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曾经领先的金融科技企业连续30个交易日平均股价低于1美元,分析机构的情绪却突然转向乐观

重点:

  • 趣店的股票过去30个交易日平均收盘价不到1美元,不再符合纽交所的上市规定
  • 分析机构对这家公司的态度突然变得积极起来,2月份有六家机构对其评级为“买入”或“强力买入”,而此前两个月,多数机构仅给出“持有”评级

阳歌

虎年第一个交易周结束之际,让我们再来关注一家因为股价持续低于1美元门槛而面临退市风险的中概股。本周早些时候,我们谈到宠物社区运营商波奇宠(BQ.US)的退市预警。如今轮到了前金融科技先驱企业趣店集团(QD.US),它刚刚发布了类似的公,宣布因为同样的原因面临退市风险。

在本次案例中,有趣的是,分析机构突然纷纷非常看好趣店,这或许意味着它们认为这家公司终于出现转机,可能要迎来反弹,就像许多同类公司正在经历的那样。

实际上,有分析机构愿意关注趣店就很说明问题,因为这种规模的公司——周四收盘时市值为2.53亿美元——很少会被提及。去年12月,只有一家分析机构在该公司最近一次的财报电话会议上提了问题,说明分析机构对趣店日益乏味的故事兴趣寥寥。但情况似乎正在改变。

雅虎财经在去年12月和今年1月调查的四个分析机构对趣店的评级为“持有”或者“跑输大盘”——这显然不会令投资者兴奋。但是本月,情况似乎发生转变,目前关注这家公司的分析机构数量突然几乎增加了一倍,达到七家。不仅如此,其中三家给予趣店“强力买入”评级,另外三家的评级是“买入”,只有一家给出“持有”评级。

当然了,雅虎财经的数据可能存在问题,因为这种突如其来的情绪变化并无明显缘由。不过,许多人可能认为,这只股票目前已跌入超低水平,而该公司很快将恢复收入增长,结束自2019年以来连续数年的下滑态势。中国的金融监管机构在2019年开启了遏制国内金融科技公司的行动。

在持续的打压之下,中国多数主要金融科技公司分裂为两个阵营,一个继续充当直接贷方,另一个则转向资本密度较低、监管更宽松的贷款撮合者的角色。趣店最初的业务是为大学生提供小额贷款,它选择继续作为直接贷方,为年轻的消费者提供购买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等物品的小额贷款。

但是开展这样的业务并不容易,趣店的最新财显示,截至去年9月的三个月里,公司收入较上年同期继续收缩60%,降至3.47亿元人民币(5,500万美元)。该季度还录得净亏损9,420万美元,扭转了上年同期和去年二季度的盈利态势。上年同期的利润为5.92亿元。

去年12月中旬的那份财报引发了抛售,令趣店股价跌至1美元以下。此后该股一度降至0.81美元的低点,亦有几日收盘价超过了1美元。但最重要的是,根据最新的公告,该股票过去30个交易日的平均收盘价低于1美元,不再符合纽交所的上市规定。

面临退市威胁

在这份毫无新意的声明中,趣店表示,它有六个月的时间使其股票高于1美元的水平,从而恢复合规。似乎是为了帮助该公司实现这一目标,投资者将该股推高了2%,在周四的交易中恰好收于1美元。这一涨势延续了小幅上涨的势头,股价已从1月27日的0.85美元上涨至目前水平,涨幅逾17%。

不过,这与它在2017年10月IPO时以每股24美元的价格筹集到9亿美元,市值达60亿美元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随着中国的金融监管机构逐渐收紧对放任自流的民营金融部门的监管,它之后就一直在走下坡路。此前,监管机构缺乏民营金融部门的管理经验,包括风险管理在内。

中国绝大多数的金融科技公司在清理过程中倒下。但坚持下来的企业当中,多数已经恢复了增长,一般是作为贷款促成者的角色,而不是实际的贷款人。

恢复增长体现在它们的股价上,几乎所有这些股票的表现都好于趣店。信也科技(FINV.US)和360数科(QFIN.US)是两个很好的例子,它们的股票在过去52周分别下跌了30%和23%——远低于趣店同期73%的跌幅。 

趣店的股价暴跌压低了该公司的估值指标,它的市销率(P/S)只有0.5倍,低于信也科技的0.83倍和360科技的1.3倍。趣店的市净率(P/B)看起来更糟,只有0.12倍,而信也科技为0.71倍,360科技为1.3倍。在一定程度上,趣店的市净率较低可能是因为它在三季度末持有2.63亿美元的现金,仅此一项就比其最近的市值还要高一点。

对趣店作出预测的分析机构不多,它们认为该公司在虎年的情况会有所改善,尽管它们也认为趣店的收入情况将继续收缩。接受雅虎财经调查的两家分析机构认为,该公司今年的总收入将达到2.24亿美元,较2021年下降约30%。该公司今年的利润预计将小幅下降8.5%。这两个数字将比2021年的收入和利润与2020年相比分别下降45%和11%的预期有所改善。 

总而言之,该公司的市值今年可能还会缩小,尽管速度要慢于2021年。对于那些喜欢抄底的人来说,这可能依旧是一件好事,或许还能解释为什么分析机构的情绪突然发生了如此大的转变。这些分析机构设定的平均目标价为1.54美元,远高于最新的股价。这样一个极具野心的目标,在股市分析领域并不罕见。但在本案中,如果分析机构真的相信趣店会像同行那样,很快重返增长轨道,那么他们的理由或许就更充分了。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全球票房复苏 IMAX中国上季净利大增48%

大银幕影院运营商IMAX China Holding Inc.(1979.HK)周四公布,截至9月底止第三季度,收入按年上升16.6%至1.07亿美元(7.62亿元),期内净利润报2,262万美元,按年大增48%。 公司指出,受惠于全球票房复苏及IMAX格式影片供应扩增,上季“图像增强及维护服务”收入按年大增30%至6,103万美元,“技术租金”收入亦上升45%至2,334万美元。 前三季合计收入2.85亿美元,按年增9.8%,净利润增长67%至4,300万美元,反映营运效率及成本控制显著改善。截至9月底,集团现金及等价物达1.43亿美元,按年增加42%,负债总额维持4.53亿美元。 公司股价周五高开,至中午休市报7.71港元,升0.2%。过去六个月累升约20%。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平安好医生首九个月盈利劲增72%

医疗平台平安健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1833.HK)周四公布首九个月业绩,盈利按年大增72%至1.84亿元,收入则上升13.6%至37.2亿元。经调整后净利润达2.16亿元,按年增长45.7%。 公司表示,主要受惠于公司的医险协同模式不断深化,保险+医养会员模式的持续深耕,以及在企业健康管理业务上的快速推进。 展望未来,公司将持续强化与平安集团的协同,并推动核心服务的数字化和AI化,通过更一体化的整合式体验,提升用户口碑和满意度。 周五平安好医生开盘升1.7%至15.75港元,公司年初至今升逾150%。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Fibocom makes wireless modules

估值过高利润承压 广和通上市即跳水

这家无线模组制造商在港上市首日即下跌11.7%,次日续挫,但其估值似仍偏高 重点: 上市募资3.6亿美元,广和通定价坚挺,但上市首日市场已因其估值高及利润受压而不买账 广和通今年上半年营收增长23.5%,但因毛利率遭挤压,利润增速大幅放缓至4.8%   阳歌 尽管香港或正迎来近年最活跃的IPO市场,但即便是近期投资者的狂热情绪,也未能提振无线模组制造商深圳市广和通无线股份有限公司(0638.HK, 300638.SZ)周三的上市首秀。这家公司的股票此前以21.50港元的区间上限定价,但利润收窄与盈利增速放缓,最终引发投资者恐慌。 需特别指出的是,即便遭遇低迷开局,广和通在港的估值泡沫仍高于深市老股。这种估值倒挂现象为历史罕见,折射出当前香港IPO市场的非理性繁荣。后文将对此展开分析。 广和通上市后股价近乎直线下挫,周三最终收跌11.7%。跌势周四延续,早盘报17.44港元,跌幅约8%,较发行价已跌去近20%。 广和通是近期涌现的“赴港二次上市”潮中的一员,这类企业在沪深交易所上市后,纷纷转向更具国际视野的香港市场。尽管多数公司赴港上市旨在配合出海战略,以提升全球影响力,广和通却显例外。 这家1999年创立于深圳的企业,几乎未提及将28亿港元(约合3.6亿美元)新股净融资用于全球扩张。公司明确表示,约半数资金将投入现有国内研发基地,另有15%将用于深圳新制造工厂建设。 必须承认,公司具备显著优势,作为智能汽车及智能家居设备等高速增长市场的核心部件供应商,其无线模组产量居全球次席。该细分市场高度集中,以中国企业为主的行业前五强掌控约75%销售额,意味广和通短期内难遇强劲新对手。 不过,头部阵营的内卷正加剧价格战,技术快速成熟背景下,竞争持续挤压广和通的利润空间。这种侵蚀今年加速显现,上半年毛利率降至16.4%,不仅低于2024全年18.2%,更创下招股说明书披露的三年半数据的最低。 尽管开局不利,广和通港股目前市盈率仍高达53倍,显著超出其深市老股38倍的估值水平。这与历史规律截然相悖,以往中资企业“A+H”股往往在沪深市场享受更高溢价。这显然是香港近期IPO热潮的直接产物,今年香港有望超越纽交所和纳斯达克,问鼎全球新股融资榜首。 估值回调在即? 广和通并非当前港股溢价交易的唯一个案。另一典型代表是宁德时代(3750.HK;300750.SZ),其港股35倍市盈率远超深市26倍。自5月赴港上市以来,宁德时代股价已近翻倍,全球投资者对全球最大电动车电池制造商的布局机会趋之若鹜。 并非所有龙头企业的估值也出现大幅差距,空调制造商美的(0300.HK;000333.SZ)与矿业巨头紫金矿业(2899.HK;601899.SH)的“A+H”股市盈率基本持平。核心要点在于,此轮港股IPO热潮中,新上市中资科技股正成资本宠儿,尽管我们预判此类股票终将面临估值回调。 广和通恰可作为估值回调的注脚,尽管智能汽车与智能家居设备兴起赋予无线模组强劲增长潜力,但该领域技术正加速成熟。招股书援引市场数据显示,去年公司以14.4%的市占率位居全球次席,落后于市占率23.8%的行业龙头、总部位于上海的移远通信(603236.SH)。 据招股书披露,全球无线模组市场增长迅速,但绝非爆发式增长,销售额预计将从今年486亿元增至2029年72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10.6%。 广和通增速显著跑赢大市,今年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从去年同期30亿元增至37.1亿元,同比增幅23.5%,与去年增速基本持平。模组业务占据绝对主导,今年前四月贡献93%的营收;其余来自毛利率更高的解决方案业务。值得关注的是,该业务营收占比已从2022年的1.2%,升至今年前四月的5.8%。 然而,在营收高增的同时,原材料成本上涨及成品模组降价,共同导致前文所述的利润收窄。其结果是,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利润,仅从去年同期的2.085亿元微增至2.185亿元,增幅4.8%。随着技术持续成熟与竞争白热化,这种利润侵蚀在可预见的未来仍将延续,或持续拖累广和通港股表现。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明略科技招股 筹10.2亿港元

营销软件制造商明略科技(2718.HK)周四起至下周二招股,发售721.9万股A类股份,每股141港元,集资最多10.18亿港元(1.31亿美元)。预计11月3日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公司计划将所得款项净额中,约35%用于未来3年提升技术研发能力;约40%用于丰富产品组合的产品开发;约15%用于营销、品牌推广及销售团队扩充,旨在进一步扩大客户群,并深耕数据智能行业;及约10%用于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明略科技提供数据智能产品及解决方案,涵盖营销和营运智能,涉及线上及线下场景。今年上半年,公司营收约6.44亿元,同比增长13.9%,经调整营运利润约为2,688万元,扭亏为盈。 腾讯持有明略科技约30%的股份,投资者还包括红杉中国、淡马锡、凯鹏华盈、快手等。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