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宣布360借条应用重新上架之后,这家金融科技公司的股票大涨,但随后就回吐了所有涨幅,甚至更多

重点:

  • 金融科技助贷平台360数科宣布其主要应用重新在中国应用商店上架,此前该应用因为涉嫌违规收集数据而被下架
  • 消息发布之后,公司的股票先是上涨,但未能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稍后又因为大量股东诉讼而回吐所有涨幅

张劼

最近几个月,随着中国加强对曾经放任自流的金融科技领域的监管,中国金融科技公司的投资者们仿佛坐上了过山车。政策,而非基本面,正在对股票施加越来越大的影响,特别是当监管机构对个别公司采取行动的时候。

上个月,360数科(360 DigiTech Inc.,QFIN.US)也卷入了这场风暴,旗下的的主要应用360借条在金融监管机构的命令之下从中国应用商店下架。上周,随着公司宣布这款应用重新在中国的主要应用商店上架,这场危机似乎正式结束。

这样将应用程序从应用商店下架再上架的做法,可算一种中国特色,因为中国的所有应用在发布和使用之前,都必须得到监管机构的正式批准。在大多数国家,谷歌和苹果几乎垄断了应用的发布,而在中国,由于市场上没有一个中国版的Google Play商店,安卓应用的发布由几家本地商店主导。

360数科最初只是为其母公司安全软件专家360集团提供金融技术的一个数字平台,属于2010年代中期开始创立的一群金融技术公司——主要是网贷公司——的一员,它们随后实现快速增长。360数科于2018年12月在纳斯达克上市,距其成立仅两年多一点。

与许多同行一样,360数科最近也从最初的直接向消费者贷款的角色,转变为促进借款人和传统银行之间贷款的中介——许多公司采取这一措施是为了避免被认定为金融机构而遭受更严格的监管。

在整顿到来之前,一切都非常顺利。7月8日,公司的应用被勒令下架,因为涉嫌违规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引发公司股票当天21%的暴跌。

随着这场危机貌似已经解决,投资者们可能会思考,它的股票是否也会反弹。

这样的结果看似符合逻辑,却并没有出现。应用在8月9日重新在中国应用商店上架,带来了公司股票8.6%的反弹。但这股势头很快消失,公司股票自那以后一直在稳步下行,本周初跌到了17美元以下,然而在重新上架的消息出来之前,股价还在20美元左右。我们也应该指出,它的股价在6月末达到了45美元的高点,这意味着它在两个月的时间里跌去了三分之二的价值。

虽然应用重新上架看起来是好消息,但这一事件却导致了大量投资者考虑起诉360数科。在过去一周,有十几家律所向该公司发起了集体诉讼,称它未能披露重要事实。在某公司股票因为这种无法预料的消息而出现暴跌,出现这样的诉讼很正常。

监管警告

360数科最近遇到的麻烦可以追溯到4月底,它当时是被叫去与中国人民银行和其他银行、证券、外汇监管机构的官员开会的13家中国最大的科技企业之一。其他被约谈的倒霉企业包括腾讯、字节跳动等中国最大的科技企业,以及百度、京东、美团和滴滴的金融科技部门。

在那次会议上,有关部门责令这些企业对平台上的各种突出问题进行整改。从事直接贷款的机构接到要求,在与银行联合发放的贷款中出资比例不得低于30%——与之前微不足道的1%相比,有了很大提高。他们还被要求不要过于积极地推销他们的贷款,直接挑战它们的主业。

约谈过后,360数科的股价立即下跌,但随后回升,并在第一季度业绩显示营收和利润都有不错的增长后大幅上涨。但到了6月底,中国政府突然发出信号,要求对所有在美上市的中国企业进行数据安全审查,这让其中大部分公司的股票都感受到了寒意,360数科的股票开始暴跌。

随着股价的暴跌,360数科的估值也随之下降。基于8月16日的收盘价,该公司目前的市盈率仅为3.68倍,这一极低的水平反映了该公司正面临巨大的监管和法律不确定性。

同行的情况也大同小异。另一家网贷机构乐信目前的市盈率为4.59倍,而与之类似的信也科技目前的市盈率为5.23倍。陆金所或许是这类金融科技公司中名气最大的一家,但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市盈率就从14倍降至8.5倍左右。

简而言之,360数科并非唯一陷入困境的企业。

估值的恢复,已经成为了分析师之间的话题。中美关系的紧张,令在纽约上市的中国企业感到不安,它们受到了来自美国国会议员和监管机构越来越多的审查。但无论这些公司在哪里上市,中国对其中许多企业也同样严厉,尽管是出于不同的原因。因此,那些认为从美国退市并在中国重新上市可能提振估值下滑的人,现在有了不同的看法。

在香港进行二次上市是许多在美上市的中国企业正在采取的一个举措。香港是公认的全球金融中心,拥有强大的资本市场、成熟和独立的司法机构。在过去一年中,有10多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企业选择在香港进行了这种“二次上市”,包括百度、携程和哔哩哔哩等家喻户晓的名字。但至少到目前为止,没有一家陷入困境的金融科技公司采取了同样步骤。

今年早些时候,有传言称360数科正在考虑进行这样的二次上市,在3月份的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有人提出了这个问题。公司的首席财务官徐祚立在回应中证实,的确在制定这样的计划,但表示,公司方面正在处理与公司结构相关的一些技术问题。根据会议记录,徐祚立说:“目前,它还处于——他们所说的A1前阶段。”

虽然在香港上市并不一定能解决中国企业目前面临的所有问题,但许多人希望,香港上市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金融科技公司目前在中美都面临的监管压力。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游戏相关收入年增12% 网易第三季多赚近三成

网易股份有限公司(9999.HK; NTES.US)周四公布,第三季收入按年升逾8%至283.6亿元($13亿美元),增速较第二季增长9.4%放缓,非公认会计准则下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5亿元,按年升27%。 第三季度,游戏及相关增值服务收入按年升近12%至233亿元,续为公司主要收入来源,当中在线游戏收入占分部总收入97.6%。有道收入16.29亿元,按年增加3.56%;网易云音乐收入跌1.8%至19.64亿元。创新及其他业务收入跌近19%。 网易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丁磊表示,未来将聚焦和持续投入现有取得成功的游戏项目,未来新作采精品化策略,避免资源分散于信心不足的新项目。他又指,已投入大量资源研究AI在游戏创新、开发及营运中的应用。 业绩公布后,网易美股周四收升0.40%,报133.95美元。年初迄今累升52.7%。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

简讯:金价上升销售策略奏效 六福预告中期多赚5成

珠宝零售商六福集团(国际)有限公司(0590.HK)发盈喜,料截至今年九月底的中期收入,同比上升约20%至30%;盈利则大增40%至50%。 根据公司去年中期业绩,收入54.5亿港元,赚4.17亿港元;按此计算,即今年收入介乎65.4亿至70.9亿港元,盈利约5.8亿港元至6.75亿港元。 公司表示,收入上升主要是因有效的产品差异化及销售策略成功,带动定价首饰产品的销售大幅增长。此外,盈利上升主要受惠金价上涨、定价首饰产品销售占比增加,以及营运杠杆带动利润率的提升。 六福周五接近平报25港元,公司今年以来股价上升74%。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XJ International keep selling school assets

债务压力挥之不去 希教国际持续卖校求生

民办高教寒冬持续,债台高筑的希教国际再度出售资产求生 重点: 最新一宗交易虽仅作价1,000万元,但涉及每年1.2亿元贷款回收承诺 3.5 亿美元零息可转债已完成重组并全数赎回,外币债务风险正式解除    李世达 在中国民办高教投资热潮退却的当下,债台高筑的希教国际控股有限公司(1765.HK)仍在出售资产求生。最新一宗交易公告中,公司以1,000万元出售100%持有的西安倍诺思教育管理有限公司,买方更要负责为倍诺思教育偿还希教的3.8亿元借款。 但真正具意义的并非交易对价,而是买方承诺自2026年起每年向希教偿还1.2亿元本金与8%利息的股东贷款,等于替公司在未来几年锁定可预期的现金流,协助缓解持续紧绌的财务压力。 事实上,希教近两年来已多次出售资产,市场估算累计变现超过23亿元,涵盖江西、甘肃、云南、上海、苏州等多个教育项目,构成一条渐次收缩的资产处置路线。过往公告中,公司措辞高度一致:“聚焦优质核心资产”“改善资产负债表”“提升股东回报”。 若说过去的民办高教是以扩张换增长,如今希教则是以缩表换生存。 零息可转债拆弹 希教的财务压力说来话长,但最受关注的是2021年发行的3.5亿美元零息可转债。该债务曾于去年3月遭债权人向香港高等法院提出清盘呈请,同年8月撤回,重组谈判即告展开。 今年6月,公司与持有逾56%本金的债权人小组达成原则协议,每1,000美元本金,公司将以610美元提前赎回,并于7月获95.94%未偿本金持有人支持通过,使方案具备约束力。重组已于今年9月11日正式生效,随后公司于9月25日完成所有尚未清偿债券的赎回,意味其外币债务风险基本解除。 然而,拆弹成功并不代表财务压力从此消失。根据公司截至今年2月的中期报告,公司净流动负债达56.27亿元,其中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11.3亿元,而手头现金仅约16.16亿元。 所幸在财务报表的另一端颇为亮眼。期内收入为21.17亿元,按年增长3.6%;股东应占溢利达3.07亿元,大增28.5%,经营现金流亦由上年同期的净流出转正至2.71亿元,公司运营层面似已重回正轨。 至此,化债仍是最重要议题,资产处置成为去杠杆进程中的核心组件。对此次公司出售的西安倍诺思,公告明言校舍规模与场地难以满足未来教学需求,若不出售便需额外投入改造资本。从财务角度而言,这是一场在增长与现金流之间的取舍,而在债务仍需时间化解的阶段,公司显然选择后者。 持续出售边际资产 今年以来,希教密集处置多项教育资产,从甘肃白银、江西南昌与樟树,到陕西西安及广西桂林的项目,市场估算今年至今涉及的现金回收与债务转移规模或超8亿元。 从已披露公告可见,被剥离的项目普遍具备明显共通点,包括盈利能力偏弱、部分连续亏损或资产净值为负,且校舍改造与办学条件提升需要持续资本投入,投资回收期较长等。 此外,多数项目位于生源增速放缓、民办本科竞争激烈的二三线地区,招生提升空间有限,难以为集团带来稳定现金流。出售此类边际资产成为公司降杠杆与修复资产负债表的重要策略,将更多资源集中于具规模与学科优势的核心办学集群。 出售消息公布后首个交易日,希教股价下挫7.83%,收报0.2港元,今年以来仍录约37%升幅,跑赢大市。市场的定价逻辑亦相对清晰:在零息可转债拆弹后,公司不再面临外币债务违约风险,但能否持续推动资产处置回款,并有效用于补强资本结构,将决定估值能否修复。 希教目前追踪市盈率约3.6倍,仍低于民生教育(1569.HK)的6.7倍及中教控股(0839.HK)的27.4倍。这种折让反映市场对杠杆与现金流的不确定性,但若未来几次处置交易能顺利收回贷款及对价,尤其在流动性偏紧的周期下逐步改善负债结构,估值曲线仍可能出现修复空间。 对希教而言,出售资产只是漫长去杠杆的中场。在人口负增长、生源分流与监管审慎成为常态的背景下,民办高教再难以依靠复制校区达成估值提升,如何打造具学科壁垒、区位优势与稳定现金回收能力的资产,是获得市场定价主导权的关键。希教目前估值仍处低位,具一定情绪修复可能,但相信会是一场耐力赛。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中通快递第三季净利增长5% 下调全年业务量指引

物流公司中通快递(ZTO.US; 2057.HK)周三公布,截至9月底止的第三季度,录得收入118.65亿元(16.66亿美元),按年升11.1%,净利润25.24亿元,按年升5.3%。 前三季度计,公司收入345.88亿元,按年升10.29%。净利润64.55亿元,按年微升0.33%。 第三季度,中通快递包裹量为95.7亿件,按年增长9.8%。期内包裹量增长及包裹单价增长1.7%,带动核心快递服务收入增长11.6%。受惠于电子商务退货包裹量的增加,由直销机构产生的直客业务收入增长141.2%。同期毛利率则按年跌6.3个百分点至24.9%。 此外,公司下调了年度指引,将全年包裹量预计由原本的388亿至401亿件,下调至介于382亿至387亿件之间,按年增长12.3%至13.8%。 中通快递港股周四高开,至中午休市报148.4港元,升0.61%。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