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奶牛牧场运营第二次申请在港交所挂牌,并在上市前获多名客户入股

重点:

  • 澳亚集团在第二份招股申请的公司介绍中,删去了“最大”和“独立”的用词
  • 由于原料奶饲养成本上涨,售价却见顶回落,该公司已预告全年利润录得同比降幅

陈嘉仪

中国奶牛牧场运营商澳亚集团有限公司继3月首次申请到港股上市、并于9月失效后,本月中第二度冲击港交所。值得留意的是,该公司未如首份招股申请时自称为“中国最大的独立奶牛牧场运营商”,反而在最新的招股文件中,仅以“中国前五大奶牛牧场运营商之一”自居,这当中隐含着什么故事?

澳亚集团在中国山东和内蒙古运营奶牛牧场,两大主要业务是生产原料奶和饲养肉牛。母企佳发集团自1997年以来在印度尼西亚拓展相关业务,于2009年起进军中国奶牛养殖业务,自建规模化奶牛牧场繁育及饲养奶牛,再将原料奶出售给下游乳制品制造商。该公司近年亦拓展其他业务,包括把自有品牌“澳亚牧场”的乳制品销售至中国大型咖啡厅、面包店及点心连锁店等。

初步招股文件显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该集团在中国拥有10个牧场,总存栏量为111,424头奶牛,其中57,383头为成母牛。于2019至2021年期间,该公司原料奶产量由56.54万吨增至63.88万吨,属中国前五大奶牛牧场运营商,但市占率仅1.7%。

优然牧业(9858.HK)、中国圣牧(1432.HK)和现代牧业(1117.HK)这些分别被两大中国乳业巨头伊利(600887.SH)或蒙牛(2319.HK)收归旗下、主力为母企提供稳定奶源的模式不同,澳亚集团生产的原料奶供应全国及地区领先的乳制品制造商,主要客户包括蒙牛、光明乳业(600597.SH)、明治、君乐宝、新希望乳业、佳宝和卡士等,同时也是新兴乳制品品牌元气森林和简爱等的合作伙伴。

明治中国持股25%

澳亚集团于首份上市申请中,曾以“中国最大的独立奶牛牧场运营商”自居。不过,该公司最近两年引入不少下游企业客户成为股东,身份已不再“独立”,加上参考市场调查机构的数据,其原料奶销量、销售额及产量,仅在中国所有奶牛牧场运营商中排名第三、第四及第五,“最大”称号顿成疑问。因此,在最新的招股文件中,该公司已改称为“中国前五大奶牛牧场运营商之一”。

初步招股文件显示,IPO前股东架构中,除了控股股东佳发集团持股62.5%外,下游乳制品客户明治中国持股25%、元气森林及新希望乳业持股5%,朴诚乳业则持股2.5%。明治中国早于2020年以2.54亿美元(18.3亿元)入股;另外三家乳企则于去年9月先后入股,估计是趁该公司上市前锁定奶源。

今年上半年,原料奶业务及肉牛业务分别占澳亚集团总营收的87.1%及9%,营业收益分别是2.42亿美元及2,500万美元。其持续经营业务收益由2019年的3.52亿美元,增至2021年的5.22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1.9%;同期持续经营业务利润则由7,463万美元增至1.05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8.4%。

不过值得留意的是,其业绩开始出现“增收不增利”的情况,例如去年营收同比大增28.9%,但整体净利润仅增长7.2%至1.18亿美元。该情况于今年上半年进一步恶化,营收同比增长15.4%至2.78亿美元,净利润却大幅倒退62.8%至2,984万美元。

成本上涨 奶价下挫

这当中涉及几个原因,由于奶牛饲养成本上涨,但同期奶价处于下行周期,加上去年6月斥资1.24亿美元收购的醇源奶牛牧场利用率和毛利率较低,该公司今年上半年的原料奶业务毛利率为27.2%,同比大降7.5个百分点;此外,期内行政成本及融资成本分别急升48.5%及65.5%,亦拖累盈利表现。

再看其主要竞争对手优然牧业和中国圣牧,可说是同病相怜。以2022年中期业绩计,前者收入同比增长19.4%,净利润却大挫76.5%;后者收入仅同比微升7.1%,净利润则下跌11.7%,反映整个行业正面临挑战。

饲养成本上涨是原料奶供货商最大风险,澳亚集团原料奶业务去年饲养成本为2.23亿美元,同比大增31.5%;至于今年上半年饲养成本为1.39亿美元,同比再涨33.5%,占原料奶收入高达57.4%。由于两个主要农产品生产国俄罗斯与乌克兰的战争旷日持久,农产品价格飙升后,短期内未必能回落至开战前水平,因此澳亚集团正尝试灵活调整饲料配方,以减轻原材料价格波动可能造成的打击。

原料奶价格方面,过去几年主要保持上涨势头,但由于优质奶源竞争激烈,推动下游乳业制品商加码投资上游供应链,纷纷通过并购或自建奶牛牧场以锁定奶源。在供求形势改变之下,澳亚集团原料奶平均售价在今年上半年扭转升势,同比下降3.5%至每吨717美元。

基于上述原因,澳亚集团在更新后的招股文件表示,尽管收入增加,但今年7月及8月的原料奶业务利润继续走低,并预告全年净利润下降。

参考主要竞争对手优然牧业、中国圣牧和现代牧业的追踪市盈率约5.4倍至7.3倍,以三者平均6.1倍、再把澳亚集团的中期净利润引伸到全年计算,其上市估值可达26亿元,但该公司获批上市后的实际定价,还需参考港股市况能否回暖,否则管理层或需以较低的估值吸引投资者。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银诺医药招股集资6.8亿元

医药企业广州银诺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603.HK)周四在港公开招股,发售近3,655.6万股,一成公开发售,每股售价18.68港元,集资近6.83亿港元,于本月12日截止认购,15日挂牌。 2023及2024年公司均没有收入,更分别录得亏损7.3亿元及1.75亿元。截至今年5月底止,收入3,814万元,亏损同比持续扩大至9,788万元,去年同期蚀6,189万元。 集资所得的5.49亿港元将用于临床试验及核心产品的商业化上市,余下的6,100万港元将用于一般营运资金。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Authentic :过去、现在、未来也不售锐步

周三媒体报道,Authentic Brands Group否认向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2020.HK)出售锐步。 Footwear News报道称,Authentic Brands执行副总裁Steve Robaire在内部备忘录中表示:“Authentic并未向安踏出售锐步,市场传闻完全错误”。Robaire补充:“Authentic过去、现在及未来均无剥离锐步的计划”,并表明集团将继续全力支持锐步品牌的发展。 先前有消息称,Authentic有意向安踏出售锐步,并已接近达成协议。创立于1958年的锐步,阿迪达斯于2021年以25亿美元售予Authentic。安踏作为中国最大运动服饰品牌,于2019年收购Amer Sports(AS.US)后,已持有包括威尔胜和始祖鸟等多个国际品牌。 在报道传出后,安踏香港上市股票周三下跌3.3%。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白酒消费减弱 珍酒李渡预告上半年少赚24%

中国白酒生产商珍酒李渡集团有限公司(6979.HK)周二公布,预计6月止六个月净利润较去年同期下降23%至24%;收入介乎24亿至25.5亿元,预计按年下降38.3%至41.9%。 公司表示,业绩下滑是由于经济的不确定性及若干近期政策,致使白酒消费减少,尤其是在商务及社交宴请及送礼场合。公司于6月推出全新战略性旗舰产品,并着力提升核心市场渗透率、加快渠道周转,同时积极扩展中端及次高端市场,期望于下半年带来销售回暖。 珍酒李渡旗下拥有“珍酒”、“李渡”、“湘窖”和“开口笑”等白酒品牌,产品涵盖酱香型、兼香型和浓香型白酒。核心产品“珍酒”去年销量为12,284吨,为连四年下跌。 公司股价周三低开但随后回升,至中午休市报7.09港元,升3.65%。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子不语中期盈利增逾三成

跨境电商企业子不语集团有限公司(2420.HK)周二称,受惠于品牌影响力扩大及运营效率提升,今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增长逾30%。 公司预计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9亿元至20.5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4.6亿元增长30%至40%。预计期内净利润达1亿元至1.1亿元,较去年同期的9,140万元上升10%至20%。 公司将强劲营收增长归因于“深耕品牌和渠道建设”,并称运营效率的持续优化也推动了利润提升。 子不语集团股价周三平开报3.51港元,股价年内累计跌幅约30%。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