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res gets set for trading debut

新闻概要:赛力斯为新能源汽车投资者带来豪华之选

这家高端新能源汽车制造商拟在港交所募资约17亿美元,有望成为今年香港火爆IPO市场的第三大IPO   阳歌 赛力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1127.SH)赴港上市之际,新能源汽车投资者有了一个新选择。公司希望投资者认可其中国版特斯拉、宝马和奔驰的高端市场定位。 在中国汽车市场,新能源汽车在双碳目标的推动下,已迅猛增长至占乘用车销量的一半,而塞力斯是其中的新锐。其拥有四年历史的问界(AITO)品牌快速打开局面:2024年问界M7交付量超过20万辆,成为当年30万元价位段销冠。 赛力斯以每股131.50港元向香港投资者发售约1亿股,募资总额约129亿港元(16.6亿美元),将成为今年香港第三大IPO。市场消息称其香港IPO超额认购达133倍,融资认购额超过1200亿港元。该股将于11月5日挂牌,使赛力斯成为首家A+H上市的豪华新能源汽车制造商。 赛力斯拥有高端技术,其辅助驾驶系统是核心亮点。数据显示,问界品牌辅助驾驶累计里程至今已超34.5亿公里,占车辆总行驶里程约40%。 自2022年推出问界系列中的首款——M5以来,公司业绩持续强劲增长。招股书显示,其营收从当年341亿元(约48亿美元)跃升至2024年的1,450亿元,实现近四倍增长;2024年问界系列销量达38.71万辆,同比激增268%。 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日趋饱和、竞争加剧,今年上半年增速有所放缓——营收从去年同期的604亿元微降至592亿元。但赛力斯指出,在因缺乏新车型导致一季度疲软后,随着4月问界M8上市,二季度销量强势反弹,实现同比10.8%的增长。 在中国拥挤的新能源汽车赛道中,赛力斯是少数实现盈利的企业之一。这得益于销量快速增长及毛利率持续改善——毛利率从2023年的7.2%攀升至今年上半年的26.5%。该指标助推公司去年扭亏为盈,并延续盈利态势:今年上半年净利润达29.4亿元。 目前赛力斯已推出四款问界系列SUV,售价覆盖23万元至57万元区间:入门级问界M5起售价23万元,顶配问界M9搭载全系高端配置,售价达57万元。 公司核心吸引力在于与华为的重要合作——华为已成为问界全系车型智能座舱及辅助驾驶系统的关键供应商。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赛力斯招股集资132亿元

新能源汽车制造商赛力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9927.HK; 601127.SH)周一公开招股,发售1亿股H股,一成公开发售,每股发售价131.5港元,集资131.5亿港元,每手100股,一手入场费13,282.62港元。公司于本周五截止认购,下周三在港挂牌。 公司去年的新能源汽车总销量达42.69万辆,按年增长183%,旗下与华为合作的”问界“已推出四款车型,去年交付量达20万辆,其中问界9成为中国市场50万元级车型的销量冠军。 赛力斯去年收入按年增长3倍至1,451亿元,并扭亏为盈取得利润59亿元。今年首六个月,收入微跌4%至62.4亿元,但纯利增长81%至29亿元。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行业简报:中国8月汽车销量下跌 新能源车销售占比逾五成

据路透社周一援引中国乘用车协会 (CPCA) 的最新数据,8月中国汽车销量下降1.1%至192 万辆,连续第五个月下跌。尽管汽车总销量下降,但新能源汽车(NEV)销量同比增长 43%至103万辆。新能源车销量连续第二个月超过传统内燃机汽车(ICE),占总销量的 53.5%。 中国政府今年推出一项以旧换新补贴计划,旨在鼓励人们将内燃机汽车换成新能源车,同时也刺激消费,在该计划下,提供最高2万元补贴。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Cheche posts 1% revenue growth

营运费高毛利率低 车车科技增长乏力

这家由腾讯支持的汽车保险平台,一季度收入持平,反映中国整个汽车企业所面临的挑战 重点: 车车一季度净收入同比增长1%,低于平台交易金额和交易量的增速 业绩表明,在低迷的汽车市场,保险公司和车车都面临竞争加剧带来的定价压力 梁武仁 中国汽车销售仍处于低迷状态,给车车科技集团(CCG.US)的收入增长按下了刹车键。这家由腾讯支持的在线汽车保险公司,上周公布最新业绩中为数不多的亮点,就是绿色汽车近年在中国普及。但汽车市场整体低迷,加上竞争加剧,可能会让车车的盈利之路变得艰难。 车车报告称,一季度净收入同比仅增长1%至7.87亿元。这是公司上市以来发布的第二份财报,从中可以看到,收入增长速度明显低于公司其他业绩指标的改善幅度,以及期内中国汽车销量的增长。 一季度,通过车车平台分销的保单承保保费总额同比增长9.2%,交易量增长超过20%。 这些增长速度之间的差异表明,保险公司和车车都面临着定价压力,这极有可能是由于中国低迷的汽车市场竞争激烈。在这个竞争激烈的领域,车车的保险商合作伙伴可能正在降低保单价格,以提高销量。与此同时,车车可能也感受到,通过降低费用来支持合作伙伴的压力,导致它虽然平台交易量大幅增加,但收入增长却几乎持平。 新车保险需求与汽车销量密切相关。随着经济放缓导致汽车制造商和经销商之间,以及保险等相关服务提供商间的竞争加剧,中国汽车市场处境艰难。 今年前三个月,中国汽车销量总体同比增长10.6%,表现平平。 与中国汽车生态系统中的很多参与者一样,车车也在中国新能源汽车(NEV)热潮中受惠。公司早在2022年就开始直接与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合作,希望向它们的客户销售保险。在合作中,车车将它的平台嵌入汽车制造商的操作系统,便于车主使用全套保险功能,包括续保和提交索赔,以及维修等辅助服务。 新能源车成增长关键 今年3月,车车与小米(1810.HK)旗下企业达成合作,为后者的首款电动车提供车险软件即服务(SaaS)系统。车车还将为中国各地的小米车主提供服务,包括北京和深圳。 上月,车车与大众汽车在华合资企业达成合作,成为大众的独家新能源汽车保险服务提供商。大众制定了一些雄心勃勃的计划,希望在中国电动车市场赶上本土竞争对手。 截至3月底,车车已与11家新能源车企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在一季度带来了3.7亿元的承保保费,占同期保费总额的近7%。 车车在财务业绩报告中表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为车险产品提供了新机遇,推动车险提供商的收入增长”。车车相信:“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进一步增长,和创新型新能源汽车保险解决方案的推出,进一步推动与新能源汽车制造商的伙伴关系,並带来的收入贡献。” 通过与新能源汽车制造商日益紧密的合作,车车或许能够促成更多的保险交易,可能有助推动业务量增长。但正如公司一季度业绩所显示的那样,增加收入和提高利润率可能会变得越来越难。 有许多因素都可能妨碍车车提高,甚至只是维持向合作伙伴收取的费用,这是它主要的收入来源之一。合作伙伴之间的竞争就是其中一个因素,特别是监管机构自2015年开始,允许保险公司自由定价,使得价格成为不同保单之间的一个关键区别。作为保险经纪公司而不是实际的保单承保方,车车不会因为这种竞争而直接受到挤压。但随着承保合作伙伴受到挤压,车车也会面临随之而来的压力。 在支出方面,车车还要向它的推荐合作伙伴,和其他第三方平台合作伙伴支付费用,这抵消了它的大部分收入。因此,其一季度的毛利率只有4.3%左右,这对任何企业来说都是一个糟糕的数字,更不用说是通常被期望拥有更高利润率的在线服务提供商了。 公司的整体运营费用远远超过了毛利润,这意味它处于严重亏损状态。由于最近上市所涉及的后续费用,公司报告的调整后净亏损从去年同期的780万元扩大到一季度的1,220万元。 车车预计今年的收入将增长6%至12%。 这个数字看起来不大,但考虑到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计,今年国内乘用车销量仅增长3%,这个数字也不算太差。 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增长速度,将远快于整体市场,预计超过20%;车车能否在这个市场进一步开拓,将决定它能否提升营收。 在最新的财务报告出来后,车车的股价下跌,从去年9月通过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借壳上市以来,它的股价已经下跌了近95%。车车目前的市销率(P/S)只有0.17倍。同类企业中,在线车贷服务商易鑫集团(2858.HK)的市销率要高于车车,但仍不是非常可观,为0.6倍,反映投资者对与中国汽车市场相关的企业缺乏热情。 车车要再赢得投资者兴趣,从目前的情况看,似仍在坎坷路上。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惠誉下调中国评级展望,《魔兽世界》回归网易——中概股Bulletin

上周中国经济和中概股大事件 ▷ 3月CPI同比上涨0.1%,PPI同比下降2.8 ▷ 外国游客来华消费更方便了 ▷ 中国3月再创汽车出口月度记录 ▷ 上汽MG印度引入本土投资者 ▷ 普方生物被丹麦Genmab收购 本周中概股评分:45/100 主编,阳歌 Doug Young https://youtube.com/shorts/LMl5M-QQkz8 》》宏观 疲弱数据暗示复苏乏力 从最新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中,我们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些数据显示年初有关指标改善的短暂情绪,或许乐观的有些早。3月CPI同比微弱上涨0.1%,低于2月0.7%的涨幅,后者为该指标六个月来首次上涨。 与此同时,3月PPI同比下降2.8%,延续一年半以来的负增长趋势。在这两个令人沮丧的数据公布前,人们曾因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似乎显示中国经济正重回正轨而感到兴奋。整个情况看起来有点像去年,彼时年初备受期待的复苏迅速消失。 惠誉下调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 上周,惠誉的工作人员对中国并不乐观,正式将其对该国主权信用评级的展望由“稳定”调整为“负面”,称“中国公共财政前景面临的风险攀升”。惠誉此举步了穆迪去年12月类似下调的后尘。不出所料,中国对此表示遗憾。 进行这种主权信用评级的下调始终是非常敏感的,且国家体量越大,采取此类举措的评级机构所面临的后果就越大。这意味着我们几乎可以肯定,首先是穆迪,现在是惠誉,可能都感受到来自北京的巨大压力。 中概股冷对利空 上周,疲弱的经济数据和惠誉调降评级没有让投资者过分担忧,中概股基本收平。恒生H股指数上涨0.3%,MSCI China ETF下跌1.7%,恒指几近持平。 过去一个月里,这三个指数一直呈现小幅波动,有点像是在等待。一些人可能依然希望像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中国所做的那样,推出一项重大经济刺激计划。不过,我们上周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建银国际的分析师表示,这样的“大炮式”刺激计划不太可能出现。 》》行业 来华外国人消费更方便了…
Illustration of a Chinese engineer upgrades an equipment.

美议会强制TikTok出售,基石药业被剔出港股通——中概股Bulletin

上周中国经济和中概股大事件 ▷ 北京呼唤大规模设备更新 ▷ 美国拿中国起重机“开刀” ▷ 日产、本田拟削减在华产能 ▷“瓶装水大王”遭遇攻击 ▷ 荣业食品申请在纳斯达克上市 本周中概股评分:60/100 主编,阳歌 Doug Young https://youtube.com/shorts/vx6pdT6Ct3M?feature=share 》》宏观 北京呼唤大规模设备更新 如果基建是北京最大的挂怀,那么制造业和工业设备可能紧随其后。因此,北京呼吁企业和消费者更新设备不足为奇。最新的刺激指令已经传达到农业、交通、教育和医疗等领域。 国务院发文呼吁,希望这些行业到2027年增加25%以上的设备支出,并称此类努力将得到政府的支持,但其具体内容尚未公布。此类支出是北京乐见的,因为涉及巨额资金最终流向实体经济,通常对国家的制造业起支持作用。 美国拿中国起重机“开刀” 首先是中国的电信设备,然后是TikTok。现在,威胁美国国家安全的最新“妖怪”是中国制造的起重机。至少,一些美国众议员如此怀疑,他们试图搞清在美国港口使用的中国产起重机上安装通信设备的目的。 这些起重机来自一家名为振华重工的公司,该公司发布了一份简单的声明,称“一直严格遵守相关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并在此基础上依法合规经营。”接下来事态会怎么发展,还需要让子弹飞一会。 中概股回暖? 经历两周的休整后,中概股以更为温和的涨幅回归最近的上升趋势。恒生H股指数上涨2.9%,iShares MSCI China ETF走高2.8%。恒指上涨2.3%,目前较1月中旬的最低点上涨约9%。 值得注意的是,恒生科技指数和内地的创业板指数上周正式步入牛市领域,这意味着它们与1月的低点相比上涨了20%。科技股在过去两年中遭受了一些最严重的打击,因此看到它们反弹并不奇怪。科技股能否持续上涨尚有待观察。 》》行业 新能源汽车的热情降温…
Illustration of Premier of China, Li Qiang

出口强势恢复,电车销售减速——中概股Bulletin

上周中国经济和中概股大事件 ▷ 经济增长目标维持在5% ▷ 中国新增六国进入免签名单 ▷ 美国会进一步对TikTok施压 ▷苹果在华销量今年前六周大跌24% ▷ 重塑能源在香港提交上市申请 本周中概股评分:45/100 主编,阳歌 Doug Young https://youtube.com/shorts/oZpCkk_JPN4 》》宏观 经济增长目标维持在5% 又一个“两会”闭幕,这次没有往年那样的盛大仪式。今年会议的亮点是宣布了2024年GDP增长目标为5%,与去年大致相同。但这次,李强承认,在当前中国的经济环境下,实现这一目标可能会有困难。 如果有人想在通常的两会闭幕新闻发布会上向李总理询问更多想法,那他们就不走运了,因为这次新闻发布会被取消了,结束了30年的传统。 出口意外强劲 虽然今年实现5%的增长目标可能有些困难,但至少在2024年的头两个月,出口已经开始帮助实现这一目标了。中国的出口在这两个月内同比增长7.1%,轻松超过了路透社预测的1.9%的增长。进口也上升了3.5%,再次超出了1.5%的增长预期。 出口增长受益于电子产品,包括芯片的海外需求强劲,以及去年同期低基数的影响。尽管如此,对于这一重要指标来说,任何正增长都是好消息,因为它在去年下半年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呈现收缩态势。中国的增长与韩国和台湾地区的类似表现相呼应,表明在一段疲软期后,全球贸易正在回暖。 中概股连续第二周保持低调 北京的低调氛围上周蔓延至海外上市的中国股票,连续第二周基本无太大变动。恒生H股指数本周下跌了1.3%,与恒指1.4%的下跌幅度相近。大洋彼岸,iShares MSCI China ETF下跌了1.7%。 在两会的股市相关新闻中,新任证监会主席吴清暗示,他不会放松上市审批。鉴于中国股市当前的疲软,这一点并不令人意外,并且可能会进一步增加内地企业赴美、赴港上市的动力。 》》行业 电车销售降速,欧洲降幅恐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