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drug developer has raised around $400 million in seven rounds of financing. But after burning through cash, the company needs fresh capital to sustain its work on AI-assisted drugs.

这家AI制药企业已经完成了7轮融资,合计募资约4亿美元,但其烧钱速度亦十分惊人,急需在更大的资本市场融资“续命”

重点:

  • 英矽智能去年收入同比增长70%,达到了5,118万美元,其中有3,900万美元来自药物开发项目的对外授权
  • 该公司目前还未有任何一种人工智能辅助开发药物通过三期临床试验,若研发进展不顺,将大幅影响公司市值

 

莫莉

在去年6月递交的招股书失效之后,AI制药企业英矽智能近期更新招股文件,将与2023年底赴港申请上市的同行晶泰科技争夺“亚太AI制药第一股”的名号。

英矽智能成立于2014年,是一间AI驱动的生物科技公司。在最新的招股书中,英矽智能透露,2023年的收入同比增长了70%,达到了5,118万美元,其中有3,900万美元来自药物开发项目的对外授权。在2023年9月和2024年1月,英矽智能接连完成两项对外授权交易,合同金额总额最高可达15亿美元,其中与Exelixis(EXEL.US)的合作,让英矽智能可以获得8,000万美元的首付款,这也是亚太地区的第一个AI新药的专利授权合作。

英矽智能的业务主要包括管线药物开发、药物发现服务,以及软件解决方案服务三大领域。其中,管线药物开发服务是支柱业务,公司通过研发内部管线候选药物,在其对外授权或实现商业化后产生收入,该分部去年贡献收入3,902万美元。

药物发现服务是与药企等第三方合作,利用英矽智能研发的Pharma.AI平台发现与疾病有关的靶点,识别并进一步研发,从中收取服务费。软件解决方案服务则是客户使用Pharma.AI平台时,就该平台的访问权限收取的预付订阅费。2023年,药物发现服务以及软件解决方案服务分别贡献879.6万美元和336.2万美元,期间签订软件客户达50个,新增礼来(LLY.US)、诺和诺德(NVO.US)等大型药企客户。

在大额对外授权合作的加持下,英矽智能去年财务表现稍为好转,除了收入上升,净亏损也同比减少1,019万美元至2.11亿美元。不过,尽管通过多种渠道获取收入,这间技术驱动公司烧钱速度仍然十分惊人,过去三年累计亏损达到5.6亿美元。

在过去生物医药融资活跃的时期,英矽智能依靠“人工智能+医药”的概念颇受资本青睐。自2014年成立以来,英矽智能已经完成了7轮融资,合计募资约4亿美元,股东名单星光熠熠,包括启明创投、创新工场、高瓴资本、药明康德(2359.HK; 603259.SH)及复星医药(2196.HK; 600196.SH)等。2022年8月,英矽智能完成了IPO前的最后一轮融资,更获沙特阿美旗下的多元化风投基金Prosperity7 Ventures领投,公司的投后估值高达8.95亿美元。

截至去年底,英矽智能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1.77亿美元,这个金额与不少通过港股《上市规则》18A章上市的未盈利生物医药企业相比,其实已为数不少,但以英矽智能的资金消耗速度来看,可能无法维持一年的运营开支。2023年,英矽智能的研发开支为9,734万美元,同比增长24.5%,行政开支亦高达1,734万美元,当中包括劳工成本、股份薪酬开支等项目。

此外,公司的负债水平较高,截至2024年1月31日,流动负债总额达到8.47亿美元。由此可见,管理层或急于登上港股市场,获得更为通畅的融资渠道,为众多管线的下一步研发提供资金。

AI制药前路未知

招股文件披露,公司旗下拥有涵盖纤维化、肿瘤学、免疫学和其他治疗领域的15款候选药物管线,其中6种已取得新药临床试验申请(IND)批准。其中,小分子候选药物ISM001-055是英矽智能的核心产品,也是研发进展最快的管线。对于AI制药行业来说,这款候选药物也有重要意义,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ISM001-055是全球首款由生成式人工智能发现靶点、并设计化合物的候选药物。

过去两年里,由AI辅助研发并进入临床试验的候选药物不断增加,但是目前还未有任何一种人工智能辅助开发的药物通过了三期临床试验。部分AI设计的小分子药物临床研发进展不顺,导致研发企业的市场估值一落千丈。2022年上市的英国AI制药企业BenevolentAI(BAI.AS)曾备受瞩目,但是其核心管线BEN-2293在II期试验中未达到预期治疗效果,公司随后裁减一半员工,股价亦下跌超过90%。

英矽智能的ISM001-055用于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临床项目,在中国和美国近40个研究中心同步开展二期临床试验,其中美国2a期临床试验已于 2024 年2月完成首批患者给药,在中国2a期临床试验预计将于2024年第四季度完成,该候选药物的研发情况,或对公司业务前景产生重大影响。

目前港股和A股市场尚无AI制药企业上市,另一间冲刺港股上市的晶泰科技在2021年的最后一轮融资中,投后估值高达19.7亿美元,比英矽智能高出一倍有余。与其他AI制药公司相比,英矽智能不仅拥有自我造血能力,通过管线授权持续产生营收,还拥有进展较快的自研管线,值得投资者长期留意。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九毛九旗下太二日均销售按年跌24.6%

内地连锁餐饮集团九毛九(9922.HK)上周五公布,2024年第四季度,旗下主要品牌太二(自营店)、怂火锅及九毛九(自营店)同店日均销售额分别按年跌24.6%、26.9%及18.5%。 翻台率方面,太二第四季度为3.0,较上季的3.6下滑0.6,2023年全年则有4.1;怂火锅亦从3.0下降至2.7;九毛九由上季的2.8降至2.4。人均消费方面则有微幅增长,太二由上季的69元升至72元,怂火锅由97元升至99元,九毛九则维持54元。 按品牌划分,截至2024年12月底,共有太二634间,较9月底减少20间,怂火锅增加1间至80间,九毛九则减少1间至71间。包含其他品牌总餐厅数量为807间,较上季减少17间。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JinkoSolar profit plunges

新闻概要:晶科能源上海上市子公司利润暴跌

这家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表示,由于价格暴跌,其持股58.6%的晶科能源上海上市子公司的利润在2024年下降了近99% 阳歌 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晶科能源(JKS.US)周五表示,其主要运营的上海上市子公司晶科能源(688223.SH),去年利润暴跌逾98%,原因是供应过剩,迫使公司及其同行大幅削减价格。 晶科能源表示,其上海上市子公司预计去年盈利8,000万元至1.2亿元,较上年下降近99%。除去一次性损益,这家上海上市子公司全年亏损7.5亿元至10.5亿元,处于亏损状态。 晶科能源持有这家上海上市公司约58.6%的股份,该公司并未提供其去年业绩的初步数据。此前美国上市的晶科能源报告称,2024年前三个季度,收入较去年同期的858亿元下降 16.6%至716亿元。该公司前九个月的利润暴跌86%至8.47亿元。 消息公布后,晶科能源股价周五在纽约下跌10%。过去52周,该股下跌了23%,预期市盈率仅为5。 去年,全行业产能大幅增加,导致太阳能电池板价格暴跌,公司及其同行受到重创,导致供应严重过剩。晶科能源去年10月表示,考虑到产能大幅增加,预计到2024年底,其太阳能晶圆、电池和模块的年总产能将达到345 GW,是三年前101.5 GW产能的兩倍多。 美国上市的晶科能源报告称,受价格下跌影响,去年第三季度其营收同比下降23%至245亿元,尽管该公司当季太阳能电池组件出货量增长14.7%。随着价格下跌,公司当季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19.3%下滑至15.7%。 中国已经生产全球绝大多数太阳能电池板,政府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大力鼓励该行业的发展。由于许多公司的利润蒸发,一些公司陷入亏损,中央政府已介入,试图通过鼓励公司闲置部分产能来支撑价格。 政府的干预措施最近有助于稳定价格。分析师预计,晶科能源将报告其2024年全年收入下降约20%。但他们预计该公司今年的收入将恢复增长,雅虎财经调查的六位分析师预测平均增长 8.8%。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和誉发盈喜 预告去年扭亏为盈

生物制药企业和誉开曼有限责任公司(2256.HK)周一发盈喜,预告截至去年底止收入将大幅增长,由2023年的1,900万元收入大增至4.85亿元。期内扭亏为盈赚1,000万元,而上一年亏损4.32亿元。 公司表示,收入增长及录得盈利,主要因为抗抑剂pimicotinib的对外许可协议,以及获取默克公司(MKKGY.US)的首付款项7,000万美元,对去年的收入提供重大贡献。 盈喜消息公布后,和誉周一开市即升近1%至4.55港元。过去一年,公司股价升幅逾倍。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概要:任命CEO兼派特別息 斗鱼息诱投资者

这家直播游戏平台在其首席执行官被捕一年多后公布新领导层,目的希望克服多方面的挑战 余特莉 在线直播游戏平台斗鱼控股有限公司(DOYU.US)周四任命一位新的联席首席执行官,填补长时间的领导真空。同时,公司宣布巨额特别现金分红,希望引投资者购买其股票。  公司表示,任思敏将担任联席首席执行官,即时生效,填补自2023年11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陈少杰被捕后的管理层空缺。当时,陈因涉嫌经营赌博和允许斗鱼平台发布色情、低俗及其他敏感内容而被拘留。  此后,一个临时委员会负责公司运营。在收入收缩的情况下,缺乏强有力的领导对斗鱼的股价造成影响,公司的市值从2019年上市时的37亿美元暴跌至约2.85亿美元。  任思敏表示:“鉴于我们目前的现金状况和战略商业计划,我们将继续专注提高运营效率,努力克服宏观经济和运营环境中的挑战,以支持公司的长期发展。”  任于2021年6月加入斗鱼,曾担任副总裁,负责项目管理和合规。  任思敏被任命的同一天,斗鱼还宣布派发每股9.94美元的特别现金分红,等于公司周三收盘价的80%。在这两项公告发布后,斗鱼的股票在周四交易中飙升27.7%,达到15.69美元。过去12个月,其股价几乎翻倍。  这并不是斗鱼第一次分发特别股息。去年7月,公司宣布类似规模的每股9.76美元的特别现金分红,几乎相当于当时约18美元股价的一半。  腾讯支持的斗鱼由陈少杰于2014年创立,在2019年美国IPO时因直播游戏的强大人气而蓬勃发展。然而,公司面临来自虎牙(HUYA.US)、快手(1024.HK)和哔哩哔哩(BILI.US; 9626.HK)等对手的激烈竞争,政府对未成年人游戏的限制也对其业务造成了打击。最近,经济放缓也导致直播粉丝减少开支。  所有这些因素对斗鱼造成了影响,过去三年其业绩屡次未能让投资者满意。去年的第三季度,公司报告收入同比下降21%,降至10.6亿元(约合1.515亿美元)。其核心直播收入同比暴跌34.7%,降至7.52亿元,主要由于总付费用户和每用户平均收入的下降。其季度调整后净亏损为3,980万元,而一年前的调整后利润为7,190万元。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