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改变消费北移 大家乐的好日子或一去不返
大家乐刚公布的一份业绩出现大倒退,集团也承认市场环境出现根本性转变 重点: 公司去年盈利下挫近30% 毛利率进一步下跌至10.4% 刘智恒 曾雄踞香港快餐业五十年的大家乐集团有限公司(0341.HK),正迎来一份大倒退的业绩,24/25年度收入减少1.4%至85.68亿港元,但盈利下跌29.6%至2.33亿港元;即使剔除物业公平值亏损后,盈利仍下跌25.2%至3.3亿港元。 期内毛利率跌1个百分点至10.4%,集团解释称:“主要由于经济不景气,消费意欲疲弱,加上香港市民外游消费以及中国内地市场价格竞争激烈,导致销售下滑。” 事实上,投资者担心的,并不是一次半次的业绩下滑,反而是看到大家乐或许已陷入结构转变的危机! 北上消费 大势所趋 首先,北上消费对香港饮食业打击沉重,每逢周六及假日,数以十万计港人蜂涌北上,香港餐馆出现空洞现象。原以为港人北上多几次,慢慢开始兴致减弱,将有一定人流回归;岂料事情似乎愈演愈烈,不但深圳、再而珠海、中山,甚至遍布整个大湾区,问题非但未缓和,反之是北上消费成为港人常态。 无可否认,内地饮食的收费远低于香港,加上中国地大物博,商场布局可更多样化,餐馆的空间特别阔落,租金又比香港低。相比之下,香港地少租贵,餐馆小,空间窄,享用更好又廉宜的饮食,自然要走到大湾区。 既然消费力流向内地,大家乐可以在内地深化拓展,说不定还能吸纳内地的消费,让业务更进一步。然而,知易行难,谁人不知道内地市场大,能成功开展业务,生意的增长将难以估量,奈何香港饮食业要在内地站得住脚,并不容易。 神洲发展 折戟沉沙 大家乐早在三十年前已打算在内地开疆拓土,但摸爬滚打多年,始终未能打出一片天;反之在北方城市连战败北,2017年将华东分店全线结业,最终要瑟缩于广东一隅。 原因不外乎未能克服水土,港式餐饮未能迎合内地人口味,港产食品一般较清淡,内地特别北方人爱食物的口味多样,许多时是味浓辛辣。加上收费也不便宜,人们不愿意付出较高的价格去享用港式快餐,试过后就鲜再光顾。 昔日“香港”两个字似顶着光环,内地人对香港文化及饮食有点趋之若鹜;但随着年代过去,内地经济及人们的品味提升,再不会觉得港式餐饮矜贵,大家乐要打入内地的市场,就更加难上加难。 而且,内地内卷式的竞争,也不是大家乐这类对盈利计算十足的公司可比。内地餐馆又以加盟模式发展,动辄上千间计算,大家乐要维持水平及管理,则以自营店为主,开店要自掏腰包,每每锱铢必计,拓展速率受到限制,规模很难做上去。 两餸打击 北店围堵 现时香港饮食市场更出现结构转变,过去快餐店及茶餐厅是基层的主要用餐地点,但近年“两餸饭”兴起,令到前两者都受到颇大冲击。一方面是两餸饭以外卖为主,减少用餐地方,因此收费可以更便宜;特别是茶餐厅及快餐店以做套餐为主,收费偏高,一个套餐要60至70港元,两餸饭只需40多元,自然抢走不少快餐店及茶餐厅的生意。 另外两餸饭提供多种餸菜选择,让顾客觉得可以自由配搭,选择众多,特别是劳工阶层,都移情别恋,减少光顾茶餐厅及快餐店。 更让投资者担心的,是内地饮食巨头不断在港布局,太二酸菜鱼、八合里火煱、木屋烧烤、遇见小面及绿茶集团(6831.HK)等,纷纷登陆香港,他们善于打价格战。面对内地竞争对手,大家乐的市场或被蚕食。 过去多年,香港经济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因此即使短期有波动,只要公司有良好管理及应对能力,都有机会穿越周期。不过,这次似乎有点不一样,今天面对的是大环境转变,消费力北移,结构的变化,大家乐的好日子或许一去不返。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概要:绿茶集团香港首秀遇冷 上市首日股价下挫
受中国消费信心疲弱影响,绿茶集团首挂半日跌5.6% 阳歌 连锁餐饮企业绿茶集团有限公司(6831.HK)周五在港交所首日挂牌即下挫,反映大市走弱,以及投资者对中国消费信心疲弱的忧虑。 绿茶集团公告显示,公司以每股7.19港元发行1.68亿股,净筹资7.46亿港元。该股周五早盘持续走低,午间休市报6.79港元跌幅5.6%,对应市值约45亿港元。 本次IPO香港公开发售部分获超300倍超额认购,国际配售部分获6.2倍超额认购,显示市场认购需求强劲。 这家从杭州起步的餐饮企业主打融合中式菜系,目前在全国运营493家门店。过去两年门店数量年均增长30%,并计划于2025年新开150家、2026年新增200家门店延续扩张。 与中国众多中端餐饮企业相似,在经济放缓导致消费者趋于谨慎的背景下,绿茶集团同样面临需求减弱的挑战。 公司2024年营收从2023年的35.9亿元微增7%至38.4亿元,同期门店数量大增29%至465家(截至2024年12月末)。去年7%的营收增速较2023年51%的同比增幅显著放缓。 消费谨慎也导致客单价下滑,2024年人均消费56.2元,低于2023年的61.8元和2022年的62.9元。翻台率从2023年的日均3.3次降至3.0次,同店销售额同比下降10.3%。 公司声明称:“2024年与2023年相比,我们的餐厅表现整体有所倒退,主要由于当前经济环境下消费者行为改变,外出用餐次数及支出均有所减少。” 尽管经营环境艰难,公司2024年净利润仍同比增长9.1%至3.5亿元。 当前绿茶集团市盈率约12倍,落后于海底捞(6862.HK)17倍及新上市小菜园(0999.HK)14倍的估值水平。而运营肯德基和必胜客的百胜中国(YUMC.US;9987.HK)市盈率达19倍,反映在“消费降级”趋势下廉价餐饮更受市场的欢迎。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八大基石投资者力撑 绿茶招股集资12亿
内地餐厅营运商绿茶集团有限公司(6831.HK)周四在港公开招股,发售1.68亿股,一成公开发售,招股价每股7.19港元,集资约12.1亿港元,本月13日截止认购,16日挂牌。 公司表示已引入八名基石投资者,当中包括无钖紫鲜及Action Chain等,合共认购6.73亿元股份。 绿茶起源于杭州,截至2024年底餐厅数目达493家,覆盖28个省市地区,去年集团收入为38.4亿元人民币,按年升6.9%;盈利按年升18.5%至3.5亿元人民币。 是次集资所得,约63.3%用于扩展餐厅网络,26.3%设立中央食材加工设施,5.4%升级信息技术系统及相关基础设施,5%则拨作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攻下沉市场广开分店 绿茶谋上市重拾光辉
连锁中式餐厅绿茶集团第四次向港交所申请上市,计划集资广开分店 重点: 绿茶全国共有382家分店,盈利接近3亿元 集团主力只有"绿茶"一个品牌,翻台率平均每天3.3次 刘智恒 夫妻创业听起来总是动人,奈雪的茶(2150.HK)源自赵林与彭心的一段相亲良缘、沪上阿姨来自单卫钧与周蓉蓉夫妇闲逛上海弄堂得出的灵感,绿茶则是王勤松及路长梅在西湖边的故事。 绿茶餐厅的成立,或许是一个偶然。2004年王勤松及单长梅在杭州西湖区开设绿茶青年旅舍,招待来自各地的背包客时,意识到在提供食物方面,怎样可适合不同地方的顾客,于是尝试融合各方菜式,并成功创出几道名菜。许多并非旅客也到来光顾用餐,夫妇见大有商机,遂于2008年在杭州西湖边开设第一家绿茶餐厅。 上市举棋不定 经过十多年发展,绿茶越做越大,2021年绿茶集团有限公司先后两次向港交所申请上市,到2022年初虽顺利通过聆讯,但因未有开展招股工作而失效。同年4月卷土重来,但10月时又过期失效。 上市迟迟未能成事,有估计是当时港股市场气氛问题,令绿茶临阵退缩。然而王勤松没放弃要登上港股这个大舞台的目标,近日再向港交所递交申请,据上市文件披露,2021至2023年,集团收入分别为22.9亿元、23.8亿元及35.9亿元,股东应占溢利为1.14亿元、1.66亿元及2.96亿元。 截至申请上市前,共有382间分店。王勤松今次在港上市志在必得,准备工夫十足,为要增加在港的知名度,已在铜锣湾希慎广场租用位置,将于今年8月开设首间绿茶餐厅。 过气网红店 曾几何时,绿茶的中式风格装修,配以独创的特色菜品,在内地异常火爆,一度是网红的打卡餐厅。近年在竞争者不断加入,都费尽心思在门店装修上下功夫,营销上又别出心裁,推陈出身,绿茶的特点就显得没有那么抢眼,甚或有点逊色,有声音更批评绿茶是过气的网红店。 菜品方面,绿茶缺乏创新,或者应该说,集团曾努力开发新菜式,却始终未能创出爆款食品;结果多年以来,还是要靠“面包诱惑”及“绿茶烤鸡”等老一代产品为卖点,然而年轻一代贪新忘旧,喜爱新鲜,加上竞争对手的模仿,制作相同食品,在双重打击下,即使招牌食品的受欢迎程度也江河日下。 翻台率亦是一大困扰绿茶的问题,王勤松早于2014年接受媒体访问时,曾透露翻台率对绿茶来说是命脉,只有满客后的翻台率才能赚钱。一天翻台率达4次才可保本,最高效益则是7次。 然而,当看看申请文件,绿茶过去三年的每日平均翻台率为3.23次、2.81次,及3.3次,就连王勤松口中的四次也不到,若然王勤松之前的说法今天仍有效,那绿茶的利润岂不大受影响。 王勤松夫妇也尝试在绿茶品牌外,能创出另外的副线或子品牌,2016年推出西餐品牌Playking,一年内在6个城市开设14家分店。但在内地经营西餐并不容易,最后亦要陆续关门。至于另一主打炖品的“关东造”,也以失败告终。多次努力亦未能打造出另一品牌。相反竞争对手九毛九(9922.HK)就成功创立太二酸菜鱼,后者更后浪推前浪,超越九毛九成为头号品牌。 成败还看下沉市场 翻台率未有达标的同时,人均消费亦停滞不前,过去三年分别为60.5元、62.9元和61.8元。在每家分店盈利有限的情况下,集团每年要提升财务报表的盈利,只能靠增加分店去推动整体收入与利润,简单讲是以量为主。绿茶整个集团的开店目标,今年至2027年分别是112家, 150家, 200家及213家。 增加分店的部署上,一线城市的布局已相当广,想拓展更大的市场,目光就要放在下沉城市。集团计划加快在二三线城市的开店步伐,今年至2027年的目标为60家、115家、134家及156家。 不过,下沉市场也不是容易拓展,绿茶的竞争对手小菜园及太二等,亦正准备投入庞大资源去攻克二三线市场,都要争夺下沉市场的消费者,更别说当地市场原有的地头龙,竞争肯定更激烈。 绿茶的如意算盘能否敲得响,首要看开店能否达标,这方面又很视符能否成功上市集资,取得一定资金去开疆拓土。不过目前九毛九的市盈率只有11倍,海底捞(6862.HK)也不过16倍,绿茶应如何定价确是费煞思量。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中国披萨界老三 申香港上市筹6亿
全球最大披萨连锁的中国加盟商正在前景广阔的中国市场迅速成长,去年收入增长46% (more…)
绿茶集团筹9亿 拓网红餐厅版图
这家餐饮集团即将在香港筹资上市,以满足它的高速扩充策略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