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利天恒手握巨款 启动赴港第二上市
百利天恒目前尚无获批上市的创新药产品,2023年底与百时美施贵宝达成的授权合作协议,是全球ADC领域单项资产总交易额最大的战略许可及合作交易 重点: 百利天恒采用“以仿养创”的模式,但研发开支不断增加,仿制药收入则受政策影响一再下滑 公司旗下有6款ADC创新药物,开展了约60项临床研究,包括9项III期临床 莫莉 自从2023年初登陆中国A股科创板获得资本市场追捧后,四川百利天恒药业股份有限公司(688506.SZ)又将开启港股的新征程。7月10日,百利天恒向港交所提交申请,计划在港股二次上市。 百利天恒的历史可以追溯至1996年,早年间的业务以生产和销售复杂仿制药及中成药为主。2010年,百利天恒进军创新药业务,采用“以仿养创”模式,将仿制药及中成药业务大部分收入投资于创新药研发。公司目前尚无获批上市的创新药产品,但其中一款研发成果已与跨国药企达成合作,研发能力获背书。 2023年12月11日,百利天恒美国全资子公司SystImmune与跨国药企百时美施贵宝(BMY.US)达成合作,双方将共同推进抗体药物偶联物(ADC)BL-B01D1在美国的开发和商业化,而中国大陆的开发、商业化及生产则由百利天恒负责,协议显示,百时美施贵宝还获得BL-B01D1在全球其他地区的独家开发和商业化权益。 BL-B01D1是一款可同时靶向EGFR和HER3两种受体的双抗ADC药物,EGFR和HER3广泛高表达于上皮源性的各类肿瘤,通过其双抗结构,BL-B01D1能够广泛地靶向多种实体肿瘤、且更加富集于肿瘤组织,从而增强肿瘤杀伤活性,市场前景宽广。目前,BL-B01D1已经开展了20多项临床研究,其中有7项单药用于癌症后线治疗的三期临床试验,包括非小细胞癌适应证、乳腺癌适应证等。 在这项合作中,百时美施贵宝将向 SystImmune 支付 8亿美元首付款和最高达 5 亿美元的近期或有付款,在达成开发、注册和销售里程碑后,SystImmune 将获得最高可达 71 亿美元的额外付款,潜在总交易额高达84亿美元。这是迄今为止,全球ADC领域单项资产总交易额最大的全球战略许可及合作交易。 财报显示,截至去年底,百利天恒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仅有3.92亿元,同比锐减6.09亿元。今年3月,百利天恒已经收到来自百时美施贵宝的8亿美元首付款,在这笔巨额款项进账后,现金流得到明显改善,令5月底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高达58.7亿元。 不过,随着创新药研发管线的推进,百利天恒烧钱速度也在加快。2021年至2023年,百利天恒的研发投入分别为2.8亿元、3.8亿元及7.5亿元。今年前4个月,研发投入再增加56%至3.3亿元。 收入减 研发投入增 与此同时,作为百利天恒主要收入来源的药品销售却不断下滑。2021年至2023年,药品销售额分别为7.9亿元、7亿元和5.6亿元,同期公司净亏损分别为1.07亿元、2.82亿元及7.8亿元。公司解释,中国政府的带量采购计划对药品定价造成较大压力,导致公司业绩受挫,毛利率从2021年的73.2%降至2023年的54.8%。 一边是不断增加的研发开支,一边是下滑的仿制药收入,百利天恒“以仿养创”的模式只能勉强维持。在医药行业一级市场融资陷入冰点之际,公司将目光投向新股市场。2023年1月,公司登陆科创板募资9.9亿元,上市首月,其股价较24.7元的发行价大涨超过160%,此后股价节节攀升,到今年6月中旬一度达到215.7元历史新高,市值突破700亿元,近期股价稍有回落,但在科创板创新药企中市值仍然排名第二。 招股书介绍,百利天恒构建了创新的ADC药物研发平台,成功研发包括BL-B01D1在内的六款ADC创新药物管线,均处于临床阶段,开展约60项临床研究。此外,公司还拥有创新多特异性抗体药物研发平台,研发了四款GNC多特异性抗体药物管线。 ADC药物领域是2020年以来,抗癌药物研发的热点之一,许多跨国医药巨头竞相在该领域布局。ADC药物由靶向特异性抗原的单克隆抗体药物和小分子细胞毒药物通过连接子(Linker)偶联而成,结合二者高特异性靶向能力和强效杀伤癌细胞的优势,可以实现对癌细胞的精准高效杀灭,被称作“生物导弹”。因此,手持六大ADC管线的百利天恒备受市场投资者的关注。 当前百利天恒在科创板的估值偏高,市盈率约14.7倍,同样依靠授权收入扭亏为盈、且无商业化产品的和铂医药(2142.HK)市盈率仅5.9倍。但是百利天恒当前的盈利基于一次性授权收入,后续的财务状况仍然存在较大风险。虽然百利天恒与百时美施贵宝的合作可能带来持续收入,但新药研发有较高失败率,投资者宜持续关注其研发进展。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和铂医药达成巨额合作 依靠对外授权扭亏为盈
从卖厂卖管线断臂求生,到走上盈利之路,和铂医药依靠的,是多项对外授权合作和抗体技术平台 重点: 和铂医药与跨国药企辉瑞子公司Seagen达成一项对外授权,将获得5,300万美元首付款及最高达10.5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 今年上半年,凭借多项对外授权以及提供研发服务,和铂医药的营收同比增长逾48% 莫莉 当中国医药创新行业还处在融资寒冬之际,有些企业已经凭出色的业绩走出困局,实现自我造血。上周五,和铂医药控股有限公司(2142.HK)宣布,全资子公司诺纳生物与跨国药企辉瑞(PFE.US)子公司Seagen达成一项对外授权合作,诺纳生物将获得5,300万美元首付款,以及最高达10.5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 不过,消息公布后,和铂医药的股价却大幅跳水,消息公布当日下跌7.3%,下一个交易日继续下挫超过8%。的确,和铂医药从该合作中获得5,300万美元的首付款,在中国药企的抗体偶联药物(ADC)出海项目中,未算高价交易。同一周内,百利天恒(688506.SH)与百时美施贵宝(BMY.US)达成的一项双抗ADC授权合作,从中获得8亿美元首付款以及最高逾80亿美元的总付款。相比之下,和铂医药的合作金额成了“小巫见大巫”。 可是,和铂医药的合作方Seagen是ADC领域的资深玩家,由辉瑞以430亿美元的天价收入麾下。和铂医药能与Seagen达成合作,亦是对其研发能力的肯定。为何市场并不买单,股价不涨反跌呢?或许因为和铂医药的股价提前上涨,已经将利好预兑现。在合作消息公布前,和铂医药在并无任何好消息的情况下,曾连续四个交易日上涨,累计涨幅高达25.5%。 和铂医药此次对外授权的,是一款特异性靶向人间皮素(MSLN)的ADC,Seagen将获得该药物的全球临床开发及商业化权益。临床前数据显示,该药物在体内研究中表现出卓越的药效性和安全性,已经于2023年8月获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进行临床试验,用于治疗晚期实体瘤,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达成合作的诺纳生物,是和铂医药成立于2022年11月的全资子公司,凭借全人源抗体转基因小鼠平台及新一代自主研发的免疫细胞衔接器双抗平台,为合作伙伴提供从发现到临床研究审批的完整临床前药物开发服务。 诺纳生物成立不久,已有多项合作订单,不仅与mRNA行业新锐莫德纳(MRNA.US)达成合作,获得600万美元预付款、最高约5亿美元里程碑付款及相关分级特许使用权费,亦与美国Dragonfly Therapeutics、Mythic Therapeutics等企业以及华盛顿大学等诸多全球学术机构签下合作订单。和铂医药2023年上半年财报显示,诺纳生物在手的生物合作项目有30多个,其中20多个项目是今年新增。 扭亏为盈 目前,和铂医药手头仍然没有实现商业化的产品,但是境况已比去年好得多。去年下半年,和铂医药不仅将核心产品巴托利单抗转让给石药集团(1093.HK)子公司,亦结束了一款重要产品的III期临床试验,还将位于苏州的产业化基地转让给了药明生物(2269.HK)子公司药明海德,带来6,193万元亏损。 今年上半年,凭借多项对外授权以及提供研发服务,和铂医药实现营收约4,100万美元,同比增长48.4%。其中,分子许可费同比增长45.8%至3,950万美元,主要归因于授权及合作协议的预付款及里程碑收入增加;研究服务费及技术许可费,也从上年同期的50万美元增至150万美元。 今年2月,和铂医药与Cullinan Oncology签订授权及合作协议,转让HBM7008在美国开发及商业化的独家许可权,获得2,500万美元预付款和最高达6亿美元里程碑付款。和铂医药去年转让的巴托利单抗今年亦有一系列研发进展,今年3月巴托利单抗治疗全身型重症肌无力的III期临床试验的积极研究结果公布,6月巴托利单抗的生物制品许可申请(BLA)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受理,和铂医药也因此获得里程碑付款。 管线转让也让临床试验投资减少,和铂医药得以“轻装上阵”,研究和开发成本也从去年上半年的8,360万美元,大幅减少至今年同期的2,840万美元。公司首次实现扭亏为盈,上半年盈利291万美元,远胜去年上半年的7,308万美元亏损。 不过,对外授权合作后续能否持续为公司带来收入,仍然取决于临床试验的进展结果以及合作方的项目管线调整情况。今年以来,基石药业(2616.HK)、百济神州(BGNE.US; 6160.HK; 688235.SH)等多间创新药企的出海项目遭遇“退货”,影响后续收入。和铂医药12月初亦公布,由于巴托利单抗的III期临床试验延期,将撤回巴托利单抗的BLA,预期于2024年上半年重新提交BLA,影响后续销售收入分成。 从卖厂卖管线断臂求生,到走上盈利之路,和铂医药依靠的是多项对外授权合作和抗体技术平台。但是,和铂医药估值不高,市销率仅1.8倍,同样提供专有技术平台、深耕ADC领域的未盈利药企科伦博泰(6990.HK)当前的市销率却高达9.4倍。随着和铂医药合作项目的逐步推进,公司有望持续获得收入,或会吸引更多投资者关注。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系我们了解更多详情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卖厂卖管线断臂求生 和铂医药转型CRO
这家财务状况紧张的创新药研发企业,经历出售厂房及药物管线的求生阶段后,正寻求业务转型 重点: 和铂医药去年营收同比增加逾8倍,源于与大型药企的多项药物对外授权合作 该公司去年向受托研究组织(CRO)进发,为客户提供完整临床前药物开发服务,并已获得多张订单 莫莉 2022年下半年,和铂医药控股有限公司(2142.HK)经历了一段低谷期,研发进展最快的两款核心产品一个被叫停,一个被出售,尚未使用的全新工厂也转手卖出,原因在于运营资金紧张,力图收缩管线以便“囤粮过冬”。 在生物医药行业回暖之际,和铂医药的业务似乎也出现起色。该公司上周四发布的2022年财报显示,去年录得4,066万美元(2.8亿元)收入,同比增加843.8%,但仍然录得1.37亿美元亏损,与2021年基本持平。 该公司收入大增,源于多项药物对外授权合作,期内与跨国药企阿斯利康(AZN.LN)达成双抗开发及商业化的全球授权协议,获得2,500万美元的预付款,以及最高3.25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以及特许权使用费;另外,和铂医药与石药集团(1093.HK)的合作,也让公司获得了1.5亿元的首付款以及超过10亿元的里程碑付款。 今年2月,和铂医药再宣布一项重磅授权合作,公司将一项肿瘤相关的双抗药物在美国的开发及商业化的独家权限,授予制药公司Cullinan Oncology(CGEM.US),和铂医药将获得2,500万美元预付款和最高达6亿美元里程碑付款,以及最高近20%销售额百分比的分级特许使用权费。 和铂医药是一间成立于2016年的创新药研发企业,公司在创始之初通过收购荷兰的Harbour Antibodies,获得了全球稀缺的全人源单克隆抗体药物开发平台,2017年再从韩国药企HanAll Biopharma引进了巴托利单抗和特那西普在大中华区进行开发、生产和商业化的权利,这两款药也是和铂医药进展最快的两个管线。 曾陷财务困境 由于没有商业化产品,和铂医药长期处于亏损状态,运营资金主要来源于外部融资。2022年9月5日,和铂医药遭港股通名单除名,遇上生物医药行业资本寒冬,公司几乎无法再通过融资获得现金支持。截至去年6月底,其持有的现金及银行余额为2亿美元,而上半年的研发开支加上行政开支就已达1亿美元,手头资金或许只能支持一年运营。 虽然去年4月与阿斯利康达成的合作协议,为和铂医药带来高昂收入,但依靠授权合作非长久之计。因此,其管理层决定“断臂求生”,不仅大幅缩减管线,也开始抛售资产。10月10日,和铂医药宣布将巴托利单抗转让给石药集团子公司,同时也结束了特那西普的III期临床试验,这两项决策不仅快速回笼资金,也减少了在临床试验和商业化等环节的更多支出。 既然两项最接近商业化的项目均已脱手,下一个动作便是转卖生产厂房。同年11月,该公司位于苏州的产业化基地以1.45亿元转让给了药明生物(2269.HK)子公司药明海德,带来约6,193万元的财务亏损。 尽管手头资金并不充裕,但和铂医药并未在研发上减少投入,去年研发开支高达1.35亿美元,同比增加26%;不过,行政开支已大幅减少32%至2,727万美元,其中员工人数从385人下降至216人,员工成本接近减半至1,477万美元。 除了努力“节流”,和铂医药亦设法“开源”,通过转型为平台药物发现公司,跻身受托研究组织(CRO)的行业上游位置。 与莫德纳合作 去年11月,和铂医药宣布成立全资子公司诺纳生物,将利用全人源抗体转基因小鼠平台及新一代自主研发的免疫细胞衔接器双抗平台,为合作伙伴提供从发现到临床研究审批(Idea-to-IND)的完整临床前药物开发服务。全人源抗体转基因小鼠平台是抗体药物开发的重要引擎,可以产生全人源、亲和力成熟,并具有优良成药性的单克隆抗体以及新型抗体。 诺纳生物成立不久,订单已纷至沓来。11月11日,诺纳生物与莫德纳(MRNA.US)达成合作,根据协议,莫德纳将使用诺纳生物专有的平台发现开发核酸免疫疗法,诺纳生物将一次性获得600万美元预付款、最高约5亿美元里程碑付款及相关分级特许使用权费。 11月21日,诺纳生物与Dragonfly Therapeutics合作,进行双特异性抗体及多特异性抗体疗法的开发。此外,科伦博泰12月将7款临床前用于治疗癌症的抗体偶联物(ADC)药物授权给默沙东(MRK.US),当中有两款是与诺纳生物联合开发的产品,诺纳生物享有30%权益。 和铂医药从成立到登陆港股市场,一向颇受一级投资者青睐。2020年底登陆港股市场时,高瓴资本、贝莱德等多间明星资本跻身基石投资者,IPO前投资者也包括鼎晖投资、君联资本、国寿大健康等医疗赛道专业投资者。 可是,和铂医药上市以来,股价却一路走低,目前已跌至2港元水平,比招股价12.38港元跳水逾八成。该公司当前的市净率约2倍,远低于同样拥有全人源抗体转基因小鼠平台的百奥赛图(2315.HK)的8倍市净率,显示投资者信心不足。和铂医药断臂后谋求轻装上阵,可是切入CRO赛道是否为能带来更佳收益,则需较长时间观察。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药明生物离高速跑道 寄望新订单重拾动力
这家中国医药外包龙头最近公布,去年收入和盈利分别上升48.4%与30%,比一年的升幅明显放缓
百济神州营收翻倍 汇率波动加深亏损
受累人民币贬值,这家创新药企第三季净亏损扩大,距离转亏为盈又远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