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63.HK 000063.SHE
ZTE makes telecoms equipment

这家电信设备销售商的收入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下降,第四季度下降了10%

重点:

  • 由于中国无线运营商减少5G支出​​,中兴核心业务下滑,去年的收入出现了2018年以来的首次下降
  • 这家电信设备制造商的人工智能和企业业务前景看好,但利润率下降和潜在的美国新制裁可能带来挑战

陈竹

2018年,美国对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0763.HK; 000063.SZ)实施的严厉制裁,将这家中国电信巨头推向了崩溃的边缘,迫使其为了保命而支付了创纪录的14亿美元罚款,并对领导层进行改组。从那时起,公司踏上了一条艰难的复苏之路,转向降低对美国供应商的依赖,加强在国内市场的地位,并扩大电信设备以外的产品组合。

到2022年,中兴通讯似乎迎来转机,公司年收入终于反弹到2017年——也就是被制裁前的水平,这预示着公司暂时复苏。但公司的2024年财报描绘了一幅更为复杂的图景。收入增长放缓、利润率压缩以及北京和华盛顿之间持续的紧张关系,令公司在日益分裂的全球技术格局中复苏的可持续性蒙上了阴影。

公司上周五发布的2024年财报透露了一个令人警醒的里程碑:中兴通讯的年收入同比下降2.38%至1,213亿元(167亿美元),这是自2018年美国制裁导致其收入暴跌21%以来的首次下滑。这一逆转结束了五年的复苏势头,此前公司收入增长曾在2021年达到13%的高点,然后在2022年收窄至7%,2023年仅为1%。与此同时,公司去年的净利润也陷入萎缩,下降了9.7%,与早前几年的边际增长形成鲜明对比。

从季度来看,中兴通讯2024年前两个季度实现了收入同比增长,但下半年收入却加速萎缩。第四季度收入下降速度高达10%,仅为313亿元。

与同城竞争对手华为形成鲜明对比,华为受到美国更严厉的制裁,但通过开发美国之外的替代供应商,并进军智能驾驶等新领域,实现了更强劲的反弹。中兴通讯也做出类似的努力,我们稍后会详细介绍,但成果却有限。

投资者对中兴通讯的最新财报不太满意,香港上市的股票在公告发布后的第二天暴跌12.5%。截至周一收盘,该股目前大致与2018年受美国制裁前的水平相当。

中兴通讯业绩放缓,恰逢中国电信行业整体下滑。据官方的行业刊物《通信产业报》报道,在大举投资5G基础设施多年后,中国三大国有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2024年加起来削减了5.4%的资本支出,这是自2018年以来首次出现年度下降。

削减支出严重打击中兴通讯的核心业务,2024年,其运营商网络部门(涵盖电信设备,占销售额的一半以上)的收入同比下降了15%。去年出现类似困难的其他公司,包括专注中国市场的电信软件制造商京信通信(2342.HK)和亚信科技(1675.HK; 688225.SH)。

多元化努力

自2018年遭到美国制裁以来,中兴通讯的地区收入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根据公司的最新财报,2024年来自美国和欧洲市场的收入,在总收入中的占比降至15%,低于2017年的25%。

尽管人们预期中兴通讯可能会大举转向中国友好的新兴市场,但实际取得的进展却相当有限。例如,非洲市场在2024年对总收入的贡献仅为5.3%,略高于2017年的3.5%。从扩张缓慢可以看出,虽然这些国家正在加速建设5G基础设施,但要与华为在这些地区建立起来的主导地位竞争,仍存在诸多挑战。

相反,中兴通讯主要向内看,重新将重点放在本土市场,现在中国市场占其收入的68%,高于2017年的57%,公司多元化产品组合的努力也集中在中国市场。

这些努力集中在它的政企业务部门,包括服务器和企业软件。该部门去年录得37%的强劲增长,在总收入中的占比从2017年的9%上升到15.3%。公司的消费电子产品,包括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增长了16%,但27%的收入占比仍低于2017年的32%。

在2024年的财报中,中兴通讯强调政企业务的增长潜力,指出在人工智能热潮中,对人工智能服务器和软件服务的需求激增。它还强调了通过“东数西算”等政策获得的政府支持,这是国家倡议在全国范围内扩展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但在这些领域,该公司仍需与更具优势的巨头竞争,包括本土竞争对手联想集团(0992.HK),以及戴尔科技(DELL.US)等外国竞争对手。

利用人工智能带来的机遇,中兴通讯迅速抓住了DeepSeek带来的势头,DeepSeek近期的突破性成功,引发了全国对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的需求。上个月,中兴通讯推出了AiCube训推一体机,这是一个结合了人工智能训练和推理功能的硬件系统,旨在支持各种计算场景,并加快客户的人工智能部署。

然而,进入这一业务领域也带来了挑战。公司政企业务的利润率明显低于电信设备业务,部分原因是人工智能服务器及相关基础设施的组件成本较高。中兴通讯2024年的财报显示,该部门去年的毛利率仅为15%,远低于传统电信设备业务51%的利润率。利润率的差异是公司去年净利润减少的关键因素。

除了运营挑战外,在中兴通讯向这些新领域扩张时,投资者可能还希望权衡地缘政治风险。

人工智能服务器业务说明了这种脆弱性,因这些系统严重依赖英伟达等美国供应商提供的人工智能芯片,或使用美国技术制造的国产芯片。尽管中国仍可在当前规则下,进口某些低级别的英伟达芯片,但美国出口管制的不可预测性,为这一业务线带来了持续的不确定性。

另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是,特朗普新政府执政期间,美中紧张关系升级,中兴通讯有可能成为美国限制措施的牺牲品。虽然中兴通讯最近的供应链多元化,可能有助于避免2018年危机的重现,但挑战依然存在。

尽管中兴通讯尚未完全披露其缓解策略,但据中国媒体报道,公司已加大了国产芯片的采购。在中兴通讯的2024年财报中,董事长李自学强调公司致力发展自主核心技术。这种关注体现在中兴通讯的研发支出上,从制裁前相当于占收入的10%,增加到去年的20%,翻了一番。

从短期看,中兴通讯面临的最大挑战可能不是潜在的制裁,而是如何应对国内电信设备支出的放缓。随着中国5G网络的基本建成,加上国内运营商预算收紧,中兴通讯的成功,将取决于它能多快地做大新的增长领域,如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和企业解决方案,同时扩大在非西方市场的业务。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比亚迪上月销售按年下跌12%

电动车制造商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1211.HK, 002594.SZ)周日公布销售数据,十月份售出441,706辆新能源车,按年下跌12%,其中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只有214,297辆,按年大跌45%。 今年首十个月,公司累计售出3,701,852辆新能源车,按年上升13.88%,当中纯电动车销售理想,累计售出1,828,462辆,按年上升34.5%,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则下跌2.7%至1,827,256辆。 另外,商用车上月的销售按年大升128%至4,850辆,今年首十个月累售46,134辆,同比大增2.4倍。 周一比亚迪平開报100.6港元,公司过去一年股价由高位下跌36%。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Revenue rise but profit dip points to unremarkable performance; New Oriental's current risk-reward profile remains uncompelling

营增利跌业绩平平 新东方暂乏值博率

教育企业新东方公布首季业绩,收入虽然上升,盈利却微跌,整体表现只属平稳 重点: 首季度收入达15.2亿美元 公司估计全个财年收入最高达54亿美元   刘智恒 内地教育龙头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9901.HK, EDU.US)刚公布2026财年的首季业绩,截至8月底止收入同比升6.1%至15.2亿美元,经营利润升6%至3.1亿美元。 各类业务中,出国考试准备和出国谘询业务的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及2%;成人及大学生的国内考试准备业务则同比增14.4%,新教育业务录得同比升15.3%。 收入虽超出早前预期上限的15.07亿美元,但纯利却轻微下跌1.9%至2.4亿美元。 盈利下跌股价急挫 由于盈利下跌,当天新东方在美上市的股价一度急挫逾9%,其后跌幅收窄,收市报58.56美元,跌3.4%。周四香港开市,在港上市的新东方股份亦同步下跌,全日收跌2.23%至43.72港元。 过去半年,公司在香港的股价从低位上升22%,若与2021年《双减政策》公布前的每股约50港元水平比较,股价已接近回到「双减」前,而2025财年收入亦已达49亿美元,超越2021财年(「双减」前)的42.8亿美元,足见过去几年,新东方进行结构性转变的成功,展现了俞敏洪超乎常人的逆境应对能力,将公司从崩溃边缘拉回来。 不过,经历一波业绩复修后,近期新东方业务开始进入瓶颈,暂难再有可观增长似乎只能缓步前行。 其中一个原因,相信主要是年初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后,纲举本土保护主义,开始针对海外移民及外地留学生,并提出许多限制,影响了新东方的相关业务。 对上财年的第四季度,新东方的出国考试准备业务的收入,同比增速有14.6%,但今个财年首季度只有1%;出国的谘询业务收入增速,亦由上个财年第四季同比升8.2%,跌至本财年首季度的2%。 节流为主开源无望 公司首席财务官杨志辉在最新财报上也承认:“尽管海外业务持续放缓带来挑战,我们仍实现了Non-GAAP经营利润率的同比提升,这得益于我们在成本优化与运营效率提升方面的持续努力。” 很明显海外业务持续放缓带来挑战,另一方面,公司是借效率提升去将成本优化,他续说:“我们将继续保持高度的执行力,并将在本财年剩余时间内,将成本控制与效率提升举措全面拓展至各业务。”换言之,公司本财年主要靠节流去减省开支,而非透过业务增长去支持盈利。 事实上,新东方也预计,本财年第二季度的收入将介乎11.32至11.63亿美元之间,同比上升9%至12%。公司亦再确实先前对本财年全年收入的预计,将介乎51.45亿至53.9亿美元,同比上升介乎5%至10%。 按公司给出的收入预测,全年收入增长有限,最多也不过10%。而最让人担忧的是收入即使增加,并不代表盈利可同步增长,正如首季度的情况,就出现收入增长而盈利下跌,因此难保全年情况亦如是。 美国影响萦绕不休 新东方的增长点,很大程度在新教育业务的表现,但看近期增速减慢,由上财年第四季度的32%跌至本财年的15.3%,似乎暂时未能寄以厚望。至于美国的情况,在中美争拗及贸易战下,仍然受到一定影响,即使近日双方关系有缓和,两国元首愿意会面;但特朗普的反覆无常,出尔反尔,始终令新东方业务存在不稳定性。 杨志辉在今年初的电话会议上表示,新东方预计出国考试准备业务收入,在这个财年将有5%至10%的增长;而留学咨询业务全年营收预计持平,较此前两位数的增长显著放缓。很明显,从杨志辉的预测,该两项业务本财年也难有理想成绩。 暂时看,新东方短期难有一个突破点,料本财年只属平稳,现股价在50港元水平,延伸市盈率25倍,与中教控股(0839.HK)相若,未算太吸引,值博率一般。 然而,新东方已建立一个具效率的架构及系统,有良好的营运纪录、兼具龙头品牌效应,掌舵人俞敏洪的能力无容置疑,又有超强的市场触觉,几次力挽公司于既倒;在他带领下,新东方仍是一家不可少觑的企业,长远来说亦值得持续关注。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Seres gets set for trading debut

新闻概要:赛力斯为新能源汽车投资者带来豪华之选

这家高端新能源汽车制造商拟在港交所募资约17亿美元,有望成为今年香港火爆IPO市场的第三大IPO   阳歌 赛力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1127.SH)赴港上市之际,新能源汽车投资者有了一个新选择。公司希望投资者认可其中国版特斯拉、宝马和奔驰的高端市场定位。 在中国汽车市场,新能源汽车在双碳目标的推动下,已迅猛增长至占乘用车销量的一半,而塞力斯是其中的新锐。其拥有四年历史的问界(AITO)品牌快速打开局面:2024年问界M7交付量超过20万辆,成为当年30万元价位段销冠。 赛力斯以每股131.50港元向香港投资者发售约1亿股,募资总额约129亿港元(16.6亿美元),将成为今年香港第三大IPO。市场消息称其香港IPO超额认购达133倍,融资认购额超过1200亿港元。该股将于11月5日挂牌,使赛力斯成为首家A+H上市的豪华新能源汽车制造商。 赛力斯拥有高端技术,其辅助驾驶系统是核心亮点。数据显示,问界品牌辅助驾驶累计里程至今已超34.5亿公里,占车辆总行驶里程约40%。 自2022年推出问界系列中的首款——M5以来,公司业绩持续强劲增长。招股书显示,其营收从当年341亿元(约48亿美元)跃升至2024年的1,450亿元,实现近四倍增长;2024年问界系列销量达38.71万辆,同比激增268%。 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日趋饱和、竞争加剧,今年上半年增速有所放缓——营收从去年同期的604亿元微降至592亿元。但赛力斯指出,在因缺乏新车型导致一季度疲软后,随着4月问界M8上市,二季度销量强势反弹,实现同比10.8%的增长。 在中国拥挤的新能源汽车赛道中,赛力斯是少数实现盈利的企业之一。这得益于销量快速增长及毛利率持续改善——毛利率从2023年的7.2%攀升至今年上半年的26.5%。该指标助推公司去年扭亏为盈,并延续盈利态势:今年上半年净利润达29.4亿元。 目前赛力斯已推出四款问界系列SUV,售价覆盖23万元至57万元区间:入门级问界M5起售价23万元,顶配问界M9搭载全系高端配置,售价达57万元。 公司核心吸引力在于与华为的重要合作——华为已成为问界全系车型智能座舱及辅助驾驶系统的关键供应商。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Impro Precision makes infrastructure

简讯:鹰普精密第三季度营收增长16.8%

精密机械零件制造商鹰普精密工业有限公司(1286.HK)周五公布,受人工智能相关终端市场(比如大马力发动机领域)销售强劲提振,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6.8%,达13.6亿港元。 公司多元化工业板块本季度表现最为亮眼,营收同比增长40.6%至7.78亿港元,占其总营收57%。该板块强劲增长,抵消了汽车板块的同比下滑12.7%至3.55亿港元。 按地域划分,公司在中国本土市场增速最为强劲,该区域营收同比增长37.2%至2.81亿港元,约占整体营收21%。作为公司最大市场的美国,本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3.2%至5.92亿港元,占总营收比重达43.5%。 公司未披露本季度利润数据。 财报发布后,鹰普精密周五港股股价上涨4.8%,该股年内累计涨幅已达156%。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