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租公寓第一股”魔方生活二度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以填补资金继续扩充业务

重点:

  • 受疫情及封控措施影响,魔方生活去年由盈转亏
  • 中国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不少商品房库存“转卖为租”,长租公寓的市场竞争或会更趋激烈

 

罗小芹

去年新冠疫情在中国反复暴发,包括金融重镇上海等主要城市,更在去年二季度实施严厉封控措施,冲击了长租公寓运营商魔方生活服务集团有限公司的业绩表现,以致去年未能打响在港股上市的如意算盘。

上月底,魔方生活卷土重来,上市联席承销人仍然是摩根士丹利及建银国际。该公司属于创业类企业,没有大企业作为骨干股东,未完成招股前,私募基金华平投资持有其42.56%股份,加拿大魁北克储蓄投资集团(CDPQ)及中航产融,则分别持股16.93%及12.59%,三家都是被动型的基金投资公司。

初步招股文件援引研究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去年中国集中式长租公寓市场的规模达到511亿元,预计至2027年的规模可达1,366亿元,复合年增长率21.7%。按在营公寓数量计,至去年底止,魔方生活于独立集中式长租公寓运营商的排名居首。至去年底止,该公司拥有76,245套在营公寓,分布全国25座城市388个地点,其中在上海运营的公寓达30,053套,占比接近四成。

该公司过去三年收入稳步上升,从2020年的9.5亿元增至去年的17.1亿元,显示在官方为房市设下关于债务的“三道红线”与新冠疫情夹击下,即使内地房市疲软,却衍生了长期租赁的需求。

依赖直营模式

但值得留意的是,该公司近年盈利表现飘忽,其中2021年录得约3亿元净利润,扭转之前一年的2.3亿元亏损局面;但到了2022年,随着新一轮新冠疫情大流行,加上官方防控措施造成的压力,其运营所在的中国主要城市、特别是上海的业务受到负面影响,最终再度转亏2.46亿元。

以魔方生活的最新投后估值约76亿港元(66.9亿元)计算,其市销率约3.9倍,作为港股的“长租公寓第一股”,市场上可比较的公司不多,与其业务最接近是经营长租酒店及长租公寓的首旅酒店(600258.SH),市销率约5.4倍,其较高的估值也许与其业务更为多元化有关。

魔方生活近年绝大部分营收来自直营模式的贡献,在该模式下,魔方生活整租或租赁整栋楼宇的一部分,租约期一般为10至15年,并负责管理和运营,并向住户收取租金及向其提供配套服务的管理费。过去三年,来自直营模式的收入贡献分别占同期收入96.2%、94.5%及94.9%。

另一种为加盟管理和第三方托管模式,在该模式下,魔方生活只以自有品牌或相关委托方的品牌管理和运营加盟公寓,并不拥有租赁公寓所在的任何公寓物业。

行业面临整合

房价高居不下,租房成为打工一族或流动人口的无奈选择。在市场刚性需求推动下,2016年长租公寓行业率先迎来爆发期,然而,自2018年开始出现长租公寓企业资金链断裂的现象,随着2020年疫情大爆发,进一步暴露了“租金贷”、“高收低租”、“长收短付”等高金融杠杆的行业弊端,甚至连头部企业青客去年也走上了破产清算之路,意味行业已步入“大洗牌”阶段。

此外,由于房市内部需求疲软,市场景气不再,地产发展商也需要为商品房库存寻找出路。今年1月,万科集团(2202.HK; 000002.SZ)与建设银行(0939.HK; 601939.SH)成立百亿住房租赁子基金,拟通过投资收购房企存量资产,提供市场化长租房或保障性租赁住房服务;此外,全球最大房地产投资机构之一的博枫资产,也宣布收购杨浦嘉誉云景租赁住宅项目,计划提供560间房源,此举虽意味蛰伏良久的长租公寓行业似乎再受资本市场青睐,但坏处是市场竞争将会愈来愈激烈。

为扩大公寓网络规模,魔方生活自从2020年便积极投资,例如2021年旗下经营的公寓总数便同比大增94.4%至75,887套,因此在扩张速度最快的这一年,该公司因投资活动录得7.77亿元现金净流出,抵消了同年大部分因经营活动录得的现金浄流入,加上去年因偿还银行贷款录得12.77亿元融资活动现金净流出,导致公司截至去年底的现金水平仅余3.46亿元,可能因此衍生该公司上市筹资的计划。

更令人担心的是,在中国整体需求疲弱下,该公司旗下公寓的租金受压。据招股文件所示,白领公寓去年月均租金为2,922元,同比减少3.4%,甚至低于2020年的2,964元,拖累整体月均租金同比微跌0.9%至3,137元,在相关成本持续上升的处境下,却未能相应调升租金,恐继续蚕食该公司的盈利表现。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盈收下滑 汽车之家大幅裁员

汽车交易服务平台汽车之家(ATHM.US;2518.HK)周四披露,受中国车市持续低迷影响,首季度收入同比下滑10%。在面临市场持续疲软,公司过去一年间已裁减约五分之一岗位。 截至3月底的首季度,汽车之家实现营收14.5亿元,低于上年同期的16.1亿元。其中媒体服务收入同比下跌26%至2.42亿元,线索服务收入下降11%至6.45亿元。公司净利润同比下滑10%,从3.8亿元跌至3.41亿元。 业务承压之际,汽车之家持续通过人员优化控制成本。截至3月底员工总数为4,345人,较上年同期的5,420人减少20%。公司美股周四收跌0.8%,年内累计跌幅约3%。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百度Apollo携手神州租车 将推出自驾车出租服务

百度(BIDU.US; 9888.HK)旗下自动驾驶平台,与中国最大租车平台神州租车(Car Inc.)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推出中国首个“自动驾驶汽车租赁”服务。 这项新服务将允许用户按需求透过神州租车平台,预约Apollo自驾车,灵活安排时间,覆盖城市地标及旅游热点,特别针对长者、无驾照旅客及行动不便人士设计。 百度指,双方将在多个城市文旅场景中共同推动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形成应用模型。另预计从今年第二季度起,双方将根据特定场景共同定义产品,根据用户反馈迭代升级。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八大基石投资者力撑 绿茶招股集资12亿

内地餐厅营运商绿茶集团有限公司(6831.HK)周四在港公开招股,发售1.68亿股,一成公开发售,招股价每股7.19港元,集资约12.1亿港元,本月13日截止认购,16日挂牌。 公司表示已引入八名基石投资者,当中包括无钖紫鲜及Action Chain等,合共认购6.73亿元股份。 绿茶起源于杭州,截至2024年底餐厅数目达493家,覆盖28个省市地区,去年集团收入为38.4亿元人民币,按年升6.9%;盈利按年升18.5%至3.5亿元人民币。 是次集资所得,约63.3%用于扩展餐厅网络,26.3%设立中央食材加工设施,5.4%升级信息技术系统及相关基础设施,5%则拨作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Fosun International sheds real estate assets in Portugal

售地产项目降风险 复星国际续瘦身

葡萄牙曾是复星国际全球化战略的重要据点,随着“瘦身健体”策略的推进,公司正持续出售葡萄牙资产 重点: 出售葡萄牙里斯本地产项目中的部分单位,代价约1.9亿欧元 去年还债111亿元    李世达 十几年前,葡萄牙曾经是复星国际有限公司(0656.HK)全球化战略的重要跳板,也是中葡合作的一段佳话。不过,随着复星逐步“瘦身健体”,遂行轻资产战略,近年已陆续出售不少葡萄牙资产。 最新的案例,是本周二宣布向葡萄牙中央银行(Banco de Portugal)出售位于葡萄牙里斯本Entrecampos项目中除M单元外的A2及A3幢大楼未来单元,包括作为其组成部分的所有地下停车位,基础代价约1.92亿欧元(约15.8亿元)。 Entrecampos是葡萄牙里斯本市中心的重要区域,正进行“Entrecampos 综合开发计划”的大型城市再生项目,交易中的两幢大楼属于该计划六幢大楼中的两幢。项目由葡萄牙保险公司Fidelidade Property Europe主导,而复星国际正是Fidelidade的控股股东。根据公告,这两幢资产所涉及的建筑面积,约占Entrecampos整个项目预期总建筑面积的19%。 降低地产项目风险 2018年,Fidelidade以约2.74亿欧元的价格从里斯本市政府手中购得 Entrecampos区域的多块地皮,总开发面积约为25公顷。开发计划预计总投资额在7.5亿至8亿欧元之间,将建设约900套住宅单位,其中279套为市场销售,其余为可负担租赁住房,并包括办公室、零售商业、餐饮、绿地和社区设施等多元用途。整个项目预计于2027年下半年完工。 公司称,出售葡萄牙项目可降低房地产风险敞口、通过引入信誉优良之首批进驻机构提升项目声誉,以及减少可出租办公空间以降低租赁风险,有助于最小化与空置率相关的不确定性并符合风险缓释目标。公司表示,出售所得将用于一般营运资金。 葡萄牙一直是复星国际全球战略的重要一环。2014年,复星国际以10亿欧元代价获得Fidelidade控股权,其后又以8.6亿欧元持有光明医疗,也以1.75亿欧元成为葡萄牙商业银行BCP的大股东。这三大核心业务建立起复星在葡萄牙的“保险+医疗+银行”企业协同体系,葡萄牙也成为其国际化经营路线的代表性地区。 不过,随着从2022年开始,复星进入所谓的“瘦身健体”阶段,陆续出售非核心、非主营资产,以减低负债压力,一些海外资产也陆续脱手。 2024年1月,复星国际以2.35亿欧元出售葡萄牙商业银行(Millennium BCP)的5.6%股份,仍保留20%以上的股份。同年5月,复星将旗下子公司持有的德国私人银行HAL 99.743%股份出售给荷兰银行,交易金额约为6.7亿欧元。7月,再以约408亿日元将旗下的北海道星野TOMAMU度假村出售给日本不动产投资公司YCH16。 三年出售750亿元资产 根据公司3月底公布的年报,仅2024年一年,复星在集团层面签约退出资产达175亿元,合并报表层面则约为300亿元。2022年至2024年,累计完成资产退出约750亿元。2024年,公司兑付境内外公开债务合计111亿元。 根据年报,虽然截至去年底总债务增长约1%至2,141亿元,总债务占总资本比率也由2023年底的50%增至为52%,但公司手头现金较2023年底增加138.8亿元至1,063.4亿元,资金流动性仍然强劲。公司管理层则喊话,要在一至两年内将归属集团的有息债务降至约500亿元水平。 另外,去年公司总收入达1,921.4亿元,同比略减3.1%,产业运营利润则达到49亿元。合并报表后股东应占亏损达43.5亿元,但主要由于去年阿里巴巴低价回购菜鸟股权导致账面减值51亿元所致,剔除该因素后,股东应占溢利达7.5亿元,反映实际经营状况优于表面数据。 另外,去年复星国际完成了复星旅文的私有化,而复宏汉霖(2696.HK)的私有化则遭小股东否决。董事长郭广昌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这说明小股东对复宏汉霖充满信心。他将复宏汉霖称为复星最具未来想像力的企业,是复星未来的“珠穆朗玛峰”。 郭广昌说:“我们讲‘有进有退’,退的是重资产项目和一些非核心产业,进的是有巨大想像力和广阔成长空间的创新产业。”话音未落,旗下复星医药(2196.HK)便于4月中增持复宏汉霖约3.9%股份,总持股达到63.43%。 目前公司股价约4.15港元,徘徊在52周低点附近,今年以来跌去约8.8%,预测市盈率为4.33倍,实属偏低,考虑到公司瘦身健体渐显成效,旗下业务稳健具增长潜力,以及债务情况持续好转,公司估值有望持续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