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这家互联网药物公司努力为它今年已下跌10%的股票注入生命力,盈利能力成了重点

重点:

  • 111集团第二季度的收入增长了87%,总体上超过了同行,它的目标是在今年将其履行能力提高一倍以上。
  • 公司股价目前在6.5美元左右,远低于2月份创下的23美元高点,因为投资者担心监管打击会波及互联网行业的更多领域

林美心

随着成功实现收入大幅增长和市场份额增加,互联网药品销售商111集团(111 Inc.,YI.US)有了一个新的重点:赚取利润。该公司在最新的季度业绩报告中大谈这种潜力,并随后在上周宣布了适度的股票回购计划,以激起持怀疑态度的投资者的兴趣。

111集团成立于2010年,现在拥有中国最大的在线和实体药店销售网络之一,同时也经营自己的线上零售药店。它直接销售给30多万家药店——包括独立的、连锁的、诊所和私人医院——并在近900个城市运营,可以在24小时内交付药物。

这家总部位于上海的公司已经连续几个季度实现了强劲的营收增长,体现在上个月底公布的最新业绩中。今年第二季度的收入增长了86.5%,达到30亿元(4.684亿美元),主要由其面向药店和医疗机构的核心B2B销售驱动。

它收入的绝大部分(约96%)来自于B2B业务,而其余部分则来自于直接向消费者销售药品、相对较小的B2C业务。B2B业务的利润率通常会比B2C业务小得多,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该公司在实现盈利方面面临巨大障碍。

但是盈利能力显然是现在的重点,这一因素可能最终会在未来几个季度,帮助该公司缺乏活力的股票获得生命力。111集团的股价目前约为6.5美元,远远低于2月份超过23美元的历史高点。当时,投资者曾短暂地为其作为中国巨大的药品分销市场领导者的地位而欢呼。

但那是在中国监管机构开始对科技公司进行一系列打击之前,打击的对象从反垄断行为到数据安全和课外教育,不一而足。虽然药品公司尚未进入监管机构的关注目标,但111集团的股票却被广泛的抛售所拖累——许多在美国和香港交易的中国科技企业的股票暴跌。

111集团对此没有过多阐述,而是将注意力转向了盈利,管理层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说,目标是在未来12到18个月内实现收支平衡。该公司上市三年尚未实现任何年度利润。

“提高盈利将是我们未来的一个关键重点,”首席财务官陈阳(也用Luke Chen这个名字)在该公司的季度收益电话会议上说。“我们将专注于提高利润率和实现盈利。”

该公司当季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的净亏损为1.18亿元,比上年同期的7880万元有所扩大。但是以占收入的百分比计算,第二季度的亏损从4.9%缩减到3.9%,表明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其利润率正在改善。

陈阳说,公司主要的B2B业务的毛利率从一年前同期的3.4%提高到最近一个季度的3.8%,反映出这部分业务的利润率非常低。他还说,相比之下,该公司B2C业务的利润率要高得多,达到20%,尽管这一数字与上年同期持平。

命运的改变

像111集团这样的药品供应商,以及许多被其视为B2B客户的零售商在2019年一夜之间看到了命运的改变,政府终结了医院此前对处方药销售近乎垄断的地位,为他人的进入铺平了道路。新冠疫情也促成了销售额的提高,因为患者爱在网上购买药品、寻求医疗建议。

111集团一直忙于建立物流网络,以满足激增的需求。它计划在本财政年度结束前,将履约能力扩大至约24.3万平方米,比年初增加一倍以上。

它的收入增长一直超过同行,包括阿里健康(0241.HK)和京东健康(6618.HK)等更专注于B2C的在线医疗巨头。

今年上半年,111集团的收入增长76%。相比之下,同样处于亏损状态的京东健康增长了55.4%,其竞争对手平安健康(1833.HK)增长了39%,后者将自己定位为一站式在线医疗门户网站。在截至3月31日的财年中,已经实现盈利的阿里健康的收入增长了62%。

随着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和财富增长,市场潜力巨大。根据德勤(Deloitte)去年发布的一份报告,预计到2028年,中国线上药品零售渗透率将上升至约30.8%,总销售额约1770亿元人民币。报告称,处方药的销售每年将增长近60%,而非处方药将增长32%。

111集团希望得到投资者的另眼相待,他们可能更青睐利润率更高的B2C药品销售商。该公司于2018年上市,在第二季度末拥有10亿元人民币的稳健现金头寸,上周宣布了一项规模不大的1000万美元股票回购计划——此举看起来在很大程度上是象征性的,目的是向投资者表明,它认为自己的价值被严重低估了。

该公司股价在公告发布当天上涨至近8美元,但难以保持势头,此后一直在稳步下跌。

对未来监管的担忧,尤其是对数字医疗领域规模较大企业的担忧,严重拖累了股价。随着监管机构对教育和数据安全方面采取行动,一些分析师表示,中国的医疗保健行业可能是下一个被打击的对象。

的确,今年到目前为止,京东健康和阿里健康的股价都下跌了50%。111集团的股价在同一时期下跌了10%,相对较小,这可能反映了市场的预期,即监管行动可能更多地针对更大的互联网企业以及B2C,而不是B2B的药品销售商。

政府官员可能也会发现,难以找到对111集团这样的公司加强监管的理由。这些公司以改善数百万中国人的医疗服务、解决不平等问题为己任。通过提供服务,111集团帮助降低了治疗成本,尤其是极大改善了农村地区的医疗服务。

在财报电话会议上,公司高管试图淡化人们对行业监管的担忧,称他们欢迎旨在遏制不公平行为的政策。

它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刘峻岭表示,“我们认为,最近的监管行动对111集团来说,是顺风而非逆风。”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金地商置转盈为亏蚀42亿元

经营商业地产的金地商置集团有限公司(0535)周四公布2024年业绩,去年转盈为亏蚀近42亿元,2023年有盈利8.3亿元。公司收入132亿元,按年减少24%。 收入减少主要是确认的物业销售收入下跌43.7亿元,而内地房地产市场持续不景气,集团为若干附属公司物业存货减值5.6亿元,同时也为应收账款减值约4亿元。 展望2025年,公司指出中国经济应有4至6%的增长,预计房地产市场于今年有轻微复苏。 金地商置开市跌0.4%至0.249港元,股份在过去一年已下跌近五成。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万国数据营收增长 国际业务拆分上市

数据中心运营商万国数据控股有限公司(GDS.US;9698.HK)周三公布,第四季度营收同比增长9.1%至26.9亿元,持续经营业务净亏损从30.7亿元收窄至1.73亿元。 公司同时宣布,完成对国际业务的新一轮融资,该部门已从原"GDS International"更名为DayOne Data Centers Ltd.。融资完成后,万国数据在DayOne Data Centers的持股比例,从原来的52.7%降至35.6%。万国数据表示,随着持股比例下降,不再将DayOne Data Centers的财务业绩纳入自身财报。 财报发布后,万国数据美股周三跌14%至30.61美元。受人工智能应用需求增长推动,投资者对数据中心运营商热情高涨,该股在过去52周内已累计上涨近三倍。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研发收入减少 和黄医药去年少赚63%

长和实业(0001.HK)控股的生物制药公司和黄医药(中国)有限公司(HCM.US;0013.HK; HCM.L)周三公布去年度业绩,公司录得收入6.3亿美元,按年减少24.8%,股东应占溢利达3,772.9万美元,按年减少62.6%,但实现连续两年录得盈利。 公司称,连同日本武田在海外销售,该集团在肿瘤产品的总销售额增长134%至5.01亿美元,另达成协议以6.08亿美元出售合资企业上海和黄药业的部分股权。收入下降主要来自合作伙伴的研发收入有所减少。其中来自武田药品的首付款、监管里程碑及研发服务收入从2023年的3.459亿美元减少至2024年的6,700万美元。 另外,和黄医药与信达生物(01801.HK) 联合宣布,用于治疗晚期肾细胞癌的FRUSICA-2中国II/III期研究已达主要终点。周四,和黄医药港股高开3.7%,至中午休市涨幅扩大至9.41%,报26.15港元。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DouYu is a livestream game company

直播业务今非昔比 斗鱼觅蓝海再冲刺

尽管季度亏损大幅增加,但斗鱼在摆脱传统游戏直播业务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消息甫一公布,公司股价大涨31% 重点: 斗鱼第四季度营收下滑12%,净亏损增加了一倍多,同时平均月活用户下降14%至4,450万 随着斗鱼从最初的游戏直播业务向多元化发展,广告及其他收入去年增长了63.6%,收入贡献比达28%   谭英 斗鱼国际控股有限公司(DOYU.US)的名字中“斗鱼”两字意思是战斗的鱼,眼下它可能确实在为生存而战,因曾经让它声名鹊起的直播业务逐渐式微。公司上周发布的最新季报显示,第四季度营收持续下滑,延续过去四年来的下滑态势。与此同时,公司的季度亏损也增加了一倍多,全年陷入亏损。 但投资者对公司摆脱直播游戏业务、实现多元化方面取得的进展感到满意。直播游戏业务可谓压力重重,一方面面临激烈的竞争,另一方面政府限制未成年人的上网时间。一些人可能正在押注,猜想斗鱼作为一家独立公司的日子可能已屈指可数,它有机会成为潜在的并购目标,很可能将以溢价出售。 联席首席执行官任思敏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公司计划今年将更多资源放到新业务上。她说:“我们的战略不是收缩,而是重新分配资源,从低效项目转向高价值业务部门。” 虽然拓展这些业务是一个长期目标,但扭转公司自2021年以来的营收下滑趋势,才是更为紧迫的任务。第四季度,这一下滑趋势仍在继续,营收从去年同期的13亿元降至11.4亿元,同比下降12.3%。净亏损从2023年同期的6,220万元扩大至1.64亿元。 该季度,移动端月均活跃用户数(MAU)同比下降14%至4,450万。不过,一个令人鼓舞的迹象是,最新数据较上一季度增长了5.9%。第四季度,平均付费用户数量也出现同比下降,从2023年的370万降至最新季度的330万。 斗鱼试图通过专注于“其他业务”来重启增长,这些业务包括广告、语音社交网络和游戏会员服务。第四季度,这部分业务的营收同比增长47.2%,达到4.05亿元,全年增长63.6%至12亿元。 投资者似乎把注意力集中在斗鱼多元化发展的强劲势头上,它的股价在公告发布后的两个交易日内飙升17%。不过,股价上涨背后可能还有其他因素在起作用。 线索之一是公司现金减少了35%,从2023年底的68.6亿元减少到2024年底的44.7亿元。管理层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自2024年开始,斗鱼在分红和股票回购上的支出达到6.2亿元,包括今年1月的最新现金分红。财务副总裁曹昊表示,公司的现金储备足以将资源重新分配到不断增长的业务中,并应对业务波动,同时“大幅”减少净亏损。 这似乎表明,斗鱼正在把股东利益和股价稳定放在首位,同时接受大型竞争对手不可避免的崛起,尤其是抖音。 并购将至? 投资者的热情或许还源于对斗鱼可能被私有化,或被更大竞争对手收购的新预期。其中一个潜在买家可能是领先的游戏公司腾讯控股(0700.HK),腾讯已经是斗鱼的主要股东,持有该公司38%的股份。 腾讯最近一直在收购游戏资产,包括抖音母公司字节跳动的视频游戏工作室,字节跳动已从该行业退出。一些人可能会猜测,腾讯也可能出价将斗鱼和竞争对手虎牙(HUYA.US)私有化,它同样也是后者的大股东,且目前的处境与斗鱼类似。腾讯此前曾试图促成斗鱼和虎牙的合并,但最终于2021年被中国市场监管部门以反垄断为由否决。 跟斗鱼的情况类似,根据虎牙在周二发布的第四季度财报,营收同比下降2.3%至15亿元,净亏损从去年同期的2.75亿元收窄至1.72亿元。而且与斗鱼一样,虎牙的直播收入也在下降,从2023年全年的65亿元下降到去年的47亿元。 尽管最初的斗鱼和虎牙合并计划遭否决,但随着游戏直播行业因政府监管限制、抖音等新平台的竞争,以及消费者情绪低迷而陷入困境,监管机构可能会改变当初的看法。中国媒体报道称,这样的合并或许只是时间问题,腾讯的投资团队去年曾与两家公司的高管会面,讨论合并计划。 虽然斗鱼和虎牙的直播收入一直在萎缩,但斗鱼和快手(1024.HK)却在直播领域快速扩张。快手此前公布的财报显示,其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1.4%至311亿元,利润同比增长49.9%至21亿元。 另一个支持斗鱼和虎牙合并,或者其中一家甚至两家被第三方收购的可能,是两个平台最近出现的合作迹象。这种合作始于去年3月,当时斗鱼、虎牙和腾讯旗下的微信,同时直播腾讯热门游戏《王者荣耀》的一场直播活动。 任何涉及腾讯的此类合并,对腾讯来说都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因它资金充裕,而且已经持有斗鱼38%的股份和虎牙50%的股份。根据斗鱼最新2.65亿美元的市值和虎牙8.38亿美元的市值,腾讯收购斗鱼剩余股份需支付1.62亿美元,收购虎牙剩余股份需支付4.2亿美元,合计才5.8亿美元左右。 斗鱼目前的市销率(P/S)只有0.44倍,远低于虎牙的1.02倍,因此该公司的价值看起来被低估了。这或许反映出分析师群体对斗鱼的看法不太积极,雅虎财经调查的五位分析师均给予“持有”评级。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