沽空机构质疑做假 奇富股价不跌反升
奇富科技遭沽空机构指控业绩造假,公司很快作出澄清,股价未受影响。虽然大股东周鸿祎再被推上风口浪尖,但沽空报告的指控似乎搔不着痒处 重点: 就沽空机构指奇富向中美部门所提交的数据有异,公司解释是因为来自两家不同公司 公司上季度经营现金流19.6亿元,加上斥资3.5亿美元回购,应该有助提振股价 罗小芹 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是中国互联网传奇人物,好斗的性格成为他在网络世界攫取市场的动力,但也是性格使然,他与一众互联网大伽关系一般,所以,当奇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QFIN.US,3660.HK)遭沽空机构发报告挑机,不少人都是来凑热闹,看周氏如何招架。 沽空机构Grizzly Research于9月26日发表报告,指控奇富夸大利润,敦促监管机构调查公司内部数据。不过,报告中引用很多内地传媒的报道,只属市场传闻。至于该机构声称最重要的指控,就是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下称总局)取得的数据,与公司向美国证监提交的不符,但似乎搔不着痒处,而奇富亦发公告澄清,指沽空报告有关公司的信息毫无依据和不准确,分析亦存在缺陷和误导性的结论。 会计制度不同引起误解 沽空机构说奇富夸大利润,是基于公司向总局和美国证监提交的财务数据存在差异,以2022年及2023年两个财年为例,公司在中国的主要运营实体总收入分别为170亿元及160亿元,而相应净利润分别为52亿元及47亿元,收入及净利润均按中国GAAP入帐,奇富向美国证监报备的是按美国GAAP入帐,两年分别录得总收入166亿元及163亿元,净利润分别40亿元及43亿元。 奇富还指出,向中国部门及美国证监提交数据不是来自同一家的公司,向前者报备的是反映公司在中国的主要运营实体,并不代表公司在中国的所有附属公司及综合财报内的关联实体,后者是境外注册的可变利益实体(VIE)公司。 由于中国政府禁止外资参与互联网、教育及金融等敏感产业,当这些公司有意赴美国或香港等地上市时,便需要成立一家VIE结构的公司,VIE公司通过协议方式控制境内的运营实体,以便将境内营运实体的利润合法地转移到境外上市公司。 不过,奇富的VIE结构较一般的互联网公司来得复杂。奇富的前身为360金融(2023年易名为奇富科技),早于2016年7月从360集团分拆出来,360金融因于2018年12月在纳斯达克上市,需进行重组,于是在开曼成立一家间接全资附属公司“上海淇玥”。 后者与360金融位于中国的三大运营实体的股东“上海奇步天下”(奇步天下),签订一系列VIE的合约安排,360金融可通过奇步天下对三大运营实体行使投票权,从而达控制效果,并取得相关的经济利益。 据奇富解释,在2023年前,若干金融机构要求奇步天下,为公司的运营实体所促成或担保的若干贷款,提供补充的背对背担保,其后奇步天下承诺,倘奇富的运营实体未能按时履行对银行的担保还款义务,奇步天下将承担任何不足的部分,但该背对背担保安排并无增加公司的风险敞口,而公司亦未向奇步天下转移任何利益,故此奇富指斥沽空报告中,指控公司操纵奇步天下的财务报表,说法并不正确。 此外,奇富指出,截至今年2月29日,大股东周鸿祎实益持有公司仅13.8%股权,现时公司并无控股股东,而周于今年8月13日已辞去董事及主席职务,主席一职由赵帆接任。 部分指斥建基于假设 总体来说,Grizzly Research在沽空报告作出不少假设,例如奇富的拨备率数据不真实,以及现金余额不断下降,因此推论公司的利润可能属于伪造等。 对于上述指控,奇富表示,报告中声称有关公司逾期率和拨备记录的指控,反映对公司财务常规和相关会计准则的误解,但本文篇幅所限,不能尽录,但部分指控明显有些武断,例如Grizzly以现金余额下降来推断公司利润是伪造,而奇富已经指出这种推断完全是错误且未经证实。 如果从过去四年财报看,现金、现金等价物及受限现金余额初期三年呈逐年上升势态,但自2022年底的105亿元则降至2023年底的75.6亿元,至今年6月底止则回稳至84亿元。公司解释是因为资产负债表内贷款的增长、向股东分派的现金股息及股份回购计划。 虽然奇富已经指出,报告关注滞后的90天逾期率有误解之嫌。不过,公司将优先考虑能主动反映信贷风险的领先风险指标,例如:首日逾期率、30天回收率等,与传统的逾期率相比,该等前瞻性指标提供了更准确和更可行的信贷风险评估。 面对外界对其账目的质疑,公司的股价迄今一直表现坚挺。 过去一个月,奇富在香港市场的股价已上涨超过 15%,年初至今的涨幅已超过 90%。 奇富刚公布第二季业绩,净利润13.8亿元,同比增长26%,经营现金流为19.6亿元,加上第三季开展为期一年、总值3.5亿美元的股票回购,经营现金流、现金股息及回购都是公司财政坚实的硬指标,以奇富最新的延伸市盈率6.97倍,表面上似乎很难对公司财政有太多挑剔。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华兴复牌即崩盘 没有包凡的未来将怎样
这家民营投资银行停牌一年多后,股票在复牌后下跌了三分之二 重点: 因前董事长包凡失联而停牌17个月的华兴资本在复牌当日股价暴跌66% 复牌前夕发布的最新业绩显示,公司2023年收入下降37%,今年上半年又下降了39% 肖林 华兴资本控股有限公司(1911.HK)拆除了一颗定时炸弹——但其在香港挂牌交易的股票未能免受严重影响。 在今年早些时候任命了新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后,这家中国民营投资银行终于在上周晚些时候,发布了三份推迟已久的财报,并于周一复牌,勉强避免了因停牌超过18个月而被除牌的局面。 但复牌没什么可庆祝的。该股在复牌后的第一个小时暴跌近72%,收盘时下跌66%,至2.45港元。按这个股价计算,该公司的市值仅为往日的零头,较几年前的峰值下跌了90%以上。 如今,这种暴跌对在海外上市的中国股票来说已经司空见惯,其中很多股票是受了经济放缓和中美紧张局势的拖累。对各行各业的监管打击以及持续进行的反腐,也时不时地令市场陷入动荡。华兴资本曾为中国很多科技巨头提供资金,但自去年初其备受瞩目的联合创始人包凡失联以来,公司一直处于动荡不安中。公司承认,包凡 正在配合一项调查,这往往指的是腐败调查。自那以后,包凡再没有公开露面过。 因包凡失联,该公司无法签署财报,进而被停牌。公司最终宣布包凡在今年2月辞去公司职务,由联合创始人谢屹璟接任。这为公司在提交积压未发的财报后复牌铺平了道路。 复牌让华兴资本得以避免退市。复牌首日被低价抛售,一方面反映停牌17个月期间可能会发生的股价走势,但也意味未来将面临更多挑战。 虽然辞去了董事会主席的职务,但包凡仍是公司的控股股东,持有48.71%的股份。这意味着他仍拥有巨大的影响力。 去年12月取代德勤担任该公司审计机构的中汇安达会计师事务所,在最新财报中提出了对包凡的身份担忧。2023年最后一个季度,华兴资本就因包凡的调查,向有关部门支付了7,700多万元。该审计机构表示,未获得充足的证据证明这笔钱能拿得回来。 最新发布的财务业绩也给公司描绘了暗淡的前景。华兴资本2023年的收入同比下降了约37%,今年上半年又下降了39%。其投资管理和投资银行业务受打击最大。今年上半年,股票承销业务的收入增长了八倍多,但只因它的基数非常低。 相比之下,在华兴资本停牌期间,中金公司(3908.HK; 501061.SH)在香港挂牌的股票下跌了48%以上。中金公司是中国领先的国有投资银行,外界认为它所处的地位更有利。该公司的总收入和其他收入,在去年的下降幅度仅5.2%,今年上半年下降了20%。 包凡时代的辉煌 现年53岁的包凡对华兴资本的崛起至关重要。包凡出生于上海,与中国投资银行业的许多成功人士一样,曾负笈海外,并在摩根士丹利等全球领先的投资银行工作,随后于2000年代初返回中国创办自己的公司。 早年,他结识了中国科技界许多有影响力的人物,包括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和奇虎360的周鸿祎。据媒体报道,2011年,当刘强东的C轮融资陷入困境时,是包凡伸出了援手。他还把刘强东引荐给了老朋友尤里·米尔纳,后者是投资公司DST Global的创始人,因Facebook的早期投资而闻名。 2015年,彭博新闻社将包凡评为全球在推动市场或影响思想和政策方面最具影响力的50位人物之一,并称他为“科技建设者”,拥有的人脉关系,几乎可以安排当时中国科技界的一切事务。他的功绩包括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60亿美元的合并,组建现在的滴滴全球(经常被称为中国的优步),那是2015年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并购交易。 华兴资本于2018年上市,那是中国科技企业的黄金时代,中国的“独角兽”企业的产生速度超过了美国。同年,华兴资本为美团的IPO提供咨询和承销,成为2018年香港第三大新股上市。 但事过境迁,曾经为包凡的成功立下汗马功劳的人脉现在成了麻烦。 中国的科技行业曾经推动了包凡的成功,但自2020年末以来,该行业因其放任自流的方式而受到政府的审查。2021年初,滴滴在美国短暂上市时,华兴资本是它的承销商之一,但没过多久,由于未能获得中国互联网监管机构的必要批准,该公司被迫退市。 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也加大了中国公司从美国寻求资金的难度,而中国自身经济的放缓,也降低了中国公司对全球投资者的吸引力,去年在香港上市的新公司数量降至20年来的最低水平。 后包凡时代 在经历了如此多的动荡之后,华兴资本的下一步该怎么走,仍然是个大问题。 据媒体报道,包凡一直在配合跟华兴资本前总裁丛林有关的调查,丛林曾任工银国际董事长,这是中国最大的国有银行的国际部门。2022年9月,中国证券监管机构发布声明称,丛林因涉及多起不当行为的指控而被采取监管谈话措施。 虽然目前还没有报道称包凡可能面临刑事指控,但他消失这么久,可能反映出丛林被调查一事的严重性和深远影响。如果最终重回公众视野,包凡是否能回到以前的生活还远未可知。…
穷游热渐退潮 同程旅行弃购广州金旅
面临经济低迷、出境游停滞以及退款便利遭受质疑等,这家在线旅行社取消一项重大收购计划 重點: 同程旅行宣布取消收购一家金融科技公司,因疫后的“特种兵式”旅游热潮开始消退 这家在线旅行社满足新一代节俭游客的需求,2023年营收增长81%,但一季度增长率放缓至50% 夏飞 就在精打细算的中国游客掀起的“报复性消费”浪潮高歌猛进之时,同程旅行控股有限公司(0780.HK)似乎突然失去了部分动力。 去年大部分时间,这家在线旅行社都在飞速发展,因随着疫情时期的限制措施取消,低预算国内旅游成为中国低迷的经济当中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由于同程及其同行迎合了热情高涨但注重成本的新一代游客需求,实现了收入和利润的飙升。 但现在,公司似乎采取更为节俭的策略,反映居于核心的Z世代客户越来越注重成本。上周,同程旅行披露,放弃以11.5亿元收购广州一家金融科技公司55%股份。2月份首次宣布这笔交易时,同程旅行称收购广州旅金科技多数股权是为了提升客户的支付体验。 同程旅行未详细说明放弃交易的原因。虽然双方可能只是无法就最终条款达成一致,但同程旅行也可能是因为自身业务失去了疫后初期的那股势头而放弃。 这笔交易对同程来说是一笔大赌注,因截至去年底,交易的成本占公司现金持有量的22%。此外,广州旅金似乎正在迅速贬值。公司在2022年12月的市值为28亿元,这意味它在约年半时间里贬值约四分之一。 同程改变主意背后的另一个关键原因,可能是央视在3月的一档调查节目中,称广州旅金支持的一款金融科技应用程序同程金融放高利贷。随后,该应用程序从中国大部分主要应用商店下架。 投资者似乎乐见交易的放弃。上周这一消息宣布后的两天内,同程股价上涨8%,但截至周五,该股回吐大部分涨幅。今年以来,同程股价波动剧烈,前四个月上涨超过55%,但自5月以来暴跌37%,今年迄今股价已下跌近8%。 但投资者担心的,不仅仅是同程花大价钱收购一家可能估值过高的金融科技公司。随着作为核心客户的中国年轻人面临收入停滞不前、工作安全感不断降低,对该公司能否维持增长势头的担忧日渐加剧。同程进军国际市场的抱负也面临不确定性,因疫后出境游复苏缓慢。在国内市场,退款政策引发的投诉导致公司声誉受损,严重依赖腾讯旗下的微信为业务引流,这些都给该公司蒙上了阴影。 “特种兵式旅游”爆火 自中国于2022年底结束疫情的严格限制措施以来,被称为“特种兵式旅游”的新型穷游方式,在那些精打细算的年轻人当中成为了最新时尚。为了省钱,他们通常预订最便宜的老式火车,而不是价格较高的高铁,白天在城里徒步,到尽可能多的热门景点打卡。在某些情况下,这些游客甚至会在麦当劳等24小时营业餐厅的长椅上蜷缩过夜,省下酒店费用。 这种出行潮流推动了同程旅行的人气,因为它专注于为中国的Z世代旅行者服务,并专注于长期被携程(TCOM.US; 9961.HK)等规模较大的竞争对手忽视的小城市。这助推公司去年的收入增长81%,达到近119亿元,调整后的净利润同比增长了240%,达到22亿元。由于去年的收入远远超过同程2019年疫情前73.9亿元的水平,这一数字更加引人注目。它的强劲增长也与大环境形成了鲜明对比,因为去年的旅游市场整体收入仍比2019年低19%。 同程的用户规模也在扩大,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它与微信和腾讯的深厚联系,腾讯是同程的大股东。该公司的年报显示,截至去年年底,公司的年度付费用户达到了创纪录的2.35亿,比2019年增长了54%。超过86%的注册用户来自中国最富裕的四大城市,即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之外的地方。 虽然2023年是一个丰收年,但它看起来越来越像一个遥远的记忆。现在,同程面临的更大问题是,推动该公司去年东山再起的穷游狂潮是否会逐渐消失。 至今为止,这些数字依然相对令人印象深刻。根据5月发布的今年一季度财报,公司的收入同比增长50%,达到39亿元,调整后的净利润也增长了11%,达到5.59亿元。值得一提的是,一季度数据显示,海外酒店客房预订量有所复苏,同比上涨超过150%。相比之下,中国整体市场的出境游复苏速度远慢于国内游,目前仍远低于疫情前的水平。 同程首席执行官马和平表示:“随着国际航班的恢复和一些国家签证政策的简化,我们对中国旅游业和出境游市场持乐观态度。” 但有理由预计,全球旅游业的反弹将放缓。2023年,中国出境旅游人数达到8,700万人次,仍比2019年下降40%。据路透社报道,行业观察人士指出,今年2月的农历新年假期期间,复苏步伐放缓,部分原因是旅行成本上升和签证问题。研究公司龙途国际的一项新调查发现,旅游成本已成为今年中国游客出境游销售的主要障碍。 同程面临的另一个挑战是它与腾讯的深厚联系。截至2023年第二季度,同程85%的用户来自微信,与2019年的84%大致相同。这使腾讯在继续保持这种合作关系和设定合作条款的谈判中,拥有巨大权力。 最后要说的是,同程还陷入了客户的一系列投诉,其中包括知名企业家周鸿祎,他是中国领先的网络安全公司360的首席执行官,说话直爽。在机票改签失败后,周鸿祎去年10月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同程的服务“最差劲最恶劣”,并斥责其“官僚”。与此同时,知乎和小红书这两个热门社交平台上的其他用户,也抱怨订票后难以退款或改签。 接受雅虎财经调查的分析机构对同程的平均目标价为22.36港元,远高于周五收盘价13.34港元,意味他们仍然认为该股具有强劲的上行潜力。但在中国消费者信心显示出更强的韧性之前,同程可能需要像其主要的Z世代客户一样紧缩开支。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毕马威辞任花房核数师 周鸿袆再受挫
直播平台花房集团上市三个月,就因特定银行账户被冻结,以及投资25%股权的公司被调查而停牌 重点: 集团核数师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8月初突然辞任,复牌进展受挫 花房联席公司秘书及副总裁焦阳在公司停牌一个多月后请辞 易煬 近期,中国知名科网公司360集团创办人周鸿袆可谓祸不单行,继早前跟胡欢离婚,将公司估值约90亿元的6.25%股权转予前妻后,最近他作为大股东的花房集团公司(3611.HK),核数师毕马威突然辞任,对于正争取复牌的花房来说,毫无疑问受到一大打击。 周鸿袆在中国软件界的名气响当当,1995年任职方正集团,短短几年就升任为集团事业部总经理,但他志不在此,1998年离职创业,旗下的“3721上网助手”曾风行一时,2003年更以1.2亿美元(8.6亿元)售予雅虎,赚取人生第一桶金,之后顺理成章担任雅虎的中国区总裁。 周鸿袆在国内是一位颇受争议的人物,经常与科技界的知名人士闹得不甚愉快,甚至要对簿公堂。任职雅虎时,他曾与杨致远争拗,一怒之下愤而离职。成立奇虎360时,又与雅虎行政总裁田健互骂。另外,因在微博上针对金山软件,需要作出道歉及赔偿。又因指控方舟子被百度收买和利用而被告上法院,最终周鸿袆被控侵犯方舟子名誉权成立。处处都可见,周鸿袆总与是非纠缠不休。 花房集团是周鸿袆第四家上市公司,他持有36.46%权益,A股上市的宋城演艺是第二大股东,持有35.35%股权。公司是内地一个提供语音及视频的直播娱乐社交平台,旗下包括有“花椒”、“奶糖”、“六间房”,以及针对海外的HOLLA,截至去年5月底止,注册用户达到4.15亿名。去年底,平均月活跃用户超过6,108万名,平均月付费用户约155万名。 集团的旗舰平台“花椒”,于2022年内地在线娱乐直播移动渗透率位列第一。平台主打美女主播,实时与用户聊天互动,截至去年5月底,平均月付费用户超过100万名,平均每名用户每月收益293元。 上市三个月 股价跌四成 去年11月,周鸿袆的360数科(QFIN.US; 3660.HK)(现已易名为奇富科技)在港股上市不久,花房已紧接于12月上市,股份以下限2.8港元定价,上市第三天一度高见4.56港元,但在高位只是昙花一现便跳水,短短三个月股价拾级而下,最低见1.71港元,比上市价跌近四成,较高峰更下挫逾六成。 在股价偏软下,花房首份未经审核的全年业绩,表现却相当不俗,去年收入增长近一成一至51亿元,净利润更增长接近两成至3.9亿元。集团的财务也十分健康,手头现金超过16亿元,没有任何短期或长期银行负债。 冻结账目 公司停牌 岂料事情急转直下,靓丽成绩表公布才数天,集团突发公告暂停买卖,并将延迟刊发经审核的年度业绩。公司透露,集团特定银行账户被冻结,涉及金额为1.36亿元;另外,中国有关机关,正对集团投资25%股权的一家公司进行调查。至于具体事宜,花房没有详细披露。 事情进展后续令人忧虑,5月底时,花房的联席公司秘书及副总裁焦阳辞任,花房只解释是焦阳要投放更多时间,处理个人其他事业发展。然而,花房上市不到半年,高管在公司停牌及投资的公司涉及调查中离去,给人感觉是高层在不明朗情况下跳船。 此后公司一直未能复牌,直至6月中时,联交所向公司提出一系列的复牌指引。首先是要刊发财务业绩,其次是公布独立调查结果,并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三是要进行独立内部检讨,并要证明公司有足够内部控制及程序,可遵守上市规则。第四是要证明公司已遵守上市规则第13.24条,最后是要公布所有重大信息,以供股东及投资者评估。 面对要求,花房不敢怠慢,表示正进行协商,预期7月底完成委聘独立调查员。至于内部控制顾问,亦会于7月底完成委聘。花房也强调,集团有充足的运营水平,并遵守上市规则第13.24条。 经过一番努力,似乎有一丝曙光。上月底时,公司表示正全力配合有关政府机关进行调查,并提交待结案的扣押款1.55亿元,而所有冻结账户,在7月25日已解冻,并可用于日常业务运营。 原以为有机会走入复牌之路,怎料毕马威突然表示,因无法评估调查有关花房的财务业绩,以及业务运营的影响,故辞任核数师,并于8月3日生效。毕马威指出,最主要是花房未能在7月30日前,出具独立调查顾问就冻结账户的报告;另外又未能于期限前,交出相关政府部门的调查结果,以及外部律师对冻结账户的法律后果分析。 问题有待解答 很明显,没有核数师报告,就不能符合联交所的复牌要求,花房要赶复牌,似乎不再是短时间可一蹴而就。 对于花房,摆在小股东及投资者眼前的问题确是一大堆,一家上市仅三个月的公司,账户竟然被冻结,其投资的公司又被调查,确实令人怀疑。究竟花房的具体问题在哪里?公司一直没有详细解释,只是模糊披露大概。究竟上市前,核数师及保荐人是怎样进行审查?集团2022年的业绩迟迟未能审核,那今年3月发布的一份漂亮成绩单,我们还能相信吗?至于何时可复牌,我们更是摸不透,看不清,别忘记至今连核数师也没有。 有超赞的投资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让更多人知晓?我们可以帮忙!请联系我们了解更多详情。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花房落后直播同业 上市获‘坏孩子’加持
经营直播平台的花房集团第二次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希望通过筹资强化财务,在竞争激烈的中国直播市场突围而出 (more…)
转型迎来理想业绩 360数科幸存之路
从贷款发放者转型到促进金融机构与贷款人的中介人,参考市场的正面反应,看来这家由〝互联网坏孩子〞周鸿祎带领的金融科技公司,能成为政策〝生还者〞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