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讯:极兔速递首季包裹量年增31.2%

物流运营商极兔速递环球有限公司(1519.HK)周四公布,今年首季包裹量达66亿件,按年增长31.2%;日均包裹量7,330万件,按年升32.6%。 期内以东南亚地区包裹量增长最多,首季处理15.38亿件,按年升50%,日均包裹量1,710万件,增长51.6%。中国包裹量所占比例依然最大,首季包裹量达49.85亿件,按年增长26.5%;日均包裹量5,540万件,增27.9%。 另外,今年首季,极兔速递的网络合作伙伴数量为7,100个,较去年底少100个;网点数量为1.92万个,较去年底多100个;转运中心数量为238个,与去年底相同。 公司股价周四高开4.4%,报5.19港元,至中午休市报5.13港元,升3.22%。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J&T delivers lots of packages on Double 11

新闻概要:极兔速递达成“双十一”单日包裹揽收量里程碑 同步启动股票回购

这家物流公司在堪比西方“黑五”的双十一购物节高峰期间,单日揽收超 1 亿件包裹    余特莉 全球物流服务运营商极兔速递(1519.HK)在今年“双十一”购物节期间,单日揽收了超过 1 亿件包裹,展示了其处理大批量包裹的能力。目前,“双十一”已覆盖整个中国乃至亚洲地区,被誉为亚洲版的“黑色星期五”。 双十一购物节也被称为光棍节,今年从 10 月 20 日开始一直持续到 11 月 12 日,为期数周。极兔表示,在此期间中国作为其最大市场,平均单日揽收包裹量同比增长 25%,达到每天近 6,600 万件。随着双十一购物节的全球影响力提升,同为该公司活跃市场的其他东南亚地区,平均单日揽收包裹量也超过了 1,500 万件。 极兔速递副总裁后军仪表示:“双十一期间全球单日揽收包裹量突破 1 亿件,创下历史新高。我们将继续在各个市场投资基础设施、配置资源,确保在旺季提供高效可靠的物流服务。” 公司表示,已在中国升级改造了 32 个分拣中心和 600余 个集散点,提高运营能力,以应对中国市场包裹量的激增。同时在越南和泰国等其他主要市场也进行了类似的准备,例如扩建分拣中心、部署额外的运输车辆以及增加自动化设备和人员,以确保及时有效地处理包裹。…
Lalatech relaunches Hong Kong IPO

新闻概要:拉拉科技利润加速增长 重启上市之路

今年上半年,这家货运物流公司的收入增长 18%,由于效率提高,调整后利润增长41%。 余特莉 物流巨头拉拉科技控股有限公司于周三重新启动上市计划,尽管在中国内地及香港市场面临经济逆风,但集团仍能通过持续强劲的增长和可观的利润来吸引投资者。 受北京刚宣布的重大经济提振措施推动,上周香港股市上涨,为去年首次申请上市的拉拉科技创造了时机。美的集团9月中旬在香港上市,首日表现良好,也带动起市场上的乐观情绪。 拉拉科技旗下有两个物流品牌,在香港及海外以Lalamove营运,在中国内地则以货拉拉品牌营运,其著名的橙色送货车车队总让企业和个人客户眼前一亮。公司的数据驱动平台,将商家与庞大的货车司机网络连接起来,实现对订单的快速回应和具成本效益的定价。 拉拉科技新上市文件中的第三方数据显示,按其数字平台匹配和支付的全球闭环货运交易总值 (GTV) 计算,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物流交易平台,占全球53.9%的市场份额。仅在2024年上半年,拉拉科技就促成超过3.38亿份订单,全球总货运GTV为46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0%和17%。公司期内为超过1,500万平均月活商家提供服务,并为约140万名平均月活司机带来了赚取收入的机会。 拉拉科技的最新上市申请,除以持续增长和不断提升的利润来吸引投资外,亦正好迎来近期股市回升的炽热气氛。公司去年收入上升28.8%至13亿美元,今年上半年延续上升态势,同比已升18%至7.09亿美元。  在最新的中期报告,公司的毛利率为59.4%。因开支控制得宜,其经营支出占收入的比例,从去年同期的43.5%降至37%。公司去年首次实现年度调整后利润,(不包括员工的股票薪酬开支),今年上半年经调整后利润按年亦急升 41%至2.13亿美元。 拉拉科技于2013年在香港成立,迅速扩展到东南亚、南美和中国内地。它是中国货运交易平台中走向全球的先驱者。目前公司服务于包括泰国、菲律宾、印尼、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主要东南亚市场,以及墨西哥和巴西等拉美市场,并已开展日本市场的服务。 2024年上半年,拉拉科技海外货运GTV增长至3.68亿美元,海外货运订单量达7,900万宗,同比分别增长26%和28%,成为公司增长的动力。上半年,其海外收入增长24%至6,620万美元,占总收入的9.3%。 高盛、摩根大通和美银是此次 IPO 的保荐人。公司的竞争对手快狗打车Gogox (2246.HK) 于2022年在港上市,但一直未获投资者的青睐,目前股价已较上市价下跌近 98%。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Dada Nexus earns first-ever non-GAAP profit

达达集团首次实现盈利 但为市场过高预期降温

这家同城配送服务供应商二季度首次录得非GAAP盈利,收入增长23% 重点: 达达集团二季度首次录得非GAAP盈利,但按净值和运营计算依然亏损 该公司可能会受益于对食品日杂配送的大力关注,因为在当前经济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下,中国消费者更多在家吃饭   阳歌 同城配送专家达达集团(DADA.US)首次实现调整后盈利,令投资者惊叹不已。尽管中国经济面临的逆风日渐加剧,其二季度仍录得强劲增长。不过,由电子商务巨头京东(JD.US;9618.HK)持有多数股权的该公司在最新季报发布后的电话会议中警告,由于当前的经济不确定性,实现可观盈利的道路可能会崎岖不平。  “当然,我们预计关键的盈利能力和利润率不会在短期内快速增长,尤其是在当前的宏观经济前景下,”首席财务官陈兆明在财报电话会议上对分析师如此表示。尽管他们都对该公司取得的这座盈利里程碑赞不绝口。 投资者似乎并不在意这些告诫的言论,追踪这家规模相对较小、市值不足15亿美元(110亿元)的公司的大批分析机构也是如此。据雅虎财经称,目前关注该公司的所有18家分析机构均给予了“买入”或“强烈买入”的评级,其中10家将其评为“强烈买入”。 而且尽管该公司发出了警告,但分析机构预计达达集团的利润将从今年的约3,100万美元跃升至2024年的4.08亿美元。 周三,也就是其在收盘后发布二季度业绩的第二天,达达集团的股价上涨5.2%,并在周四继续上涨。该股在过去52周的走势就像坐过山车一样,从去年10月的低点飙升至1月底的高点,涨幅接近四倍,但最终又回吐了大部分涨幅。在经历了所有的起起落落之后,该股目前的交易价格略低于52周前的水平。 那么,为什么在达达集团自身相当谨慎的情况下,分析机构和投资者却转而看好这家公司呢?这种分歧并不罕见,因为企业向来不想让投资者变得过于乐观。 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似乎确信达达集团可以利用与京东日益密切的联系来推动自己的业务。他们似乎还相信,它可以挖掘自己作为中国大部分排名靠前的实体连锁超市主要送货合作伙伴的地位,来利用日益精打细算的消费者不断增长的需求。 该公司主营两项服务。达达快送在中国2,000多个城市提供同城配送服务。另一项服务京东到家与京东的联系更为紧密,人们可以从本地商家那里订购商品,然后送货上门。京东到家的业务很大一部分来自大型超市连锁,它们利用达达集团的司机在本地送货,从而使这些商店能够与叮咚买菜(DDL.US)和美团(3690.HK)等只提供线上服务的杂货商竞争。 在这两项服务中,京东到家在过去两年取得更大发展势头,特别是京东去年将其在达达集团的股份提高到目前的53%,获得多数控制权之后。该服务目前出现在京东的大部分用户界面上,京东到家在最近一个季度贡献了该公司总收入的约三分之二,而2020年仅为40%。 强劲的收入增长 我们将在本文的后半部分仔细看看达达集团最新的财务数据,包括其增长和实现盈利背后主要的驱动因素。 该公司的收入同比增长23%至28.1亿元。管理层指出,去年同期数字相对较高,是因为去年二季度中国大范围实施封控(包括该公司总部所在地上海为期两个月的封控),对送货上门服务的需求增加。因此,如果去年的收入处于更正常的水平,最新的增长数字可能会更高。 在总体收入当中,京东到家的收入同比增长25%至18.3亿元,而达达快送的收入也录得20%的增长,达到9.8亿元。 京东到家强劲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之一,是与一些超市合作伙伴开展的免费送货试验推广活动。鉴于这个试验项目的初步效果相当显著,达达集团表示将把它推广到其他大型连锁超市。 这一点意义重大,因为食品日杂配送业务已经占到京东到家经手的商品交易总额(GMV)的近一半。在当前经济充满不确定性的情况下,消费者可能会更多在家吃饭,减少下馆子的次数。毫无疑问,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会欢迎免费送货带来的额外节省,这将使京东到家在未来几个季度有可能实现强劲增长。 该公司表示,预计三季度收入将保持目前的增长水平,同比增长18%至26%。 在业务蓬勃发展的同时,达达集团成功地通过大幅削减促销支出、一般性和行政支出以及研发支出来控制成本。因此,当季总成本和支出仅增长3.8%。该公司仍报告了当季营业亏损和净亏损,不过这两项数据均较上年同期大幅收窄。 但该公司最高兴的显然是宣布了有史以来的首个非GAAP利润,这通常不包括员工股票薪酬等一些非经营性项目。其非GAAP利润总额为840万元,数字不算大,扭转了去年同期3.96亿元的亏损。现在,该公司只需实现净利润,分析机构预计这将在第三或第四季度实现。 正如我们之前所指出的,该公司在电话会议上也多次提醒投资者和分析师不要过于兴奋,因为中国经济面临日益强劲的逆风。其中包括近期陷入通货紧缩、出口大幅下滑、青年失业率创历史新高,以及对中国房市健康状况的担忧与日俱增。 达达集团的投资者关系主管卡罗琳·董在电话会议上说:“从宏观方面看,今年上半年经济和消费温和复苏,我们预计下半年消费复苏存在不确定性。” 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这样的警告性言论无疑显得相当谨慎,并最终可能让近期围绕达达集团和其他公司的热情冷静下来。不过,至少就目前而言,该公司还是可喜可贺,因为它终于实现了盈利,即便这是在非GAAP基础上的盈利。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系我们了解更多详情。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上市后股价大幅上涨 盛丰物流成投资者新宠

自今年3月上市以来,这家物流公司的股价涨了一倍多,其中本周录得单日上涨36% 重点: 盛丰物流自IPO以来股价大幅上涨,估值比率远超国外同行 该公司是最近一系列新上市的中国物流供应商中的最新一家,这些公司可能因增长潜力和风险相对较低而吸引着投资者   咏竹坊 它们听上去可能并不性感,让人想起大型卡车和堆满了待运送货物的仓库。但现在物流公司突然开始进入投资者的法眼,成为中国股票买家眼中的新宠。 兴许是因为它们相对缺少争议,因为这些公司不涉及引起北京方面对海外上市中国公司担忧的种种敏感信息。又或许是因为中国去年结束了严格的新冠疫情防控措施,那些措施曾严重影响很多物流公司的运营。还可能是因为中国电子商务行业蓬勃发展,仅去年一年中国国内就递送了超过1,000亿件包裹。 无论什么原因,不久前才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盛丰物流集团有限公司(SFWL.US),是最新一家从这股物流热潮中获利的公司之一。上市三个月以来,该公司股价上涨了一倍多,其中本周一上涨36%。 这一轮大幅上涨之前,盛丰物流在3月进行的IPO规模并不大,只筹集了大约1,000万美元(7,252万元),这使盛丰物流成为今年在美国上市的少数中国公司之一。 在这里,我们应该指出,由于可供交易的股票稀缺,公众持股量较低的公司确实往往会出现股价波动更剧烈这种情况。该公司股份的流通量相对较低,仅为总股本的8.18%。相比之下,全球同行 Hub Group (HUBG.US)、Radiant Logistics (RLGT.US) 和 Air Transport Services Group (ATSG.US) 股份的流动性要大得多,从78%到97%不等。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最新公开数据,与其他三个同行相比,盛丰物流没有机构投资者。 盛丰物流成立于2001年,在B2B(企业对企业)物流领域找到了一片舒适的天地,避开了体量更大但竞争极其激烈的2C领域,即为消费者提供服务。它目前已形成B2B货运、云仓储和增值服务三大业务,覆盖31个省份的341座城市。 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加上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角色,物流和其他供应链相关服务已成为国内和国际货物运输的关键行业。盛丰物流招股说明书中引用的第三方数据显示,中国独立B2B合同物流市场预计将从2019年的8.32亿元增长到明年的12.3亿元。 投资者网站Simply Wall St指出,“过去三个月股价波动很大”。 但它对盛丰物流的基本面,包括债务水平、盈利质量和利润率,都给出了积极的评价。该公司拥有1,500…

快讯: 中通港股双重主要上市将于5月生效

最新: 物流公司中通快递(开曼)有限公司(ZTO.US; 2057.HK)周五表示,其在港交所的“第二上市”转为“双重主要上市”的申请已获批准,预计将于明年5月1日生效。其此前曾于上月宣布升级上市计划。利好: 此次升级将使中通的港股有资格参与连接香港股市与上海和深圳股市项目,使中国大陆投资者能够买卖其股票。值得关注: 中通寻求的双重主要上市身份要求比其目前的第二上市更为严格。这意味着公司可能会比以前支付更多的费用来维持新的身份。深度: 在中国竞争激烈的快递物流业务市场中,中通是盈利能力最强的公司之一。与在香港、上海、深圳上市的同行相比,它曾是业内唯一在纽约单独上市的公司。不过在2020年,跟许多其他中概股公司一样,中通寻求通过在香港的二次上市来对冲可能被迫从美国退市的风险。这些公司最初在港交所往往选择第二上市地位,但最近纷纷转换为双重主要上市,以便更好地吸引中国大陆投资者。市场反应: 公告发布后,中通股价周五在纽约下跌约1%。美国股市周一因圣诞节假期休市。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翻译:阳歌

疫情叠加监管风暴 满帮集团道路崎岖

货运应用运营商满帮集团发布第四季度更新,显示出强劲但放缓的增长,与此同时由于仍在等待网络安全审查结果,它还不能开放新用户注册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