,并已在柔佛州购买了一处土地。公司还与印尼的主权财富基金INA签署合资协议,在该国建立数据中心。 随着马来西亚业务的发展,公司去年海外业务的资本支出预计在40亿元,超过其为中国业务规划的35亿元。公司尚未公布2024年的国际资本支出计划,不过我们预计数字可能会与去年的40亿元持平或更高。因此它需要从新投资者那里筹集现金,而后者似乎很乐意向万国数据的这部分业务注入资金。 公司去年12月宣布,已从多家马来西亚大银行处获得12.7亿林吉特的绿色融资信用,可见金融界似乎对帮助万国数据,为其出海提供资金兴趣浓厚。如果万国数据决定分拆国际业务并让其单独上市,那么新投资者及股票买家数量可能会扩大。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Will China shedding strategies work?

舍弃中国战略的困境

全球投资巨头在亚洲建立独立业务时面临着高风险的平衡行为   杨方曦 随着几家全球性中国公司的总部迁出中国,高瓴投资和GGV等领先的私募股权和风险投资公司,纷纷扩大其亚洲业务。它们进行这一战略转移的目的,似乎是为了降低北京与华盛顿之间日益紧张的地缘政治局势所带来的风险。 但这也引发了一个关键问题:由于这些公司在中国仍有大量资产和投资,这种“舍弃中国战略”能否充分应对它们所面临的复杂挑战,亦或会导致意想不到的后果? 过去一年,受政府政策指令和国内经济增长放缓的影响,在美国备受瞩目的中国公司,纷纷向中国以外的地区扩张,并积极重塑品牌,以摆脱与中国的联系。这些公司在传统上由美国公司主导的领域展开竞争,并吸引了媒体的关注和监管机构的审查。为了更好地与全球市场接轨,减少与中国的联系,这些公司在试图解决国家安全问题的同时,也重新定义自己的注册地,提高自己的声誉。 网上零售商拼多多(PDD.US)旗下成功的跨境电子商务公司Temu,已经删除了母公司的字样,现在自称成立于波士顿。其竞争对手Shein已将总部迁至新加坡,并收购了Forever 21等公司的股份,并期待在美国首次公开募股。TikTok在得克萨斯州的项目(Project Texas)等计划中投入巨资,在美国建设基础设施,以确保其数据存储和管理独立于北京的母公司字节跳动。 现在,与中国有着深厚渊源的大型基金,也开始寻找其中国业务以外的机会。多年来,这些基金在帮助美国股东进入中国最成功的新晋“全球公司”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在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下,它们也在重新考虑中国战略。 中国基金 在字节跳动的投资者名单中,红杉资本、GGV和高瓴投资等巨头,在过去二十年通过对中国科技和电子商务公司的投资,利用中国显著的经济增长实现了蓬勃发展。去年红杉资本将三个地区业务分离完全独立运营后,红杉中国公开承诺将继续专注于中国国内投资,支持中国创始人,包括他们走向世界的努力。 与此同时,以投资京东(9618.HK)、腾讯(0700.HK)和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等公司而闻名的GGV和高瓴投资,也重新审视了它们以中国为中心的投资理念。GGV于2023年9月重组为独立的GGV Capital U.S.(专注于在美国的投资)和GGV Capital Asia(专注于该地区,总部设在新加坡)。自 2022 年以来,高瓴投资的HH Capital Investment也在新加坡注册了基金,迁移了高级管理人员,并扩大了在新加坡的办事处。 这一转变反映了他们的目标,即应对地缘政治格局以及美国对投资中国科技公司日益增长的担忧,特别是考虑到GGV和高瓴投资庞大而重要的美国有限合伙企业基础,其中包括养老基金、捐赠基金和其他公共机构投资者。尤其是高瓴投资,自从2005年从耶鲁大学捐赠基金获得 2,000万美元的种子投资开始,至今已发展成为市值1,000亿美元的巨头。 “撤出中国”战略 GGV和高瓴投资都对亚洲业务进行了重组。 高瓴投资和GGV的大多数有限合伙人是养老基金、捐赠基金和其他机构投资者。这些大型资产管理公司正在重新考虑中国的风险敞口,并停止在中国进行新的投资,以降低风险,化解经济不确定性造成的影响。拜登政府对美国在华先进技术产业的投资采取新的限制,进一步强化了大型投资者撤离中国的理由。 GGV一直是人工智能领域的积极投资者,投资了旷视科技等中国企业,旷视科技是一家人工智能人脸识别软件公司,现已列入美国实体名单。包括GGV在内的几家基金公司收到了美中战略竞争特别委员会的信函,要求它们提供在中国人工智能、芯片和量子计算领域投资的详细信息。再加上拜登政府的新规,GGV重组成了两家独立公司,一家总部位于美国,另一家总部在亚洲。 高瓴投资重新定位的时机与其融资周期相吻合。自四年前创纪录的私募股权融资以来,其公共股权表现一直受到更广泛的宏观和市场因素的影响。由于IPO流程的演变,以及从公共资本向私人资本的根本性转变,公开市场作为主要退出策略的吸引力正在减弱。来自美国监管机构的文件显示,去年高瓴投资的公共投资部门HHLR Advisors资产暴跌三分之一。专注于流动性较低投资的高瓴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资产同期仅增长2.2%,至447亿美元。投资活动也有所放缓:2022年高瓴的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交易下降至61笔,较前一年的238笔大幅减少。 声誉潜在风险 不过,当这些中国企业试图改变自己在美国的形象时,由于尝试跟中国身份划清界限,它们在中国政府那里可能也会面临危及长期声誉的潜在风险。 高瓴投资正在采取防范措施。在将两家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注册的公司迁往新加坡之前,它完成了一只以人民币计价的碳中和产业投资基金的首次关账,基金总规模逾40亿元。这可以视作其为了与中国更广泛的目标保持一致,并表明对中国的持续承诺而做出的努力。…
ArriVent makes IPO

抗癌药成功在望 ArriVent一洗中概股颓风

这家医药初创公司在三大投资银行承销的IPO中筹集了1.5亿美元,首个交易日股价上涨 11% 重点: ArriVent在IPO中筹集了1.5亿美元资金,是过去两年纽约表现最强劲的中国相关IPO之一 公司已获得伏美替尼(Fumonertinib)除大中华区外的全球授权,这是一种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高度靶向药物      阳歌 最近,中国医药股在华尔街不太吃香,大幅亏损加上北京严格管控价格,使其难以盈利,投资者为此失去了耐心。但生物科技公司ArriVent BioPharma Inc (AVBP.US)证明是一例外,其IPO表现强劲,股价在周五首个交易日上涨 11%。 在与中国相关的新股发行中,这次IPO看上去很不寻常,除了上市首日大涨外还有很多原因。其承销商中有高盛、花旗和杰富瑞为首的一流投资银行。过去两年,由于美中监管之争,这些银行基本上都回避中国公司在纽约的上市,不过由于那些问题基本已解决,它们正在慢慢重返市场。 此次IPO之所以值得关注,还因为市场对其股票的需求相对强劲,促使承销商将发行规模从一周前最新招股说明书中原定的830万股增加到最终的970万股。公司将发行价定在发行区间的中位数,即每股18美元,共筹集资金1.75亿美元,是自2021年底生物科技公司联拓生物(LIAN.US)筹集3.25亿美元资金以来,中国公司在纽约规模最大的IPO。 ArriVent的强劲表现与近来投资者纷纷逃离境外上市的中概股形成了鲜明对比,随着对中国经济不景气的担忧加剧,很多中国股票跌至历史低点。 那么,ArriVent是如何做到?首先,我们需要指出,该公司严格来说并不是一家中国公司,尽管它与中国联系紧密。其主要资产是伏美替尼,一种高度靶向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选择性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用于治疗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 伏美替尼实际上是由上海艾力斯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88578.SH)研发出来的,这是一家中国公司,由两名现居中国的医生创办,他们都有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背景。这款药已在中国获批,为艾力斯带来了巨额利润,公司报告去年前个三季度收入增长160%,达到13.5亿元。然而,更令人惊叹的是,艾力斯同期利润为4.1亿元,同比增长七倍多,这对于此类年轻的医药公司来说实属罕见。 艾力斯在2021年向ArriVent授予了伏美替尼在大中华区以外所有市场的许可权,当时ArriVent刚成立。从艾力斯当时发布的公告来看,根据协议,ArriVent支付了4,000万美元的首付款,并同意向艾力斯转让部分股权。此外,艾力斯表示ArriVent将提供可高达7.65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以及可高达两位数的销售提成。 大牌支持者 考虑到这些背景和强劲的上市表现,我们将在文章的后半部分来更仔细地研究ArriVent的历史,和它现在面临将伏美替尼推向市场的路径,以及它正在研发的其他药物情况。公司于三年前由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姚正彬和公司负责研发事务的总裁Stuart Lutzker创办。 姚正彬此前在一家名叫Viela Bio的公司有过类似的经历,他从英国制药巨头阿斯利康 (AZN.US)拿到一系列治疗药物授权,2018年与人共同创立Viela Bio,后来以31亿美元的价格将其卖给了Horizo​​n Therapeutics。这为预测ArriVent的未来,提供了线索,姚正彬可能希望最后把公司卖给其他企业,大赚一笔。 到目前为止,公司进行了大量融资,这对于医药初创企业来说是非常典型的做法。它在2021年成立时筹集了1.5亿美元,投资者包括国内的高瓴资本、礼来(LLY.US) 的礼来亚洲基金和奥博资本等知名巨头。去年,公司又筹集了1.55亿美元,另一家著名投资机构红杉(前身为红杉中国)也加入了进来。 虽然伏美替尼已经在中国获得批准,但在美国,该药物仍在接受测试,目前正处于最后的三期临床试验阶段。去年10月,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授予该药“突破性”地位,这是对“与现有疗法相比可能有实质性改善”的药物的重大鼓励。这种认证通常有助于药物更快地通过漫长而繁复的监管审批程序。 与很多类似药物初创公司一样,ArriVent目前没有任何收入,在伏美替尼的试验阶段还处于亏损状态。招股说明书显示,该公司在2022年净亏损3,690万美元,去年前九个月又亏损了4,810万美元,自成立以来累计亏损1.367亿美元。鉴于公司在IPO之前筹集了3亿美元的资金,通过IPO还募集了2亿美元,因此至少在未来几年内,公司的资金应该都会比较充裕,它正努力争取让伏美替尼获批上市。 除了伏美替尼,该公司还在与Aarvik共同研发一种抗癌药物,尽管该药物的开发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因此,很明显,该公司目前将大部分赌注押在了伏美替尼上。 就估值而言,ArriVent的最终估值应该与艾力斯接近,后者目前的市销率为5倍,市盈率也同样强劲,为38倍。当然,一切都将取决于伏美替尼在美国的进展,不过目前来看情况肯定是积极的。如果一切按计划进行,我们甚至可以想象这样一种场景:ArriVent公司还没有取得第一笔收入,就被一家大型全球制药公司高价收购了。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Genscript Biotech announced Wednesday its controlling shareholder Genscript Corp. will sell 85.78 million shares, or about 0.4% of its shares, to GNS II Holdings Ltd, a subsidiary of Hillhouse Capital, and promised not to reduce its stake for one year.

快讯:金斯瑞大股东向高瓴资本售股

最新:金斯瑞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548.HK)周三宣布,控股股东Genscript Corp.将出售8,578万股、即约0.4%股份予高瓴资本旗下的GNS II Holdings Ltd.,并承诺一年内不再减持。 利好:高瓴资本是亚洲地区资产管理规模最大、业绩最理想的基金投资公司之一,金斯瑞获得对方入股,可能代表其前景获看好。 值得关注:这次出售的股份每股作价为18.2港元,比昨天收市价20.25港元大幅折让约10.13%,可能会对股价带来负面影响。 深度:金斯瑞生物成立于2002年,2015年在港交所主板上市。作为一家平台型生物科技公司,内部孵化出多个子品牌,其中在美国独立上市的细胞治疗业务传奇生物,近年一直为研发项目“烧钱”,拖累金斯瑞盈利表现。但随着其产品西达基奥仑赛在2021年获得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批准上市,为母公司带来大量收入。单计今年上半年,该业务为金斯瑞提供约1.1亿美元营收,已占整体收益近28%。 市场反应:金斯瑞的股份周三上涨,中午收盘升2.5%至20.75港元,处于过去52周的中下区间。 记者:欧美美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络investors@thebambooworks.com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快讯:微创医疗机器人 去年收入飙850%

最新:手术机器人企业上海微创医疗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252.HK)周三公布,预计去年度收入同比增长超过850%,但仍然录得11亿至11.5亿元净亏损,比2021年的5.83亿元净亏损增加近一倍。 利好:虽然去年受到新冠疫情反复等不利影响,但自从2021年下半年首次录得收入后,该公司在其旗舰产品的商业化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值得关注:该公司去年能实现如此强劲的收入增长,是在2021年一个非常低的基数上产生的。由于它在研发、临床注册工作及商业化活动方面保持较大投入,因此去年仍持续亏损趋势。 深度:手术机器人在中国的商业化难度颇大,主要因为价格高昂、欠缺培训合格的医生,加上特殊的配置证政策,限制了手术机器人在中国的使用,以2021年为例,中国的机器人辅助腔镜手术渗透率仅0.7%,远低于美国的15.5%。虽然该行业在中国尚未成熟,但相关企业仍获得资本青睐,以微创医疗机器人为例,公司在2021年11月上市时,就成功引入了思柏投资、高瓴资本与礼来基金等7家基础投资者,认购9,500万美元股份。 市场反应:微创医疗机器人的股价周四下挫,中午收盘软7.4%至28.1港元,处于过去52周的中间水平。 记者:何仲尼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