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K Group files for IPO

这家体验零售商希望用门店和收入的增长,以及近期已实现盈利来吸引投资者

重点:

  • 筹备已久的KK集团申请赴港上市,它前不久前已扭亏为盈,开店步伐亦增速
  • 这家快速增长的生活方式零售商2023年前10个月GMV增长43%,收入增长55%

    

谭英

打赌开始了:上周提交最新上市申请后,总部位于东莞的零售商KK集团最终能否成功上市?KK集团运营着多个实体生活方式连锁品牌,此次新申请是它继2020年、2021年和去年均申请失败后的第四次尝试。

这次具备很多成功原因,但也有一些不利因素。

KK集团是新一代零售商之一,它们是看准亚洲Z世代对沉浸式零售体验的渴望。不久前,很多人还认为实体零售在中国没有未来,因为年轻消费者纷纷涌向电子商务来满足大量日常需求。

新冠疫情导致中国很多城市在长达三年的时间里断断续续地被封锁,激起了人们对老式零售商店的怀念,这些店铺色彩丰富、灯光明亮,售卖的产品流通速度快、价格适中。

KK集团所处的细分市场叫“线下驱动的非杂货零售市场”,在这个市场上,香港的屈臣氏集团和中国的名创优品(9896.HK,MNSO.US)等,在这一轮线下零售复兴期间的表现也很好。2022年,屈臣氏以139亿元的销售额和5.2%的市场份额稳坐中国市场首把交椅,而名创优品则凭借106亿元的销售额和3.9%的市场份额紧随其后。

根据上市申请中提供的第三方市场数据,KK集团位居第三,2022年销售额44 亿元,市场份额为1.6%。文件披露,2022年整个市场的规模为2,685亿元,预计每年将强劲增长近20%,2027年达到6,555亿元。

KK集团之前的上市尝试均以失败告终,可能部分归因于它利润微薄。公司2020年和2021年合计亏损76亿元,同期负债净额从27亿元增至82亿元。

但颇为讽刺的是,在疫情的最后一年,中国实施了一些最严格的管控措施,情况似乎出现了转机。KK集团2022年以不算太高的6,180万元利润实现盈利,去年前10个月继续高歌猛进,盈利近2.1亿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11%。去年前10个月的收入更是同比增长55%,达到48亿元。

能够实现上述收入增长的部分原因,是它的四大品牌稳定的开店速度,尤其是THE COLORIST调色师和KKV,它们合计占大部分公司门店。其门店总数从2020年底的556家增加31%,至去年10月724家。申请文件称,自去年10月以来新开门店87家,目前门店数量已超过800家。单店月均GMV从2022年的近51.1万元增加43.8%,至2023年的73.1万元。

海外业务

除了居于核心地位的国内业务,KK集团的海外销售也前景看好。它的KKV门店于2020年3月开始在印度尼西亚运营,通过与当地加盟商合作,目前已在34个城市开设了39家门店。

2023年前10个月,印尼业务实现营收4.2亿元,利润9,690万元,毛利率达23.1%。印尼门店的月GMV几乎是KK集团中国国内门店的三倍,2023年前10个月的平均GMV为250万元。该公司在马来西亚的首店也在2024年1月开业。

根据对KK集团2023年全年利润的估算,取竞争对手名创优品19倍的市盈率计算,它的市值为6.7亿美元。这远远落后于名创优品的53亿美元市值,却也大致是中国化妆品连锁店运营商逸仙电商(YSG.US)3.2亿美元市值的两倍。

那么,KK集团最近的这次上市尝试,有什么值得担心?投资者保持谨慎的一个原因可能是,集团正迅速从本质上的加盟模式转变为自营实体店运营商。这种直接所有权通常更赚钱,但也会带来大量额外的运营成本。

从2020年到2023年10月,KK集团的门店构成从76.3%的加盟店和23.7%的自营店,变成了15.1%的加盟店和84.9%的自营店。截至今年1月底,集团拥有120家加盟店和680家自营店。

KK集团认为,轻资产的加盟模式利润率较低,2023年前10个月的利润率为24.2%,而同期自营店的利润率为52.1%。这与名创优品形成了鲜明对比,后者的经营模式几乎完全依赖加盟店。

另一个潜在的不利因素是,KK集团的门店依赖第三方品牌,而这些品牌的利润通常低于自有品牌。去年,在KKV和“THE COLORIST调色师”目录上的近2.3万款商品中,86.2%来自第三方品牌,其余为自有品牌。KK集团指出,去年前10个月,来自自有品牌的收入同比增长了一倍多,达到6.5亿元。即便如此,这些品牌在这10个月的47亿元收入中占比仍然较小,只有13.8%。

与此同时,另一个可能破坏KK集团最新IPO尝试的因素是香港股市目前疲软,尤其是中概股,很多中概股徘徊在五年来的低点。但从整体来看,该公司越来越关注利润率更高的自营店和自有品牌,加上它最近实现了盈利,以及它在体验式零售方面的有利地位,让KK集团看起来像是对零售感兴趣的投资者不错的选择。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三只松鼠香港IPO获中国证监会放行

中国证监会上周宣布,零食制造商三只松鼠股份有限公司(300783.SZ)已获赴港进行首次公开募股的备案通知书,此举为该公司的上市进程扫清了重大监管障碍。 根据中国证监会在国庆长假前一日(9月30日)于官网发布的公告,三只松鼠计划通过此次IPO发售8,150万股。该公司已于5月9日向港交所提交初步招股说明书,这意味着若未能在11月9日前完成上市,则需提交更新版的招股文件。 据该公司提交至深交所的二季度财报显示,三只松鼠上半年营收较上年同期的50.7亿元增长约8%,至54.8亿元。但其同期净利润却从2.9亿元骤降52%至1.38亿元。 作为越来越多在沪深A股上市的中国企业之一,三只松鼠近期申请赴港二次上市以利用全球资本市场并提升国际知名度。年初至今,该公司在深交所挂牌的股价累计下跌35%。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中国市场带动 小牛电动第三季销量大增

电动两轮车品牌小牛电动科技有限公司(NIU.US)周一公布,第三季度销售46.6万辆,按年大增49.1%,中国市场表现尤为亮眼,出货45.1万辆,按年增长超过70%,为今年来最高增速;国际市场出货则为14,418辆,已超去年全年总销量。 年初至今,公司总销量已达101.9万辆,较比去年同期69.8万辆增长约46%,展现强劲增长动能。强劲表现主要受益于公司在国内市场的渠道扩张、产品组合优化,以及提前备货以应对新的中国电动自行车规范。 今年7月,小牛电动推出两款旗舰新车型FXT Ultra 2025和NXT Ultra 2025,强调续航、效能与安全提升,以吸引不同消费者偏好。 销量公布后,小牛电动美股周一大涨23.01%,收报5.56美元,今年以来该股已升212.36%。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轩竹生物招股 集资约7.8亿港元

四环医药(0460.HK)分拆的轩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575.HK),于本周一公开招股,共发售6,733.4万股H股,每股发售价11.6港元,一成作公开发售,每手入场费5,858.5港元,集资总额达7.8亿港元,本月10日截止认购,15日开始在港挂牌。 公司有超过十种药物资产在积极开发中,涵盖消化系统疾病、肿瘤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当中包括三项NDA批准资产,一项个药物项目处于NDA注册阶段,以及一项目处于III期临床试验阶段等。 轩竹生物仍处于亏损阶段,2023年的净亏损达3亿元,去年更高达5.56亿元,主要因行政开支大幅增加,以及支付去年上市申请开支。今年上半年的亏损为1.11亿元,跟去年同期相若。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金表品牌西普尼首挂 半日大升248%

中国金表品牌西普尼(2583.HK)周二在香港首日挂牌,开市即升183.7%报84港元,之后股价续向上升,中午收市报103.1元,升248.31%。 公司发售1,060万股,每股29.6港元,为上限定价,本地发售录得2,504.9倍超额认购,国际发售获得2.9倍超额认购,集资净额2.68亿港元(3,400万美元)。 西普尼主要销售自主品牌“HIPINE”黄金表壳及表圈手表,并为国内知名珠宝品牌提供ODM及加工服务。2024财年收入4.6亿元,按年升2.5%,期内溢利4934.8万元,跌5.3%。 公司表示,所得款项主要用于进一步提升产能及扩大及优化销售网络、加强品牌建设,以及建立莆田研发中心加强研发能力。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